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也就是说,贫苦人家有人了,用粗布包裹好了以后,就请背尸人(有些人是专门为人背尸体赚钱的),背到一个指定的森林里面去,就丢在那边任其腐坏,因为那个人家里穷到没有钱可以为他安葬;那个地方就叫作弃尸林,或叫作尸陀林。家属请人背去那边丢弃的时候,最外层的布(因为是要请人家背去丢掉,所以那个尸体外面要再包一层比较清洁的布),是比较清洁的。比丘们就去把那个 三摩地

2018-07-22

结果这些无事高处的这一些仙人他们就持咒语,向提鞞罗说汝作灰,汝作灰,用这样子希望阿私罗仙人能够像灰一样的藁木灰。结果他们这些仙人用这个咒语汝作灰,汝作灰去对提鞞罗仙人去施行咒法的时候,这个仙人反而他的容色越来越好。他们就觉得奇怪啊:为什么我的这个咒术无效呢?这个提鞞罗阿私罗仙人就跟他们说:你们因为有邪见,因为你们主张,‘梵志是超越一切的种性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当整座塔将要建好的时候,看到了佛塔宝光晃耀、高耸宏伟,这位监工心中有说不出的欢喜,也为自己造塔时所生的不恭敬感到忏悔;于是很恭敬地把一只金铃悬挂来供养佛塔,从此发起誓愿说:「愿来世能得音声清妙,令众生欢喜听闻,也能够生在佛世,见佛得度,解脱生。」这位监工因为先前嫌恨佛塔过于巨大,感招了五百世的肤疮面陋,令人嫌恶;但是也因为虔诚地发愿,至诚地供 三摩地

2018-07-22

(3遍)☞正觉发愿文(3遍)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 三摩地

2018-07-22

殿堂仪规『殿』者王所居:佛谓之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烦恼生大病,又中国最初佛教初传入东土为王等贵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辞,乃武则天所立,如众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禀事。俗云:『无事不登三宝殿』。(一)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3.唯有诵经 三摩地

2018-07-22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亦无老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諦揭諦,波罗揭諦,波罗僧 三摩地

2018-07-22

花开见佛,得闻佛乘;悟无生忍,证不退位;还入娑婆,化诸有情;亲觐弥陀,永断生。”6、求佛菩萨加持佛子在修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障碍,这是我们无始以来所行、所作造成的,这常常令我们感到很无力。为此请佛菩萨加持,帮助我们增长智慧、消除性障,是一种方便、善巧。佛菩萨有很多度生愿,如释迦牟尼佛、药师如来、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等等 三摩地

2018-07-22

出家人是僧宝,能为我们开示佛法,引导我们悟入佛的知见,乃至了生脱、成就佛道,所以我们应常存恭敬心,以洁净的食品、物品供养他们,使之衣、食、住、行无缺,如此则福德无量!(8)不可在师父面前谈无益之事或说别人的是非过失。在师父面前不得抓痒,若打哈欠或喷嚏应当以袖遮口。(9)不可直呼法师名讳。要询问出家人的尊称法号时,一般可以这样问:“请问师父的德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一段完美的人生要分成四个阶段,这个就是在印度教、婆罗门教里面所说的四行期:一、梵行期,年轻的时候应该追随一位好的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二、家居期,学成了、成年后,要回到自己的家中结婚、生子,尽家庭的义务;三、林栖期,等到儿子长大了可以继承家业了,就把家务财产全部交给儿子,自己呢和老伴出家到森林里面去修行,从事宗教的修持;第 admin

2018-07-22

我们接下来就当然会问到,佛教有所谓的核心义理吗?我们来看看,我们说“学佛、学佛”,学佛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最起码的,我们希望要能够消除烦恼,要能够解脱生;甚至我们说,对于大心的菩萨来讲,我们希望最终就是要和佛一样,成就无量功德,摄度无量众生。那既然学佛有这样的目的在,我们首先就要问:真的有诸佛吗?还是佛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个佛呢?我们来 admin

2018-07-22

过了一会儿,爸爸终于说话了:“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大家就很紧张问说:“爸爸您看到了什么?您看到什么?”然后爸爸就说:“我看到你们去的妈妈来了。”大家就接着问啦:“那妈妈说什么?”“妈妈骂:‘你们这一些不孝子,要爸爸跑来又跑去,你们是不晓得爸爸的腿不好吗?’然后她还骂我:‘你这老猴,我 admin

