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qí)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我今承佛威力,略说地狱罪报之事。唯愿仁者,暂听是言。普贤答言。吾已久知,三恶道报。望仁者说。令后世末法,一切恶行众生。闻仁者说,使令归佛。地藏白言。仁者。地狱罪报,其事如是。或有地狱,取罪人舌,使牛耕之。或有地狱,取罪人心,夜叉食之。或有地狱,镬汤盛沸,煮罪人身。或有地狱,赤烧 | admin 2020-06-14 |
|
于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佛告地藏菩萨。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吾即涅槃(pán)。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忧现在未来一切众生。地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过去无量阿僧衹劫,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暂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况塑画形像,供养赞叹。其人获福,无量无边。 | admin 2020-06-14 |
|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我般涅槃后 能供养舍利 或造窣睹波 及以如来像 于彼像塔处 涂拭曼荼罗 以种种香华 散布于其上 以净妙香水 灌沐于像身 上味诸饮食 尽持以供养 赞叹如来德 无量难思议 方便智神通 速至于彼岸 获得金刚身 具三十二相 八十随形好 济度诸群生尔时,清净慧 | admin 2020-06-13 |
|
那我们可以看到在《阿含经》里面有非常多的地方,就在讨论死亡跟灭尽定、跟非想非非想定中间的差别,为什么要讨论这个差别呢?其实就是在区分色法跟心法,因为色法跟心法经常是混淆在一起的,是混合在一起的,只有在最接近死亡的状态之下,色法跟心法才能够作最大的切割。而这个色法、心法的切割,在外道里面,他们最高就只有非想非非想定,是没有办法作正确的切割,所以他们没 | admin 2020-06-12 |
|
部派佛教各部声闻人皆执五阴生死与涅槃真实有,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大乘佛教般若波罗蜜毕竟空,则不能生起信心。如来藏一乘中道般若实相法,是佛法之根本;佛弟子若不能于此法生信,所学二乘解脱道正法也将落于邪执邪见中,非唯取证无期,乃至不免被外道法所取代;于正法期终,进入像法期之初,马鸣菩萨为了要发起众人对大乘法之清净信,为了断诸众生之疑暗邪执,为了令佛种性能 | admin 2020-06-10 |
|
直到阿育王时代,声闻法中的上座部及大众部才开始对戒律的主旨与布萨有了诤论,以及对于生死及涅槃等法有了不同的见解。有说世尊涅槃后将近二百年时,大众部将文殊与阿难等人结集的华严、般若等大乘经掺杂于声闻三藏中而说,当时有人信受,也有人不信;缘于此,大众部又分成一说部、出世说部、灰山住部(或名鸡胤部)。于将近二百年时,又因为法义深浅之异执,大众部再次分出多 | admin 2020-06-10 |
|
三缚结所断之我见,又名身见,谓于欲界身及欲界心之虚幻,不能证解,由是坚执欲界中之色身为常不坏我,或执欲界中之见闻觉知心为常不坏我,以为此见闻觉知心可于死后重新受生,以为来世仍是与此世同一之见闻觉知心;此即欲界有情之身见我见,亦是常见外道所主张之常不坏我也。三缚结所断之疑见,乃是因于已断欲界身我见故,对于『欲界我』之错误见解,已经了知,无复生疑,故名 | admin 2020-06-10 |
|
html人死后如果没有投胎,是否就变为鬼?http://www.sanmodi.cn/mobile/mp3/1/1055.html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上)http://www.sanmodi.cn/mobile/mp3/1/1041.html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下)http://www.sanmodi.cn/mobile/mp3/1/1040.html修行者如何坦然面对「死亡」?http://www.sanmodi.cn/mobile/mp3/1/1023.html带业往生等于逃债吗?http://www.sanmodi.cn/mobile/mp3/1/534.h | 三摩地 2020-06-10 |
|
