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那么六祖大师这一段所说的就是说:愚痴的人不晓得这个因缘果报的道理,犯了过失以后,或是说平常的日子里面,认为说我只要努力修福,那就对了;而并没有想到说,怎么让自己能够解脱于这个生死的系缚?怎么让自己能够成就佛道而远离这些贪、瞋、痴烦恼,远离这些生死的这些苦业?只是认为说,修福本身就够啦!平常布施供养,虽然说这个福无量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这样恶取空的人,他在未来际还是必须要面对严厉而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因为他的业行就是如此,而又没有实相忏悔的功德。可是,如果一个真实实证而转依真如体性的修行人,他就不会有所造作而取舍,当他有过失的时候,该忏悔的时候忏悔,该改过的时候改过;他的心虽然远离世间的戒律相,但是他的五阴身口意行,仍然是中规中矩而不犯戒,而成就无作戒的功德。这样的行者才是真正理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这样恶取空的人,他在未来际还是必须要面对严厉而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因为他的业行就是如此,而又没有实相忏悔的功德。可是,如果一个真实实证而转依真如体性的修行人,他就不会有所造作而取舍,当他有过失的时候,该忏悔的时候忏悔,该改过的时候改过;他的心虽然远离世间的戒律相,但是他的五阴身口意行,仍然是中规中矩而不犯戒,而成就无作戒的功德。这样的行者才是真正理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谓烦恼障、业障以及果报障这三种,经中有说:欲灭此三障罪者,当用何等心,可令此罪灭除?先当兴七种心以为方便,然后此罪乃可得灭。何等为七?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发菩提心、五者怨亲平等、六者念报佛恩、七者观罪性空。(《佛说佛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的内容。第一种就是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这些错悟的见解,在平实导师书中,都有详细的解说和辨正,您如果愿意努力向他人推荐平实导师的正法书籍,努力向他人推荐正觉同修会所弘扬的八识论正知正见,这一世努力护持正法的结果,不仅能使您免除下地狱的果报,一定也可以使您有亲证如来藏的因缘。以上建议提供给您参考。各位菩萨!一般来说人们所造的恶业,大多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以身口意行伤害其它有情众生者居多,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此我们看到他人表现很好而有殊胜的果报,或者有胜妙智慧,或者有在道业上有所实证;我们看到的时候,我们都应该随喜赞叹,来实践随喜赞叹这一分最上供养的功德,这样来成就这一分最上供养。但是,我们在随喜赞叹之后,同时还要继续配合回向来加乘当中的效果,将此随喜赞叹的功德,回向早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以这样来增益随喜赞叹的功德。所以,随喜赞叹功德,还是可以透过回 | 三摩地 2018-07-22 |
|
有情众生为冤亲债主所障碍而求救于菩萨的时候,有修有证的菩萨则以慈悲力和修持力,来感化疏导那些冤亲债主的仇恨和执著,使其得以解冤释结而转生善道,被加持者也就因而可以得到消灾免难、吉祥如意的结果;不过事情过后,被加持者必须要归依三宝、护持正法、断恶修善、改往修来;假使无法记取教训而不断的重蹈覆辙,则难免恶业果报的再度现前。假使有人自己不修行,而总是希望 | 三摩地 2018-07-22 |
|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周利盘特伽这么愚笨呢?这都是因为周利盘特伽在往世当师时心中吝啬,老是害怕别人得了法以后就会和他一样的有智慧,于是常常吝法而不肯教导别人,才会招来这样的果报;而且短命到一出生就随即死亡,如果不是隔壁老婆婆的帮忙,他还是无法存活下来呢,岂只是愚笨而已啊。世尊怜愍周利盘特伽是如此的愚痴,于是教他安居下来,不要到处走动攀缘,也不要再背诵受 | 三摩地 2018-07-22 |
|
若于贫苦无力兴办供养的有情,兴慈愍心,将自己供品,布施与他,令其于如来前及如来塔庙前持用供养,愿其招感福乐果报,但自己无所供养,是名唯教他供养。若自己于佛及塔供养,亦施他令供,是名自他俱共供养。《瑜伽师地论》说,若唯自己供养,应知获得广大福果,若唯教他供养,应知获得大大福果。若能自他俱共供养,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7.财敬供养,若于如来及如来塔 | 三摩地 2018-07-22 |
|
