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换句话说,这不清净的烦恼是从融通妄想来的,我们在《楞严经》详解时讲过融通妄想,融通妄想中其实有很多是意识心的妄想,但是也能会通到如来藏而产生一些反应;众生往往会把这些如来藏感应出来的功德据为己有,当作是觉知心自己的功德,这就是融通妄想。融通妄想会使众生产生我和我所综合的烦恼,主要是在我执上面;由我执而产生的种种污浊的现象,就叫作烦恼浊。把妄心自己和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但是,这里我们没有时间跟大家详细说明,但是希望大家先远离密教部的经典;那密教部的经典,如果各位要修习要阅读的话,只有一部《楞严经》可以看,密教部的经典只有一部《楞严经》可以看!我们如果说能够依佛的经典,来作为判断的依止的话,那么不管上师有多大的名气,或者我们跟上师有多深的情分,其实我们如果为自己的法身慧命着想的话,还是要回归佛说的经典,要对上师所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例如《楞严经》就有这样开示,我们看佛陀在《楞严经》中怎么说。佛说:【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实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欢喜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绵爱其心;破佛律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讲记:「这时候,就由于所造的业行差别不同,于是随着各个有情所应承受的异熟果报,就有了卵胎湿化四种不同有情的受生了:卵生有情都是由于了知性(阿含说:想亦是知)所产生的同类认同之想而决定来世受生之处所,胎生有情则是由于情执所生的贪爱或厌恶来决定是否受生于将生之处所,湿生有情因为没有情执而以聚合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但是,这里我们没有时间跟大家详细说明,但是希望大家先远离密教部的经典;那密教部的经典,如果各位要修习要阅读的话,只有一部《楞严经》可以看,密教部的经典只有一部《楞严经》可以看!我们如果说能够依佛的经典,来作为判断的依止的话,那么不管上师有多大的名气,或者我们跟上师有多深的情分,其实我们如果为自己的法身慧命着想的话,还是要回归佛说的经典,要对上师所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陀涅槃七百年后,印度大乘论师龙树菩萨出世弘法,因其行解证悟殊胜,受龙王礼请,在进龙宫说法时,菩萨见到《龙藏》,其中这部《楞严经》菩萨披阅之后,觉得可以利益世间众生。于是回来后,诵写出来,被当时印度的国王奉为国宝珍藏且禁止外传。《楞严经》尚未传到中国之时,就已久负盛名了。公元580年有印度的僧人来到中国,拜访智者大师,谈到止观中三种观照的观点和印度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样你们是不是已经找到你自己的意根了?当然意根还有很多的特性,还有极多的大功德,所以《楞严经》才说:意根默容一切诸法。意根遍缘一切诸法,伶俐得不得了!谁都比不上祂!解脱道的修证必须要靠祂,祂若不肯灭掉自己,阿罗汉就进不了无余涅槃;但是,佛菩提道的修证也需要靠祂,将来利乐无量有情,成就佛地广大无边的功德也要靠祂;祂时时刻刻在无漏有为法上所显示的大功德 | 三摩地 2018-07-22 |
|
《楞严经》上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于不知这个常住真心。我们有情生命之所以得以延续,乃是赖于有真心如来藏的执持,祂本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量无数劫生生世世默默伴随着我们,依其大种性自性等因缘化现众生七转识心永无疲惫,而我们的见闻觉知意识心在死后再去投胎时即会永远消失,不能到未来世,所以来世定为另一个全新的意识心,张三变成了李四,此世为人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时《楞严经》都还没有讲完,正好讲到十习因的因果,所以每次讲完后都有人脸是黑的或是紫红色的;因为他们心中可能是认为我在说他们的不是,然而其实我只是依据直解罢了!可是当时他们心中都变得很怪,总是不自在。如果他们现在再听《优婆塞戒经》,很可能听到一半就中途袖子一甩,走了!想要当菩萨,得要先了解菩萨的戒法,菩萨戒是十二部经中的毘尼,不该说:讲戒的部分我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至于众生是如何感招地狱果报的呢?《楞严经》卷8有说:【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什么是十习因?一、淫习交接:此淫习乃是发于互相研磨,而研磨不休息,因此便生大猛火,暖热相现前,故众生彼此之间淫习相然,故招感地狱中便有铁床铜柱等事;因此十方诸佛如来都观此行淫是欲火,会焚烧修道成就的功德;而真修菩萨道者看到淫欲,心必远离,观此淫欲犹如火坑一般。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三)阿修罗阿修罗的成分比较复杂,天、人、鬼、畜生四道众生中习性相近的一类统称阿修罗,故阿修罗可分别摄于天、人、鬼、畜生等四道(详见《楞严经》卷九)。