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取相戒者,如在家五戒、优婆塞戒、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亦有一日斋法,如八关戒斋,为来世出家求解脱果而作因缘。于诸取相戒外,复有非取相戒者:初如佛始成道,不即制戒,依过现诸佛偈为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初创僧团悉以此偈为戒。后因僧众渐多,良莠不齐,多有不如法者,乃因事渐制,遂有取相戒法渐制渐广;然 三摩地

2018-07-22

别看许多红祖衣披着,高高在座传起戒法来,你怎么晓得他没有毁破重戒呢?特别是修了双身法以后还在传声闻比丘戒呢!那你去受他的戒,你有得到戒体吗?没有啊!因为他自己的戒体都失去了,哪有能力传你的戒呢?所以那种受戒只是在演练戒仪而已!只是互相安慰,上面传戒的人欺蒙众生说:你们已经正受戒法,已经得戒了。下面受戒者欢喜的想:我已经得戒了。其实都没有得戒。《楞严 三摩地

2018-07-22

再来,有所谓的声闻的威仪戒,就是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尼戒、比丘戒跟比丘尼戒。沙弥跟沙弥尼有十戒,式叉摩尼戒是有关于女众菩萨要出家的时候要经过的一个戒法,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也不解说;比丘戒两百五十戒,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戒,这是依于四分律所说,这个因为是属于出家戒法,不适合我们的解说,所以我们这个部分也不说。另外有一个戒法是跟大家比较有关,是菩 三摩地

2018-07-22

受八戒斋的目的,在前面已经讲过,是说菩萨优婆塞戒是为将来兼受比丘戒及大乘菩萨戒作准备的;既然将来想要求受比丘戒,就是想要求证解脱道,就是为将来出家而作准备的;那当然每个月要有六天受八戒斋,这个八关斋戒一定要受。受八关斋戒而在寺院中度过清净的一天,就顺便供养三宝;若不这样作就是得失意罪,若不能每月六日受八戒斋,将来想要受比丘戒也就无法成就了。因为比丘 三摩地

2018-07-22

如《优婆塞戒经》卷三说:“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又说:“善男子!僧已和合听汝受持优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若有成就如是戒者,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由持五戒有如是功德,故《大智度论》第十 三摩地

2018-07-22

比丘戒、比丘尼戒为出家戒,在佛世可不须取相受。佛陀当年制戒是因事渐制。佛入灭之后,一切的出家戒必须取相而受。佛入灭前,曾告诫们,重戒要持,小小戒可舍。小小戒之弃舍,系因各地方人情、义理、法律之不同,导致事实上不可能受持而不得不舍戒。所以佛说:「我所未制戒,他方认为应行者,不得不行。我所己制戒,他方认为不应行者,即不应行。」这就是重戒不能舍,小戒则应 三摩地

2018-07-22

声闻戒者,谓舍家出家之后落发圆顶,领受比丘戒或比丘尼戒,为欲速证解脱果而出三界者,出家为僧所受之戒;乃为僧团中共住之持身及修道规范,所修者为解脱道。菩萨戒者,谓在家或出家修习佛菩提道者,为求三大阿僧祇劫以后得成佛菩提果,究竟成佛,是故受持菩萨戒,一受永受,尽未来际。声闻戒唯受一世,戒体不至后世;若到后世时,必须重受方能重获戒体;菩萨戒则是有受无舍, 三摩地

2018-07-22

受八戒斋的目的,在前面已经讲过,是说菩萨优婆塞戒是为将来兼受比丘戒及大乘菩萨戒作准备的;既然将来想要求受比丘戒,就是想要求证解脱道,就是为将来出家而作准备的;那当然每个月要有六天受八戒斋,这个八关斋戒一定要受。受八关斋戒而在寺院中度过清净的一天,就顺便供养三宝;若不这样作就是得失意罪,若不能每月六日受八戒斋,将来想要受比丘戒也就无法成就了。因为比丘 三摩地

2018-07-22

出家人持沙弥戒与比丘戒,则八戒已在其中。凡八戒所有之功德,应尽已得之,又何必再受八戒,为此重床叠架之事哉。今乃谓再受令功德增上,其义安在?答。此可分三层言之,一、按授戒作法之义。在纳此善法于受者之藏识中。使其结成戒体。但各人心有明昧,学有精粗,未必尽能一次深入,是以佛许再受。资持云:“重受中意,令行者审己所受,更求增胜。”此即再受之义。出 三摩地

2018-07-22

因八关斋戒之戒相虽已具于沙弥戒与比丘戒中,兹为令功德增上之故,不妨再受此戒也。本文为奉劝僧俗男女普持八戒起见,先就受持此戒之功益,举要罗列分十二条。每条之下,引经中佛说持戒因果事实,以为证明,使阅者发起信乐之心。次乃释其名义,示以受法,分别开遮异同。并就易于怀疑之处,另设问答六条,以说明之,务使尽人得如法受特,而复能明了此戒于自身确有如何之关系。依 三摩地

