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七种性自性分别说明如下:所谓集性自性,乃是指真如有积集有情过去、现在、未来生业种的体性,遇到因缘成熟时,就能成熟异熟果报。在佛法中,这样的真如,亦名苦谛真如、集谛真如。所谓苦谛真如,是指众生无始劫以来,因为七转识虚妄熏习,以及执取六尘境为真实有而造诸业行为因,使得第八识执藏了生业种,这样的体性也就是第八识本体能执藏过去、现在、未来三界有的苦种 admin

2020-07-27

  又譬如众生不断地以见闻觉知心,追逐著如来藏所变现的六尘诸法,而误以为是真实接触外境而执以为实;并于此种种法相施设种种名而错误的计度中不断地快乐自追,因此罔受生轮回诸苦而无法出离。又譬如造下毁谤三宝的重业,于舍寿时,如来藏就会在阿鼻地狱中变现广大的地狱身,让众生在阿鼻地狱受种种苦;待阿鼻地狱受报完毕,一一转生到其他地狱受报,直到地狱业报尽了,才会出 admin

2020-07-27

  如果想要亲证于六尘都如如不动的第八识如来藏,应该不即、不离蕴处界及诸法等法,于一切法当中去参究;也就是要建立蕴处界及诸法等法本来虚妄的正确知见,以及最主要的是肯将虚妄的意识心却,参究时才不会落入见闻觉知的范畴中;如此才能外于见闻觉知运作的范围,去寻觅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如来藏;若无法建立如是正知见,不肯将见闻觉知心却,就算是去参禅,找来找去都 admin

2020-07-27

  疾疫灾起,人寿减至二十岁时,身形由三尺减至二尺高,原来那一念下品厌离心也丧失,疾疫灾起,种种诸病齐发,亡积野,过七月零七日,其灾方熄,此时尚无甘蔗糖盐之类,而况参苓桂附等药物。那时,没有国家组织,没有文化,国土空废,城镇毁败。只有一些小村落,遥寥散布。疾疫灾过,人们相共生起一念中品厌离心。公元8000年,人寿14岁。刀兵灾起,人寿十岁时,彼时女子五个月 admin

2020-07-24

  这是欲界生中的第四种人,是住在如来座下成为护法善神。佛说情少想多的人,其中有一部分人因为生前有善愿,他想要每天听闻某人诵经,发愿护持释迦牟尼佛的正法与弟子,成为善愿善心护持释迦牟尼佛的正法,这种人都是亲住如来座下,也就是担任佛教正法中的护法神。又譬如后成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等四王天的有情,努力护持正法及真正学佛的人们,就可以亲近释迦牟尼佛 admin

2020-07-23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一)又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开示了生轮回的道理,而说:一切众生不知诸苦之根本者,皆悉轮回,在于生。(《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佛陀所开示的三乘经典,也都是为了教导众生要如何断除生轮回而证得三种菩提果。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佛陀开示说:现在十方诸善逝,具修三聚净戒因,永断生苦轮回,得证三身菩提果,超越生深大海。 admin

2020-07-23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业报身的问题,并不是说你有一个业报身以后再去面对对方,给对方杀的问题而已;所以业报身这一个事情就要由你的业来变现,有时候甚至业报身要经过许多次的生。那因此问题就来了,假如说业果可以改变,业报身确实是可以改变的,你可以远离恶道,但是过往对无量众生之间酬偿的问题,是要如何来变动呢?显然这是超越一切众生所想的。简单而言,你未来世如果 admin

2020-07-23

  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河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名为众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苦恼,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离世间一切烦恼使缠,过一切苦,离一切烦恼垢,得净、得清净,住于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离一切障,离 admin

2020-07-23

  疫气流行,亡者众。人民勤苦,县官计克。不顺道理,皆思乐乱。恶人转多,如海中沙。善者甚少,若一若二。劫欲尽故,日月转短,人命转促,四十头白。男子淫侄,精尽夭命,或寿六十。男子寿短,女人寿长,七八九十或至百岁。大水忽起,卒至无期。世人不信,故为有常。众生杂类,不问豪贱,没溺浮漂鱼鳖食啖。”【译文】“佛法将要被毁灭的时候,女人常精进修佛,常做 admin

2020-07-22

  佛陀说,有一些沙门或婆罗门他们有禅定,他们可以入定意三昧,然后以这个三昧心可以看到过去八十个成劫跟败劫,也就是说这些外道他可以依于他的宿命通可以看到过去多生多劫的生生的内容。那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了,那为什么过去的八十个成劫败劫里面的那些记忆可以从过去来到现在呢?显然一定要有个法祂能够留存记忆,使得过去八十劫的生的记忆的内容可以来到现在,被这些 admin

