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佛说解节经》解节经过觉观境品第二佛云:如是,法上!如是实相过觉观境,我觉了已,为他解说,安立正教,开示显现,令义浅易;何以故?我说真实但是圣人自所证见;若是凡夫觉观境界,自他可证;法上!以是义故,应知实相过于一切觉观境界;复次法上!我说真实,非相行处;一切觉观,缘相行处;以是义故,应知实相过觉观境;复次,法上!我说真实不可言说,一切觉观但由言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可见供养佛的功德有多么的大!——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原标题:供佛累积福德最快的方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在这些次法上,佛经里就也不需要特别一条一条地来讲。但是如果讲菩萨的科目的话,还是会有的,但是一般你并不一定会去意会到。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菩萨不会怎么样作,菩萨会怎么样作,菩萨不会怎样、起哪种心念,菩萨会怎样、起哪种心念……。你想,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戒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你在那种情况下,你一题也不会答错,怎样你都不会答错,即使再没有学过怎样,这些关于次法、菩萨种种心性,你都会对。为什么?因为另外一个反面的答案,你绝对不会选。在这种二选一底下,你永远都会选择正确的,因为你知道菩萨摩诃萨一定会这样做。那既然你都知道一定会这样做,那还是老实甘愿一点比较好。这样呢,我们大家才能够,以后有因缘可以继续见面。所以既然你知道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是哪五种因缘呢?如果比丘们对于大师能够恭敬尊重,谦卑下心地供养大师,依止大师而修学安住;或者是对于大师所宣说的,或是对大师所说应该修学的各种次法,或是对于大师随顺于真实佛法的教授,或是对于一切修习清净梵行的大师们所称赞的清净行,都能够恭敬尊重,也能对大师诚心谦下地供养,又能依止于大师而修学安住;迦叶!这就是我所说的能使如来和正戒律仪不会灭没亡失、更 | 三摩地 2018-07-23 |
|
譬如修习禅定不可以只靠打坐,也要精进降伏或断除五盖性障,这样禅定才能够成就;要证解脱道或佛菩提道之法,必须先让次法成就;或者要证悟实相,需要先断我见等等。从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了解,在法义上之关联与修学次第,也是具有关键的重要性。又譬如在《大般涅槃经》卷26中的开示: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即使方法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不同根器的人,却需要修学 | 三摩地 2018-07-23 |
|
——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原标题:学佛不能假惺惺) | 三摩地 2018-07-23 |
|
——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原标题:为何受持三皈福报无穷尽?) | 三摩地 2018-07-23 |
|
——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让巴巴麻麻们感动的话) | 三摩地 2018-07-23 |
|
——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开启富贵之门的金钥匙) | 三摩地 2018-07-23 |
|
——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如何做到富贵强健吐气芬芳?) | 三摩地 2018-07-23 |
|
——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佛法教您,如何远离贫穷)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大正藏》册1,页61,中8-17)——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是谁约你去轮回,共度生死海?) | 三摩地 2018-07-23 |
|
——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原来真的有轮回) | 三摩地 2018-07-23 |
|
——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原标题:最神奇的魔术大师)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可以在阿含诸经当中看到,当佛陀要接引众生进入到二乘解脱道之前,一定要先观察众生的根器,并且一定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也就是佛法中的基础次法,或者称为世间福德、人天善法。(原标题:佛是这样接引我们的(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这一生不想要悟道解脱,只想要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那还是要有基本当人的福报,而这些福报,在佛法中而言,是摄属于次法的福德之中;有了次法的基础才能实现世间有为诸法。次法概略来说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福德之基础,这些福德基础可以让我们这一生乃至未来世都能有好的福报;如果想进一步解脱生死也是要靠这些福德,甚至进而想要追求大乘佛法的明心见性,也是需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可以在阿含诸经当中看到,当佛陀要接引众生进入到二乘解脱道之前,一定要先观察众生的根器,并且一定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也就是佛法中的基础次法,或者称为世间福德、人天善法。一般世间人我见、我执深重,总是不断地为自己在盘算,怎么样多得到一些财富;当听到别人要他布施就会生起烦恼,对于布施会有大福德也都狐疑不信,所以当听到佛陀说先要学布 | 三摩地 2018-07-23 |
|
什么是福?什么是慧?更深一层的来说,智慧就是证得法,而福德就是次法。要完成实证一个法的亲证,之前所需要的条件那就是次法;没有准备好那个福德——那个次法,所以那一个法—那一个智慧—我们就没有办法亲证。譬如说,我们如果现在想学会无相念佛这一个法,除了我们要在法上的用功、用心之外,还需要许多的次法。无相念佛叫作法,是一个可实证的法,它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参禅也是静虑,因为就是用思维观的功夫去参禅!一个菩萨真正能够有净念相继的功夫,那他才不是只是知道,而是真正有做到!又譬如断我见的观行,首先我们都阅读导师的书,因此有断我见的正知见,然后我们也努力观行确认五阴十八界是虚妄的,但这都还只是知识,最重要的是我们历缘对境要派得上用场,我们在面对境界时,能够真正确定自己的五阴十八界是虚妄的,自己意识心是虚妄的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