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夜摩天宫在界第三天)。都有五百亿的微妙宝珠,来做为庄严和照明之用,每一颗宝珠又放射出八万四千种光,每一种光又形成八万四千种不同的金色。每一种金色都照射到极乐世界的每一处国土,在每一处国土做出许多变化不同的相貌,有时候变成金刚台,有的时候变成珍珠网、有的时候变成杂花之云、在十方随意变现而做佛事,这个叫做花座想,包括莲台宝座宝幢光明的观想,这是第七 三摩地

2018-07-20

下辈就是三辈生人---下品往生:“其三辈者,其人愿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无所用分檀布施,亦不能烧香、散花、燃灯、悬杂缯彩,作佛事、起塔、饭食诸沙门者,当断爱,无所贪慕。得经,疾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如是法者,当一心念:‘往生阿弥陀佛国’,昼夜十日不断绝者,寿命终即往生阿弥陀佛国。”这里讲的又不同,大意是说:第三辈、下品往 三摩地

2018-07-20

然后,世尊对文殊师利菩萨等人说:“若善男子,善女人,称彼一切诸佛名号、若读、若思、若闻,乃至戏笑言说,或顺他人,或自显,若有一切恐怖事至,悉皆消灭,一切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等,不能恼乱,闻则拥护,闭四趣门。未发心者,得菩提因;况清静心,若读、若诵、若思、若闻。”意思是说:你们三人去过那一百佛的世界,如 三摩地

2018-07-20

藉观想念佛法门修定,则另当别论。跟据《大阿弥陀经》卷上及《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卷中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这段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无量寿佛来时不是从某个地方来,去的时候也没有去到某个地方去,没有生灭,不是过去、现在、未来,仅仅是为了实现因地所发的大愿来度众生,所以在西 三摩地

2018-07-20

练到静中也可以不断,动中也可以不断,忆佛的念会愈来愈细;忆佛念转细后,如果有人要进入念佛定里面去,那么即需把忆佛念转淡,愈来愈清淡,即进入忆佛的定中去了;进入忆佛定中,必须靠打坐,在动中比较难。以上是无相念佛的十个修学次第,功夫到此已经成就。这样继续不断的静中也练习、动中也练习,忆佛的功夫很好,而本身性障很细微的话,即可发得念佛初禅---念佛善根发 三摩地

2018-07-20

知话头,请阅《无相念佛》一书。如果有真的善知识在主持精进共修时,就应当去参加。但要先观察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善知识,也要观察自己的因缘是不是应当去参加精进共修,然后再去参加。至于什么是真正善知识,留到第四篇“肺腑之言”之中再来说。第三目:应远离贪体究念佛的目的是要明白自性弥陀的本体---真如,要亲见自性弥陀的性用---佛性;而自性弥陀的本身是一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节入实相念佛的体究方向现在我们要进入正修行第八个单元---实相念佛。念佛人进入果地无相念佛阶段,很清楚的明白真如之后,每天晚上跟自性弥陀一起睡觉,每天旱晨跟自性弥陀一同起床,他证了真心、真如、自性弥陀这个空性的真实存在,可是啊!他还没有亲见佛性。因此,如果知见不够,就会停顿在这个阶段,执著于这个空性里面,那么他就会偏于空而没有办法进入实相,这个 三摩地

2018-07-20

得成佛,非仅持念佛名可办,必赖禅定悟明心性。见道之后,速得晋入修道之位,佛果可期。然见道,需赖参禅或止观法门之理观,此则非定力莫辨,尤其是动中的工夫。而念佛人持名念佛至一心不乱,亦需工夫。若能以持名念佛及礼佛为方便,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并非难事;则往生极乐净土便有把握。亦可参究念佛:所谓“不暇方便,自得心开”,非无可能。若以 三摩地

2018-07-20

若具备定力者,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并非难事,何惧不能往生呢?而这种动中及静中的工夫要如何修?依末学之经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是最好的方法。此外,念佛应当从有相到无相,由权宜入实相。是故念佛人应当了知念佛有三种:一、念化身佛:即佛说阿弥陀经所载持名念佛。若得持名念佛三昧,感应时即见阿弥陀佛化身。二、念报身佛:即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十六观之修法。若得 三摩地

2018-07-20

往生极乐世界是易行道,若具此无相念佛工夫者,往生极乐净土,一生即可成办;若以证得究竟解脱境界而言,则往生极乐净土者所需时间超过在此世界之修行者十百千万倍。此非本书所叙述之范围,不拟详细解说。注二、无生忍:分证解脱乃至究竟解脱皆是无生忍。注三、无学:有修有证谓之有学,或称学人。究竟解脱者于解脱道已经亲证并究竟了知,已无可学谓之无学。 (原标题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人到此地步已经通于禅法,自然能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岂非禅净互通?若念佛人,从拜佛、称名念佛,进入无相念佛之境地,修楞严大定,当摄取修定之知见,并详阅楞严经;每天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无相念佛,并在每天固定时段打坐之时无相念佛。待事理二障消除,自然渐渐深入楞严大定而证得诸种念佛三昧(注四)另有念佛人或持咒者,于日常生活中执持佛号或固定一咒而 三摩地

