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透过布施行的这个庄严,你可以让其它的众生了解到贪欲的过失,可以知道贪着一些事情,有种种的不利于自己未来世的种种的果报会发起。所以当这世间上,如果有一些天灾人祸的时候,你就可以在那个团体中来倡导怎么样去救济、怎么样去赈灾,然后鼓励大家往这地方来走;然后还可以告诉大家,如何藉由这样所布施的功德来回向,可以让他自己的家人、小孩都得到一分安乐。世间的人关心 admin

2020-02-20

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4〈杂品第19〉也有说:【善男子!如人买香:涂香、末[mò]香、散香、烧香,如是四香,有人触者、买者、量者,等闻无异,而是诸香不失毫厘;修施之德亦复如是,若多若少、若麁若细,若随喜心、身往佐助,若遥见闻心生欢喜,其心等故,所得果报无有差别。善男子!若无财物,见他施已,心不喜信,疑于福田,是名贫穷。若多财宝自在无碍,有良福田,内 admin

2020-02-20

有些人听了佛陀有关布施的开示以后,明了了由于有如来藏异熟性的缘故,所以今生所造的善业,在来世会得到百千万倍不等的果报;但是却认为,来世命终之后,今生所造善业的果报,就会完全失坏了,要再靠来生努力去造作善业,来积累后世的福德。但是这种见解其实是不正确的。世尊为我们开示说:【若人以房舍、卧具、汤药、园林、池井、牛、羊、象、马,种种资生布施于他,施已命终 admin

2020-02-20

这样的增长可以让我们依于这样的三归五戒之后如实的四种修行,而终究能够证得少分地、慢慢地具足这五种果报。五种果报:第一个、无作果,第二个、报果,第三个、余果,第四个、作果,第五个、解脱果。经文说具足受持五戒,当然五戒之前一定还有三归,有三归、有五戒这样慢慢地少分具足了以后,小乘声闻见道----断我见,乃至大乘菩萨明心所需要具足的四证净,也就是四不坏净。对 admin

2020-02-20

当供品准备好了,记得要亲手供佛,可千万不能使唤别人上供;因为这里面有布施因果,也就是未来世实现果报时,那分福报将会交给别人来控制,自己就不能随意使用了。也许有人说:景气不好,我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去买上好饮食来供佛。那也没关系!可以用一朵花乃至无量花,也可以用一香乃至无量香来供佛;也可以用一首偈乃至无量偈来赞叹佛。譬如弥陀赞:【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 admin

2020-02-20

如果这位酒驾者是菩萨的话,众生又如何看待菩萨呢?当然不会有好的印象,也失去了菩萨应有的威仪,菩萨未来又如何度众呢?更何况菩萨饮酒,在戒律上乃是犯戒,不论是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或者菩萨戒,都有很严重的果报,不能不慎!又这一件事,对自己及家人都不好,常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有人喜欢,乃至好赌成瘾,造成债台高筑,家庭破裂等等问题发生。后学曾经亲自处 admin

2020-02-20

所以者何?檀波罗蜜因缘故,得大富无所乏少;尸波罗蜜因缘故,出三恶道,人天中尊贵;住二波罗蜜果报力故,安立能成大事,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论》卷41)檀波罗蜜就是布施波罗蜜,尸波罗蜜则是持戒波罗蜜,用布施与持戒来与众生结善缘,不仅能消除种种恶因缘,当然更能增长寿命、增长财物,乃至得大富、出三恶道。就依着这二个波罗蜜可爱果报的功德力长劫累 admin

2020-02-20

简单来说,所谓的善业就是所造作的这个业因,会让人在未来世得到可爱的异熟果报,而会在人天善道中受乐;而所谓的恶业则是所造的业因,会让人在未来世得到不可爱的异熟果报,而会堕入到三恶道中受苦果。最可怕的是地狱的寿量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大都是以兆年来起算,乃至要到几十大劫那么长久的时间;而且在地狱受完报之后,还要辗转经过饿鬼道、畜生道之后,才能够再回到人间; admin

2020-02-20

 我们举例来分析说明一下:如果一个人他死了以后,他投胎成为另外一个人,因为他下一世有人的异熟果报,他投胎以后就不可能成为住在祖先牌位当中的祖先,因为他已经有另外一个人类的异熟果报的五阴身,他投胎成为人了。又例如说,如果这一个人他死了以后,他有天界的福德而可以往生成就天界的异熟果报,例如欲界天来说,他是要转生去欲界天去当欲界的天人,或者他因为有了 admin

2020-02-20

它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常会因为无明所罩,不知慎修身口意行,因而造作了种种未来世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当临命终时,这恶报的业风吹起,落入中阴阶段,依着原有的贪欲执着,就会对未来世的父母生起颠倒想,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入胎,犹如睡着了一样;那等到醒来的时候,哇哇落地,已经堕在畜生道中,纵使说它曾经有愿想要求生诸佛净土,还是难以成办。因此释迦牟尼佛开示,如果能 admin