藉此因缘,护念弟子与诸冤亲债主,解冤释结,转化恶业为淨业,使有缘众生各自明了自己之业行与果报。祈求诸 佛菩萨慈悲摄受弟子OOO之冤亲债主,开示正法知见,令其心开意解,不再被业所系、怨恨所缠,障其道业。弟子也会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菩萨戒本、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十善业道经•••等),于读(诵)前,弟子会诚心邀请冤亲债主前来听闻,共同薰习善恶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未来世因缘成熟时,将受到种种不可爱的异熟果报。除了会严重遮障自己的道业以外,也会使菩萨们难以摄受众生。因此,与其放生不如护生。菩萨应该在保护环境上面多加用心,让动物们有安全而且食物充足的生存环境,这比买动物来放生求功德要好多了。至于事相上的仪轨,佛在行放生业的时候,可以先对这些众生说明归依三宝的好处,然后为这些众生进行三归依。希望它们未来际,生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以念佛、持咒来求感应、求果报的话,那念佛、持咒本身就不是佛法了,因为已经离佛法很远了。如果以念佛跟持咒作为我们修行的助道法,这样的话,念佛跟持咒无妨方便说为它就是佛法。但是我们必须以念佛或是持咒,真正趣向于我们要修学的、真正的、解脱道的法,甚至是大乘佛菩提道究竟解脱之法,这才是真正的佛法。第十种:有的人认为,每天打坐就是佛法。在现在的佛教界里面 | 三摩地 2018-07-22 |
|
即使要到地狱法界,他们在地狱相出现的时候,譬如说有人应该下火车地狱,他即使看到烈火的车子来折磨他,他还是可以念佛,即使情况很危急,他还是可以大声念佛十声,这样地狱的相就会离开了,地狱的相就会消灭了,他果报尽了,一样可以往生极乐净土;只是品位比较差一点,可是将来一定可以成就佛果。他在地狱中的岁月,就转变成在莲花中的岁月;可是莲花中的岁月,总是好过地狱 | 三摩地 2018-07-22 |
|
甚至地狱道中许许多多的众生,受地狱之苦,认为自己心智恶劣,甚至如同木石,对一切都没有感情,已经变成无血无肉的人——这样地狱果报的众生,不应该说是人——这样的众生会以为,一切的因缘都已经尽了。可是佛陀并不是这样认为的,如果地狱报是因果注定,那你还有意念存在,苦虽苦,你还是可以忏悔,还是可以脱离这地狱的果报,只要如理思惟就可以。佛陀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的观念并不畏惧果报,而是畏惧隐藏这些恶事;透过隐藏而让自己的心性变得污秽、变得混浊,没有办法承受自心的光明。所以,对于果报认识,和众生已经有大大的不同。甚至说,许多的恶业都会变轻;因为有些恶业,通过忏悔可以了解都是自心所作,所以自心所作都是没有真正的形像,没有真正的常法、永恒之法可说,一切果报的都是变异性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了解:我不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在讲轮回的时候,都会讲因果轮回或是因缘果报;也就是说,业报的流转它是一个必然性的,众生什么时候造一个业,如来藏会帮你记录下来,你亏欠他人或是他人必须要偿还于你的,都能够互相记录。也是说,他那位有情如来藏祂也会记录,也就是说这世界上很公平;而且,两方的两造的如来藏所记录的都是相同的,不至于说有一边所记录的是不如实的。所以,要维系因果轮回,就是要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然而众生应该了解,我们在讲轮回的时候,都会讲因果轮回或是因缘果报;也就是说,业报的流转它是一个必然性的,众生什么时候造一个业,如来藏会帮你记录下来,你亏欠他人或是他人必须要偿还于你的,都能够互相记录。也是说,他那位有情如来藏祂也会记录,也就是说这世界上很公平;而且,两方的两造的如来藏所记录的都是相同的,不至于说有一边所记录的是不如实的。所以,要维系 | 三摩地 2018-07-22 |
|
也就是说,五欲只要轻微的受,在这个佛道中继续前进就好;不至于将五欲很浊重的部分,来困扰自己的身心,导致自己未来非常重的果报。每个阶段对于菩萨戒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不用担心受戒以后,要马上持戒,这不是佛制定这个菩萨戒的标准。而每一位菩萨都是要受戒的,因为只有受戒以后,你与菩提心相应的程度会提高。四不坏信隐含着许多应该具备的观念。譬如一个人学佛的目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更重要的是,共修菩萨道的时候,功德是整个团体一起合作建立的,那么未来生的果报就会是团体中每一分子都会有一分功德;所有的功德我们都能够参与一分,使得菩萨之间未来的缘会结得更深。这一生已经和合在一起行菩萨道了,团体的力量一定会比个人的力量大得多;所以,未来生果报应现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享到一分,这会使得未来生善友们还会共同相聚在一起。到了未来生可以用未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过去生当中小气,阻止别人布施,所以今生的果报就是贫贱;因为过去生当中随口骂别人,特别是骂到贤圣僧(殊胜的比丘尼僧),随口叫人家是小婢,所以今生她就得来作奴婢。这就是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丝毫都逃不掉。可是今生的佛陀在度这一位老太太的时候,这个叫作度众,没错吧?这样的一个度众,对佛而言,有没有妨碍祂的修行呢?没有!或者说度众正是佛的修行,修行就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