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孟子曰:“侧隐之心人皆有之,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若要修行自度度他,必要研习经典,建立知见,启发智慧。总觉得学历有限,读经典很吃力,不会经义。廿三岁再入初中夜补校,毕业后即结婚。夫家是个大家庭,二、三十人同住;还好佛菩萨保佑,婆婆下令:“荤菜另外煮,炒青菜不可加荤的。”就这样过了十多年。分家后感恩佛菩萨慈悲,家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否则自己死得莫名其妙:“差一点儿是差在哪里?”这个闷葫芦不打开不行。已明心的师兄见道报告说:“真如可以‘触证’。”我怎么没有这种感觉?又说公案很亲切,不加思索即可体会,我怎么犹隔一层纱?没亲切感!说不懂又懂,说懂又心虚,这个问题非弄清楚不可。二○○一年九月,首次有资格报名参加萧老师的禅三,由于僧多粥少,录取不易,台南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曾经听一位医生说:已死的人把手举起,会立即垂下,昏迷的人会慢慢垂下。而且判断人有没有死,必看是否大小便同时出来,此时一想,有道理。禅三时,晚上讲公案,是叫人最向往的,大家齐聚一堂,彷如一家人。萧老师讲的公案,机锋自然、轻松、活泼、有趣;破参者会心大笑,未破参者“鸭子听雷”--有听没有懂。自家人才可说自家事;感叹一般没证悟的人,硬要装懂,以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马齿徒长,历经了现实社会的不如意后,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让我警觉到人生的无常,惊慌之余,算命之论便占据了大半个日子:因为我想知道“过去的我、未来的我”。因为想知道,所以便去找答案。由于一次泰国缅甸之旅,结下了学佛出家的因缘,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每到一间寺院参观时,殿内都会画著一幅幅的世尊成道图,其中诞生时的佛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老师的文语常触动我心弦,而令我泫然欲泣,甚至半夜里时常梦醒,悲喜交织而流泪;时觉悲苦生死轮转至今,时而欣喜此生终遇明师,尤其读到老师在书中说“静待有缘人相寻学法”时,竟一时无法遏抑地痛哭失声(编案:当时萧老师并不想破邪显正,不想因此而让佛教界都知道他,只是静默地等待有缘人前来学法)。一九九八年元月,开始共修学习无相念佛。一年多后,安住于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感于生死事大,轮回路险,从归依学佛以来三十一年,都是专修持名念佛,不敢另换题目。一九九九年在一处念佛会,对同修们开示念佛法门五周后,深感“学然后知不足”,兴起应该了解念佛法门各家修法之念,或可拣择作为开示内容,利益诸同修。正好一九九九年底在台北龙山寺结缘书架上,看到《无相念佛》一书;随后又在中部一结缘书流通处,看到《念佛三昧修学次第》,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原来全部都是明说密意呀!《楞严经》上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我马上知道了它真正的意义:觉知心是轮回生死的根本。好法喜啊!看到还有好几个人未悟,还在辛苦参究,我赶快祈求佛菩萨加被,让大家都能快快证悟。下午,导师为我们大家整理喝茶走路时真心与妄心的八识和合的运作,深入浅出,非常明了清楚。感谢导师的大智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以死后身体柔软、余温犹存为上堂之象征,并以“行功了愿”为推展及集资之手段。一般中层民众趋之若鹜,街坊邻里亲戚朋友争相走报邀集共入,一时之间蔚为风气。家父带领一家大小接受点传,我当时在小学三、四年级,因为平常就不喜吃肉,也跟著父亲吃纯素两年。后来家父有缘接触佛法,深感佛法奥妙广大,超胜于一贯道太多,便舍一贯道而入佛门,皈依新店碧潭天台宗斌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甘心!打死,重头来过。八十七年去正觉讲堂参加初级班,从头学起。八十七年禅三报名,许老师于共修课堂上说:“何承化,萧老师叫你报名禅三。”第一天小参,这回说得出话来了,向恩师两手一摊:“这个教祂□□□,不教祂□□□□的便是!”师点头言:“喝水去!”一头雾水出了小参室,完全不知为甚么要喝水?喝了一天又一天,最后以无相拜佛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段文字省略)记得禅三要解三前,在作蒙山施食时,当唱颂到《心经》的那一刹那,心里非常的清楚明白,对《心经》里所说的一切,感到无比的亲切;以前唱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总是把“空”当作没有;那么这个色身死了,一切都没有了,好可怕!我怎么可以死?《心经》又说:“无生老病死,无有恐怖”,现在总算清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想起以前常笑大牛师兄:“那么大块头,破参也会哭得死去活来。”