前面两个人:第一种是声闻圣人,听闻而相信佛说的另有一个本识出生名色,当名色全部入灭以后还有本识常存,不是断灭空;因此可以无所恐惧而断尽我执,出离三界生死。第二种是缘觉圣人,生在无佛之世,不必经由别人开示,他自己推断出一定是有一个本识,才能有这个名色引生的十因缘、十二因缘法;因此他也愿意灭尽自己而不受后有,捨寿时灭尽自己而取无余涅槃。第三种贤圣可就不 | admin 2020-06-08 |
|
二乘菩提的实证,却只需要断我见与我执而且断了我所执,一世之中就能证得阿罗汉果而出三界生死。(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严经讲记》第七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11月初版首刷,页202。)作圣谛讲的是有量的四圣谛,有量圣谛的真义就是二乘菩提;因为二乘菩提的四圣谛,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它的法、它的修行内容、它所断的烦恼内容以及灭尽后的内容,都是可以一 | admin 2020-06-08 |
|
这就是《心经》所讲的出三界的生死啊!《心经密意》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上面这一段经文中,所显示出来的真正义理,就是是诸法空相这一句经文的密意。《心经密意》 | admin 2020-06-08 |
|
可是明心以后,接下来,你会想:真心也明了、佛性也见了,可是无余涅槃的解脱在哪里?无余涅槃怎么取?过程如何?这是个切身的问题啊!你会想:我明心见性的目的就是要了生死,现在心也明了、性也见了,可是生死要如何了呢?所以,这真是个大问题,所以祖师慈悲,就弄出个牢关来,帮助明心又见性的弟子们。现在有很多大法师说:禅宗有什么三关?明心就是见性,见性就是明心啦! | admin 2020-06-08 |
|
助念确实有效,但是这个助念会有效,是因为在正死位中,它有一些阶段的分别不同。人死了的时候,一般人都以为说,呼吸断了、心跳停了,那就完全无觉无知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有的人在世时,他是造恶业的;造恶业的人。你如果跟他助念,要在断气前助念;断气之后,只须助念一小时就好了;然后你得要再等,等到六、七个钟头以后,才再继续为他助念;在这两段时间的中间六个小 | admin 2020-06-08 |
|
解脱绝对不是因定而得,绝对是智慧,即使是俱解脱,也是靠着尽智的智慧、无生智的智慧而得,不是靠定力而证得;定的本身不能使人出离三界生死,有解脱智慧辅佐,定才能帮人解脱生死。如果你再有道种智,那么就尽管写,没有人敢找你麻烦的。为什么呢?当他连你的书都读不懂,哪里敢来找你辩论或辨正,根本就不知道你的落处嘛!纵然拼命一直去翻经典、论藏,想要找你的毛病,结果 | admin 2020-06-08 |
|
如果见性以后四大、五蕴、六根都变为佛性的话,那一切已经眼见佛性的人应当永远都不会死亡:因为佛性不生不灭的缘故。既然六根已变为佛性而不生不灭,所以见性的人不应该会死亡,因此世界坏时见性的人也不会死。但事实上,见性人是证知真心不死,色身依旧会死。见性后,六根依旧是原来的六根,没有变为佛性。由此可知,见性之后四大、五蕴、六根并未变为佛性,而是佛性一向不离 | admin 2020-06-08 |
|
谤佛者不善,死后必堕地狱。《佛教之危机》 | admin 2020-06-08 |
|
一念者,谓如是四种烦恼未断之前,一念甫灭已,次念又生,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八定已,于等至定境之中,忽然又生一念我见或我执烦恼,致令意根意识不能永灭,致令不能入住无余涅槃之真正无我境界中;如是一念又复一念,继起不断,致令阴界入我不能断除,因此流转生死不已,故名一念。住地者,谓住于其境界中,不知其妄,执之不舍,故名住地。四住地之首者,乃见一处住地,谓 | admin 2020-06-08 |
|
《正法眼藏‐护法集》断尽一念无明的人,必定不再起任何妄念,故八地菩萨得意生身,不受分段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得解脱身,也不受分段生死。但是八地菩萨破无始无明而未究竟,七住十住菩萨也破无始无明而未尽。阿罗汉、辟支佛虽断分段生死,却仍末与无始无明相应。阿罗汉辟支佛尚且末与无始无明相应,何况凡夫众生起心动念如何得与无始无明相应呢?故知一切凡夫众生起心动念产生 | admin 2020-06-08 |
|
业种不净的缘故,而生一切起烦恼轮转生死。所以一念无明无始劫以来恒与众生相应,因此《胜鬘经》说︰「起者剎那心剎那相应」-----平实导师《正法眼藏‐护法集》修学无相念佛或修定的过程,还是会有妄念,会分散忆佛或者安住于一境的定心,那要如何看待呢?在心如果散乱的状况下,我们就没有办法止静;当我们打着妄想,我们就没有办法好好的忆佛,那么这个散乱会有哪些样状呢?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