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有关孝养父母的故事,这是《杂宝藏经》卷2的记载。有一天,佛在舍卫国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有人想要获得梵天王常住在家里守护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梵天王就已经常住在他的家里;如果有人想要获得忉利天主帝释(也就是玉皇大帝)常住在家里守护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忉 admin

2020-02-21

归依佛就是归依无上正等正觉----归依福慧两足世尊;归依法就是归依究竟了义正法----归依世尊正教;归依僧就是归依佛教大乘贤圣僧----归依大乘正见菩萨僧。为什么要归依三宝?三宝有什么样的功德呢?圣教说:【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5就是赞三宝功德不可思议。薄伽梵就是佛,不单单娑婆世界有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于十方无尽虚空 admin

2020-02-21

归依佛就是归依无上正等正觉----归依福慧两足世尊;归依法就是归依究竟了义正法----归依世尊正教;归依僧就是归依佛教大乘贤圣僧----归依大乘正见菩萨僧。为什么要归依三宝?三宝有什么样的功德呢?契经说:【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庐山莲宗宝鉴》卷10)这就是三宝功德不可思议。薄伽梵就是佛,不单单娑婆世界有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 admin

2020-02-21

然而要达到一心念佛、净念相继的境界,需要有善知识的教导,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参考本会其他讲授念佛法门的单元,或前来正觉讲堂报名修学。不过话说回来,众生舍报后会往生到哪里,其实主要是心性的相应,也就是物以类聚的结果。换句话说,心性好的会跟心性好的境界相应,所感应而往生的世间也会是好的;譬如在世时若常常心存善念,常造桥铺路、布施财物等来帮助众生,而且不造 admin

2020-02-21

此时母亲听到了这句话,就流着眼泪说偈说:世尊在旷劫这么长的时间,慈愍一切的众生,舍弃了自己的头、目、髓、脑,现在证得正觉,三界的所有众生是如此的痴迷,堕入爱海当中。世尊!你应该要布施法船给他们,怎么现在要入涅槃了呢?世尊就回答母亲说:诸佛能够出现于世,祂并不是无缘而现,所以当缘尽了,又怎么能够继续再住下去呢?三世诸佛都是如此啊!然后世尊就脚踏着帝释 admin

2020-02-21

在末法之世,所谓的善知识良莠不齐,能够遇到个品行兼优不笼罩人的善知识,就算不错了;如果有幸能像末学这样,遇到个真正善知识的老师来教导指引我们学佛的话,那就是比天还大幸运了!末学在想,像自己这样一心向善学佛的人,一定不在少数,但能够将真正的佛教内涵传达给这些学佛人的真善知识,末学寻觅了一辈子只就遇到萧平实导师这么一个,以及萧平实导师所带领的佛教正觉 admin

2020-02-21

如是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教,信法教授,获安隐处。所以,用一般世间人对父母恪尽孝道的方式,犹是不足以报父母恩的;为人子女者,唯有让父母能够熏习佛法,才是让父母真正的获得安隐处,这才是我們应当尽的最大孝道。 admin

2020-02-21

您们常说我们学佛学得很好,都会以家庭为重,以您们为重,让您们对我们讲堂(正觉同修会)有很好的印象!我们的师父萧平实导师,一再地提醒我们这些弟子,要以家庭为优先,孝养父母为优先,父母恩重如山!(师父:教导我们如老师、疼爱我们如父亲,弟子:徒弟与儿子之意)瑜伽师地论中有提到,怎样做福德大(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就是高高兴兴、常常的种福田,福田又分为报恩田与功德 admin

2020-02-21

”天下有这个道理吗?有这样子的佛吗?十方诸佛没有一位是因为亏负众生而成佛的啊! 所以正觉讲堂一贯的教导,就是必须先将自己在家庭、在社会、在国家中该扮演的角色扮演好,该尽的义务先把它作好,再来谈如何地修行,如何地为佛法作事;这其实就是依循着世尊所教授的,圆满了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之后,才有可能成就三乘菩提的基础。在菩萨戒中也有许多的戒条,是 admin

2020-02-21

譬如说,常常有人在护持正觉同修会以后,因为心中有疑而不确定,所以就又去问某些道场的住持法师,那些住持法师就说:你千万不要再去正觉布施了,那个啊是邪魔外道。他听了之后心中就很恐慌!所以就后悔说:哎呀!我当初要是没去正觉讲堂布施就好了。像这样接受了错误的邪见,把正法的功德田误以为是邪法,这就是谘承邪见,因此就对布施到大福田产生了后悔心。后来有些这样的人 admin

