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单单是无意错说佛法的大法师们,若是依照阿含诸经的标准来算,那已经是得到无量罪了,更何况是为了维护名闻、利养、眷属等等法,而去故意诽谤说正法的大法师们,那又是怎么能够可以免除无量重罪呢?因为单单只是诽谤声闻法的正法的时候,那就已经是地狱罪了!更何况是诬谤……你所诬谤的乃是最胜妙的如来藏法、一切种智唯识增上慧学的法,而这样诽谤大乘胜妙法 | admin 2020-04-07 |
![]() |
因阿赖耶识○○○○○○○○○○,故纵使经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等等。九点半左右通知要验收,于是与其他四位学员一同入小参室报告。轮流报告完以后,主三和尚补充后又出一道考题:…………。这是因应二○○三年退转那批人,提出阿赖耶识由真如所生,故○○○○○○之状况而施设之考题。于是便回座位思惟整理。 | admin 2020-03-03 |
![]() |
为什么会有这些种种的差别呢?因为过去世行布施的种种差别,而产生了福德果报的种种差别。《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卷1开示说:【罪福随身,如影随形,植种福者,亦如尼拘类树,本种一核,收子无限,施一得倍万,言不虚也!】(《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卷1)意思是说,一个人身口意行所造作的一切罪业与福业,都会紧跟着自己,就好比身影紧跟着自己。种植福德的人,也好比种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我们不要轻忽救护一个人的果报,或觉得说救一个人好像只是说几句话,但实际上这个可能会关系到一个人的性命,而且甚至是这个人可以成就道果,乃至这个人成就道果后可以度无量无边的人。所以,从这地方来看我们可以知道,恒伽达他过去生愿意这样仗义执言,不怕得罪国王,所以有种种好的结果。所以我们在世间法上可以观察这些因缘,如果有需要的时候,我们救人一命就可以让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是卖身供养三宝的果报。从前有一对贫穷的夫妇,这位先生叫作罽夷罗,他工作得非常辛苦,却有一餐没一餐的,总没办法让自己可以得到温饱。有一天,他看到他去帮佣的那一户人家的长者到寺院去供养三宝的时候,他心里面不禁有了一些感触。后来回到家以后,休息时他就开始感叹!这时候,情绪一上来就不禁落下泪来。刚好他太太的手就放在那里,一滴泪水就滴到了这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应当去想:世间上所说的一些果报,跟这相比实在是太轻微了,所以应当要能够安忍。甚至有人他因为杀人,但是他心里面,他却想个念头:反正我杀人就是一命赔一命嘛!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这个人我是一定要杀的,谁叫他杀害我父母。所以这个人,就抱持这样的作意去杀人。就算是他情有可悯,可是实际上在法界中,他业报却是他难以想象的;如是者他可能因为杀害对方而到地狱去。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忍辱的波罗蜜,是根据正理的;比如说一个人,他如果常常瞋恚,他会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就要去想,有的人他就对于这果报,他并不清楚。那我们就要说,比如说一个人面貌丑陋,他就是因为前世就可能是因为不能接受别人对他的侮辱或是毁谤等等,所以他就一报还一报,所以带着很强的瞋恚心,然后就得到这一辈子面貌这样的形态。我们可以说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位菩萨,他叫安世高, | admin 2020-02-21 |
![]() |
在前一集节目中,我们已经说明了业的意涵,就是指过去造作的善行或恶行,而形成了一种会感生未来苦乐果报的势力,就是业力;而业力在没有失坏之前,必定会依着它的势力,去报偿该有的果报。在《优婆塞戒经》中,释迦世尊开示:【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优婆塞戒经》卷7)就是依着所造业受报的时间来区分业有四种。在部派佛教的《成实论》中 | admin 2020-02-21 |
![]() |
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告诫弟子们:【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就是强调业力是无可逃避的,不管善业或恶业在没有失坏灭除以前,有业就会有果报;今生不受报,来生不受报,就是千千万万生,业力照样存在,只要因缘和合还是要受报的。像学佛人熟知的《慈悲三昧水忏》,它的作者唐朝晚期的悟达国师,曾经述说这一忏悔法门的缘起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业就是指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的力量、势力,由业的势力就有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因果报应,以及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的三世生死轮回相续;所以善业有生乐果的势力,恶业有生苦果的势力,一切苦乐果报,都是因为业力所导致的。业力真是不可思议,所谓:【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46)既然众生在三界中生死相 | admin 2020-02-21 |
