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亦有名师座下之出家法师,因为其师被评而不能答覆一语,彼法师因此而心生唇亡齿寒之想,制止平实对彼名师之评论,是故请托彼人威胁平实,希望以後不再评论彼名闻中外之大法师;便因受托之故,在网站上,故意以其先前在平实帮助下所证得之阿赖耶识心体所在密意,倡言加以公布,以如是作法,使大乘佛法密意广被外道及盗法者所知,以如是破坏正法丶亏损法事丶亏损如来之手段 三摩地

2018-07-21

第三,《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云:【尔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熏;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着名字者,不见我真实。】(《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各位菩萨,这段的意思是说:【这个非常深奥的如来藏,祂与七识心同在一起,当如来藏与七识心同在时,就会有两种 三摩地

2018-07-21

大乘密严经: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譬如巧金师以净好真金造作指严具以庄严指其相异众物说名为指环现乐诸圣人证于自智境功德转增胜自共无能说现法诸定者了境唯是识得第七地已转灭不复生心识之所行一切诸境界所见虽差别但识无有境瓶衣等众物境界悉皆无心变似境生谓能取所取譬如星月等依须弥运行诸识亦复然恒依赖耶 三摩地

2018-07-21

断五下分结是说断三缚结后继续再断贪,后断瞋恚,连同前面三缚结,总共是五个结。三缚结断了之后,再断贪、瞋恚,就是三果人。断贪而不断瞋恚,或者断瞋恚而不断贪就不是三果人,只能称为三果向,这两个结是贪先断,瞋恚后断。不是说他没有了的行为,而是他心里面绝不想念淫和世间的财富、眷属、名声、权力的望。贪的断除,在菩萨来讲,和声闻不同。声闻断贪 admin

2018-07-21

初住菩萨经由财布施(资助印行善知识的书籍)来含摄法布施,这个内容意义非常深远!因为只有法布施可以让有情建立佛法正知正见,能够让有情知道如何是生死之苦,怎么样能够断除生死之苦而脱离三界!可是财布施的未来世果报只能在界中领受,在界中只能够脱离贫穷!而只有法布施能让有情断除无明(能够断除一念无明,以及无始无明)来修学解脱道,来修学佛菩提道!可是财布施 admin

2018-07-21

——平实导师——目录一、学佛首要——断除三缚结二、我见之意涵三、如何断我见甲、与五种别境心所法相应之觉知心为意识心乙、离念灵知心是意识心丙、断疑见丁、断戒禁取见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甲、五蕴我乙、十二处我丙、十八界我五、了知识阴的虚妄性是修行的关键甲、识阴的定义乙、识阴的出生丙、识阴的苦丁、识阴的苦集戊、识阴的苦灭 admin

2018-07-21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admin

2018-07-21

从佛来讲就是这样:这个人一天到晚这样怀疑正法、破坏正法,佛怎么可能去加持他圆成大乘照明三昧呢?莫说大乘照明三昧,求六迥向位摧邪显正的智慧都不可能的。但是要成为初地菩萨,并不是只具备前面所说的增上慧学就能完成,还有两件事要做:第一件事是修伏性障令永不起如阿罗汉,或者修除它;第二件事是于佛前胡跪,发十无尽愿---尽未来际不舍十大愿。加上《楞伽经》的增上 admin

2018-07-21

这证成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也是三界——界、色界、无色界,都是共业有情的第八识共同变现出来;万法都是八个识和合运作而出生的。所以,如果没有第八识为万法为依止,就成为断见外道。譬如,应成派中观的出家人主张“如来藏是缘起性空”,不承认有第八识存在。可是缘起性空是依第八识所出生的蕴处界而有,是依蕴处界生住异灭的现 admin

2018-07-21

这是第六住心圆满后,入第七住位者必须修习的内涵。在第六住位中,必须圆满观行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无常生灭,都非真实不坏的自我,至少必须断除我见而断除三缚结,令初果人所得的解脱道智慧得以证转,这是在修学大乘见道前四加行以前就必须先实证的。若是阿罗汉回心大乘修菩萨道,就不须先修这个内涵,可以直接修习大乘见道前的四加行,藉此四加行的观修,如实建 admin

