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对于佛弟子而言,有生则必有死,一个人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日后有过世的那一天;就好像十二因缘支的最后,还记得吗?“生缘老死”,有了此世的出生,就注定了此世会有老、死、忧、悲、苦、恼。而在此世由于有“无明”,无明出生种种的善恶业行,连结着此世的“识”,所以因缘就一定会一支一支的出生,导致了未来生的出生,与老死忧悲苦恼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楔子:西元二○○一年某报报导:国内每年有数名死刑犯在行刑前,签下器官捐赠同意卡,捐出堪用器官遗爱他人,但是□□□学会□□□(姑隐其名)今天在一项器官捐赠的座谈会中严词说,他说,枪决后脑部中弹的死刑犯根本还没死,死刑犯的脑干完好无缺,即使不用呼吸器也能自行呼吸,只能算是一个脑部中枪的重伤患,根本不符合严格的脑死判定标准,严重违反医学伦理,在未完全脑死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一义谛真如佛性清净圆满,三界六道皆因执幻轮转生死。佛子证悟无觉无观阿赖耶识,无余涅盘实相无相唯是此心。十方世界三世诸佛共说此心,而此真如阿赖耶识离诸觉观。应物现行如镜照烛而离觉知,无量劫来离诸分别表意言说。恒处三界对现六尘内相分境,于六尘境不起善染厌增觉观。自不作主亦不起于见闻觉知,唯对意根意识所思言听计从。如是安住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是即般若应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是,如果说他定力的这个福德,不及于他毁谤——恶法的趋势,即使他修得四禅、四空定,他死后因为谤法的缘故,他仍然要往三恶道,也就是下地狱。所以,虽然有了定力,但是因为善恶业的缘故,会改变他投胎的方向。当然,投胎的方向还有习气,还有你跟其他众生的缘如何,都会影响你在中阴阶段所应该投胎的方向。那中阴身阶段呢,就是已经决定了你投胎方向了。如果说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问:念佛的人,死后中阴身现起,他还知道加紧念佛吗?往生到极乐世界后,他的意识还是他现在的他吗?有否隔阴之迷?答:您的提问就已经点出往生助念的重要性,往生助念就是帮助行者能够在临命终时可以随着助念者的帮忙,一同称念忆念阿弥陀佛圣号,提醒亡者记得念佛;并且藉大家共同念佛的心意来感应西方三圣现前摄受加持亡者,让亡者能够一心不乱忆念阿弥陀佛,就是随念往生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同修:您认为那是什么?阿清:人已经死了,那不是灵魂吗?同修:那是民间世俗法所说的!阿清:从小都听人家说,我们身体内,有个灵魂,在人死后,灵魂就会跑出来,然后继续去投胎。不是这样吗?同修:那是民间传说。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没有居住个灵魂这件事情,所以人死后,也不会有灵魂跑出去的事情。灵魂是不存在的。活着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肉体当作是身体,死后,尚未投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何用法界真实的投生道理来看待《生死书》从弥勒菩萨的开示,我们可以了解,会往生到哪一道,完全是要看有情众生在世时的所作所为。如果是造善业较恶业为重的,就会和善道相应而往生善趣;而如果是造恶业较重的话,自然就会随业往生到恶道去。但是有一些外道,或者是假冒的佛门外道,不懂得法界运作的真理,也不听受佛陀以及诸大菩萨的开示教导,却只盲目地接受假藏传佛教教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生死无量劫。本际不可知。为一众生故。尔数劫行道。况此诸劫中。度脱无量众。修行菩提道。而生疲倦心。我若从今始。起于贪欲心。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佛。瞋恚愚痴垢。悭嫉亦复然。今我说实语。远离于虚妄。我若于今始。起于声闻心。不乐修菩提。是则欺世尊。亦不求缘觉。自济利己身。当于万亿劫。大悲度众生。如今日佛土。清净妙庄严。令我得道时。超逾亿百千。国无声闻众。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死生去来。吾何归哉。于是雨泪叩头。誓心安养。志不少闲。忽见阿弥陀佛。以金台前迎。觉自身乘其上。又见兰等于台上光明中告恭曰。长老受生。已居上品。吾等不胜喜慰。