![]() |
根本正果,或有相似或不相似,受果报时在活地狱、黑绳地狱;饿鬼、畜生、人中三处受于余果。若于一人作杀庄严,作庄严已,有二人死,当知唯于本所为人得作、无作。】(《优婆塞戒经》卷6)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这么说:身业这三件事,都有有作罪和无作罪,但是口业就不一定了,不会像身业具足有有作罪和无作罪。佛说:是义不然!佛又说这个道理是不正确的,前面这样子讲的 | admin 2020-02-21 |
![]() |
这三个罪会影响到未来世的果报,所以在这里佛开示说:欲界天这六天当中没有方便罪,只有根本罪、成已罪。譬如偷盗罪,欲界六天的天人他们不可能有窃盗的方便罪,只有根本罪和成已罪。欲界六天的财物各有所属,欲界天人想要得到任何财物的时候,都看各人的褔报而有胜劣差别,但不会没有褔报,所以他们想要得到自己的财物都随时可得,但是想要得到别人的财物也是随时可得的,因为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先说正报的果报,经中如是说:【是十恶业,决定当得地狱果报,或有饿鬼或有畜生。】(《优婆塞戒经》卷6)也就是说,如果是造作十恶业道,那就一定会得到地狱的果报,若是比较轻微的十恶业道,就会堕入饿鬼、畜生道中,就更与解脱及佛菩提无缘了。总而言之,造作十恶业道,就必定堕入三恶道中;三恶道恶报完了以后,还有余报等着他。什么是余报呢?我们再看一下经中怎么说 | admin 2020-02-21 |
![]() |
有作跟无作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得到有作色不一定受果报的;得到无作色的人,未来一定要受果报。这个是什么样的道理呢?有作色的意思是说:有根本意业而没有特地作诸方便及成就业道。也就是说,因为没完全熏进心田中,所以不一定会受果报;也就是说,未来世必须再熏习造作,才会造相应的恶业道。因为必须要再熏习造作的缘故,所以就叫作有作;也就是说,未来世必须要重新的再熏习 | admin 2020-02-21 |
![]() |
也许父母的那颗殷殷护佑之心终于松了口气吧,我在他们一路小心注视下,也终于没改了那单纯而憨直的性情,如今却也安然地生活着,也许在父母心中我是多么侥幸,但在自己的心里,却是一份笃定!深信佛法的我很清楚,人生际遇,无非因缘果报,今生善良是过去生习气的延续,那过去生就不会与人结怨太多,今生就不用担心常被人欺负。带着这份领悟去观察周遭的一切,就发现许多有趣的 | admin 2020-02-21 |
![]() |
无明因缘生于求心,名之为爱;因爱所作名之为业,是业因缘获得果报。】(《优婆塞戒经》卷六)这里面为我们开示,一切众生都有杂心,因为众生善恶不定,不是纯善,也不是纯恶的,因此称为杂心;所以这个不是像古人所主张的性善或性恶之说的二分法,因为大善人有时候也会作一点小恶事,偶尔也会欺负众生;大恶人有时候也会作一点小善事。所以因为杂心的因缘就有杂烦恼,因为众生 | admin 2020-02-21 |
![]() |
】(《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四)由这里面的开示我们也可以了解先受报的业,是属于力量比较大的,包括这个业本身就是重业,因此本身就有很大的力量;或者将舍报前现起的业,因为时间最接近,而念力较强的缘故,譬如临终之人随念佛之净念而往生极乐世界;或临终忆念曾作过的大善业,这时因善念力的关系,使大善业的果报境界现前;或者是常常重复在造的业,因此累积了很强的力量; | admin 2020-02-21 |
![]() |
接下来谈一谈如法求物施的果报。世尊开示: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前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举例而言:假如过去世布施,所得的财物不是如法所得,这个包括说要布施所得的财物,可能是偷盗物、圣遮物、众共物、三宝物,施一人回与多人,施多人回与一人,乃至恼他人而得、诳他人而得、欺他人而得的种种状况;今世得财已,当为王贼水火所侵。何以见得我们今世所受用的财物 | admin 2020-02-21 |
![]() |
】众生五阴皆是由于生灭虚妄性的六识心,造作诸业的缘故,而由自心如来藏中所出生;因此依据不同的业行,便会出生不同的五阴世间,所以才会有六道众生种种不同的果报身,也才能成就十种法界。因此正确的佛法知见是:【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而不是说有一位造物主创造了众生,或者由造物主来决定众生的生处。真实的道理是一切的 | admin 2020-02-21 |
![]() |
所谓的花报,就是在果报之前,因为花以后就会结果。所以可以想见,花报就这样的殊胜,马上解决这一生业报的种种问题;所以可以想见,未来果报一定不可思议啊!所以世间的人想要免除生活上的许许多多的痛苦,无论是钱财,还是色身上种种痛苦,更应该努力地精勤来修习、修学、修集福德,何必要放纵懈怠来放逸呢?佛有说过:像佛的金色身,虽然不是每一位众生都可以出生在佛世而看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