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楞伽经》卷八,遮食肉品第十六2.《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3.《楞严经》卷六4.《大般涅槃经》卷四5.《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6.《佛说佛名经》7.《金刚心陀罗尼经》8.《梵网经》9.《央掘魔罗经》卷四10.《佛说佛医经》11.《菩萨善戒经》12.《分别善恶报应经》13.《受十善戒经》14.《大乘本生心地观经》15.《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1.《楞伽经》十卷本,卷八,遮食肉 | admin 2018-08-01 |
|
![]() |
《菩萨优婆塞戒经》、《梵网经》、《大般涅槃经》、《楞伽经》等经典中,佛陀关于开示不食一切众生肉,可谓谆谆告诫说之不尽。略而举之: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楞伽经》卷2)什么是境界?就是说,与六尘相应就是境界。什么叫作分段?譬如说你醒的时候六识在,你睡着无梦的时候六识就断了,唯有等到隔天醒来的时候,你的六识才会出现啊!由此可知,意识不是恒常的,祂是一段、一段的。什么叫计着生?也就是说,众生因为不了知六识的虚妄,以为六识真实接触外境,所以因这样而轮回生死而不知,这叫作计着生。前面也谈了这六识是境界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乘入楞伽经》卷8)也就是说,佛说:大慧菩萨啊!这个如来藏识就是第八识,祂的运行法相非常微细,唯有明心住于如来藏境界的菩萨能少分了知,唯有佛才究竟了知。既然只有佛跟菩萨能了知,那当然不是二乘人与外道穷尽定力与慧力所能了知。这我们可以从三德加以说明。所谓的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以及解脱德。法身德,指的是祖师们透过参禅的方式,用见闻觉知往离见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入楞伽经》卷8由经典可知,人总共有八个识:眼、耳、鼻、舌、身五识,意识,意根,阿赖耶识。前六识当中的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识,祂分别色、声、香、味、触尘;也就是说,前五识对现行的境界加以分别,祂本身是虚妄法。接下来谈意识,意识的体性是审而非恒,祂有归纳、分析、整理的体性;可是,祂却是藉意根、法尘而出生的法,所以是生灭法。祂有两类,第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乘入楞伽经》卷三:大慧言:「世尊!岂不建立八种识耶?」佛言:「建立。」——《大乘入楞伽经》镇楼! (原标题:所谓八识。何等为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四种禅定,【大乘入楞伽经】说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何等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真如禅、诸如来禅。大慧。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诸修行者。知人无我。见自他身骨锁相连。皆是无常、苦、不净相。如是观察。坚著不舍。渐次增胜。至无想灭定。是名愚夫所行禅。大意是:这是二乘修观行的人,知人无我,见自己和他人的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皆是无常、苦、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乘入楞伽经》【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是诸如来清净种性。于凡夫位恒被杂染。菩萨证已。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大乘密严经》【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大乘密严经》【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mdash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入楞伽经》卷2说:大慧,若阿梨耶识灭者,此不异外道断见戏论。《大方等如来藏经》卷1中亦如是说: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阿赖耶识)常住不变。故第八识不生不灭,非断非常,具有中道体性:第八识本体永不转变改易——集诸佛之力也不能毁坏一个蚂蚁的第八识,于本体不变易中,其体内有诸善恶业有漏无漏法种的染净种子流注不断,不停的生灭增减变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楞伽经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别境界,皆是心之所现者,当离愦闹昏滞睡眠,初中后夜,勤加修习。杂譬喻经波罗奈国,一人出家,自誓,不得应真,终不卧息。昼夜经行,三年得道。又罗阅只国,一沙门布草为褥,坐其上,自誓云,不得道终不起。但欲睡眠,以锥刺髀。一年之中,得应真(罗汉)道。杂阿含经如是比丘,精勤方便,肌肤瘦损,筋连骨立,不舍善法。乃至未得所应得者,不舍 | admin 2018-07-23 |