但恨五浊淹延。相依之晚耳。恭于是日告众。欣然奋迅而灭。时义熙十一年也(东林传)。昙恒。河东人。童年依远公出家。内外典籍。无不通贯德行清孤。常有群鹿驯绕座隅。自入庐山。专志念佛。义熙十四年。端坐合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得不死。吴越王于宝塔寺。建净土院以居之。宋开宝四年七月。有疾。不求药石。作偈累篇。示门徒曰。吾诵经二万部。决生安养。跏趺而化。茶毗。舍利无算。年七十三(宋高僧传佛祖统纪)。守真。姓纪。字法灯。永兴万年人。出家圣寿寺。谒从朗师学起信论。次依性光师传华严法界观。后礼演秘阇黎授瑜伽教。并得心要。明达诸法。宣畅妙典。四十年无少怠。赐号曰昭信。常于中夜习西方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则念念中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庶得出离地狱。成就庄严。况父母生我。令我出家。唯望度脱。以报重恩。若破戒堕陷。何以为人。何以为子。大众闻者。无不倾诚忏悔。举身自扑。或损额失声。宣和六年。迁居上竺。尝中夜顶像行道。有僧失规。责之曰。汝无知。乃畜生耳。已而悔曰。彼虽不肖。呵以畜生。有玷三宝。自是对佛悔过者三年。建炎元年秋。谓首座修慧曰。床前多宝塔现。非吾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然用不着。顺治十年冬。有疾。遗命阇维后。屑骨和粉。分施禽鱼。结西方缘。明年正月二十一日晨起。病良已。午刻。趺坐绳床向西举手而逝。年五十七。既寂二年。如法阇维。启龛发长覆耳。面如生。门人不忍从遗命。收其骨塔于灵峰(灵峰宗论)。如会。号妙圆。姓谭。顺天人。少断肉。二十九岁出家。誓行头陀。胁不着席。前后共然六指以忏宿业。炼顶烧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熟闻渠称生死事大。阻之。是误渠也。不可。至年四十七。亦出家受具。制行谨严。虔修净业。万历四十二年。得疾。垂绝时。忽语侍者云。经称十念往生。亟扶我起。起则正坐念佛而逝。年六十七(孝义庵录)。广觉。姓龚。苏州崇明人。年十二。即断肉。受持经咒。朝夕礼佛唯谨。自誓不字。年二十八。剃染。至杭州。依孝义庵太素师居焉。精持梵行。纯一不杂。质素弱。刻心苦躬。劳不自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轮转生死。彼土一往。则永证无生法忍。若愿度生。则任意自在。不为诸业转矣。其净秽寿量苦乐生死。如是差别。而众生冥然不知。可不哀哉。阿弥陀佛。净土摄受之主也。释迦如来。指导净土之师也。观音势至。助佛扬化者也。是以如来一代教典。处处丁宁劝往生也。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不着此岸。不留彼岸。不止中流。唯以济度为佛事。是故。阿弥陀经云。若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临死。见绯衣人驱群鸡至。唱言啄啄。鸡辄向上啄。两目血流。痛不可忍。有沙门宏道见之。为设像。劝令念佛。忽觉香气满室。群鸡散去。即端坐而化(佛祖统纪)。张善和。亦唐时人。屠牛为业。临终。见牛数十头。作人言曰。汝杀我。善和告妻。急延僧为我念佛。僧至。谓云。经言。若有众生。作不善业。应堕恶道。至心具足十念称阿弥陀佛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王得不死。阿阇世闻之。即执利剑。欲害其母。为二大臣谏止。遂闭母深宫。不令复出。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死埋平地莲华发。我辈为人岂不知。又天台黄岩正等寺观师。畜一鸜鹆。常随人念阿弥陀佛。一旦立死笼中。乃穴土而葬之。舌端生紫莲华。大智律师为偈颂之(佛祖统纪)。白鹦鹉。岭南一士人所畜也。晨朝必诵观音号。白衣咒。兼能诵归去来辞。赤壁赋。及李白诸诗。或晨课未毕。导以诗文。不应也。一日谓士人曰。我从西方来。还从西方去。其夕奄然而化(见闻录)论曰。一切众生。具有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衣怙。具一切功德,慈 | admin 2018-07-20 |
![]() |
末学想再深入体会纯然的感觉却苦于世事缠绕,真是又急又无奈,感觉很无助,眼泪渐渐湿透眼眶,但心底里还算平静,心中暗暗的呐喊:“要死里求生。”平常总告诉自己:“人忙心不忙,越艰苦环境越要往上冲;环境压力大,反弹力量也大。要死里求生,著著取胜。”向来,末学都在捡拾零碎的时间修行或打坐;太闲散时反而不一定用功,大概是习性使然。末学的愿力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