而我一个堂堂比丘僧,今日也不免要泪流满面,才知菩萨的道,真是甚深微妙而难解,众生日用而不知啊!出了五观堂,监香老师安排小参;在小参室里,主三和尚要我依经典对照:所悟是否符合三转**诸经?果然与佛说了义诸经对照无误,至此更加笃定。小参后,主三和尚出题,要求下去之后体验般若别相智;萧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读《论语》,仲尼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于我心有戚戚焉。及接触佛法,心神一爽,以为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于此也。发大心、识大体、做大学问,成就大人事业,不亦乐乎!出家后,以读书念佛为事。读书,常昼夜不懈。念佛,则夜以继日,日以继夜;一昼夜、三昼夜、七昼夜、九昼夜、十昼夜、十四昼夜,经行念佛。又曾连续三个月,从朝至暮念佛不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不喜欢打坐,所以禅宗首先跟我绝缘(现在才知是‘以定为禅’的错误认知);“律宗”持戒太死板,虽然敬重弘一大师,他曾是我出家修行的榜样,但是我怕了那些待人律己都严苛到缺少慈悲心的同参,所以不敢选;对“净宗”念佛没有兴趣,宁愿去持咒还定心一点,况且师父从来没有叫我们去极乐世界(愚痴啊!);“密宗”?师父常常开示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唉!因缘不具足,遮障又多,一切勉强不得!但是不死心,这次还是又报了名,又侥幸录取!可是事后有些懊悔,因禅三前的一段时间,工作变得越忙;离禅三时间越近,事情越多;有时工作还需下班后带回家处理,才能在期限内完成;心里愈急,愈乱了方寸,怎么办?加之压力大,火气冒了上来,嘴巴多处破了,好了又再破,连吃饭、讲话都甚难过,一直到禅三的第一天,才稍微好转。禅三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有一天看到教发的传单,上面写著“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心中升起好大的疑惑,但始终找不到答案。只身在异乡工作,日子过得还算平静;直到结婚后,与家人的沟通出现了隔阂,才又挑起以往的疑惑,于是便积极地到处寻找解答。最初认识一位修灵宗的师姊,就跟著去共修;打坐时大部分的时间我都是昏沉的;没有讲经说法,大都在世间法上打转,我觉得没有什么受用,就离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以前的答案含糊不清,真妄没能区隔开来,可说是一丈差了九尺,怪不得对监香老师的作略会傻了眼,死在句下,无言以对;这时节因缘还真奇妙啊!接著数天,心情一直很舒适、宁静,什么事也不想做,只喜坐著不动,有时轻轻○○○,慢慢○○○、○○○。偶而看看窗外的浮云,微风轻挑叶尖,蝴蝶在飞舞。佛说:“自心所见身器世间,皆是藏心之所显现,刹那相续、变坏不停&hellip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终究还是带满了遗憾与疑惑下山,准备下次整理清楚后再来扣山;再过一年,仍如前况,毫无进展;由于生死心切,不得不怀著羞愧之心,第四次再报名禅三了。第四次禅三:当第二天轮到小参时,末学即先自首:“在○○、○○中,即一切○○○○中,寻找真心;只是很羞愧,仍未触证,请导师慈悲指正。”导师听后,便问末学如何发愿?此时末学声泪俱下(为支持累劫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而山下芸芸众生,犹如无头苍蝇,还在生死中、漂流中,悲愿顿时现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现在,骑著如来藏大牛返尘,续佛慧命,想起导师所嘱咐的任务,不论成败,都要两肩挑起,这是多么重大的使命啊!加油吧!记得十二年前,由于二姊(徐○○师姊,后来也加入禅净班,也在这次禅三破参)的引介,加入“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每每起身以后远远望去,思绪便升起……人都一定要离开世间呵!死后就要永永远远地躺在那隆起的墓底……等,而我呢?这一生再如何地美好、如何地努力,亦将终归于零、终归于灭,如前人一般躺在那凄暗的地底……想著想著……竟悲从中来,泪水便不住的涌了出来。于是经常地反问自己:我这一生究竟为何而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还没破参之前,每天拜佛十几个小时,参得死去活来(真的是死去活来),没有亲自来一遭,无法体会个中滋味;破参后,每天盘坐著喝水十几个小时,其中的滋味,亦非外人所能揣测一二。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护三的义工菩萨们也是辛苦万分,有的整天站在大殿内守护,有的忙进忙出安排小参,有的辛苦的张罗三餐、茶水……,让学员们能心无旁骛的专心参究,真是功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