![]() |
后来《楞伽经》顺利传到了中国,大众才明白这真心,就是如来在第三转法轮的《楞伽经》所宣演的第八识如来藏。禅宗达摩祖师亦以《楞伽经》来佐证大乘的开悟明心──就是找到第八识如来藏,达摩祖师并将此经典授给门人,作为开悟的传承。然而《楞伽经》的文字以及义理都非常艰深,因此当时的学人难以明了如来的究竟意旨。由于当时的学佛人对于《楞伽经》艰深的文字及义理都还难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三、未具足入地所需之增上慧学——八识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二种无我法,因此须依止大善知识熏修《般若经》、《楞伽经》、《解深密经》,令见地通达,而由大乘真见道位转入相见道位,证得初地无生法忍道种智。第四、未发广大心,是故当依《华严经•十地品》,于佛前以至诚恳切之心,勇发十无尽愿,并修集入地所需广大福德。已经证悟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人间之菩萨得要修到三地满心,甚至有的菩萨须要到五地满心时才生起意生身,如《楞伽经》所说,要到那时才有轮宝。如果往生天界,十信、十住…等菩萨都会因为异熟果的缘故而有不同的轮宝。庄严报身请详《佛地经》所说,此处限于篇幅,不便细说;亦非因地菩萨所能知之,不便说之。各菩萨都有名号,人间的菩萨法名,通于天界、鬼神界……等;如人以平实居士一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乘入楞伽经》【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是诸如来清净种性。于凡夫位恒被杂染。菩萨证已。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大乘密严经》【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大乘密严经》【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mdash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现在已经是年夜十二点半了,耽误大家五个小时的时间,谢谢大家从头听我唠叨到结束,都没有人半途离开,再一次谢谢大家!阿弥陀佛!注一:于《楞伽经》中,佛说如是缘起性空名为兔无角戏论,详见萧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二辑举证。大德,您若想请阅《楞伽经详解》,请入购书网址:。注二:以上系依二000年元月十五日晚上,应邀往桃园友会懿莲念佛会之演讲录音整理润饰而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楞伽经》卷四〈一切佛语心品〉云:【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着作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中世尊告诉大慧菩萨说:「大慧啊!这个第八识心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源,一切善法与不善法之生起现行都是以如来藏为因。」一切善恶业之果报都是以如来藏为正因人在世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后来在网站上读到一些斥骂萧平实大居士的文章,我才好奇的找出那一本《楞伽经详解》第五辑,读过之后才发觉,以前自己所谓的开悟,原来都是错误的。后来我就请求朋友上网,把《真假开悟》下载给我,详细读过以后,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开悟,原来只有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人才是真悟的人。这件事情把我吓出一身冷汗,不知道这大妄语的罪业要怎么消除,请求菩萨们大发慈悲开导愚痴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此点,佛陀早已预知授记,读者可参阅《入楞伽经》卷第九,总品第十八之一。当年世尊宣说如来藏法时,因为太胜妙了,大慧菩萨摩诃萨悲悯众生,就问:我乘内证智,妄觉非境界,如来灭世后,谁持为我说?世尊答:如来灭度后,未来当有人,大慧汝谛听:有人持我法,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公元五世纪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佛陀在《长阿含经》中所说的一样!注3注1《入楞伽经》卷8〈14刹那品〉: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大正藏》册16,页559,中22-25)《入楞伽经》卷7〈11佛性品〉: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圆觉经、法华经、首楞严经、大般涅槃经》乃至《楞伽经、菩萨处胎经》等,又如《鸯掘魔罗经、不退转经》等等,这些经典亦是善知识。除了研读上述经典外也应听闻善知识说法。善知识说法有许多种:有说定、说禅、说念佛法门、相唯识、说真正密意、说真正之金刚乘等,说法无量。但参禅人应有所拣择、对于求明心见性有益之善知识说法,应摄取听受,对于求明心见性用不着者,譬如为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