2018-07-22

比丘尼有这八条戒涉及比丘,而比丘戒中也有十修戒涉及如何教诫比丘尼,这八条戒在上座部中广泛的被接受,认为这是比丘尼的根本戒;但是在大众部中则较不严格,戒律中虽有八敬法,但没有完整的八条,也不认为这是比丘尼应该遵守的根本戒。而八敬法的由来是起源于佛陀时代,根据巴利圣典的记载,佛陀成道以后的第五年,父亲净饭王过世,为了解决释迦族与拘利族人之间,因为尼连禅 三摩地

2018-07-22

那我们说出家的僧宝,他是怎么样呢?他要受这个菩萨戒、比丘戒、还有比丘尼式,能够正受这些戒法,他才是世间所谓的僧宝。如果有这样子的僧宝,这些受菩萨戒的菩萨,或是说受比丘戒、比丘尼戒,而示现声闻的这些菩萨,这些也都是僧宝。所以说出家有四众,为什么?因为菩萨有些,他是不受比丘戒、不受比丘尼戒,他是直接受菩萨戒,所以他也有二众;如果有些人,他是受比丘戒、比 三摩地

2018-07-22

那我们说出家的僧宝,他是怎么样呢?他要受这个菩萨戒、比丘戒、还有比丘尼式,能够正受这些戒法,他才是世间所谓的僧宝。如果有这样子的僧宝,这些受菩萨戒的菩萨,或是说受比丘戒、比丘尼戒,而示现声闻的这些菩萨,这些也都是僧宝。所以说出家有四众,为什么?因为菩萨有些,他是不受比丘戒、不受比丘尼戒,他是直接受菩萨戒,所以他也有二众;如果有些人,他是受比丘戒、比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说一切的戒,譬如说这个僧宝他要去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乃至要受菩萨戒之前,他一定要先去受三归依戒。所以没有一个僧宝,他是不受三归依戒的,所以一切戒是以三归依戒跟五戒作为前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部经叫做《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说:【(优婆离)问曰:若不受三归,得五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八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十戒不?若不(受三归),白羯磨得具戒不?(世 三摩地

2018-07-22

并且世尊也规定了,佛弟子们不应当亲近这一些外道之法;那么要远离它们,不可以像外道一样修学咒术、烧施火供,更别提什么男女双修!应该要持守诸佛所制定的五戒、比丘戒、菩萨戒,不与外道共住,不习外道之法。佛世的圣们,大部分也都是这些先学习了婆罗门法门的外道,然后发现了婆罗门的教法并不能够证得究竟的涅槃,所以回心离开外道转进入佛门。例如像舍利弗尊者与目犍连尊 三摩地

2018-07-21

善男子!有人勤求优婆塞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亦不得戒,有出家人求比丘戒、比丘尼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亦不能得,何以故?不能获得解脱分法。是故可名修戒,不名持戒。善男子!若诸菩萨得解脱分法,终不造业求生欲界、色、无色界,常愿生于益众生处。若自定知有生天业,即回此业求生人中,业者所谓:施、戒、修定。善男子!若声闻人得解脱分,不过三身得具解脱,辟支佛人亦复如 三摩地

2018-07-21

或者是对僧衣身分有执着,而不乐于依大乘法五十二阶位的修证内容来归依、学法,这也是声闻种姓的人,因为他是以声闻戒的比丘戒、比丘尼戒为主,不是依菩萨戒的精神而改以佛菩提五十二阶位为主,所以是声闻种姓的人。缘觉种姓的人则是不想拥有自己所有的寺院,也不想有人追随他学法,他也没有意愿为众生说法,独自一人隐居而对因缘法有兴趣;但是因为还没有智慧,所以努力修学因 三摩地

2018-07-21

其实还有很多人仍然还在二乘菩提之中:受了菩萨戒,却不以菩萨戒为主要依止,反而把声闻比丘戒、比丘尼戒作为第一依止,菩萨戒只是作为方便用的。法上也一样,总是把二乘解脱道当作佛菩提道的行门。因为他们熏习佛菩提不久,刚发心时又只学到声闻菩提的解脱道,而且是被印顺以错误的声闻菩提说成的佛菩提熏习成功了,所以还没有菩萨性的发起;你若一开始就对他说很胜妙的大乘佛 三摩地

2018-07-21

从声闻佛法来讲,正统的解脱戒是声闻戒,也就是说出家受持比丘戒、比丘尼戒,这叫作声闻法中的正统解脱戒;受出家戒具足,目的是为求出三界,所以叫作解脱戒。但是除了这个解脱戒以外,还有别种的解脱,解脱境界各不相同,所以名为别别解脱;由于别别解脱,所以有种种与别别解脱相应的戒法存在。这个别解脱戒,当然不是宗喀巴讲的别解脱戒;宗喀巴另外施设,把别解脱戒的名称套 三摩地

2018-07-21

然后对于戒呢——相信三归依、相信五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然后呢最重要的菩萨戒,是信受的,所以这样的戒,对戒的信心是具足的,相信持戒能够免于未来的恶报,然后能够建立无上菩提的资粮。所以这四不坏信,是不断的在菩萨的行举当中、菩萨行当中会出现的。你一定要具备这个才能渡过这个生死的大海,不管你是用小乘或大乘,这些都可以从过去的如来〈本生谭〉的故事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92条/5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