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么这里面呢,有阿罗汉来述说的是:他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便来入三摩地,而圆满通达他所证的解脱道呢?因为佛有问:你们是以什么方便来入三摩地呢?所以就有阿罗汉说,他是用什么方便入三摩地、来圆满通达他所证的解脱道——依阿罗汉最终、最究竟的就是解脱道!然后呢,这里讲了入三摩地指的就是,你依什么方便让你能够进入止观。因为修学佛道里面所含摄的解脱道,或 admin

2020-08-28

  此舍利又上至色究竟天变成曼达罗花、萨亚扎花等多种花,并降下花雨;花雨中愿传出三宝音声、居士戒等戒律音声,又传出闻、思、修、不净观、呼吸观、四无色禅、十住处、八胜处、止观、三解脱、三乘法等法音。以此法音宣流,色界天人皆能忆念前世善根。愿此等众生能于善法发誓愿,且降临此娑婆世界之人间,教化人行持十善法;欲界天人亦能听此法音宣流,且于听法后能断除有结(三 admin

2020-07-30

  如云又如雾,因为根本没有影,他怎么可以说如云如影?初禅天身没有影子,身内也不是如影,身外也没有影子,怎么可以叫如云如影?所以他的“止观”讲得不对。我就更正,我就以自己的体验,说是“如云如雾”,因为那时候自己心眼往身内去看的时候,好像大晴天上很高的白云,是很白的,可是身中的云并没有那么浓。天上那个层积云,是很浓的云,又很白,可是你 admin

2020-06-20

 2、玄奘菩萨《成唯识论》说“真见道”(见道开悟)满足,再经历“相见道”的非安立谛三品心观行圆满,最后还要完成安立谛十六品心(依止观说九品)的加行以成就阿罗汉果再起惑润生,并须十无尽愿已得清净,才有入地资格。 3、玄奘菩萨《成唯识论》说见所断分别随眠,于相见道位中犹须进断,非真见道位尽断。 4、玄奘菩萨弟子窥基菩萨《述 admin

2020-06-09

  我们在修定的过程当中,其实是有着止观双运的配合;如同前面所说的种种散乱,如果没有止的功夫,会看不到,就无法对治;同样,如果没有正知见,以及对治的作意,也无法提升自己修定,或无相忆佛的层次;所以对于作意的散乱,我们也要去了解。世亲菩萨把作意的散乱,分成三种:一、于所缘相,分明而住,是思察性;二、或从此乘,更趣余乘;三、或从此定,更趣余定。(《六门教授 admin

2020-06-08

  由《广论》中落入我见的说法,以及论中后半部止观的双身法,可知宗喀巴是未断萨迦耶见之博地凡夫,而且是落入外我所而贪求女色的极重贪者。因欲界众生都贪着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而为了执着身我不受伤害,身我不死,以俱生等流,造作诸多不善业,执色身为我,这是我见的一种。另外,如藏密应成派中观,以意识心不执着名相,以此为中道,以灵明觉知心起见,以意识乃至意识细心、 admin

2020-06-08

  止与观二法,在善恶法中都是互相配合、互相增上的;换句話說,佛法的俢证不能离开止观:止是心得決定、心一境性:观是善能分別、善能观察。若无止观並行,就沒有佛法修行可說了!所以佛說:三昧就是止,智慧就是观!!! admin

2020-06-08

既然出生在世间中,孝养父母、供养师长,这都是作人子的、作人弟子的所应尽的种种本分;乃至于修止观、读诵经典、思惟经典;乃至于修证,证得这第一义谛,离开贪瞋痴种种诸法,离开性障一切诸烦恼;乃至随烦恼中一一能够消灭,这都是为菩提而能精进勤行,这样才是究竟的般若波罗蜜。而菩萨于过程中就会去想,我如果今天休息一下,那会导致于什么样呢?菩萨经过思惟以后,知道因 admin

2020-02-21

昧简在定:简是区别、说明;昧简在定的意思是说:这是在区别或说明睡眠位之意识,祂所住的暗昧境界,是不同于安住在定中意识的止观境界。略别寤时:寤是清醒时,略别寤时的意思是:睡眠之法生起的时候,身体和心理都没有堪任性,也就是无法做任何事情,处于昏沉状态之意识,无法像清醒的时候一样能缘于诸境界而作分别。从这里可以看出,睡眠一法还是有它的体性,只有在眠熟位的 admin

2020-02-21

要使昏沉、睡眠盖不增长,则要有光明相,以及对于光明相如理作意了解之后,再多作修习;譬如修学禅定的人处于黑暗之中,在修止观的时候会容易引起昏沉、睡眠的境界,而要除去这昏沉、睡眠,则必须以光明相来对治。什么是光明相呢?以实际的现象界来说,有夜间的星星、月亮,白天的太阳,乃至于火及明珠等,在现代则有电灯,能照亮夜间、白昼及窟宅等黑暗的地方,这是肉眼就可以 admin

