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一位世尊弟子,很虔诚恭敬,但凡有难事,定会恭敬祈求世尊护念,也有学习智慧正知见,而夫妻关系始终不很和睦,有一次崩溃说道:我这么虔诚信敬世尊,为什么不被护念哦!夫妻关系还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呢? 问到我,我说:怎么没有护念您啊!护念的地方太多啦!但是世尊所说一切智慧,因果可以包含其全部内涵,包括了世间出世间的因果。  世尊不同于一神教 admin

2024-09-19

  如果验证出来,他连最基础、最起码的佛法正知见都没有,千万别说他是印顺“佛”,他还不如一位具有佛法正知见而尚无佛法证量的“凡夫”哩!倘若这样,那么他们师徒就是在诳惑世人,而印顺就是释尊说的坏佛之魔比丘,门下余人即是魔子、魔孙也。 我们首先要来确定他是否为“佛陀”,再来确定他是否有最基础、最起码的佛法正确知见。《大般若 admin

2024-06-15

  未来园区必定成为苗栗地区地标性的建筑,将开放大众预约参访,期盼透过参访,让外界对于佛教及佛法正知见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贵宾致词的时候,苗栗县大家长徐耀昌县长表示:「正觉寺玄奘文化宗教园区启建,是正觉教团近30年来广结善缘,播下佛法唯识种子的成果,这座正觉寺玄奘文化园区,不仅是要纪念、表彰玄奘菩萨,也是全球正信佛弟子共同期待庄严的道场胜地,期盼未来 admin

2022-07-06

  我用纸张写下几个重点,以便常常灌输他正知见,使他更能肯定自己的抉择,才不至于退转。一、平实导师讲《菩萨优婆塞戒经》时开示:“要让临命终人牢牢记住他所造的善事,并给予赞叹!”故常提醒他这很重要。二、释迦牟尼佛介绍的西方极乐世界最适合你去,因为你有福德,做很多善事,又孝顺,只要简单的连续念十句“阿弥陀佛!”佛就愿意来接引你。经书上有 admin

2021-05-14

  而如果能修学佛法正知见,就懂得培植福德是不嫌多的;同时在福报兑现的时候,也有智慧知道不应当执著五欲境界以及造作诸恶业,这样子就不会有堕落恶趣的问题。在本故事中之婆提长者,因为曾经杀异母弟,在福报享尽而没有余福的状况之下,因此其杀异母弟的业种现行,使他堕入地狱之中。接著大家心里面也许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一世会出生在富贵人家广有钱财,但却无福受用 admin

2021-05-14

  本会以建立学人三乘菩提的正知见为首要,出版书籍的目的在期使学人能依之真修实证,至于书中偶有错别字,乃至人名误植等事相上之淆讹,亦是瑕不掩瑜,且会尽力改进。弟子若于法有误解,当求师父开示教诲今日这些退转者写的文章,不像曾经受学于平实导师的弟子,倒似将师父平实导师视为寇雠。纵使琅琊阁写手遭受过任何误解,还是很难合理化目前的行为,何况在事证上彼等并未受会 admin

2021-01-02

  平实导师开示三乘菩提正知见,重现禅门证菩提(三)释惟护说:2017年10月,国安部门等六个单位联合执法,对延寿禅寺进行了大清查。政府有关部门认为延寿寺是全国“正觉同修会”的基地,我惟护法师是萧平实派到大陆的代理人。寺里所有“正觉同修会”的书籍都被没收了。随后两天我被叫到公安局去询问,交待问题。在公安局,我写了三条保障:一是不得传播萧平 admin

2021-01-02

  由于众生尚未亲证如来藏,所以菩萨巧设方便的观行法门,先为众生宣说这个道理,当众生能够如理作意,在菩萨教导的正知见上去作观行,虽然尚未亲证如来藏,也能够从真善知识的言行法教中,或者从诸佛菩萨的经论中,了解如来藏本来离于生死相、离于涅槃相,涅槃相只是如来藏心体所显现出来不生不灭的法相,只是如来藏心体的所显性。所以马鸣菩萨说:以真如离于生死涅槃相故。当众 admin

2020-08-28

  但这里说的是正信而不是迷信,学佛不是盲目信仰,而是要多闻熏习佛法正知见,串串熏习而发起智慧,才有能力简择正法与邪法的分际,学佛的路子才会正确。若世间法走错路头,所影响的只是一辈子;若学佛走入歧路,所影响的却是未来无量世的法身慧命。佛菩提道五十二个阶位,最初十信位的修法,是先要具足修习对三宝的信心,当十信位具足圆满时,才能进入初住位,于外门广修六度万 admin

2020-08-28

  意思是说,以这三种正知见,发起三种正见相来随顺真如心,就可以发起大誓愿,愿意从邪见、我见深坑,尽未来际平等地救拔一切众生,叫作大愿平等。有了这些方便性的观行,建立正知见而发起平等大愿,就是大愿平等方便行。这个大愿平等方便,主要是从初回向位开始,发起金刚心救护众生回入正道。在证悟之前先熏习正知见,并且发大誓愿,未来有一天真的证悟了,才有能力进入初回向 admin

