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有人听到了这里也许会想说:我可以相信布施的因缘果报,但若是我今世布施了一分,未来世得到一分果报,那岂不是永远会有捉襟见肘的情况吗?因为虽然得了一分果报,若不再继续布施,未来世又没有福报可以受用啊!可是我受用了这一分福报,又要再布施出去的话,那不就等于说自己没有受用到那一分福报吗?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布施呢?可是你假如再去读《优婆塞戒经》卷第五中,世尊进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愍故给施贫穷;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当菩萨摩诃萨具足了福德与智慧的庄严之后,所以可以在一切的布施行之中都不产生忧悔,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说,菩萨已经不再计较众生是否能够有所回报 | 三摩地 2018-07-23 |
|
由平实导师之开示即可知布施为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也是菩萨行佛菩提道的第一步,亦为吾人欲求解脱痛苦、烦恼、无明,及求悟明心、见性、见道、修道所需资粮之重要内涵。是以《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卷一:佛言:我经中以施行为本,施行善者最为大种。其天下尊贵者,皆施行善得耳,不以种得也。承上可知,布施可分为三:财施、无畏施及法施。布施就其积极面而言,以己之所宝爱 | 三摩地 2018-07-23 |
|
由是缘故,欲藉此经中佛所宣演三乘菩提异同所在之智慧力,令诸学人悉得了知真实福田与假名福田——毒田——之差异所在,由是而令修学菩萨行者所作布施,悉皆正得广大福德。今此戒经之中,对于三乘菩提之差异所在,有极为详尽之剖析;学人读已,即能深入了知同异所在,以后修学佛道之时,庶几有眼能判、功不唐捐。善男子!若有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即得名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四)不望报施具足:云何菩萨不望报施具足?不为得眷属故施,不为得亲友故施,不为欲故施,菩萨作是念施,菩萨净戒是常行法,以是因缘故,是名菩萨不望报施具足。菩萨不为欲使众生成为自己之眷属、亲友而行布施,不为满足私欲而行布施。菩萨以无眷属欲之念而行惠施,如此菩萨清净戒行乃是菩萨恒常奉行之法,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谓之为菩萨不望报施具足。(五)怜愍施具足:云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欲度世去。诸比丘白佛言。诸在世间人。皆当从佛得福。今佛度世去。诸世间人民。当复从谁得福。佛言比丘。我虽度世去。经法当在。复有四因缘。可从得福。一者畜生无所食。饲之令得命。二者见人得疾病无瞻视者。当给与供养令得安隐。三者贫穷孤独当护视。四者人独一身行禅念道无所衣食当给视之。是为四事布施持善意与之。其得福与佛等无有异。(佛欲入涅槃,诸比丘问佛:佛是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人天乐是说未来世得到世间财物或名利的回报,人天乐包括生欲界天中享福。无上乐的获得是因为布施后随即以布施的福德发了誓愿,愿自己不久的将来可以证得解脱果乃至佛菩提果,这就是无上乐,由布施而得。为什么说因为布施而可以多饶财宝?多是说财宝数量比别人多,饶是说多到用不完。为什么能多饶财宝呢?是由于布施求愿的缘故,来世希望拥有的金银财宝田产房舍,乃至所需要的牛 | 三摩地 2018-07-23 |
|
」释曰:「尔何志愿尚斯高行?」答曰:「吾欲求佛,擢[6]济众生,令得泥洹,不复生死。」释闻圣趣因,却[7]叩头曰:「实无布施慈济众生,远福受祸入太山狱者也!子德动乾坤,惧夺吾位,故示地狱以惑子志耳。愚欺圣人,原其重尤!」既悔过毕,稽首而退。菩萨慈惠度无极行布施如是。语译如下:释迦世尊在因地行菩萨道时,修行勇猛精进,已通达实相法界真实理。菩萨观察世间万法万 | 三摩地 2018-07-23 |
|
就因为这顿饭,他七次生到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又七次生到这舍卫国的大户人家,但是由于他在布施辟支佛的时候没有净信心、恭敬心,没有亲手布施和施后后悔等原故,所以他每次投生到好地方,虽然有钱,但他的享受都是很差的,没有上等的五欲来安身。)复次。大王。时。彼摩诃男长者杀其异母兄。取其财物。缘斯罪故。经百千岁。堕地狱中。彼余罪报生舍卫国。七反受身。常以无子 | 三摩地 2018-07-23 |
|
