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然后他在下品下生当中,他说:只要至心,然后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那因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佛名的缘故,他在念念当中就除了八十亿劫生死大罪;那么他命终的时候,就会看见金莲花犹如日轮,那么这个人他死了以后,一念顷还是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使造了五逆十恶,他如果愿意忏悔,而且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至诚心念十念,他仍然可以下品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也有更扩及到五种净肉,也就是说除了见、闻、疑这三种净肉之外,还有所谓的两种:一种是所谓的“自死”,譬如动物牠可能年纪大了,牠自然死亡,所以牠遗留下来的尸体,佛教徒可以吃,因为牠的死亡是自然的现象;牠的身肉,如果说我们佛教徒在初学佛的时候去食用,并没有违犯慈悲心,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这个也属于净肉。另外一种就是第五种的净肉,叫作“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譬如过去世曾经杀过人,使别人含恨而死,对方当然想报复回去;未来有因缘遇到了,就会反报回去;所以在世上,常看见有人对不熟悉的人没来由的就会起瞋,也毫无理由的将对方杀死的现象出现。诸如上面所说的缘是恶缘。因此,凡是不好的缘或者对别人不利的缘就是恶缘;这样的恶缘应该要避免,以免未来世有因缘见面了,莫名其妙的讨厌你、不帮助你。从上面所举的例子可知,应该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一段完美的人生要分成四个阶段,这个就是在印度教、婆罗门教里面所说的四行期:一、梵行期,年轻的时候应该追随一位好的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二、家居期,学成了、成年后,要回到自己的家中结婚、生子,尽家庭的义务;三、林栖期,等到儿子长大了可以继承家业了,就把家务财产全部交给儿子,自己呢和老伴出家到森林里面去修行,从事宗教的修持;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五就是天眼通,天眼通又称为天眼智证通,或者称为天眼智通,它是能够看见六道众生未来死此生彼,这个就是有了天眼通。如果进一步能够看见自己以及众生未来什么时候会死亡,什么时候会出生,以及种种身口意所造的这些的善恶业行,因而将来所要出生的善道恶道都能看见,那就是有了天眼明。第六个,那就是漏尽通,又称为漏尽智证通,就是断了三界一切的见惑、思惑的烦恼,不受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你如果懂得什么是生忍、悲忍,一直被骂而心平气和,那就消业了!所以种怎么转变呢?比如有个人骂你,一定有原因:过去世的怨家死对头结了怨,这世见了你当然要找机会骂你;你没有激烈的回应,心平气和欢喜的接受了,你过去世恶骂他的业种就消了。如果心里面忿恨不平,业种就消不了了,那个骂是白挨了。所以被骂时要虚心检讨,有过则改;骂完时要欢喜接受;我若无过,那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提婆达多而言,大乘佛法很清楚地说明其为菩萨摩诃萨,但是经教阅读不多的人,就以为一切都是他的智慧可以「想当然尔」,以为一切佛语都只是他说话的「脚注」,对于佛世如何如何,都是以自己的意识情想来妄想推测,以为我就是会如此,因此佛陀也会如此,如此真是过于大胆!过于愚痴!这是恶世,如果没有障碍,如何算是五浊恶世!所以佛陀降世,来到人间,便要随缘示现诸苦,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之所以轮回,就是在五阴十八界上面建立了身见,意识这一个妄心在执着色身为我,依于我有色身,一切有情有受、有色身,所以建立了人相、我相、众生相;众生也好、他人也好、自我自己也好,都有不断地造作运动,这些都有在时空当中的流转,这就是所谓的寿者相,具足了四相就具足了轮回,无边地一个又一个的生死流转,众生如此。菩萨要以断我见,就是要以未到地定为基础,而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于初机的学人,佛世尊则为其讲述持五戒可保人身、修十善可以生欲界天的人天善法;来请法者如果善根深厚,于人乘、天乘可以信受以后,再为其演说欲为不净、如何可以出离生死轮回等解脱法道;乃至于为善根福徳皆具足者,演说大乘菩提之成佛之道。如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乃至无上乘的修学,各有不同层次的所修、所断与所证法之差别。