2020-08-28

  学人有了这样的正知见,以及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一去深入观察“蕴处界确实是虚妄法”而不再疑惑,不再执意识我为真实而心不动摇,就可以现前取证声闻初果的功德,也就是有了初分解脱德,未来才可能有机会明心见性,为什么?因为确实了知蕴处界虚妄后,才能外于蕴处界所含摄的范围,去寻觅本来离六尘见闻觉知的第八识如来藏。如果无法确实了知蕴处界虚妄,当然会堕于见闻 admin

2020-07-27

  既然连世尊开示的正知见都无法接受,更遑论能够依止正知见如实修学,而于未来证得自心如来的各种真实境界、乃至到达如来自到等的七种境界了。接下来谈什么是“心境界”?乃是自心如来第八识所住极寂静的境界,亦是《心经》所说无五蕴十八界、无四圣谛,也无十二因缘之境界,也是《金刚经》所说无四相、离一切相之境界。这样的境界,是证悟的菩萨亲证后现观的境界。由 admin

2020-07-27

  如果菩萨能够这样观待,就说有了唯识种智的正知见,但还不能说是自己已亲证唯识种智之见地。接下来是站在如来藏本来无一物极寂静的立场来观待三无性,也就是站在般若中观的立场来观待三无性。菩萨观待自己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立场,是没有生灭无常之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任何一法,是极寂静的境界,也是如来藏自己的境界。既然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当中无有一法存在,那还会有圆 admin

2020-07-27

  如果想要亲证于六尘都如如不动的第八识如来藏,应该不即、不离蕴处界及诸法等法,于一切法当中去参究;也就是要建立蕴处界及诸法等法本来虚妄的正确知见,以及最主要的是肯将虚妄的意识心死却,参究时才不会落入见闻觉知的范畴中;如此才能外于见闻觉知运作的范围,去寻觅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如来藏;若无法建立如是正知见,不肯将见闻觉知心死却,就算是去参禅,找来找去都 admin

2020-07-27

  整个重点就在说,修行不要落在常见跟断见这两边;这样的话,不在五欲的境界上追求,不贪求人间的一切名闻利养,也不被天界、欲界天的这些境界、想要生天的这种想法所系缚的话,因为知道有正知见的话,就不会像木头在江水中不断地打转,就没办法进步。自身如果有正确的修行方法,就会逐渐地进入涅槃的境界,所谓涅槃它有一个内涵,它的修行方法就是八正道;八正道它的真正的义理 admin

2020-07-06

  然而,在没有佛陀的时代,众生福薄,没有办法遇到佛陀开示,也没有机会遇到真善知识教导如何建立正知见,所以在世间虚妄造作了许多善业与恶业,在三界六道中虚妄地承受种种果报。由于世间人知道:出生了,未来就要死亡,没有一个人可以不死,所以不愿自己很快的就死;总是希望得到长生不老药,使得自己可以长生不老。乃至身为皇帝,希望自己永远可以统治帝国而不死,或者希望自 admin

2020-07-06

  所以这些佛法的修持,有正知见之后,我们就能够一一了知,我们修学的内容,佛法是要能够融会贯通,就发现佛法都互为表里。因为众生有种种的不同的过去的业力,所以要随着他能够信受的,然后来讲解,所以佛陀才不断地讲各种法门,佛法的修证一定要从整个三界的基本架构知道之后,然后能够如实地知道我们修行的方向。这些方向在前几次讲到八正道里面,都有讲到;其中八正道里面, admin

2020-07-06

  因此要往生极乐的时候就应该要植众德本,也就是你至少要把三贤位每一个位阶所该有的实证功德的正知见必须在此世熏习完成具足那个种子,还要将自己性障消除、禅定的正见、福德资粮种种该有次法的功德种子,也应该要具足熏修多分少分。这时你上品上生到了极乐以后,自己的善净法的功德种子,再加上弥陀世尊的开示加持,才能够快速证入更深入的无生法忍果证。所以我们强调理行当中 admin

2020-07-06

  只是说当时的人因为正知见不足、或者是说福缘不够等等因缘,导致弥勒菩萨那个时候所示现的种种,如同禅师示现机锋一般的大慈悲心行,能够领受的人是非常的少;往往都在布袋菩萨所示现的一种事相上去着眼。由此可知弥勒菩萨他所弘扬的,其实从头到尾都只是大乘法。因此他在成佛以后,龙华三会宣讲声闻法的部分,目的其实只是在帮助以前在释迦牟尼佛的遗法弟子中,修学解脱道者不 admin

2020-07-06

  所以一般人第一次来听我讲经,以前若没读过我的书,也没有无相念佛的功夫或禅定的功夫,又没有了义法上的正知见,当他们第一次来听我讲经时,心里一定很烦恼。可是诸位不会,这表示什么?表示诸位跟那些大师、凡夫们迥然不同。那些凡夫、大师们,叫他们留下来听个五分钟、十分钟,他们都会觉得我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支利刀,当我每讲出一句话,他们身上就像是被割掉了一块肉一般。 admin

2020-06-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