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清净金华眼明好净教灭意度无极净除欲疑称无量愿礼沙门寂然迹既见大圣三界将现我佛国特清明说最法言决众疑虚空神天得闻听经道讲授诸法王以法布施解说人法鼓导善现上义稽首法王此极尊说名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非我不造彼不知如佛清净无恶形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以无心意而现行一切异学伏其名三转法轮于大千受者修正质行清天人得见从解法为现三宝于世间佛所说法开化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五辛如果熟食会使人增长淫欲,如果生吃会使人增长瞋恚;吃五辛会使得善神远离,饿鬼接近,福德就会渐渐地削减。修学佛法必须要有许多的助缘来帮助,善神也是助缘之一,如果吃五辛就会使得善神远离,所以要避免吃五辛。另外,不能用残食——残食就是剩下的食物,也不能用不清净的物品来供佛。甚至像榴莲以及辛香类的蔬菜,譬如萝卜、茴香、芹菜等,有强烈的味道或呛鼻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世尊说:【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大宝积经》卷116)。念佛可以念到念念之中,看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就是证得三世诸佛的实相如来藏,也就是开悟了。然而这样经由持名念佛而开悟证入一行三昧是有条件的,世尊说:【若善男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也就是大乘经典里面处处说到:「欲度他者先自度」的道理。观世音菩萨由于慈力的缘故,有三十二应身,能在诸佛国土利乐众生、护持诸佛弘法;如果有人求祂,只要有因缘,就能感应到而获得帮助。因此说「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能处处化现而随顺众生心,时时「入诸国土」救苦救难。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时,如能至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 | 三摩地 2018-07-22 |
|
观世音菩萨名称的由来悲愿得名《悲华经·授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释迦牟尼佛曾多次演说观世音菩萨与娑婆世界的因缘。最直接的是佛在《地藏经》中这样告诉观世音菩萨:你与娑婆世界有一大因缘,所有的天龙、鬼神 | 三摩地 2018-07-22 |
|
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代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代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6蜀中九日唐代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7秋登兰山寄张五唐代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常常看到有一种人,嘴里面讲的说我要解脱,我要学佛,然后就到处去赶场,哪里有、有拜忏、有讲经就去啊;可是听完了,拜忏完了回家,照样是妄想一大堆,照样是跟一般人一样,喜欢发脾气,喜欢贪求五欲的享受,那这样子想参禅就很难。那想要参禅,首先就要亲近真悟得如来藏的善知识,闻熏正确的知见;由善知识的教导,次第增进无相念佛的功夫,来修习动中定力;有了这种动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每遍就地一拜,三遍圆满) 七、至心劝请诸佛转大法轮我今皈依十方诸佛世尊,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欲舍报身入涅槃者,我皆至诚顶礼(礼拜)劝请转大法轮、雨大法雨、燃大法灯,照明理趣、施无碍法,莫般涅槃,度脱安乐一切众生。我今以此劝请功德,回向阿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谓的身出家是,上别父母、下离妻子,剃除须发、着衣持钵,受比丘或者比丘尼戒,住于道场之中而离开了世俗之家,所以称为出世俗家;而心出家呢则指的是,修清净心而远离五欲的境界。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世尊有说:如果有人虽然身出家,现出家相,但是他的心中却仍然贪着欲染的境界而不肯放舍,像这样子的人不能够称他是真出家;但是,另外如果有净信男或者是净信女, | 三摩地 2018-07-22 |
|
