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法概论——菩提道真实次第》第二章第三节我见、我执三缚结所断之我见,又名身见,谓于界身及界心之虚幻,不能证解,由是坚执界中之色身为常不坏我,或执界中之见闻觉知心为常不坏我,以为此见闻觉知心可于死后重新受生,以为来世仍是与此世同一之见闻觉知心;此即界有情之身见我见,亦是常见外道所主张之常不坏我也。--------平实导师《甘露法 admin

2020-06-08

  殊胜的善根是什么?我们更要求殊胜善根!因为菩萨对于善法,不能停下来;不能说:我不能贪,那就连善法我都把它停下来。不行!善法这个贪要一直地增强,不只要有上进分善根,还要殊胜善根----希望能够长养善根,成为殊胜善根。什么叫殊胜善根?:断了我见以后断三缚结,乃至亲证法界实相如来藏,得善友多所摄受,能行布施等六度波罗蜜多,三十七道品,将来能够成熟有情, admin

2020-06-08

  这意思是说:我们能觉知、能取六尘万法的觉知心与作主心末那识,都是犹如阳焰的出现,现实上虽然存在,但却是假有暂有的;如实的现前观察,就是十行位的无我观——具有能取性的了知六尘之心,犹如阳焰之虚妄不实,能使众生渴求世间五六尘而热恼不息。接下去进入初回向位,进修到十回向位时,叫做如梦观成就;十回向位的菩萨在行菩萨道时,现前看见世界如幻、能觉能 admin

2020-06-08

  这意思是说:我们能觉知、能取六尘万法的觉知心与作主心末那识,都是犹如阳焰的出现,现实上虽然存在,但却是假有暂有的;如实的现前观察,就是十行位的无我观——具有能取性的了知六尘之心,犹如阳焰之虚妄不实,能使众生渴求世间五六尘而热恼不息。《大乘无我观》十行位的修行,主要的就是在于阳焰观。必须真正的证得如来藏,而进入七住位作无我观,及眼见佛性分 admin

2020-06-08

  能够实证如梦观,一定是他对于禅定确实有所实证,至少已经发起了初禅,已经能够远离界爱;因为远离了界爱,又伏除了五盖,所以发起了初禅。有了初禅的实证之后,才能够在梦中或者是定中,能够依于禅定的力量,能够相应于过去世多世或是多劫乃至无量劫的菩萨所修行的这些过程。因为能够如实的见到自己过去所修行的种种的过程;所以经过串联之后,能够了解这一世的所行,乃至 admin

2020-06-08

  三藏教及通教之佛,布衣木食,菩提树下吉祥草为座;别教佛及圆教究竟佛皆是究竟佛,以庄严应身,于界六天现有锦衣玉食;亦如释迦佛之庄严报身卢舍那佛,于色究竟天宫以禅悦为食,七宝金刚为座。此谓藏通别圆四教佛有异有同,说有四种佛。---------楞伽经详解第一辑p225智慧佛能说法度众,化身佛多示因缘,很少说法,不名智慧佛;应身佛多说二乘法,二乘法说已,复说大乘法之 admin

2020-06-08

  三界的有就是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界有就是在五尘中见闻觉知的心、处处作主的心,就是能了知、能领受淫的乐触的觉知心;不管时多么专注在乐触上而起不起妄念,仍然是意识觉知心,但是藏密却将祂当作是真实心。色界有就是那个一念不生的觉知心、作主的心;无色界有也是这个心,但是离开了色法,没有色身了,也没有了知色尘的眼识心,也没有了知声尘的耳识心,也没觉知 admin

2020-06-08

  菩萨见大乘道---觅得如来藏而证实中观见者,求成佛,当学一切种智---如来藏系经论;此皆三界内有情心心数法,圆满证成,名为成佛。《平实书笺》所知障者,固然函盖人无我、法无我等三界有情心法;然所知障不障解脱出三界,不障二乘无学出三界,唯障成佛。《平实书笺》 admin

2020-06-08

  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乐、苦、不苦不乐,乐无觉、苦无觉、不苦不乐无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无觉;如是比丘观内觉如觉,观外觉如觉,立念在觉;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觉如觉。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觉如觉者,是谓观觉、如觉念处。云何观心、如心念处?比丘者, admin

2020-06-08

  正思维(正志):思维是思量分别,正思维是由正见所引起的正确的思量分别;这是指无心、无瞋心、无害心三种想法,主要是针对身口意三业中的意业而说。亦即是在思维上远离一切贪、瞋、痴、慢、疑等烦恼,而保持心理上的纯正;这种无贪、无瞋、无害之心的纯正意志,表现出的行为就是正语、正业和正命。正语:是指正确的、如法的语言。主要是针对三业中的语业而说。经典上语业有 admin

