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1)第九节<布施不持戒、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 张善思居士 (原标题: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的确!对于生活很苦的人来说,你跟他说要看破、放下,对他来说只是风凉话!因为这根本帮助不了他什么,他现在就是需要一块面包,需要钱,才能去缴房贷,小孩的奶粉钱、尿布钱才缴得出来,才能有生活费继续生活下去!因此要解决众生的烦恼,还是要先给他们次法,次法不只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更基本的次法是让众生能够生存在这世间,要先能找到稳定的工作,能够安居乐业,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30)》张善思居士(原标题:如何修百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正觉电子报124期》<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28)>张善思居士(原标题:龙树菩萨教导观察五欲的过患)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此缘故,末学搜集经典、论典中的开示,配合平实导师书中的内容,为众生略说此布施、持戒、生天之论;期盼能利益有缘的初机学佛人及久学菩萨们能够福德日增、道业增上,由此具足次法而能早证菩提以及早成佛道。-----正觉电子报第98期《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3)第一章第三节、菩萨道必修布施、持戒、十善业》张善思居士(原标题:施、戒、生天之论是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等身体不好之类的!那往世如果有偷盗的业,相应的就是财富常常会缺乏,或者自己也常遭遇小偷!往世如果有邪淫的业,相应的就是此世的配偶不贞洁,可能配偶也会水性杨花或会外遇等!如果福德很好加上自己有发愿选择,那就会遇到菩萨眷属!那如果自己故意选择不好的眷属,那人生也会很痛苦!所以福德好又有智慧的菩萨,应该要选择受戒又心性好的菩萨眷属,如此人生会比较幸福!除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修学佛道者,当远离此八无暇,应具足见修道的次法福德,成就闲暇以修。然宗喀巴等藏密所传之邪见,必定使得众生后世趣入此八无暇的处境中,离佛法的实证愈来愈远。《广论》所说之应成派中观见,乃是标准的「执邪倒见」,具足断常二见,为其趣入无暇者之一因。宗喀巴等藏密广修双身法,甚至母亲、阿姨、亲子之间都可以合修,师徒更是平常事,乃至畜生女亦用以实行双身法,如此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在这些次法上,佛经里就也不需要特别一条一条地来讲。但是如果讲菩萨的科目的话,还是会有的,但是一般你并不一定会去意会到。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菩萨不会怎么样作,菩萨会怎么样作,菩萨不会怎样、起哪种心念,菩萨会怎样、起哪种心念……。你想,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戒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做功德不能偷懒、请人代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可以在阿含诸经当中看到,当佛陀要接引众生进入到二乘解脱道之前,一定要先观察众生的根器,并且一定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也就是佛法中的基础次法,或者称为世间福德、人天善法。一般世间人我见、我执深重,总是不断地为自己在盘算,怎么样多得到一些财富;当听到别人要他布施就会生起烦恼,对于布施会有大福德也都狐疑不信,所以当听到佛陀说先要学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此之外,虽然我们从经典中还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对于前来问法的外道们,会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但这些都是佛道修学的次法,目的在先探询来问法者心里能不能真的信入。如果真的能够信入了,才表示他对三界及修行的因果有信受,这样才算有了基本的次法;接着教导他解脱道乃至佛菩提道的法,他才能心不畏惧,修学才可能会有成就。所以说,在佛教除了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是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大慈大悲而且福慧两足的释迦世尊,怎么会教导让众生堕入三恶道受苦,更且长劫不知求道、不能修道的法教呢?何况佛陀法教,纵有人、天、声闻、缘觉及佛五乘差异,但不论是人乘或天乘都不能让人解脱三界生死,更不能解脱于烦恼;其实只是世尊慈悲教化,让初机学佛人安住而不堕恶道,待将来因缘成熟,能修习声闻、缘觉解脱道,乃至大乘佛菩提道而方便施设的次法。因此,如果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叉手白曰:「我如是说,不诬谤世尊耶?真说如法,说法、次法,不于如法有过失耶?」世尊答曰:「汝如是说,不诬谤我,真说如法,说法次法,亦不于如法有过失也。」】——《中阿含经》卷59印顺等说「大乘经乃是后代因为对世尊永恒怀念而成的。」诽谤菩萨藏、诽谤如来藏:【菩萨谤菩萨藏,说相似法,炽然建立于相似法,若心自解或从他受,是名第四波罗夷处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叉手白曰:「我如是說,不誣謗世尊耶?真說如法,說法、次法,不於如法有過失耶?」世尊答曰:「汝如是說,不誣謗我,真說如法,說法次法,亦不於如法有過失也。」】《中阿含經》卷59印順等說「大乘經乃是後代因為對世尊永恆懷念而成的。」●誹謗菩薩藏、誹謗如來藏:【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菩薩地持經》卷5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叉手白曰:「我如是說,不誣謗世尊耶?真說如法,說法、次法,不於如法有過失耶?」世尊答曰:「汝如是說,不誣謗我,真說如法,說法次法,亦不於如法有過失也。」】《中阿含經》卷59印順等說「大乘經乃是後代因為對世尊永恆懷念而成的。」●誹謗菩薩藏、誹謗如來藏:【菩薩謗菩薩藏,說相似法,熾然建立於相似法,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第四波羅夷處法】《菩薩地持經》卷5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叉手白曰:「我如是说,不诬谤世尊耶?真说如法,说法、次法,不于如法有过失耶?」世尊答曰:「汝如是说,不诬谤我,真说如法,说法次法,亦不于如法有过失也。」】——《中阿含经》卷59印顺等说「大乘经乃是后代因为对世尊永恒怀念而成的。」诽谤菩萨藏、诽谤如来藏:【菩萨谤菩萨藏,说相似法,炽然建立于相似法,若心自解或从他受,是名第四波罗夷处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过去我看平实导师的书,曾多次在书中看到平实导师提起“同修会曾经发生过三次法难”;当时的我,认为那是同修会的事,与我的关系不大。这次在学戒的课程中,张老师说:“平实导师为了复兴佛教的大业,以及彰显世尊正法的威德力,所以这一世预计要在世间住世到95岁左右。”这时,张老师就问大家:“平实导师为了众生的法身慧命,不辞辛劳、不畏艰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摘自《次法》张善思菩萨著 (原标题:度众说法的方便善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摘录自《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15)第5目偷盗的恶报----张善思居士著 (原标题:小偷小盗无伤大雅?会遭此恶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此可知,我们看到他人修福时,都要随喜赞叹,这么简单又随时随地可修的福德,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喔!——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原标题:这四个字能说明你会不会修福)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