2020-02-20

念佛法门之第四个殊胜----果报殊胜。除了这现世可获得的利益之外,念佛人说他果报殊胜。那么念佛人有四种果报殊胜:第一个就是前面所讲的他一定可以往生,一往生就离开轮回,只要一到了极乐世界就离开了轮回。再来说念佛人可以了生死,因为修念佛法门的人容易进入实相念佛。我们参禅要悟其实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参禅人经由念佛法门的帮助,那么要眼见佛性,要能够到达实相念佛 admin

2020-02-20

果报成定数与否,在《优婆塞戒经》卷7〈业品〉第24开示著:【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 举个例,假使一个人很专心在行善布施,布施后心不后悔,甚至发愿做善事,那么此人趣向天界的机率便相当大。同样地,假使一个人很专心欢喜地做恶事,那趣向三恶道的机率也是可想而知。由此世尊开示之真理得知 admin

2020-02-20

现在有的人说,为了要环保,所以不要烧那么多金纸,那干脆开阴间的支票,支票上写有大金额的纸钱,代替燃烧大量的纸钱,这如果从世间法的环保角度来讲的话,倒也是解决环保问题的一个方法;但是你烧这个阴间的支票上去的话,这个阴间的支票他能用吗?阴间的支票,还是属于见取见,因为阴间的众生,他还是依照他因缘果报的福德,来受用他所应该受用的资具,所以你烧这些东西给他 admin

2020-02-20

尤其是过去生一天到晚只是打坐修禅定,而不是布施行善的人,纵使修得了四禅,乃至四空定的证量,舍报后生到色界天,或无色界天的这些禅定天当中,成为色界天或无色界天的天人;但再长的天人岁寿,都还是会报尽;报尽之后,必定就要下堕三恶道去,去报偿过去所造而未偿的恶业果报。所以这些不离三界果报的善业,都是迟早会消失掉的,执着善业而想要获得善业的果报,执着于欲界天 admin

2020-02-20

这就好像中国俗语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可能种了豆子,而却长出瓜来啊!同样的道理,我们杀众生而断了众生的性命,却说这样能够得到福德,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啊!因为杀害众生是凶事,要得福德却是吉事,我们想要用凶事来得到吉事的果报,这样叫作颠倒见。因此我们应该是要用像:香、花、乳、酪、酥、药等等的清净物品来供养,才会得到吉祥的果报的。阿弥陀佛!------《三 admin

2020-02-20

那么如果他造了杀人、放火、毁谤正法或贤圣等等的大恶业而入地狱去了;这时候子女为他追福,同样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他在地狱当中,时时都遭受着重大的苦恼,所以他一心一意都只想着如何逃避凄惨的痛苦,他根本没有时间想到孩子们为他追福所准备的物质享受;因为这就是地狱的果报。另外,世尊也说,如果是造小恶业而往生到畜生道,或是重新出生为人的话,我们为他所作的追福,他 admin

2020-02-20

而且,因为持不杀戒,是对所有的一切有情众生都发起誓愿,从今以后不再去杀害任何一位有情众生;所以,持不杀戒的功德果报,是从所有一切的有情身上都可以得到的;而一切有情众生的数量是无量无边的广大,所以世尊告诉我们,持不杀戒的功德果报也就会无量无边的广大。而且,持其他的四种戒,也和持不杀戒同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果报。在布施度当中,法施、无畏施以及财施等三种, admin

2020-02-20

如果我们所说的因果的道理是这样的话,所有的有情都互相吃来吃去,永远都不能解脱了!真正的道理是:如果我们今天受了他人的伤害,这是因缘果报显现出来的结果,后来因缘回复成对我们有利。因为我们可能过去世受害,所以过去世我们是不利的,有人得利了。因缘转换之下,现在换我们得利了,有人是不利的。这个时候,我们对于过去的因缘,并不是加以报复,说那我把牠吃了,就是度 admin

2020-02-20

世尊在经中常为弟子们宣说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相,以及往生三界的种种因由果报,希望弟子们能够了知,三界所有境界都是幻有幻灭,不可贪爱,因而能够发起出离心,努力的修行以离开三界之系缚。这都是属于世界悉檀的范畴。什么叫做对治悉檀呢?对治悉檀的意思是说,佛世尊为了弟子想要求出三界而不能成办者,巧设种种对治的方法,使他们能够证得解脱果。同时,也使弟子们能够以种 admin

2020-02-20

阿修罗则不单属于一趣,而是散布在五道之中,善恶不定;因为瞋心重的缘故,受无酒的果报,所以又叫做无酒。以上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总名为六种凡夫世间。十法界除了以上所说六种凡夫世间以外,还有四圣法界。所谓四圣世间,就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和佛法界;由于未入无余涅槃,或不入无余涅槃,常住三界广度众生,名为非世间非非世间,也就是,能出离世间,而却常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