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完全没有慧力,根本看不见佛性,想看见佛性,除了定力以外还要慧力,所以佛说:十住菩萨眼见佛性犹未了了,以首楞严三昧力故,能得明了。因此,我们一直在倡导《楞严经》的首楞严三昧,我们倡导第二十四种忆佛念佛的方法,这也是首楞严定的一种;修学这个功夫以后,看见佛性就能了了分明。但是有的菩萨修到九地还不见性,那是声闻缘觉的种性,定多慧少。定慧相等的话,完全 三摩地

2018-07-20

净土之念佛法门有多种,譬如《佛说阿弥陀经》说持名念佛,《观无量寿佛经》说观想念佛,《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系念思维念佛,《楞严经》说念佛圆通法门(念佛三昧)。学人若由浅入深,精进念佛,最终必定会经由念佛三昧转入参禅,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而亲证实相念佛,由净土法门回归到心地法门。学人若于悟后发愿往生极乐,则能上品上生,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下,可以迅速入地, 三摩地

2018-07-20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 三摩地

2018-07-20

此则与法华楞严诸大乘经,毫无异致。总之六祖前多显,六祖后多密。愚人不知宗教语言同异之致,每见宗师垂问,教家不能加答。遂高推禅宗,藐视教典。佛经视作故纸,祖语重愈纶音。(纶音即圣旨,)今之欲报佛恩,利有情者。在宗则专阐宗风,尚须教印。在教则力修观行,无滥宗言。良以心通妙谛,遇缘即宗。柏树子,干屎橛,鸦鸣鹊噪,水流花放,欬唾掉臂,讥笑怒骂,法法头头,咸 三摩地

2018-07-20

楞严所谓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夫大涅槃者,究竟果德。若论如来本心,契经全力,实属乎此。但以众生志愿狭劣,与夫致诚未极,不能直契。故随彼行心,满彼所愿。倘宿根深厚之士,则顿明自性,彻证唯心,破烦惑而直趣菩提,圆福慧而速成觉道。获契经之全益,畅如来之本怀矣。譬如一雨普润,卉木同荣。大根则拂云以蔽日。小 三摩地

2018-07-20

楞严会上,佛敕阿难: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既无所得,但是一心。若净土缘生,秽土缘灭,则娑婆印坏,坏亦幻也。若秽土行绝,净土行兴,则极乐文成,成亦幻也。然此生灭净秽,不离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虽终日取舍,未尝取舍。终 三摩地

2018-07-20

至读《楞严经》言: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恶业圆造者,入阿鼻。六根各造,兼境兼根者,入无间。身口意三,作杀盗淫,入十八狱。三业不兼者,入三十六狱。一根单犯者,入一百八狱。地狱中历劫烧燃,罪毕方受鬼形。鬼业既尽,方与世间元负人怨对相值,为畜生以酬宿债。三途绵远如此。至《较量寿命经》所载地狱寿命,活地狱一昼夜,比较人间算数一万六千二百俱胝年 三摩地

2018-07-20

遂取《首楞严.势至章》若人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之语,命小轩曰“忆佛”,庶几以为临终见佛先容耳。且作山偈,以系于左。随波逐浪去翩翩,弹指声中七十年。岂不向来知忆佛,欲从老去更加鞭。扫除意地空空已,焕发心华灿灿然。决定此身如许见,风埃蝉蜕笑谈边。有盟晚景欲重寻,唯是拳拳忆佛心。数缕香消春坞冷,一龛灯伴夜窗深。破畦蔬雨滋香积,落涧松风发妙 三摩地

2018-07-20

楞严会上,佛敕阿难:“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既无所得,但是一心。若净土缘生,秽土缘灭,则娑婆印坏,坏亦幻也。若秽土行绝,净土行兴,则极乐文成,成亦幻也。然此生灭净秽,不离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虽终日取舍, 三摩地

2018-07-20

目次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首楞严经大方等集贤护经文殊所说般若经华严经.兜率偈赞品华严经.贤首品坐禅三昧经目连所问经大智度论(龙树菩萨)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十疑论(智者大师)净业专杂二修说(善导和尚)临终正念诀念佛宝王三昧论(飞锡禅师)万善同归集(永明大师)《净土十疑论》后序(陈瓘)念佛方便文(江公望)劝人发愿偈(慈照大师)莲宗宝鉴(优昙法师) 三摩地

2018-07-20

楞严》所谓:“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原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是以欲杜其境,莫若体物虚。体物虚,则情自绝。情绝则爱自不生,而唯心现,念一成。故《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去一留,不容转侧。功效之速,有若桴鼓。学道之士,于此宜尽心焉!四、悲愿行者。诸佛菩萨性海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圆通《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又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三摩地

2018-07-20

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首楞严经》言:“譬如有药,名曰灭除。若斗战时,用以涂鼓。闻鼓声者,箭出毒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首楞严三昧,闻其名者,三毒之箭自然拔出”)。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耶?是名在缘。云何在决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后心、有间心生。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生。是名决定。较量三义,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 三摩地

2018-07-20

从这里也可以知道有人不懂念佛法门的殊胜处,不懂其中的关键,自然更不知道无相念佛的功德胜妙,今举《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开示: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是不是一定要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呢?佛在《楞严经》卷八也有开示:“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呪随持呪者,或护禅定、保 三摩地

2018-07-20

在《楞严经》里面佛这么说:【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婬欲,妄言行婬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瑠璃大王、善星比丘——瑠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楞严经》卷八)好!这一段佛告诉我们说,有一位比丘尼叫作宝莲香,宝莲香比丘尼出家以后,依止于佛而出家修学,她持了菩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是不是一定要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呢?佛在《楞严经》卷八也有开示:“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呪随持呪者,或护禅定、保 三摩地

2018-07-20

楞严经云。若飞心中兼福兼慧。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故知紫阁天衣中峰天如妙叶空谷憨山诸尊宿。及陈莹中冯济川诸前辈。密因有在。正果非虚。撒手便行。不移跬步。何待临终十念。始能决定往生。不宜逐迹而求。转乖教理。往生集唯以吉祥善逝为高。其有捐躯舍命者。概斥而不录。独尊庸行。曲为时宜。虽虑出万全。而事难一概。普贤行愿品言。毗卢遮那如来。从初 三摩地

2018-07-20

具如楞严法华及诸经所说。今不具录。又大悲经言。佛在补陀落伽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观世音菩萨放光普照十方刹土。自言过去无量亿劫。于千光王静住如来所。受大悲心大陀罗尼。即从初地超第八地。应时具足千手千眼。由持此咒故。所生之处。恒在佛前。莲华化生。故其誓云。若有众生诵持大悲神咒。不得往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佛告大众。此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已 三摩地

2018-07-20

楞严圆觉等经。亦循环讽诵。持弥陀号日万数。庆元五年春。示疾。召徒属曰。吾学大乘。求生净土。今必遂矣。请作颂。斥曰。我临死。岂更谜语乎。不得已。大书骨头只煨过五字。即累足坐逝。众闻天乐西来。徘徊顶上。有顷而息。茶毗。得五色舍利无数(乐邦文类)。了义。号木讷。钟离少师之曾孙也。年十五。举进土。过金陵。见保宁玑公。闻法开悟。即从剃染。随所至处扁曰昨梦。念念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