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可是当他真诚地发了说,愿意生生世世来到世间利乐有情的同时,又由于亲证这个本来就无我的如来藏,世世随分转依之后,一样也有解脱的功德受用,也就是说,他在入世的同时,同时有出世的功德受用;这个时候我倒是要请教看官说:那这种状况您到底要说是入世还是出世呢?所以说,假如一定要在佛法上说厌世、出世的话,应当是说,学人已经了解五欲的贪着就是生苦恼的根源,所以想 三摩地

2018-07-22

在《铁城泥犁经》里面:【佛言:我见天下人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畏县官禁戒、不畏今世后世者,不惊不恐,如是曹人即入泥犁,与阎罗王相见,即去善归恶。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将人前至阎罗所,泥犁旁言:‘此人于世间为人时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布施、不畏今世后世、不畏县官,阎罗处此人过罪!’阎罗即呼人前对,阎罗言:‘汝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会有生轮回、因果业报,代表我们在生轮回中,一定有个永远不灭的主体,把我们的身口意所造的业从上一世带到这一世来,再从这一世带到未来世;而我们身体和意识心在亡时都毁坏了,所以这一世出生的新意识无法再了知过去生的事情,除了诸佛了知我们无量众生无始以来的过去世之外,世间上就只有少数有报得一点宿命通能力的人,或者是有证得宿命通的修行者才可以记得某些 三摩地

2018-07-22

孔子又说:“未知生,焉知?”又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就佛教来说的话,我们说三界有六道轮回:有饿鬼道、有阿修罗、有天道……有种种的。在儒教来说的话,它是完全不会去触及的范围,儒教的部分是如此。以教跟佛教的对比来说,我们如果短短几句话来解释的话,拿教来说:您永远是上帝的羊,您不可能成为上帝。对于佛教来说,我们修学 三摩地

2018-07-22

后病又愈,病好之后,追忆起钱物,心又怀恨,数日即时目如大盏,通体红赤。这是由增上顾恋意乐,贪执资财显现的现报。昔年乾陀卫国有位屠夫,欲将五百小牛悉数屠宰,当时有位内官(太监),以金钱将牛赎出放生,诸牛因而免于难。以此因缘,内官现生就恢复了男根。内宫对有情众生,增上慈悲,救护幼牛,现生感得的花报就已如此殊胜,其后世的善报更是无法估量了!昔年有 三摩地

2018-07-22

令一众生病毒而多众诃责。如是长者。若是菩萨随所住处。不教众生令堕恶道。而是菩萨则为诸佛之所诃责。”后学虽然不是菩萨,但地藏论坛正是一个宣扬佛法的地方,作为一个佛弟子、地藏论坛这个“城邑村落”的一员,如果地藏论坛里的某位同修不仅没有学佛有所进步,反而接受了一些外道的蛊惑,而生出一些谤法的言论从而真的堕入恶道,则必有后学的过失,一定也 三摩地

2018-07-22

方便善巧,有十二种:悲心顾恋、了知诸行、欣佛妙智、乐处生、轮回不染、炽然精进此六为内。令以少善感无量果、令以少力摄大善根、憎圣教者除其恚恼、处中住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此六为外。如是十二总束为二。一、回向。二、拔济。】《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三(本)诸方便摄者。依菩萨地第四十五卷菩萨方便善巧。有十二种。依内修证一切佛法。有其六种 三摩地

2018-07-22

这位尊者修行很有成就,他将一条狗化为美丽的宝冠,移戴在魔的头上,魔尽其神力不能去除,求遍诸天皆是无用,只得请求尊者慈悲除秽。为了达到目的,魔曲意奉承,将尊者比作法力无边的佛陀,不料尊者回答:佛之于他百千万倍不可比喻,况且他生在佛法末世,无缘看到如来,需魔示现佛相以便观之。恰恰魔有这般神通,于是魔答应化现,但提醒尊者:由魔化佛出现时尊者不要受迷惑而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有某个附佛法外道,否定如来藏是真实存在,或者是把只有一期生的意识心当作是如来藏,而且竟然有一大堆的,都自称或被称为法王!可见这些外道对佛世尊完全没有真正的认识,对于佛宝也没有虔诚恭敬心。而且这些附佛法外道,说他们只要修双身法,就可以即身成佛,快速成就报身佛,不需要像佛法当中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辛勤苦修,来成就清净法身。从上面对佛世尊所开示的说 三摩地