2020-02-21

’】也就是说,自己往昔无量劫以前所培植的种种福德,不是在求生死有为的福业,而是求证三乘菩提;因为二乘菩提可以让人断除分段生死解脱于三界,佛菩提乃是成佛之道,可以摄受无量无边众生,然后以此度众的功德,回向于无上正等正觉,未来穷尽三大无量数劫后,可以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如果能够这样作,才是有智慧的人;如果不这样作,而是求生死有为福业,于漫漫生死 admin

2020-02-21

另外呢,菩萨道本来就是要在和众生的互动中成就,所以一旦有这种避世的心态出现,就要反观自己的菩萨性是否具足?[2]若不足,要寻求、依止正觉的善知识,多多熏闻正法、如理思惟,并广行布施,培植福德,提升眼界与心量,就可能改善自他的关系,而在正法因缘下互敬互助,从孤僻自闭的情境中走出来,与亲眷朋友乃至一切有缘众生过着智慧而幸福的生活!工作会有很多不如法甚至有 admin

2020-02-21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我们从这里的圣教就可以知道,回向的主要目的,乃是希望自己所有的善根,透过这样的回向,让自己以及他人实证三乘菩提的成就没有障碍,全部的功德统统都回向无上正等正觉的成就,也就是说回向成佛的成就。这样才是无倒的回向,其余的回向就不是无倒的回向。也就是说,在成佛之道上面,希望对于次法的资粮收集,以及障难的排除,统统都可以透过回向 admin

2020-02-21

我们说过,特别是正觉讲堂当中,每一次我们上课结束都会唱诵: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在这里指的就是烦恼障,三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因为心性、因为烦恼的这些心所有法:贪、瞋、痴、慢、疑,乃至于所有的大随烦恼、小随烦恼;因为这样的心性而去造作身、口、意的恶业,所以因为烦恼而造业。造作恶业了,当然后世就要受报;这跟之前我们才 admin

2020-02-21

但是来到正觉同修会以后,在讲戒律的当中,有讲到这一个部分,会下地狱的这一部分,他感觉很恐慌;所以他发现说他犯了重戒以后,他可能会下地狱;所以他跟我说,他想把工作辞掉天天忏,然后要忏到好相出现。我就跟他说:你可以天天忏,但不必把工作辞掉;只要你诚心忏悔,然后每天忏应该会有好相出现。结果他真的每天忏,忏了一年多;果真有一天忏到一半,他闭着眼睛就看到佛菩 admin

2020-02-21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所以,我们从这里的圣教就可以知道,回向的主要目的,乃是希望自己所有的善根,透过这样的回向,让自己的以及他人实证三乘菩提的成就,是没有障碍,全部的功德统统都回向无上正等正觉的成就,也就是说回向成佛的成就。这样才是无倒的回向,其余的回向就不是无倒的回向。也就是说,在成佛之道的上面,希望对于次法的资粮收集,以及障难的排除,统统 admin

2020-02-21

因此,世间人如果是为了求世间安乐,当可依《地藏菩萨本愿经》来回向,使回向之层面得以增长广大;但是,如果是为了求三乘菩提之修证没有遮障,那么我们不妨依我们正觉同修会的回向方法来作回向。我们的回向文是这样的:愿以修学正法、护持正法、流通正法、弘扬正法之殊胜功德,回向弟子○○○之累世父母、师长、冤亲债主,得蒙诸佛菩萨加被,归命佛法僧,悉发无上心,早生善处 admin

2020-02-21

但是定力只能伏惑、不能断惑,断惑得要依靠智慧上的修学,不过还是要配合定力来证果,所以学佛人要先于未到地定得自在,您只要把正觉的独门功夫----无相念佛、看话头学会了,便具备了动中未到地定的定力。另外有一个观念也很重要,就是要了解证果的本质是什么?事实上,证果不是得而是舍。譬如证初果,是因为舍掉我见、舍掉三缚结之后,施设一个名称叫作证初果;乃至舍掉对三界 admin

2020-02-21

(《无相念佛》,佛教正觉同修会,页46。)也就是在念法身佛。所以魔事的干扰,不是单指其他道的众生来干扰我们;主要是指自己的心去相应、去取相,只要有一念系缘于境,便与真如三昧不相应,皆属于魔事。因此马鸣菩萨说:如是知已,念彼一切皆唯是心;如是思惟,刹那即灭。(《大乘起信论》卷2)假使有种种的障难的话,我们应该生起这样的心念来责备自己----我会有这些障碍阻 admin

2020-02-21

------正觉电子报第三期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