2020-07-17

  他们求悟的精神远胜过醉生梦的众生,他们发起成佛的心志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声闻阿罗汉加总之所不能及,他们深信人生至要的是亲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如是全力以赴,江西、湖南(简称为江湖)不断寻访禅师,但求一语、求法无辍。即使像这样被说为“在这个诱人的开悟陷阱,步步深入很难脱离”,禅子们一样无怨无悔,莫说一生这样过,十百千生也这样过,因为他们是 admin

2020-07-12

  他特别强调对“生大事”的探究,在佛教界,“生大事”乃是佛法的根本,或宇宙的究竟,或生命的本质,或生的态度。他多次强调“生从何处来,从何处去”,只有“知得来去处,方名学佛人”。看话禅正是追求大彻大悟、力求达到最高境界的内省式的参禅方法。他念念不忘对“生大事”探究,也许是家乡山东慧云寺的古对联 admin

2020-07-06

  宗杲赴衡州(今湖南衡阳)时,清代《九华山志序》记述:宗杲“高宗朝忤秦桧,谪衡州抵,从之者万余人,当时訇然定光佛降世矣”。明嘉靖《宁国县志》语:“一夕,太守及市民皆梦定光佛入城,明日杲至。”自此宗杲被视为“定光佛”再现(称锭光佛,即佛教中的“提洹羯佛”)。宗杲在衡州,问心无愧,十分坦然,向佛之心不忘,利用所有 admin

2020-07-06

  可是生无想天他是怎么生的呢?他是当他的时候,他因为有四禅无想天的定力,所以他就出生到无想天。可是一生无想天的时候,他就马上入无想定里面,就把六识灭掉了。然后无想天如果他寿命不中夭的话,是有五百大劫,这五百大劫里面他就只有色界天身存在,可是他的六识心全部灭掉了;就跟我们睡着无梦一样,完全无知。可是五百大劫结束的时候,他寿命终了,他醒过来了;可是才一 admin

2020-07-06

  由于菩萨修行佛菩提道,须经历三大无量数劫不畏生,以及努力修学才能成就,不像二乘利根的人,一世精进修行就可以入无余涅槃,而且二乘人入了无余涅槃,再也无法利乐众生,其所度的众生仍然有限;所以菩萨救护众生的法身慧命,与众生所结深厚的善缘,简直无法想象,二乘人也无法思议,故名为菩萨不可思议。这也是菩萨摄受众生来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的方法,从三乘菩提的修行内 admin

2020-07-06

  他有一次跟旁边的人讲说,即便我虽然有见到了阿弥陀佛这样的这个好相,但是我宁可到我的时候,到我要往生的时候才告诉大众。那这样子的时候,庶几可以免了大众会觉得说他在彰显自己功德的这个过失。到了某一年的时候,慧远大师方从定起的时候,又再次见到阿弥陀佛身满虚空,见到了种种极乐世界的妙相,并且阿弥陀佛还告诉慧远大师说: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 admin

2020-07-06

  所谓的声闻菩提,就是声闻人听闻佛的音声法教开示,知道有涅槃本际不灭,因而观察及觉悟四圣谛等解脱正理,因而断了见惑、思惑,后入无余涅槃的菩提分法。也就是说,声闻是以四圣谛为主旨,四念处观为观行的法门,以八正道为实行的方法,因此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初果的须陀洹,乃至断尽五上分结──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痴,成为四果的阿罗汉, admin

2020-07-06

  师甚怪之,寻即入定,以天眼观,知其更无余福得尔,以救蚁子因缘之故,七日不,得延命长。(《杂宝藏经》卷4)。这个佛典故事大意如下:以前有一位阿罗汉他有神通,收了一位小沙弥为弟子,有一天,阿罗汉透过神通,知道这位小沙弥仅剩下七天的寿命,因此让小沙弥告假还乡,回家探望父母亲友;并于小沙弥回家之前,特别叮咛他,于第七天早上要回到寺院,小沙弥听完阿罗汉师父吩 admin

2020-07-06

  但是这个沙子的比喻,就好像说我们如果有罪业的话,那你必然会在生的大海里面下堕。可是,假设我们今天有万斤的大石头,如果这个万斤的大石跟刚才的小沙子比,放在生大海里面,按理说它也必然会往下沉;可是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有一艘船——一艘足够大的船——能够把这个石头载起的话,那石头就算是千万斤重,它还是能够浮得起来,还是能够超脱于生 admin

2020-07-06

  佛陀就很详细地说:这个此岸的意思就是我们执著这个五蕴身——五蕴十八界这个虚妄的我;这个邪见把它当成真实,然后为这个五蕴我来造作生的轮回业。彼岸我就在说这个五蕴我这个不正确的知见虽然已经断了,但是想要直接去取证无余涅槃,乃至有错误的观念变成断见,这个都不是正确的修行方法。至于中没就是说,因为贪爱无明遮障的原因,所以对于三界的这个贪爱,尤其 admin

2020-07-06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146   147   下一页»   共2926条/147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