尔时,世尊欲降其幻伪虚妄之心,故结呪曰……。(《长阿含经》卷十二)后面就持咒。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持咒的目的是要除掉他们幻伪虚妄之心。也就是说,我们人对于我们觉知心的虚妄性、虚伪性,我们是不了解的;所以,在这个诸天鬼神他们来到释迦牟尼佛的前面的时候,世尊为了度化这些天人鬼神,所以祂就以持咒的方法让这些诸天鬼神能够把这一些幻伪虚妄的觉知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可是到了坦特罗佛教手里,变成另有所指,成为欲界的贪爱,真是天知道啊!另外,这位学者也谈到另外一个名相“观想”。观想这个法在佛法里,其实只是修行者自己所现的一个“内相分”而已。这个内相分浮现在这位行者的大脑中,然后这位行者观察这个在大脑中的内相分非常清楚分明,没有任何的缺漏,而且还要保持长时间清楚分明而不间断,譬如一个时辰、两个时 | 三摩地 2018-07-22 |
|
由此得知于佛寺中吐痰擤鼻涕不得不慎;若欲吐痰擤鼻涕,当以卫生纸包之,投入垃圾筒内,或至洗手台吐之,以水冲洗,当不患。以此条而论,只一口痰,一把鼻涕就得受地狱果报,有经为凭,真实不虚,更可知律之重要,若一犯,终不得正果往生极乐!第六条:入佛堂佛绕佛可得五种福德凡入佛堂,应旋即佛顶礼,或绕佛唱念佛号,佛言:当得五种福德,一、后世得端正色好,二、得好音色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像安座【前行准备】:行者斋戒沐浴、漱口着净衣、备妥欲供奉之佛像,以及鲜花、素果等供品、香炉。1.请一位功德主跟随主法者(开门、加水、跟随诵咒)。2.准备供品:水果四种、卧香、供水三杯、鲜花两(左右各一)。3.准备洒净用品:洒净杯一只(内装净水。未使用过的杯子亦可)、柳枝一支(榕树、桃树枝除外)。4.十供养准备物品参考:(最好用新的或专门为供佛时使用的盘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七、劝请:长跪合掌,以至诚心诵《至心劝请诸佛转大法轮》:“我今皈依十方诸佛世尊,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欲舍报身入涅盘者,我皆至诚顶礼(就地一拜),劝请转大法轮、雨大法雨、燃大法灯,照明理趣、施无碍法,莫般涅盘,度脱安乐一切众生。我今以此劝请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大菩萨劝请功德回向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以持戒为基础,严守不犯,使心地自然离欲、自然厌恶五阴我,见道与修道的业果方能有成。所以持戒是极重要的,是一切学佛人——不论修学解脱道或佛菩提道——都很重要的基本行止。又,佛说持戒有种种功德。例如,持戒能:(1)不后悔,(2)得大财聚,(3)得善名称(声誉),(4)在大众中没有怖畏、羞惭,(5)临命终时不昏昧,(6)身坏命终生善天趣,( | 三摩地 2018-07-22 |
|
例如,从人的境界提升到欲界天,或者由欲界的境界提升到色界天,或者从色界天提升到无色界的境界。这一些就是人乘与天乘的教法,它们没有办法让我们离开三界。而这些人天乘的教法,在佛陀降生到人间之前,就已经非常广泛地在印度文化中传播了开来;当然,这也是释迦牟尼佛和佛弟子们的佛行事业的一部分,也就是必须要在佛下生之前,把这个地方的文化程度、福德的层次,提升到可 | admin 2018-07-22 |
|
因为禅定的缘故,破散乱心,不但能够得到更深细的观慧,又能够得到离开五欲的功德;并进一步能够为众生说离开五欲的法,也能够帮众生离开五欲的过患。依照前面五度的福德,加上长时间的熏修般若的正见,般若的正知正见熏修以后,那么亲证实相的因缘当然就会很快成熟。可是一定有人会觉得说,这个过程这么久又这么辛苦,所以在你真正发心想要亲证般若之前,应当要先问自己一个问 | admin 2018-07-22 |
|
那么三法印全体所指向的证果,就是在《阿含经》里面我们常常看到的“离欲”、“灭尽”、“涅槃”,这是真实的解脱;或者我们如果更进一步的话,就会证到所谓的“八不中道”的总相,那就是真正的自在。以上所讲的三法印,或者讲到的灭尽、涅槃,或是八不中道等等,这些就是诸佛所证不会随着时空流变的内容之一。也就是说这些内容,过去 | admin 2018-07-22 |
|
虽然出家后,修习禅定而得离欲,但对生命实相总不能深解,于是他沿著恒河流域向东行脚参学,一路上曾反复思维“空义”,苦于无法悟入,万分痛苦之下,恨不得要自杀。那时有一位宾头庐阿罗汉(即:宾度罗跋啰惰阇尊者,乃十六位住世大阿罗汉之一、声闻极果身,与释迦牟尼佛的因缘很深)闻知此事,特来为他解说“小乘空观”。他依教修观,便得深入。无著菩萨 | admin 2018-07-22 |
|
法相唯识宗,一般简称为法相宗,非属正确;若必欲简称者,应简称为唯识宗,不可简称为法相宗。此宗所说,乃依八识心王为一切法主体,宣说一切法皆依八识展转而生;为令一切学人广知人无我及法无我,举诸法相,一一证实一切法依八识心王而有;复证实人空法空皆依藏识而显之真理,证实二空正理非可外于藏识而有,故名法相唯识--一切法皆唯识生。此宗亦名中道宗,乃约此宗正理得名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