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佛、法、僧三宝到底对我们有什么恩德,使得我们要感恩他们,要信仰他们?那么到底对我们来说,三宝最直接的恩德是什么呢?我们生生世世生活在生死的大海之中,没有办法得到解脱,永远看不到解脱的彼岸。世上所有的智慧与宗教,都没有办法让我们到达解脱的彼岸。唯有佛陀出世,所传授的佛法、所率领的僧团,能够指引我们一步一步地走向解脱;除此之外,别无他路。所以,追求世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第六,是说三宝的威德至上,能令众生生起清净的信心,如同转轮圣王有轮宝,能够降伏怨敌;三宝能够降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前面的三者是自己心内之魔,而天子魔则是他化自在天的魔王,也就是说不论是内魔,或者是外魔,都能够仰仗三宝之力而降伏。第七满愿,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善愿。(《大乘本 | 三摩地 2018-07-22 |
|
有弊是说,一定会有一些福薄乃至知见偏邪的众生,因为失掉了广大的名闻利养,所以就大兴毁谤,死后当堕恶道。因为有真的善知识出兴于世,常常会有一些现象使得一般众生无法理解、接受。因为看到或听见,善知识常常在说诸方大德谁的法义错啦,错在哪里,对的法义是什么。一般众生不去思惟,对的法义是什么,对自己的利益是什么,自己是不是真的为了修学佛法而来,还是只是看到某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你正在思考:究竟要不要以念佛的方式继续深入下去?不要的话实在不甘心,因为已经到这个地步;要的话,始终又有一股念头想要把念佛这个语言文字放下来,因为始终觉得很不寂静;可是善知识,打死都不要放下那一句佛号。怎么办呢?真是苦恼。后来也许心念一转,因为善根成熟的缘故;或者看到,另外的善知识的开示,原来可以在没有语言文字或是形象的状况下,就可以看到想佛的念头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就有人教念佛,要一门深入,然后一句佛号念到底,打死都不要放下,这样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时候,他是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标而有的这样的一门深入。同样的道理,也有的人会说,要以念咒的方式,一生这样一直地念下去。另外也有人会说:假如你抱定要参禅,就要一生一直地参下去,绝对不再改变。也有人说:一门深入是要你一生只要依止一个老师,这样老实地修学 | 三摩地 2018-07-22 |
|
然而,即使说一直都在人天往返,其实也出不了生死之苦乃至八苦等等;说实在的,这其实也不是一件可爱的事。所以,佛在《譬喻经》里面作了以下的譬喻:【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胜光王曰:大王!我今为王略说譬喻,诸有生死味着过患,王今谛听,善思念之。乃往过去,于无量劫,时有一人,游于旷野为恶象所逐,怖走无依;见一空井,傍有树根,即寻根下,潜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啮树 | 三摩地 2018-07-22 |
|
同时我还要恭喜你说:菩萨,恭喜你呀,你又回家啦!这意思是说,我们无量劫以来,常在生死苦海中载沉载浮;蒙世尊祂老人家一世又一世的为我们作这样子种种施设,今天我们才有因缘又重新课诵《心经》,就应当想想说:《心经》到底是要为我们说什么?而我们努力之后,可不可能有因缘去亲证《心经》的密意?这样才不会枉费世尊祂老人家的辛劳,以及我们每一个人一辈子的精进用功。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不管说有人是意气风发不可一世,但是他一样无法突破人生最大一个关头,也就是死亡。亲人能够围绕在一旁,当然是最好的,可是很多情况,都是一个人面对最后一刻。那这个时候有些人不免就会想说:那我们到底一辈子赚这么多钱,到底目的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赚更多的钱吗?那么这样回想以后,却好像自己的一生,自己在背后绑了一根竹竿,这根竹竿延伸到身体的前面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他就会这么想说:难道这就是佛法吗?可是他的知见说,佛法是要能够让人家了生脱死的,那假如像这样长此以往之后,还是免不了生死之苦;所以他就多方寻求思惟真正能够解脱的内涵跟方法,当然在因缘成熟的时候,碰到了善知识,终于他可以亲证解脱道。所以这一类人叫作上根器的人,因为他终于能够分证三乘菩提了;可是,不说这一类人叫作上上根器人,因为他虽然分证所谓的三乘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铁城泥犁经》里面:【佛言:我见天下人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畏县官禁戒、不畏今世后世者,不惊不恐,如是曹人死即入泥犁,与阎罗王相见,即去善归恶。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将人前至阎罗所,泥犁旁言:‘此人于世间为人时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布施、不畏今世后世、不畏县官,阎罗处此人过罪!’