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三果人就离欲了,是真正的圣人,一定有初禅的禅定。四果就是成为阿罗汉。因此初果人还是可能会贪欲很重的,佛经也有这样的故事。我们要努力从初果到二果再到三果,不要只停留在断我见的阶段,还要再进一步薄贪瞋、乃至离欲。......也许到这边还是有人不相信:「初果人、二果人都还会贪着欲界法,只有到了三果才能断尽欲界法吗?真的是这样子吗?」那我们就再用一个故事来说明, | 三摩地 2018-07-23 |
|
至于真实的不退,就得要等到初地入地心对般若通达以后了;所以佛说菩萨性的发起,得要靠众生的善法欲,再加上思心所的确定:决定想要利乐有情众生。然后加上遇到善知识的助缘,才能发起佛菩提的菩提心来。(原标题:菩萨性是何时才算具足呢?)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是好好的眼见又作观想,几天下来他就没有食欲了。有的人没见过车祸撞死人,他去看卧在铁轨的人,回家以后三天吃不下饭。可是尸体的膨胀、爆裂、烂坏,比车祸死亡的还要恶心,这样眼见及观想完成了,他就厌离色身了。所以在二乘法中是要舍弃身体的,接下去才是舍掉六识心、意根,就完成了无余涅槃的修证。因此二乘法中一再劝导大家要厌离色身、舍弃色身,不可贪着色身。当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他名垂青史并不在于这些头衔,而在于非暴力、追求真理、禁欲等思想上对后世的贡献。甘地禁欲有其独特之处——即带有鲜明的苦行色彩。甘地的生活尤其是在情欲方面是禁欲生活的典范,丘吉尔戏谑地称他为半裸游方僧。印度文明之外的人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甘地这种苦行的禁欲生活。但是,从这种禁欲生活中,我们看见了圣雄甘地乞丐外衣下的伟大灵魂(印度诗人泰戈尔语)。 | 三摩地 2018-07-23 |
|
什么叫做五上分结?相对于五下分结而说五上分结,那就是欲界爱的结、色界爱的结、无色界爱的结、慢的结、以及掉举的结,合并称为一念无明。欲界爱的结,比如说一个菩萨三果,他仍然喜欢住在世间,虽然对于世间的苦乐不贪着,但是世间还有不苦不乐。他还有一个心念,喜欢在欲界里面度众生,这就是欲界爱的结。色界爱的结就是喜欢色界的境界,比如我们有人悟了以后,性障除了,本 | 三摩地 2018-07-23 |
|
断五下分结是说断三缚结后继续再断贪欲,后断瞋恚,连同前面三缚结,总共是五个结。三缚结断了之后,再断贪欲、瞋恚,就是三果人。断贪欲而不断瞋恚,或者断瞋恚而不断贪欲就不是三果人,只能称为三果向,这两个结是贪欲先断,瞋恚后断。不是说他没有了欲的行为,而是他心里面绝不想念淫欲和世间的财富、眷属、名声、权力的。贪欲的断除,在菩萨来讲,和声闻不同。声闻断贪欲, | 三摩地 2018-07-23 |
|
欲发露忏悔所犯罪故。于初夜后分烧坚黑沉水及多伽罗香。至心合掌。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善男子。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随其所应现种种形或现自身。或声闻身。或刹利身婆罗门身。乃至童男童女等身。在彼犯罪初发心菩萨前。教令发露忏悔除罪。以善巧方便。开示甚深无上正真大乘之行三昧总持忍辱之地。舍诸恶趣。得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精勤修行六波罗蜜。得力坚固犹如金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原标题:舍利弗尊者曾因恶知识退失十劫)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不谄,一定是正直的人;即使是面对真善知识而欲求法时,也仍然没有谄媚之心,只有恭敬奉侍之心。当他面对至亲的剃度师、归依师、亲教师时,假使后来遇到,知道他们的法义错误了,绝不会为了顾虑自己在道场中的地位或利益,而谄媚的继续护持悟错的师父。一定依止正确的心态,心中不生起扭曲正理、谄媚师长的心态来;也在证得果证以后,以正当的方法而设法回报至亲之师长。不曲, | 三摩地 2018-07-23 |
|
学佛后,大约有一年多的时间,跟着慈济的师兄师姐参加一些活动,比如听一些委员讲述他们的学佛心路历程,也去访贫,照顾关心户,看到那种种不同受报的案例,真是又苦又惨啊!这让我更加深信因果不爽,佛言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蕴炽盛等八苦,真实无虚啊!于是菩提之心油然生起,冀欲救度众生脱离生死之苦,无复造诸恶业,受种种果报。然又想,像现在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欲斗者。便可共斗。若不尔者。借我道过。(你如果想斗,我们就打,如果不想斗,你让我过路)彼虎闻已。便语猪曰。听汝共斗。不借汝道。猪复语曰。虎。汝小住。待我被着祖父时铠。还当共战。(老虎,你稍等一下,我要回去穿上我爷爷的铠甲来,再和你开打)彼虎闻已。而作是念。彼非我敌。况祖父铠耶。(你根本不是我的对手,穿上你爷爷的铠甲又如何?)便语猪曰。随汝所欲。猪 | 三摩地 2018-07-23 |