2018-07-22

然后佛陀一天一天的长大,见到了生、老、病、,所以决定要出家修行。出家之后主要跟随了阿蓝迦蓝、郁头蓝弗两位老师,也很快的,佛陀达到了老师们所教授的目标。但是佛陀发现,那些都只是禅定而不是解脱。最后佛陀在菩提迦耶的树下苦行六年,目的是要显示给众生看,外道所重视的苦行,并不能够达到解脱。六年之后,在尼连禅河中沐浴之后呢,接受了牧羊女乳糜的供养,采用中道 admin

2018-07-22

在下山的路上,他看到一只垂的老狗,狗的身体已经开始腐烂,伤口布满了发出恶臭的蛆虫。无著菩萨对这只狗,生起了悲心,便由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给狗吃,又欲把狗身伤口上的众多蛆虫除去。但是无著心想:“这些蛆虫的身体十分脆弱,如果我用我的粗手指去移动牠们,肯定会把牠们弄伤。”所以他便想要先以舌头轻轻把蛆虫舔起,然后再把牠们放生。但这些蛆虫看起来实在 admin

2018-07-22

缘觉菩提的话是依着因缘法,依着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忧悲恼苦,是因为这个样子而依着因缘法,了知了我们有一个本识心叫作本际;这个本识心就是识缘名色的这个识。依着这样子的一个观行,依着这个十因缘识缘名色的观行,而了知十二因缘的观行而断除了我执。这个就是缘觉菩提的一个修证。大乘菩提也是依着大 admin

2018-07-22

于是马鸣菩萨大行“愿波罗蜜多”,演甘露味,为迦腻色迦王“兴大饶益,度脱无量”(因迦腻色迦王曾征服四方,乃至决战而胜安息国,伤无数,杀业甚重,后来皈依佛法,志求忏悔极重罪业)。马鸣菩萨于北天竺广宣佛法,导利群生,善能方便,成人功德,受四民崇敬,终至被尊称为“功德日”。迦腻色迦王时代(史家所谓小乘二十部分裂时代),是像法 admin

2018-07-22

那这个也是众生轮回的根本的地方,这个是因为众生含藏了这些分段生的业种,也就是含藏了这些轮回的染污业种,所以这个是众生轮回的起处,所以这个心又叫作识藏。这个心也是万法所依,所以祂叫作法性,因为三界六尘万法全部都是从这个心所出、所生、所显。这个心能生出般若,因为悟了这个如来藏心,就入了般若中道观,所以能够生出菩萨的般若智慧,所以就叫作菩萨的智海,所以 admin

2018-07-22

明这个心是要干什么呢?明这一个心是要让你继续落入轮回生吗?所以禅宗明心破参所悟的心,绝对不是这个意识心。禅宗明心破参,禅宗的证悟,一定得要证悟这个如来藏;如果不是证悟这个如来藏,就会有很大的过失。这个如来藏就是佛所说的,在四阿含里面所说的八识心。其实,佛在阿含里面早就说有八识心了。佛在阿含里面说,有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但是佛在阿含里面也 admin

2018-07-22

何以故?所悟之真心本际,唯于究竟佛地方得名为真常故,彼时之真如唯带旧种,不受新熏,不再有内种变易故;未至究竟佛位,皆尚有变易生异熟果种未断尽故。兹依禅宗证悟者于解脱果及佛菩提果之证量上,叙述禅宗于佛法中之定位。首叙解脱果:禅宗之破参者,若未先修得四禅八定者,破参时能断三缚结,位在通教初果。若性障轻微者,破参时位在通教二果。若具四禅定力者,破参时可 admin

2018-07-22

方便有余土乃中品三生人所住,摄受二乘根性畏生苦而不造恶业之人。凡圣同居土乃下品三生人所住,此三生人之最高修证可至初地,余多凡夫性人,故名此土为凡圣同居土;此土摄受造恶业之大乘根性人,但若谤佛及大乘方等经典,即不得生彼。此宗于佛法中极为重要,摄受根性遍及三乘、善染、智愚、凡圣;复依弥陀大愿,能益行人速趣上地;或令造恶而不谤大乘方广经者不堕地狱。前者 admin

2018-07-22

所以,其实大家在佛门修行,真正在乎的应该是生大事。所以我们说,真正的缅怀与感念先人的功德,应该是要去省思我们现在,藉着先人的修证历程,去省思我们现在所走的路、所修证的内容,有没有重蹈过去先圣先贤所犯的缺失,那才是真正对得起古圣先贤。所以这个是我们在这一章要先建立的基本观念。底下我们就来看看三论宗。那三论呢,首先讲到三论宗当然就是跟“三论&rdqu admin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