譬如有一类阿修罗,类似天人,但傲慢无礼,常与天人征战。又有一类阿修罗生活在海底,容貌可怖,这是畜生道中的阿修罗。阿修罗虽也有听闻佛法者,但难以生起深信。生为阿修罗者,多是生前以傲慢心造作小善小恶者(下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时《楞严经》都还没有讲完,正好讲到十习因的因果,所以每次讲完后都有人脸是黑的或是紫红色的;因为他们心中可能是认为我在说他们的不是,然而其实我只是依据直解罢了!可是当时他们心中都变得很怪,总是不自在。如果他们现在再听《优婆塞戒经》,很可能听到一半就中途袖子一甩,走了!想要当菩萨,得要先了解菩萨的戒法,菩萨戒是十二部经中的毘尼,不该说:讲戒的部分我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其次是不同程度地节欲禁欲,如《楞严经》卷八说,人若未能离妻妾恩爱,只是“于邪淫中心不流逸”一点也不想有婚外性关系,则能生四王天;“于已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独居禁欲时还不能完全没有性的想望),能生忉利天;“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能生夜摩天(《正法念处经•观天品》也说:“若能离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其次是不同程度地节欲禁欲,如《楞严经》卷八说,人若未能离妻妾恩爱,只是“于邪淫中心不流逸”一点也不想有婚外性关系,则能生四王天;“于已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独居禁欲时还不能完全没有性的想望),能生忉利天;“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能生夜摩天(《正法念处经•观天品》也说:“若能离 | 三摩地 2018-07-22 |
|
《楞严经》说:“定能发慧。”是说禅定的本身并不能生的智慧,禅定只是有利于声闻、缘觉对“无常空”和“缘起性空”的观行而发起智慧,禅定的定力只是有利于大乘般若智慧的显现。是故二乘的出世间智慧和大乘的般若慧的本身皆无关禅定。在大乘佛法里,四禅八定通常要到三地才开始修习,三地以前无暇修习,主要的时间都是用来修学般若慧。三地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以是意故,佛在《楞严经》中一语道明:“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这个常住真心。”《如来藏经》云:“我见众生烦恼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而我们却被世间幻象所迷惑,且由于种种误导而无法认识找到真心,所以一直习惯于以这个处处思量做主之心为我,以为这个就是自己与生俱来的真心,身在宝山不知宝,“ | 三摩地 2018-07-22 |
|
藏密四大派古今诸祖所言涅槃心,悉堕五现涅槃之中,佛于《楞严经》中说为外道;不论其定境及神通境如何高强微妙,悉名世间智,不离三界有为生死法故。出世间智者广有多种,略说有三: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具十智: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集谛智、灭谛智、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无生智;此十智函盖漏与无漏,以世俗智通三界四禅八定有漏法故。三乘无学俱解 | 三摩地 2018-07-22 |
|
故而世尊在《楞严经》中开示: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在经过绵密的观察,发现到这颗觉知的心本是虚妄,更妄论其所坚持的想法更是如同幻化,即可亲证世尊所说的想如阳焰,一切的想(觉知心以及其中的种种念)无非如同阳焰,在前方恍惚可见,但并非实际存在,若不能发现这个,就如同干渴的小鹿,不断的去追寻着阳焰,却以为前方有水,如此虚妄奔驰,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须臾之间,龙女成佛对于五障之身的除,在三部最伟大的大乘以典《妙法莲华经》、《楞严经》、《华严经》中都有动人的开演。在《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里,文殊师利菩萨对智积菩萨说道,他在海中龙宫,常宣说妙法莲华经。智积菩萨就说:“这部经甚深微妙,可以说是经典中的实物,世所稀有,龙宫的众生有没有精进这部经而快速成佛的呢?”文殊说:“有娑竭罗龙王 | 三摩地 2018-07-22 |
|
《楞严经》中佛早就讲过了:传戒者本身若没有戒体,或是持戒不清净,如此受戒者是无法得须陀洹果的,因为是不得戒体的无效传戒,那么修过双身法的大法师们还能为人传什么戒呢?但若传戒者清净自守,也都没有犯过戒律,你就能从他那边得戒;如果真的有得戒,未来一定可以得解脱的。如果有真的得戒,他所传的法绝不会妄传,最多只是依文解义,绝对不会未悟谓悟而误导你:离念灵知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