虽然说从人乘、天乘乃至无上乘的修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梵网经》卷二)戒文的大略意思是说,菩萨若遇有缘时,不行放生、护生之业行,或者父母兄弟至亲之忌日,不请菩萨法师讲戒或说法回向,若不尔者,即是犯了轻垢罪。这个戒是摄属于重戒中的杀生戒所延伸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仍然對「擁有喜怒哀樂的覺知心自我」,認定是常住的心,那正是我見還沒有斷除的人;正因這個覺知心的自我擁有了喜怒哀樂,所以才會在三界享受欲樂,同時也受盡生死中的種種苦楚,這正是當今諸方大師在解脫道修行上的盲點所在。至於您說的:「那麼為了什麼修行呢?不就是讓「自己」消除煩惱,學得自在快樂嗎?避免惡業,不也是要讓來世的「自己」好過嗎?」讓自己消除煩惱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整个法界来说,众生自无始来便有;既然是无始,便没有所谓的第一位众生可言;因为如来藏为自在之法而本来存在,依如来藏而有的众生也无始劫来就不断的出生与死亡,而有轮回不已的现象出生,因此一切众生都是无始的,不能说有开始的时候,即无第一位众生可言。至于「第一个众生」的说法乃是三位差别的心不相应法,此乃假施设法。所以,从整个法界实相的角度来看,无法用假施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境界法不能使我们脱离生死,只会让我们继续轮回,所以师兄姐们,请远离感应。喜欢感应的人其实就是三界中的精神病人,都是因为有无明的缘故。喜欢境界法真的像吸毒一样非常、非常的可怕!所以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非常重要!现在我把自己是如何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告诉大家,主要是请孩子生病的那位师兄看一下,希望您能够受用或得到启迪。第一:每天坚持做早晚课,在佛前忏悔、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请看------《楞严经》卷8:「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开示:【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按照经中意思,光是听闻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圣号,就能够灭除无量劫生死之罪,更何况能够帮助亡者忆念弥陀世尊?因此助念者帮助往生者的地方,亦是依凭诸佛如来的加持力,故经典常说:「当知皆是如来神力慈悲护念。」因此此人自己不知法要,不知道诸佛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尔时难陀见此死象,知为提婆嗔怒所杀,难陀欲与鬪其勇力,即执象尾以手掷之,象离本处七步之外。时悉达多见其死象离于本处,知是难陀力故,手执象尾掷彼处故。尔时悉达多太子显自威神,以其一手执持象尾,向空而掷,过七重城,如投土块。时毘舍离城献象之者,见悉达多有大威力,即说偈言:「我等远驰象,为献于轮王;遇斯凶恶人,即时行杀害。难陀手执尾,掷象七步外;菩萨大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也就是说夫妇、六亲之间,都可以互相请为传戒之法师而传菩萨戒。在根本论中,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也是这样说的,所以承天禅寺那位法师主张只有出家人才可当菩萨戒的传法师,是违背佛陀教诫、违背等觉菩萨教诫的错误说法,可见他根本就不懂戒法。以上八点是依据平实老师在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最重要的是注意心地,不要自己死守在不杀二字里面,不知变通。最好的办法是保持环境的清洁干净,或事前喷点杀虫剂,警告它使它不敢接近,千万不要等它集结一大堆后,再以杀虫剂杀它,那就错了。所以慈心不杀,以此原则去做,就容易多了,不要整天过著很烦恼,不知如何是好的生活,那就不是学佛─愈学愈痛苦,愈烦恼,愈束缚。(3)关于戒的精神、戒的持犯判定以及其中的果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且意根普遍的执着一切法,在六尘境界中处处作主,反而不能在涅盘的修证上面作主,正是吾人流转生死的根本,当然不该妄认意根为真实我。(原标题:如何现观第七识意根的虚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者何?若觉服毒,更加闷乱;毒气速发,必令人死,即设方便白父母言:「我且不食如是饮食,暂往市中,郄来当食。何以故?我先买得无价宝珠,留在柜中而忘封闭。」于是父母闻说宝珠,生欢喜心、任子所往。子遂驰走诣医王家,求阿伽陀解毒妙药;既得此药,疾走还家,乳酥沙糖三昧合煎、和阿伽陀。作是药已,白父母言:「唯愿父母服是甘露,此是雪山阿伽陀药。所以者何?父母向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