2018-07-20

入三摩地(定)者,不但要都摄六根,还得要净念相继才成。所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离相的、是无相的。兹另引大宝积经里面的一段来说明:“言无相者,所谓无身及身施设,无名无句,亦无示现。”凡修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者,务请将此知见融会贯通,深入领会。依字面解释,所谓无相,就是没有色身,没有因色身而有的一切思惟法则的施设,没有语言、文字、名句, 三摩地

2018-07-20

一旦修成了持续护念,则临命终时,生极乐世界,便有把握。走笔至此,时值一九九二年二月五日(农历正月初二)共修的三十人中,已有十二人成就无相念佛工夫。其中六人已进入参话头之阶段(常起疑情者有四人),此参禅之六人中仅有一位原本学禅,余五人原本皆是持名念佛者。另六人尚未参禅而继续无相念佛者,原本也都是持名念佛人。有人打算终生无相念佛,深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 三摩地

2018-07-20

若人心中佛号不断,入三摩地,相当困难;因为每一句佛号是由很多妄念或声音组成的。心中记挂著佛号不断,便不能入定。若此人烦恼极少,而有正确知见,懂得在最后妄想不起时,也让佛号不在心中出现,维持或安住在忆佛之一念中,心不执著于佛,渐渐便能入定。但终究是比较间接,何如直接以心念忆佛呢。又如有人坐中出声专心念佛号,更难以入定。若此人烦恼甚少,在唱念佛号到妄 三摩地

2018-07-20

于此五浊之世,若有修定、参禅、修净土、乃至种种法门,求出离三界,解脱生死,并回向救度众生出离三界,解脱生死者,极为难能可贵;而修者多,成者少,多因缺乏正知正见及希求感应,以致觉观不断。此觉观心使念佛人或修禅习定者难得一心不乱,便成念佛修禅之障碍。以下由浅入深,略谈觉观,俾行者建立正确知见,在修学过程中,自知抉择,行者务请详阅思惟。念佛人因希求感应 三摩地

2018-07-20

心不归依,而修学念佛圆通,成就念佛三昧者,无有是处。归依之前,住持僧宝必先教授读者如何礼佛。礼拜时需五轮投地,以表示拜佛者对于人天导师--世尊之恭敬渴仰。以恭敬渴仰故,生于信心;以兼具佛之功德及愿力故,修此法门,速得成功。拜佛之动作,行者请于寺院中学习,或依佛学习,此处不述。《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载:“……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 三摩地

2018-07-20

初心学佛者若不经由此种拜佛方法的锻炼,成就无相念佛法门,相当不易。亦不可排斥礼拜佛菩萨之修行法门,当知世尊与诸大菩萨之功德无量无边,说不能尽。至诚顶礼,必有大利。又:学佛人最忌慢心,礼拜佛菩萨,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间礼拜,最能消除慢心,于道有益。一般人往往执著佛菩萨的形像和圣号。若无形像和圣号,就不知如何念佛了。末学在前面已经引述过道信禅师的话:&l 三摩地

2018-07-20

修持无相念佛法门而不肯从无相忆念拜佛去深入体会,勤加练习者,难得成功。除非是利根人或已有工夫之人,一闻便解,随解随入而能安住。行者若非上根之人,务请早晚各以十至二十分钟练习“无相忆念拜佛”,一则消除业障,二则锻炼工夫。早晚各用十至二十分钟修习无相忆念拜佛,对于现代人而言,可谓费时不多,轻而易办。念佛一声,尚且罪灭河沙,何况拜佛时一心不 三摩地

2018-07-20

念念明“念佛者是谁?”行者此时不必惊慌,也不可抗拒此疑情。此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之契机和初期现象;也正是参禅人所谓的疑情。行者既然生起疑情,只需深入体究“念佛是谁”之话头。自行参究之中,因缘成熟,撞著磕著,乃至静中一念相应,亲见自己未生前本来面目,原来不过如此。此即“不假方便、自得心 三摩地

2018-07-20

注四、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种类繁多,知其详,可参阅大正藏经第十三卷大集部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念佛三昧品。或菩萨念佛三昧经,大方等大集菩萨念佛三昧分。一般所说念佛三昧大多是指:念化身佛、念报身佛、念法身佛之三昧。无相念佛即是念佛三昧,属于念法身佛诸种三昧之一种。因此种无相念佛工夫而入之三摩地亦是念佛三昧。注五、一般持名念佛者,若闻修定,往往退避三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