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想,界人间以及三恶道有情的生活状态都是有想的。有想的这个「想」,在《阿含经》里面讲的就是指「知觉」;有想或无想,是指有知觉或者无知觉,不是在讲语言文字妄想那个「想」。这个地方,几十年来很多的大法师、大居士都误会了,错把没有语言文字妄想当作是「无想」。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诸位知道(如果你修行够久,应该会记得),以前美国有一个卡普勒禅师来到寻觅禅的 admin

2020-06-08

  行者得于无觉有观三昧后,每日精勤修定,及于四威仪中伏除二禅所应伏除之五盖;于坐中经由初禅而入无觉有观三昧,每日重复此一过程,渐渐向意识自心内境安住,不缘五尘;随于定力之增进及性障之伏除,而渐渐能入无觉无观三昧之中安住,离外五尘,而亦不须起心观照定境,不觉五尘、不观五尘,是名无觉无观三昧,以离界觉观故名无觉无观,非谓无意识能觉知自心内境也。行者得于 admin

2020-06-08

  解脱道中狭义的心解脱,是於佛法生起净信而断我见、三缚结,并且经过了二果的薄贪嗔痴境界,再努力修断界爱,已经解脱於五缠缚而发起初禅了,已经解脱於五的系缚而远离界的受生,是三果的实证。慧解脱,是进而断除全部我执的无明,证得慧解脱的解脱功德,成为慧解脱阿罗汉。广义的心解脱之中,又有数种差别:一者正智心解脱,二者净信心解脱,三者无碍心解脱,四者漏尽 admin

2020-06-08

  (凡是修学解脱道的行者,若在见道之时不能立时成为俱解脱或慧解脱的阿罗汉,都是有其原因的:由於不能断除界爱及极深细的我执,导致见道时不能断除我所贪爱及微细我执,故不能立时成为阿罗汉。此类人必须见道后修不放逸行而证慧解脱。若是原已不放逸而修得四禅、四空定者,见到之时即成俱解脱。若有人此时虽犹未见道,只有信行,也可以由不放逸行的精进根存在而说为信解脱者 admin

2020-06-08

  云何七识住?有色众生若干身、若干想,谓人及天,是谓第一识住。复次阿难!有色众生若干身、一想,谓梵天初生不夭寿,是谓第二识住。复次阿难!有色众生一身、若干想,谓晃昱天,是谓第三识住。复次何难!有色众生一身、一想,谓遍净天,是谓第四识住。复次阿难!有无色众生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是空处成就游;谓无量空处天,是谓第五识住。复次阿难 admin

2020-06-08

  非如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成唯识论》卷七)论文的意思是说:悔、眠、寻、伺等四个法,对于善、染、无记等三性,不一定属谁;它不同于触等遍行心所,一定是遍行于八识心王;也不同于等别境心所,一定是遍于三界九地,因此就建立不定的名义。以下就分别说明悔、眠、寻、伺等四法作简单的介绍。首先我们来说明什么叫作悔。悔就是恶作的意思,恶作的恶字是厌恶的意思, admin

2020-06-08

  在取证声闻初果以后,继续努力的消除界法之贪、色界法之瞋以及无色界法之痴,这样就能够依序次第取证声闻二果、三果、四果之慧解脱境界,这都是属于无为法。能够这样取证无所有境界的人,一定可以取证出世间的果报,可以出离三界生死,所以名为无为法。又譬如通教菩萨,依照前面所说次第修学解脱之法,虽然可以出离三界,但是却发起受生愿,愿意再受来世的生死;来世虽然仍须 admin

2020-06-08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026集实证解脱分的关键>白正伟老师所谓的无色界,是指此界众生舍弃了对物色相的执著,能超越物质的限制,既没有色身,也没有色身所依存的物质世界的存在,只有一个精神体——心识住于四空定中,故名无色界。依无色界依精神体所处的定境高低,又分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其寿命(精神体安住于 admin

2020-06-08

  佛子入佛法,当以七觉支而自检验。菩提分者谓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佛子初学佛法,当依三十七品次第而入。然大乘三十七道品诸菩提分所证,有别声闻所证;谓菩萨依法界实相而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异于声闻菩提分之于五蕴十八界无常断坏之法,其慧有同有异;同者为声闻所知,异者则非声闻所知,谓法界实相也。-----平实导师《楞伽 admin

2020-06-08

  善男子!若人受持优婆塞戒,净戒者,当作如是修念佛心。若修念佛,是人则离内外诸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贪嗔痴断,具足成就一切善法。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念佛心,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菩萨优婆塞戒经》<息恶品第十六> admin