|
善男子!若人不乐久处生死,深见过罪,观人天乐、阿鼻狱苦平等无差;怜愍众生,具足正念,为欲利益无量众生使得成道,为具无上菩提道故,为如法行故,受持是戒,心不放逸;能观过去未来现在身口意业,知轻知重,凡所作事先当系心修不放逸,作已、作时亦复如是修不放逸。若先不知作已得罪,若失念心亦得犯罪。若客烦恼时暂起者,亦得犯罪,若小放逸亦得犯罪。是人常观犯轻如重, | 三摩地 2018-07-23 |
|
善男子!舍离烦恼,终不得受恶有之身,是故菩萨虽现恶业,实非身口意恶所作,是誓愿力;以是愿力受恶兽身,为欲调伏彼畜生故;菩萨现受畜生身已,善知人语、法语、实语、不粗恶语、不无义语。心常怜愍修集慈悲,无有放逸,是名菩萨不可思议。〗讲记一切恶友及诸烦恼业,都是菩萨们在修学佛道过程的庄严助伴,正是逆增上缘:一切恶友是你的道庄严伴,所以遇到恶友时还得在心中感 | 三摩地 2018-07-23 |
|
从此就精进的去除世间五阴所生贪、瞋的各种习气,所以贪欲越来越少,烦恼也越来越少。因为不离中道的缘故,空、假、中,都在他一念之中,所以他能够随顺世间的众生所施设的各种法则去生活。因此他的贪、瞋、痴(无明)非常淡薄,在解脱道上称之为薄地。在这个境界里面他具备了初地菩萨的解脱功德,但仍不是初地菩萨、称之为灌顶十住位,也就是斯陀含、再来、一来。为什么?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或者说有那一天——譬如说欲界天的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每次你一上坐,他就幻化一个美女来,或一个俊男来引诱你,你气死了。他每天来,你每天气,那你就错了。你只要冷眼旁观,看他搞什么花样就好,你不要生气。引诱不了你,他就走掉了。生气了,你就犯了重罪。第十:不谤三宝。不谤三宝这一戒,大家要很小心啰!很多人说:只要我不讲出家人的过错就好了,我就不会毁谤 | 三摩地 2018-07-23 |
|
329,b18-28)在后面的论文里面弥勒菩萨有开示如何利用经行的方法来对治睡眠盖,《瑜伽师地论》卷24:【云何五盖?谓贪欲盖、瞋恚盖、惛沈睡眠盖、掉举恶作盖及以疑盖。云何顺障法?谓净妙相、瞋恚相、黑闇相、亲属国土不死寻思、追忆昔时笑戏喜乐承事随念,及以三世或于三世非理法思。问:于经行时从几障法净修其心?云何从彼净修其心?答:从惛沈睡眠盖及能引惛沈睡眠障法净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也就是若遇到有人捕捉众生而欲杀之,则能尽己所能而给与救助,这应该要以随缘遇见而买来放生的方式来作,才是如法的,订购动物来放生是完全不如法的。若是预定何时要放生而向商人订购某种动物,商人便因此而去网捕动物,当成大量的伤亡,这个杀业得要由订购动物参与放生的所有人共同承担。当放生需要的动物被放生到不适合的环境时,又衍生不适应而死亡,或者原生种生物被新放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但是那个处置,它只是欲界天里面的法律而已;对证道者行恶的鬼神,受了天律的处罚以后,未来世还有性罪要自己去受报,那个性罪可就比欲界天的律法还要严厉许多倍了。这就好像有人杀了人,人间的法律要治他的罪、判他徒刑,乃至要枪毙、砍头等等;可是在人间被处死了之后,性罪仍然还在,死后还要再入三恶道中,轮转于地狱、饿鬼、畜生道受报以后,才能再回到人间,这种后报都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至于「次法」的第一个部分,平实很简单的说给大家知道,也就不必浪费已经不够的时间再来细讲了:第一: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出要为乐。这是修习解脱道以及修习佛菩提道的基础,凡是有外道或凡夫来觐见佛陀求法,佛为他们说法时都是有次第性的:先为求法者解说布施之论──先说布施的道理;若是请法者能够听进心里,心中确实能够接受布施必有因果的正理以后,下定决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盘。」从以上所引便知︰爱欲贪瞋等烦恼并非悟后立刻除尽,所以明心见性是得无生忍,最懈怠的开悟者,须七次人天往返,才能不受生死;有的人一次人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