2020-06-08

  众生不了苦之真义,贪着眷属及五等,此等贪着便生诸苦。佛子学佛,不能了知定中定外一切能知能觉之心皆是识蕴,故不离行苦;了了常知之心,虽无妄想语言,仍是念念变易,无常生灭,佛子多半不知此理。若执此心,便致轮回。能了知此者,名为知苦圣谛。二、苦集谛:知苦圣谛后得灭苦,应知苦集之真义。苦集者,贪求五尘境,于顺逆境中起诸憎爱,造诸业行,谓身三口四意三。以 admin

2020-06-08

  如果能持戒不犯,譬如持五戒不犯可以保住人身,加修十善业道就可以生到界六天去,所以念戒不犯就会有保住人身的福德,念善法戒就一定会行善而出生了来世往生界天的福德。持菩萨戒不犯,未来世仍然会是菩萨,因为戒体还在,终会有遇到正法而得亲证般若的因缘,也是大福德,是福德庄严。为什么要念施呢?因为念施可以让自己不断的修集福德,念施也可以让自己常常记住未来世会 admin

2020-06-08

  譬如离念灵知心喜欢长住于定境中,一直都想要住于定境中,这就是别境心所有法的「」心所。又譬如离念灵知心住于定境中时,对定中境界能了知,也了知这境界与以往曾经进入的定境相同,这就是别境心所有法的「胜解」心所。又譬如定中的离念灵知心往往忽然想起某件事,所以会打妄想,这就是别境心所有法的「念」心所;又譬如离念灵知心住在初禅定境中时,忽然忆起曾经常常住在此 admin

2020-06-08

  (凡是修学解脱道的行者,若在见道之时不能立时成为俱解脱或慧解脱的阿罗汉,都是有其原因的:由於不能断除界爱及极深细的我执,导致见道时不能断除我所贪爱及微细我执,故不能立时成为阿罗汉。此类人必须见道后修不放逸行而证慧解脱。若是原已不放逸而修得四禅、四空定者,见到之时即成俱解脱。若有人此时虽犹未见道,只有信行,也可以由不放逸行的精进根存在而说为信解脱者 admin

2020-06-08

  初果所断之烦恼为三缚结,即是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二果所断烦恼为减低界烦恼之贪着,令贪瞋痴淡薄,名为薄贪瞋痴;三果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即是贪、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四果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即是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无明。--------平实导师《甘露法雨》 admin

2020-06-08

  一般人总以为:觉知心不被五六尘所系缚了,便是解脱。却不知道这样其实没有解脱,其实仍然是在我见当中——认定觉知心的自我是常住不灭的。这样的见解,会令人轮回三界生死而永远不能解脱三界生死。由于亲证了这四种涅槃,永远不在三界生死轮回之中,却又不住于无余涅槃境界之中,所以佛地的色法——圆满庄严报身——是真正的解脱色,永远不坏 admin

2020-06-08

  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经中开示,净目天子法才以及王子舍利弗,在过去无量劫以前曾明心过,因为没有善知识摄受,遇到恶因缘,退失佛菩提,落入凡夫不善恶中,所以不名习种性人。由此可知,明心的菩萨仍然会退失的,无法成为七住满心菩萨。如果有人 admin

2020-06-08

  解脱道中狭义的心解脱,是於佛法生起净信而断我见、三缚结,并且经过了二果的薄贪嗔痴境界,再努力修断界爱,已经解脱於五缠缚而发起初禅了,已经解脱於五的系缚而远离界的受生,是三果的实证。慧解脱,是进而断除全部我执的无明,证得慧解脱的解脱功德,成为慧解脱阿罗汉。广义的心解脱之中,又有数种差别:一者正智心解脱,二者净信心解脱,三者无碍心解脱,四者漏尽 admin

2020-06-08

  「贪、瞋恚、愚痴、忿怒、缠盖、焦恼、嫉妬、悭悋、奸诈、谀谄、无惭、无愧、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放逸、贡高、怼恨、诤讼、邪命、谄媚,诈现异相、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无有恭敬,不随教诲、亲近恶友,贪利无厌、缠缚难解;于恶,贪于恶贪;身见有见,......;心缘异想,不善思惟;身口多恶,好憙多语;诸根闇钝,发言多虚;常为觉、恚觉、害 admin

2020-06-08

  那什么是(声闻菩提所说的)我见?什么又是我执呢?从字面上来看,我见就是认取三界的五阴或四阴,三界就是界、色界、无色界,界色界的有情有五阴,就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这五阴;无色界的有情没有色身,所以没有色阴,但是还有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这四阴。我见就是去认取这三界当中的五阴或四阴之中,有一个常恒不坏的我这样的见解。我执如果加以细分的话,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