2020-06-08

  譬如眼识的生起就需要九种缘:一、空缘:空即空间,眼识了别种种境界,必须有一空间,如果没有空间,就不能了别境界。二、明缘:明即光明,眼识取境,需要光明,若无光明,则黑暗一片,无法分别青黄赤白,所以没有光明也不能了别显色。三、根缘:眼识依于眼扶尘根和胜义根才能生起,若眼的扶尘根或胜义根受损,眼根不能接触外色尘,或虽有接触,所现之影像也随之或大或小变形 admin

2020-06-08

  143,c4-5)什么是十习因?一、淫习交接:此淫习乃是发于互相研磨,而研磨不休息,因此便生大猛火,暖热相现前,故众生彼此之间淫习相然,故招感地狱中便有铁床铜柱等事;因此十方诸佛如来都观此行淫是火,会焚烧修道成就的功德;而真修菩萨道者看到淫,心必远离,观此淫犹如火坑一般。此为贪着及广修双身法的西藏密宗师徒,应该特别警惕的,因为藏密无上瑜伽双身法的三昧 admin

2020-06-08

  三藏教及通教之佛,布衣木食,菩提树下吉祥草为座;别教佛及圆教究竟佛皆是究竟佛,以庄严应身,于界六天现有锦衣玉食;亦如释迦佛之庄严报身卢舍那佛,于色究竟天宫以禅悦为食,七宝金刚为座。此谓藏通别圆四教佛有异有同,说有四种佛。---------楞伽经详解第一辑p225智慧佛能说法度众,化身佛多示因缘,很少说法,不名智慧佛;应身佛多说二乘法,二乘法说已,复说大乘法之 admin

2020-06-08

  三藏教及通教之佛,布衣木食,菩提树下吉祥草为座;别教佛及圆教究竟佛皆是究竟佛,以庄严应身,于界六天现有锦衣玉食;亦如释迦佛之庄严报身卢舍那佛,于色究竟天宫以禅悦为食,七宝金刚为座。此谓藏通别圆四教佛有异有同,说有四种佛。---------楞伽经详解第一辑p225法身、涅槃、离自性者,亦谓真如也。第八识即是法身,是一切法之根本故,大圆镜智之所从生故,戒、定、慧 admin

2020-06-08

  此即自宗通之初步入门,然犹名为习种性菩萨,虽得证悟而有见地,仍未稍离异生凡夫之深重劣习故,尚未发起深乐佛乘之性故,尚未发起念念修佛道之性故,尚未于三贤位中历缘对境汰除凡夫性故,尚须熏习佛道法无我之一切种智故,故虽明心,犹住习种性位。随后尚须亲随宗教俱通之善知识修学定力功夫,求见佛性。(眼见佛性一关,亦可俟于未来入初地三地时见,非必此时,然以此时见 admin

2020-06-08

  是第一离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若否定如来藏,以六识论外道见,则完全无法解释涅槃和禅定境界之四禅八定丶无想定丶非想非非想定丶灭尽定之差异。[8]亦无法解释四禅中息脉具断与死亡的差异何在?亦无法解释死亡丶昏迷丶植物人丶眠熟无梦之 admin

2020-06-08

  --------《入楞伽经(卷二)》<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一>《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佛云:复次大慧!此中一阐提,何故于解脱中不生乐?大慧!以舍一切善根故,为无始众生起愿故。云何舍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言‘此非随顺契经调伏解脱之说’。作是语时,善根悉断,不入涅槃。是故佛子莫谤大乘经典,莫谤大乘经典所说如来藏法。盖如来藏妙法乃大乘菩萨藏之根本,三世一切 admin

2020-06-08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16集断三界爱我慢,证四果(下)>正光老师无色界爱住地又称为有爱住地,是指修学禅定的人断除色界爱烦恼证得四空定,或修道的人超越了界、色界到了无色界,没有了色阴但是还有受、想、行、识四阴,就是四空定中的意识心,也还有能作主的意根心,这二个心还在就是有,也是三界之中的有;执着无色界有,就是执着四空定中微细的离念灵知心, admin

2020-06-08

  譬如说:他下一个果报是属于畜生类的牛或是羊,那他这个时候的这个中阴,就属于牛或羊的那一类;如果说他下一个果报是属于界天的天人,那么他现在出现的中阴身,就属于界天的那一类中阴身;如果说他下一个果报是属于人,那么他的这个中阴身,就是跟人相似的中阴身。随所当生,即彼形类中有而生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也让我们知道,中阴身他到底他是什么样的形状?原来他不是固 admin

2020-06-08

  所以为女人制八敬者,如人渡水先造桥船,后时虽有大水必能得渡。八敬法亦如是,怖后时坏正法故为其制耳。’佛告阿难:‘汝今为女人求出家,后当减吾五百世正法。’”由以上经文,可以证实八敬法之缘起,是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佛陀为了使正法久住而作的考虑。基本上佛陀最初反对女人出家,并不是因为歧视女性,而是因为男女在身心构造上,本来就有阴阳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