2018-07-22

很多人在学佛,学佛的目的是为什么呢?通常学佛的人会告诉你说:是为了要了脱生、消除烦恼。那为什么要了脱生、消除烦恼呢?无非是因为亡的恐惧;无非是因为这个恐惧所带来的内心的苦痛;为什么会有亡的恐惧呢?因为之后要离开自己的家人、离开自己努力奋斗了几十年的事业家产,而亡之后到底是什么?会到哪里去?亡之后还有我的存在吗?这一些对于亡之后的那个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且这些经典在古代必需要千里迢迢去到印度,再从印度带回来,需要心性非常慈悲勇猛的菩萨,经历九一生才能够完成的;再加上从古代历经战乱流传至今,真的是非常的珍贵。因此现在有经典可以读诵,真的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对于经典心存恭敬,就已经有了第一分的功德。如上所述,因为古代与现代文字的关系,便有许多人希望透过阅读经论的注解,来了解经典。但是要提醒诸位的是, 三摩地

2018-07-22

在三乘佛法中的小乘声闻解脱道,是以身念处(也就是观身不净),还有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以及法念处(观法无我)的四念处法为行门,依苦集灭道的四圣谛而作观行,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是虚妄不实,可以因而得以断我见、断三缚结;进一步又依八正道而行,修断我执思惑等三界惑及我所的贪爱,因而得以出离三界生。其中,八正道是八项远离偏邪,质直而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通常作这样主张的人,他是说不出来大乘跟小乘具体的修证差别,只有可能含糊笼统地说:哎呀!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就说解脱生的法门啊!然后这样就叫作声闻的小乘。然后对于根器深厚而又悲愿化世的听众,那这样就是菩萨的大乘。可能他又转着又会说:事实上佛法又分为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人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人生人,然后把五 三摩地

2018-07-22

]《大般涅槃经》因为草木虽无生命但却如人所住室,为鬼神所依,若滥伤草木亦坏鬼神,可能会得到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报。]的结果。但是如果有人说‘草木也是生命,也可轮回乃至成佛....’马上应该警觉,这是魔说!(原标题:植物、草木、山石是无情众生吗?) 三摩地

2018-07-22

)《占察善恶业报经》: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 三摩地

2018-07-22

大河。开恶趣门。闭人天路。于无量劫。受诸苦恼。我于今日。宜入涅槃。楞严经指出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经中说九生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菩萨的修行不是说自己不杀就好,如果是声闻人他自己不杀,他能够解脱三界的生轮回,对他来说,他就能够实践他的解脱。可是菩萨不是只是独善其身还要能够推己及人,还要能够度化一切众生。所以我们自己在摩洗父母师长的时候,我们起了离杀思之后,我们还要劝导思。譬如说:如果我们父母有曾经造一些不好的业,我们就要劝导我们的父母不要再杀生,也要劝导我们的父母师长离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人可能会认为说:为什么我们所谈都是第八识如来藏?为什么不谈谈别的呢?谈谈别的不是比较多闻吗?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见解,我们众生对于世间法听了很多、分析了很多,事实上都无济于生解脱,所以那个都不算多闻。所以世间的博学多闻,在佛法中不称为博学多闻,因为那个都是生流转的那些不坚固之法,可是第八识如来藏的法——这个涅槃之法,祂是最殊胜、最胜妙的 三摩地

2018-07-22

不久之后阿支罗迦叶被一只为了保护子牛的母牛攻击而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有很多比丘听到这个消息,便向佛禀白,佛便告诉大众:阿支罗迦叶已经般涅槃了!而且佛还交代诸比丘:你们应该前往,去供养阿支罗迦叶。从佛的开示可知,佛并不是以出家表相来认定他就是出家人,而是以他有没有证法,有没有证果来认定。譬如阿支罗迦叶,虽然现的是在家相,可是他已经证法证果,是为 三摩地

2018-07-22

一般众生不了知,因与缘的真正内涵,所以不断地在三界中轮回生;二乘人就在缘的部分作观察,观察自己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虚妄的,别别有情的蕴处界也如同自己一样,都是虚妄的;所以愿意去断结证果,断除了我见、我执、我所执之分段生,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而入无余涅槃,从此不再三界现身意。菩萨则在因的部分作观察,也就是在能生万法的如来藏下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