阎罗即唿人前对,阎罗言:‘汝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又如菩萨修学四禅八定具足,然后入了灭尽定,或者是说俱解脱阿罗汉入灭尽定,他的前六识完全地灭掉了,离开了见闻觉知,就像眠熟、闷绝,而且完全没有唿吸、脉搏,好像死亡一样;然而他并没有死亡,他的色身也不会烂坏,因为还有七、八两个识未离身。所以,无学菩萨以及俱解脱阿罗汉入灭尽定,仍然不能离开八识心王的七、八二识。有情的色身包括眼、耳、鼻、舌、身等五色根,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还有第五就是天眼通,天眼通又称为天眼智证通,或者称为天眼智通,它是能够看见六道众生未来死此生彼,这个就是有了天眼通。如果进一步能够看见自己以及众生未来什么时候会死亡,什么时候会出生,以及种种身口意所造的这些的善恶业行,因而将来所要出生的善道恶道都能看见,那就是有了天眼明。最后这个第六个,那就是漏尽通,又称为漏尽智证通,就是断了三界一切的见惑、思惑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可见,为人传授菩萨戒的戒师,也不以出家师为必要。但不论戒师或律师,对于戒律都应该要受持不忘,尤其是为人授戒的戒师,更应当不失戒体啊!否则,如果他本身就犯了杀、盗、淫等这些的重戒,就失了戒体,又如何能够为人授戒,而让受戒的人因为师师相授的缘故而获得清净的戒体呢?阿弥陀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从死得生,感动天龙鬼神,父母恩重,孝子所致。今得为佛,并度国人,皆由孝顺之德。佛告阿难:“汝广为一切人民说之:‘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佛说菩萨睒子经》)经中甚至于有不少佛陀以自己过去修行的行谊,来为弟子们强调孝顺父母的重要性。譬如说在《杂宝藏经》当中,就记载了佛陀为弟子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从初地开始渐渐断除烦恼障习气种子,并且一分一分的断所知障中无始无明上烦恼,到了七地满心断除故意保留的最后一分思惑,烦恼障习气种子同时断尽;最后成为妙觉菩萨,示现受生人间,已经断尽了烦恼障一切习气,并且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永断变易生死无明,成就了大般涅槃、四智圆明,成就究竟佛果。以上详细说明菩萨修学佛菩提道直到成佛的历程,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佛陀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陀则是已经断惑证真,祂的一切修行能够自利利他,不但自己已妙出世间成就佛果,更有种种的智慧方便善巧,能够救度众生出离漫漫长夜,去往解脱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大海,因此称为善逝。第六是世间解、无上士。世间解是说,佛陀善知因果,因此对于一切有情世间,就是一切种类有情的五阴、十八界、六入的无量过去、现在、未来,都已经完全了知、完全通达;乃至于对于东西南北四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那么六祖大师这一段所说的就是说:愚痴的人不晓得这个因缘果报的道理,犯了过失以后,或是说平常的日子里面,认为说我只要努力修福,那就对了;而并没有想到说,怎么让自己能够解脱于这个生死的系缚?怎么让自己能够成就佛道而远离这些贪、瞋、痴烦恼,远离这些生死的这些苦业?只是认为说,修福本身就够啦!平常布施供养,虽然说这个福无量无边,可是心里面这个贪、瞋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比方说,有些人就会说:我们的心如果执著于诸法,我们就会不自由,就会产生烦恼,然后接下来就会造作各式各样的业行,乃至于流转生死;如果说我们能够认清周围的一切其实都不是恒常存在的,我们的心不要执著它们是一个实体,得了我们不要欢喜,失掉了我们也不要悲哀,这样子的话,我们心就会自由。那心自由的时候,就不受这些环境的制约的话,那么这个心就如同是远离了我们执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最后告诉大家说:生死之中极为可畏,汝等宜应勤行精进,速求离此生死火坑,此则是我最后教也。(《大般涅槃经》卷三)同样在另外一部经里面,《杂阿含经》里面,佛陀也跟们说:一切行无常,悉皆生灭法,有生无不尽,唯寂灭为乐。(《杂阿含经》卷三十四)这个是寂灭为乐这个四个字的出处。我们从《大般涅槃经》里面的,所谓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件事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我见跟我执都已经断尽的话,那么这个人必然是可以解脱生死轮回的痛苦的。可是,如果他的我见跟我执没有断得干净的话,乃至于说我见跟我执根本都还在,这样子的人会不会依然展现了洒脱跟豁达呢?答案是,绝对可以。因为,只要他在世间的环境没有太大的违逆的状况,这个时候要展现洒脱跟豁达是很容易的事情。问题就是,如果真正的考验一来的时候,我见跟我执恐怕又会悄悄地爬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