每见有人勤苦一生,节俭奋斗,而穷苦潦倒一世,欲求一屋久安身心,竟不可得;有人生而多有财宝,先人已预为彼筹谋,一世无忧;此皆有其宿世因果,非无因得。是故佛子富不须骄,穷不必赧,但能把握现前,广种福田,无有不于来世致富者。欲求来世财富不耗不损者,今生莫侵欺他人。欲求来世富裕、远离穷困者,今生当奉养父母,供养三宝,布施有情,莫侵占三宝物。一切有情之有财富 | 三摩地 2018-07-23 |
|
假使他因为布施而不造恶业,所以出生于欲界天,他也会有十件事情比别人殊胜,就是五根超胜于一般的欲界天人,所获得的五尘领受乐报,也超胜于一般的欲界天人,所以说有十事殊胜。(原标题:修行施已其心无悔)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乐所随无利益事,众生于此虽有乐欲,菩萨依止善权方便,设兼喜乐,应削夺之。何以故?当知如是善权方便:「与兼忧苦有利益事,夺兼喜乐无利益事」,令彼众生决定于后得安乐故。是故菩萨于诸众生「若乐利益,当知义意即乐安乐」;于诸众生「若与利益,当知义意即与安乐」。所以者何?利益如因!安乐如果。】从这段圣教的开示就知道,众生喜于看表相,所以菩萨不得不在某些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善男子!智者常作如是思惟:‘欲令此物随逐我身至后世者,莫先于施。’复当深观贫穷之苦,豪贵快乐,是故系心常乐行施。善男子!若人有财,见有求者,言无言懅;当知是人已说来世贫穷薄德,如是之人名为放逸。善男子!无财之人自说无财,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无不有;虽是国主不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何以故?贫穷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弃荡涤汁, | 三摩地 2018-07-23 |
|
福德不具足,则没有可能进入大乘见道位中,欲求修道实证及成佛即无可能。所以菩萨以修施为首,次及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然后才能证悟而发起般若智慧,进入大乘见道位中。而且,不是仅仅见道必须有福德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慧,次第进修诸地,也必须具备福德作为进修的资粮;乃至即将成佛之前的等觉位中,还必须百劫专修布施,头、目、脑、髓、舍宅、妻 | 三摩地 2018-07-23 |
|
智人行施为怜愍故,为欲令他得安乐故,为令他人生施心故,为诸圣人本行道故,为欲破坏诸烦恼故,为入涅槃断于有故。〗讲记接下来还有(杂品之余),从布施来说种种法。佛说:如果有人对于自己的色身、生命、财产有悭惜之心,吝啬而不肯布施,这就叫做悭。护惜悭——一直照顾悭心——增长不肯布施的悭心,他就不会产生怜愍心,他总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我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若以衣食房舍卧具资生所须,施于沙门、婆罗门等贫穷乞士,为其咒愿,令其得福,以是施愿因缘力故,堕饿鬼者得大势力,随施随得;何以故?生处尔故。诸饿鬼等所食不同,或有食脓、或有食粪、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若以衣食房舍卧具资生所须,施于沙门、婆罗门等贫穷乞士,为其咒愿,令其得福,以是施愿因缘力故,堕饿鬼者得大势力,随施随得;何以故?生处尔故。诸饿鬼等所食不同,或有食脓、或有食粪、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若以衣食房舍卧具资生所须,施于沙门、婆罗门等贫穷乞士,为其咒愿,令其得福,以是施愿因缘力故,堕饿鬼者得大势力,随施随得;何以故?生处尔故。诸饿鬼等所食不同,或有食脓、或有食粪、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若以衣食房舍卧具资生所须,施于沙门、婆罗门等贫穷乞士,为其咒愿,令其得福,以是施愿因缘力故,堕饿鬼者得大势力,随施随得;何以故?生处尔故。诸饿鬼等所食不同,或有食脓、或有食粪、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人天乐是说未来世得到世间财物或名利的回报,人天乐包括生欲界天中享福。无上乐的获得是因为布施后随即以布施的福德发了誓愿,愿自己不久的将来可以证得解脱果乃至佛菩提果,这就是无上乐,由布施而得。为什么说因为布施而可以多饶财宝?多是说财宝数量比别人多,饶是说多到用不完。为什么能多饶财宝呢?是由于布施求愿的缘故,来世希望拥有的金银财宝田产房舍,乃至所需要的牛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