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又《楞伽经云》:“相生执碍,想生妄想,流注生则逐妄流转。若到无功用地,犹在流注相中,须是出得第三流注生相,方始快活自在。”所以沩山问仰山云:“寂子如何?”仰山云:“和尚问他见解,问他行解?若问他行解,某甲不知。若是见解,如一瓶水注一饼水。”若得如此,皆可以为一方之师。赵州云“急水上打球子”,早是转辘辘 三摩地

2018-07-19

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 admin

2018-07-19

翛然玄虚通达乃善马大师尝举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乃云。诸人要识佛语心么。只尔如今语便是心。心便是佛。故云佛语心乃是宗也。此宗无门乃是法门。古人太杀老婆拖泥涉水。若一举便透。犹较些子。或穷研义理。卒摸索不著世尊拈华迦叶微笑。二祖礼拜达磨傅心。岂有他哉。箭锋相拄也。当其神契理御。非言思所测。唯知有向上宗风者证之。虽千万亿载。犹旦暮尔。是故乃 三摩地

2018-07-19

即转在那个识(一作若有问难能转者阿那个识)按楞伽经云。佛诫大慧。初中后夜。常以妙观察智。当净现流。识转六根。为成所作智。如手仰时不应问覆手何在。亦如冰为水时不即有异。故云。烦恼即菩提。据百法惟识二论。但取其义。莫著言句也。六祖大师偈云。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无。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转其名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 三摩地

2018-07-19

楞伽经至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诣曹溪问六祖。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通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祖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若离三身。便谭四 三摩地

2018-07-19

”希运将“即心是佛”与“无心是道”结合起来构成其完整的禅学思想,这一思想直接贯彻了早期禅学《楞伽经》中的如来藏思想,即认为佛性“人皆有之,蠢动含灵与诸佛菩萨,一体不异。”具足,更无所欠。大道平等,含生同一真性,但要识此本性,还须直下无心,如来藏思想与无心学说的结合,便是希运的“空如来藏”说。他说:“从前所有一 三摩地

2018-07-19

若鱼龙之会渊泽也以天宝五载四月十日申时示灭于安国寺石楞伽经院。享寿五十六。僧夏三十六。将终寺中亟多变怪。盖法门梁栋之颓挠也。着加趺而坐怡然而化。三七日后茶毗起塔于龙首冈。邻佛陀波利藏舍利之所帝女娲之坟右。以其年十月十日迁入塔焉。弟子朗智道珣如一。追慕师德香火不绝。内侍上柱国天水赵思侃。命释子善运撰碑于塔所焉。有钱塘灵智寺释法玩。俗姓冯。本长乐人也。 三摩地

2018-07-19

至久视庚子驾幸颍川三阳宫诏叉译大乘入楞伽经。天后复制序焉。又于京师清禅寺及东都佛授记寺。译文殊授记等经。前后总出一十九部沙门波仑玄轨等笔受。沙门复礼等缀文。沙门法宝恒景等证义。太子中舍贾膺福监护。长安四年。叉以母氏衰老思归慰觐。表书再上方俞敕御史霍嗣光送至于阗。暨和帝龙兴有敕再征。景龙二年达于京辇。帝屈万乘之尊。亲迎于开远门外。倾都缁侣备幡幢导引。 三摩地

2018-07-19

历史上,中国从初祖达摩以至五祖弘忍,都是以《楞伽经》为禅宗印心的典据,然而这《楞伽经》是属于第三转法轮的甚深经典,这也是玄奘菩萨所弘扬的唯识法相的深妙义理,因此非常难以阅读。到了六祖惠能大师,由于闻说五祖弘忍为其讲解《金刚经》,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从此第二转讲授的《金刚经》便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所以「禅」的证悟者都必须 三摩地

2018-07-19

佛在《楞伽经》中说:我如来广有多名,有无数名。其实,外道所讲的大梵、因陀罗,套一句现在比较现代的名词叫作造物主、上帝、大梵天,是能生有情及万物者,讲的都是「我」、「自心如来」;而外道们都无法证得这个大我、如来,都是依想象而施设建立、而为世人乱说一场。可是自心如来到底是哪个?你如果好奇,现在站起来请问:「自心如来是哪一个?」我当然不能跟你明讲,免得害 三摩地

2018-07-19

禅宗二祖慧可悟得如来藏,菩提达摩以《楞伽经》印证他开悟;六祖慧能悟得如来藏,五祖弘忍以《金刚经》为他印证开悟时,六祖就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到了宋朝,弘传看话禅的大慧宗杲、默照禅的宏智正觉,也都是悟得如来藏而出世弘法,所悟相同,所以后来成为莫逆之交。在西藏地区,笃补巴与多罗那他两位大师也都证得第八识,证悟如来藏的笃补 admin

2018-06-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