2018-07-21

在事上还有一念无明的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一念无明的习气种子随眠、无始无明尚未断除;所以还要将近三大无量数劫,依序将这些无明一一加以断除。譬如,菩萨进入初地以前,已经将三界爱现行加以降伏,也就是最顶级的三果人;还要发十无尽愿的增上意乐,也就是在佛前勇发十种无尽的大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无有休息。待发起了十无尽愿,才能转进 admin

2018-07-21

在娑婆世界很容易迷失,因为这个地方的五外缘太多,我们这个地方色声香味触法都不离这五,不离财色名食睡。而且男女杂处。一不小心就出执,所以这个地方不好修,因为一步错就满盘输,就轮回三恶道去了;到了三恶道,要再恢复人身就很难了。因为这个地方很容易堕入恶道,所以说是难行道、是缓行道;因为五所迷的缘故,很容易造恶,造恶失去人身,就很难再得了。此界恶知识 admin

2018-07-21

初果所断之烦恼为三缚结,即是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二果所断烦恼为减低界烦恼之贪着,令贪瞋痴淡薄,名为薄贪瞋痴;三果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即是贪、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四果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即是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无明。佛菩提道者谓:修证法界实相之智慧,即是第二、三转法轮所说之般若也。般若分为总相智、别相智、种智;总相智及别相智即是 admin

2018-07-21

“淫坊”、“酒肆”也去,那是“示之过”、“能立其志”。普入社会,使别人向善、向上,引发菩提心,这是一位在家大菩萨的形象。善财童子的参访善知识,表示了另一意义。善财所参访的善知识,初三位是出家的比丘;开示的法门,是念佛,观法,处众,正确的信解三宝,是修学佛法的前提。其它的善知识,比丘、比丘尼以外,有语言学者、 admin

2018-07-21

语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渡。骄慢习者如尊者舍利子弃掷医药。愚痴习者如尊者笈房钵底。食前咳气知食未销不知后苦。而复更食。如是等事其类甚多。世尊虽无烦恼余习」(CBETA,T27,no.1545,p.77,a27-b4)(原标题:阿罗汉只是断除烦恼的现行,而没有断除烦恼的习气。) admin

2018-07-21

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记说不?’阿难答言:‘随汝所问,知者当答。’婆罗门问:‘尊者阿难!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阿难答言:‘婆罗门!为断故。’复问:‘断何等?’答言:‘贪断、瞋恚、愚痴断。’又问:‘阿难!有道有迹,能断贪、瞋恚、愚痴耶?&rsqu admin

2018-07-21

譬如说一个面临五(财色名食睡或者色声香味触),这样可爱的境界;面临这样可爱的境界的时候,你的心里没有办法拒绝它的诱惑,没办法说“不”,这样的心行就是贪。再来说瞋,瞋就是被不可爱的境界所系缚,而起了种种恶心行,这样的心行就叫作瞋。再来说痴,痴的定义很广,就是无明,或者说没有智慧,但是在声闻解脱道当中的痴,指的就是没有断除烦恼的智慧。阿罗汉 admin

2018-07-21

末那识处处作主,恒内执阿赖耶识为自内我,也执意识觉知心为我,复执五根五识为我,祂恒了别三界诸法,普遍计度,执为真实,所以名为“遍计所执识”;因此而说意根与我见、我慢、我爱、我痴等四烦恼恒共相随,乃至眠熟无梦时,亦不暂舍这四种烦恼以及内外执着;一直要到菩萨七住位真见道不退转之后,才能渐渐舍离这四种烦恼以及祂的执着性。这个第七识不知道自己虚 admin

2018-07-21

如果加上对佛法僧三宝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听闻了佛菩萨或者善知识的教导,接受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正理,并且已经了解到,只有佛菩提成佛之道才是世间最究竟无上的正道,那么,他就会乐于进入到佛门中成为佛弟子,开始修学十信位的初信位,来修集对佛法以及三宝的信心。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 三摩地

2018-07-21

到回向心的时候,是说因为对佛菩提道已经能够信心坚定不退,原本是一直积极在世间五上用心,到了这个时候,就能够回转过来——心向佛道;而在善法上所作的福德,也就会心心念念、坚定的回向给佛菩提;这就是对佛菩提具足了回向心。到回向心的时候,各位可以发现回向表示说自己所关注的部分,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人天福报。你开始会注意到,你的修行是跟其他人息息相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