2020-02-21

另外对于心散乱者,要修安那般那,所谓安那般那就是说,缘于出息、入息来止息其心,让心能够安住、能够制心一处,能够有止观的能力;或者说也可以教导弟子众,修学念佛法门;或者说在于大乘的般若实相,能够修学般若实相的止观法门,这样的话也能够,让心止于一处、制心一处,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智慧来观察,能够心止于一处以后,能够现起这个观慧,来观察这些法的内容,进而修学 admin

2020-02-20

譬如修学无相念佛法门,藉由训练意识“心一境性”的“止”,专注一心安止于无相念佛的所缘境;以及藉由“审正观察”的“观”,来观察无相念佛的念,是否有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的圣号以及圣像出现,如果出现了,就必须再舍离,直到最后可以离开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的圣号以及圣像,而于无相念佛安止下来;再观察无相念佛的念是否 admin

2020-02-20

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止观双运,由定证慧的道理。当然参与梵呗这些忏悔法会的当下,心中摄持清净忆佛念的缘故,也能够如实作殷切地忏悔,而能灭罪消愆,得到忏悔善法殊胜功德。在法会当中,也因为心清净、烦恼不生起,使所持的戒法更庄严、更清净。所以,能够如法来参与梵呗消灾拜忏法会,还是能成就佛法的利益,能够于当中增长自己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功德。当然依此次法为缘,进而就 admin

2020-02-19

譬如修学无相念佛法门,藉由训练意识心一境性的止,专注一心安止于无相念佛的所缘境;以及藉由审正观察的观,来观察无相念佛的念,是否有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的圣号以及圣像出现,如果出现了,就必须再舍离,直到最后可以离开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的圣号以及圣像,而于无相念佛安止下来;再观察无相念佛的念是否持续不断,如果中断则再令意识心生起无相念佛的念;或是观察 admin

2020-02-18

譬如修学无相念佛法门,藉由训练意识心一境性的止,专注一心安止于无相念佛的所缘境;以及藉由审正观察的观,来观察无相念佛的念,是否有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的圣号以及圣像出现,如果出现了,就必须再舍离,直到最后可以离开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的圣号以及圣像,而于无相念佛安止下来;再观察无相念佛的念是否持续不断,如果中断则再令意识心生起无相念佛的念;或是观察 admin

2020-02-18

       俗人怕无聊寂寞,佛子却能习惯于无聊寂寞;由忍受寂寞开始,渐次安于寂寞,乐于寂寞,享受寂寞;若逢放假三天,三天之中浸淫法乐之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或者禅修止观——修增上心学;或者阅经思惟及证验八识心王诸法——修增上慧学;凡此皆须无聊之时、寂寞之中易可进修。心得定者,易可进修;精进修者,心 admin

2019-06-19

)广论邪见误众生 至于宗喀巴所造之《密宗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等,悉皆错误连篇,违教背理,观乎本书(案:狂密与真密)所举宗喀巴之邪见,可知一斑也;而其所造广论中关于止观修证之论述,悉付阙如,根本连初禅都未能证得,所说等至之理与禅定正理完全相违,亦违余所修证之禅定证量,完全不懂等引、等至、等持之正理。如是等论,除世亲 admin

2018-12-27

《菩提道次第广论》抄袭于大乘经典和《瑜伽师地论》,后面的止观是要带起性力派传承的双身修法《密宗道次第广论》;两部《广论》都是趣向于性力派的男女双修,完全不是佛法的传承。佛祖在《楞严经》中说“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盘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 三摩地

2018-08-16

我们今天就以弥勒菩萨所开示的九住心来看:如何依著这个九住心,来调我们无相拜佛的忆念的这一个心念?修止观,一定要有定的功夫,才能够作如实的观行,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因此断我见,也一定要能够有定力的支持,这样断我见才不会退失。而大菩萨的开示,也让学人更加积极于无相拜佛的功夫,以及断我见的观行。“九住心”就是在修定的过程中,这九种安住的心行变化 admin

2018-08-06

《广论》的三士道也是错误百出,对于《广论》的学员而言,未来想要守五戒保住人身也很难作得到,因为《广论》的本身就已经处处在为将来修双身法作准备,里面的实修法「止观双运」就已经隐藏着将来修习双身法的前行准备;例如日常法师生前说:「《广论》要学得很有成就,才有可能去学习密宗道」。但是宗喀巴明明在《广论》中隐晦地说:「如果广论的行者,未通达在淫乐中空无我的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   6   7   下一页»   共122条/7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