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第十个最吉祥的就是去信有道德的人,而且能够心以正见、来修学,来转依,而能够度脱三恶道,这是最吉祥的。第十一个就是你能够以平等心行广大的布施,你能够恭敬的供养发菩提心的人或者修学三乘菩提的人,也能够恭敬一切的天人,这是最吉祥的。第十二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离开种种的贪欲,然后你发现自己有种种的瞋恚、懊恼的心,或者是无明习起来的时候,你能够看到它,乃至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子经过闻熏正知见之后,有了正见,然后发起正思惟,进而就能够慢慢地来调整自己的职业。这样透过佛法的修学,闻熏解脱三界生死轮回的知见以及法门,渐渐地改变他的观念;然后再藉着因缘转变,调整他不如法的邪命为正命,当然也就进修佛菩提道,地地增上直到成佛。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23集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仰佛教吗?>正源老师 (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学佛者行善之目的,乃在于修集今世或未来世亲证三乘菩提之福德资粮;学人若欲求开悟明心,入七住位菩萨数,首重于累积福德资粮──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慈心不杀、归依三宝、修学佛法正知正见,并且随缘随分随力修集六度十善,护持三宝、护持正法,以此培植深厚福德。成佛之道资粮位的修集有二:一福德资粮,二智慧资粮;也就是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如世亲菩萨于论中说:布施、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修学佛法,能够根据我们刚刚所说的这个过程,这个受佛戒,信受佛法,等于说亲近善知识,来熏习佛法正知正见。那么这样的情况之下,你修学佛法的善因,一定会呈现善果。呈现什么样的善果呢?灾祸灾难减少,寿量本身一定是在人寿的共业之下,一定具足寿量。这个就是所谓的消灾、延生的真正意义。这个题目,我们就为大家探讨到这里了。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7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八正道第一正见,就是能明见、能够明白的能够了知苦集灭道四圣谛的真实理。第二正思惟,就是既然有了四圣谛真实义理的正见,就要进一步思惟而使智慧能够增长,心无邪念。第三是正语,就是时时摄心,言无虚妄,不去造作两舌、恶口、绮语、妄语等这四种恶业。八正道的第四个是正精进,就是要不断不间夹地修种种的道行:已生的恶法要赶快让它断除,未生的恶法要让它不生起;未生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如说不但要不杀生,还要进一步去放生、护生,要由不偷盗转为布施行,要由不邪淫转为清净梵行;要由不妄语转为说如实语,要由不两舌转为和乐相处清净同行,要由不恶口转为柔和软语,要由不绮语转为端正义语;要由不贪欲转为清净心,要由不瞋恨转为慈柔心,要由不邪见转为正信正见等等。这十善业不单是学佛人应该要作,世间人行十善,也会被社会大众所尊敬;而造十恶业的人,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从善友处,学习到了正见正理,所以就能够不谘承邪见了。第三是不贪着财物。就是能够舍离对于财物的贪着,这样就不会再畏惧财物布施了以后会受苦了。佛陀又说:有智慧的人,能够作到的这三件事情,还各别有两件事情也能够作到:第一、能明信因果的人,能够从他闻法以及内自思惟。从他闻法是说,自己不知道布施的因果时,就从别人那里去听受布施正确的因果道理;内自思惟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2第28-31集 如来藏是妄心七识的俱有依》陈正源老师(原标题:如来藏是妄心七识的俱有依) | admin 2018-07-21 |
![]() |
因此如来藏在大乘经典里面有种种不同的称呼,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有种种不同的心呢!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3集 如来藏的体性> 正圜老师(原标题:如来藏的体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初果人正是因为这样子如实的现观,接受了识阴六识都是缘生的虚妄法,乃至于接受五阴是无常、苦、变异之法,所以断除了识阴为我乃至五阴为我的我见,而能安忍于五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的解脱道正见中,因此断除了五阴我、十八界我是真实不坏的世间我见;依凭这样的断我见的功德,疑见随之也就断除,所以对于初果是否真的可以实证,对于诸方大师是否已经断我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首先,就是既然每一个众生今世的烦恼与业,都是依五蕴假我而造作的,未来世也是依五蕴假我而感得福、非福的果报,可是五蕴的假体出生聚合后,又会由聚合而散坏,都是只有一期生死而已,也就是说,造作烦恼与业的五蕴(它其实是五阴),与感得福报或非福报的五阴,其实并不是同一个,那又是以什么作为感得果报的所依呢?其次,今生由五蕴假我所造作的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接下来讲,既然要把它灭掉,灭掉五阴的方法就是要把我见、我执灭掉,所以必须要有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八圣道,也就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等等。所以,为什么说声闻灭苦的方法主要就是在八圣道上面,这是声闻灭苦的方法。接下来,说缘觉灭苦的方法。因为二乘还有缘觉,缘觉要怎么灭苦?我们先来看看缘觉是怎么修的。缘觉其实就是先观察十因缘,也就是说,我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此之一切万法,或科学、或艺术、或人文、或宗教、或入世、或出世、或正见、或邪见、或清净、或染污,林林总总,无不是在六识出现后才出现的,更是因缘和合辗转出生之法。由此可知,若无如来藏及其如来藏所生六根、六尘、六识,如何有一切世、出世间法的出现?因此,唯有如来藏依缘创造吾人之色身乃至执持此色身,才有一切法直接或间接,乃至辗转出现,为吾人所受用。故而,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53集 禅宗以证悟如来藏为标的> 正伟法师 (原标题:禅宗以证悟如来藏为标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华严经》卷6那么中说,凡愚之人以为的涅槃是什么?凡指的是一般凡夫,他没有佛法的正知正见,他没有修道的正知正见,可是他却想要出离三界生死之苦。他想要出离三界生死之苦,却以意识心要来出离三界生死之苦,以意识心自我想要离开生死之苦(继续存在),所以他就从境界中追求。修禅定想要让意识心自己、自我不分别五尘,所以希望五尘境界能够断灭。所以在修禅定的过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要期待坦特罗佛教能够改变,要把它改正为正确的见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要从根本法义上作全面转易之故,双身修法之即身成佛法门是坦特罗佛教自炫于显教之法门,由是观之,要期待坦特罗佛教要能够修正法义,就好像与虎谋皮,难有希望!如果像这样子,不以根本识阿赖耶识(在佛地的时候改名为真如)当作是诸佛的本源,却以缘起法缘灭法的这个明点当作是诸佛的本源,然后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2第31、32集 如来藏阿赖耶识具圆成实性》 陈正源老师(原标题:如来藏阿赖耶识具圆成实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2第26集 经中明说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游正光老师(原标题:经中明说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所谓的意行呢——意的恶行呢:就是所谓的贪、嗔跟不正见。特别是这个不正见,这个不正见会导致我们的知见错误而毁谤贤圣,而因为这个信邪倒见而沦堕恶道,所以这个不正见也是我们要生天的时候所应该要注意的一个重点。(如果有错误的见解,就会导致沦堕)。所以说经典里面说:我们要生天的话,乃至要保得人身的时候,事实上是应该要身能够行善行,要持守三种:不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云何五阴?不受邪见,不说邪见,信受正见,说于正见,修行,是名五阴。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归。若人质直,心无悭贪,常修惭愧,少欲知足,是人不久得寂静身。若有造作种种杂业,为受乐故,修于善事如市易法,其心不能怜愍众生,如是之人不得三归。若人为护舍宅身命,祠祀诸神,是人不名失归依法;若人至心信其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是人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