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佛在《大宝积经》曾开示:“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也就是说:今世所应该受的业,如果还没有偿还完毕,纵使经过一百个大劫以后,因缘成熟了,还是要受报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业还没有报尽,就算自杀了,未来世的因缘成熟,还是要受报的,不会不报。所以说,自杀乃至杀生之事,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方案,应该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如来藏不生不灭、贯通三世,储藏众生之善恶业种不失,因此其随缘兑现因果报应亦丝毫不爽,故对每一世出生的五蕴来说,这些储存在如来藏中的善恶业种,未来现行果报还在,亦极为可怖,如《大宝积经》卷57:【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此千万不要听说罪性本空,便毫不畏惧的造作罪业,届时果报现前时,再后悔则为时已晚。虽然证悟的菩萨能转依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如来藏不生不灭、贯通三世,储藏众生之善恶业种不失,因此其随缘兑现因果报应亦丝毫不爽,故对每一世出生的五蕴来说,这些储存在如来藏中的善恶业种,未来现行果报还在,亦极为可怖,如《大宝积经》卷57:【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此千万不要听说罪性本空,便毫不畏惧的造作罪业,届时果报现前时,再后悔则为时已晚。虽然证悟的菩萨能转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如来藏不生不灭、贯通三世,储藏众生之善恶业种不失,因此其随缘兑现因果报应亦丝毫不爽,故对每一世出生的五蕴来说,这些储存在如来藏中的善恶业种,未来现行果报还在,亦极为可怖,如《大宝积经》卷57:【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此千万不要听说罪性本空,便毫不畏惧的造作罪业,届时果报现前时,再后悔则为时已晚。虽然证悟的菩萨能转 三摩地

2018-07-22

如《大宝积经》卷57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陀在经中说:纵使经过了百千劫4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还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我们仍将要承受自己过去所造之业的果报;这就是佛法中常说: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我们死亡的时候,自己的身体(色身)和意识都会死亡消灭,但我们所造的业不亡,仍然存在于我们永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如来藏不生不灭、贯通三世,储藏众生之善恶业种不失,因此其随缘兑现因果报应亦丝毫不爽,故对每一世出生的五蕴来说,这些储存在如来藏中的善恶业种,未来现行果报还在,亦极为可怖,如《大宝积经》卷57:【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此千万不要听说罪性本空,便毫不畏惧的造作罪业,届时果报现前时,再后悔则为时已晚。虽然证悟的菩萨能转 三摩地

2018-07-22

假使经百劫,所造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业就是身口意所造的行为,那些种子会存在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中,善业的种子在将来就会有善报,恶业的种子在将来就会有恶报;而不善不恶的业种,也是继续累积成习惯势力!所以很会做面包也是一种业,未来世他继续很会做面包,那假设他做面包有布施贫穷,就是善业!他未来世除了很会做面包也会有福报。那很会任何世间技能也是一 三摩地

2018-07-22

如来藏当中既然有业种,我们都有听闻过:【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果报,就是我们这里的报果,乃至后面的余果。报果、余果,我们现在是依于三归五戒、四种如实修行而有的果,这是指善业,善业有善业的善报,乃至善报之后的余果、余报;那恶业当然也有。---菩萨正行(二)【共130集】第069集三归五戒始修学& 三摩地

2018-07-22

若是含藏业种的心体有生灭,那么就不可能说:“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聚会时,果报还自受”。因为携带业种的心体如果坏灭,所含藏的业种也就随之坏灭。真心的这个体性,叫做“不垢不净”。涅盘者,灭尽一切法,唯余真心独存。不再出生万法。是为寂灭。这个涅盘性不是修行以后才有,而是本来就这样;当他明了后,好欢喜而安住下来,他现前看见本来自 三摩地

2018-07-22

《大宝积经》也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如同我们前几集所说的,这是因为每个众生都有各自的第八识如来藏真实心,这个不生灭的真实心是法界的实相,宇宙万法的根源;每个众生所造的一切善恶业种子,都会存在他自己的如来藏中,这些种子遇缘就会现起而使其受报,因此才能成就丝毫不爽的因缘果报的 三摩地

2018-07-22

经中也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意思是说,在所造的业尚未消亡的情况下,因缘际会时必定要受报。但所造业若亡时,则又是另外一番局面了。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业是可能被消灭的。譬如有人开车不慎撞死了人而不逃避,除了赔偿其眷属以外,并与亡者深结法缘,为他助念、超度、植福、迴向,使他因此而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亡者到了西方满心欢喜, 三摩地

2018-07-22

首先要说明的是,因果报偿历历不爽的因果法则,是佛陀重要的核心教义,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教认为,因果酬偿的法性,正如同一切人可见种子种在田里,时机成熟就会萌芽、成长、结果的世间现象一样;因此佛教中就以田来譬喻,建立了福田这一个名词来说明因果酬偿的现象,以及因果酬偿过程中确实存在的法性。说人们在履践德行,也就是在造作善 三摩地

2018-07-22

因果报偿历历不爽的因果法则,是佛陀重要的核心教义,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教认为,因果酬偿的法性,正如同一切人可见种子种在田里,时机成熟就会萌芽、成长、结果的世间现象一样;因此佛教中就以田来譬喻,建立了福田这一个名词来说明因果酬偿的现象,以及因果酬偿过程中确实存在的法性。人们在履践德行、也就是在造作善的业行----比如说布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佛陀在诸经中说: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善恶业行是由自已造作的,果报成熟的时候,也是自己领受,决无他人能够代替。如《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又如《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一说:业果善不善,所作受决定自作自缠缚,如蚕等无异。又《法句经•身受品》说 三摩地

2018-07-22

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緣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正觉电子报——般若信箱___问五、1.经中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问五、1、第八识将众生所造之业完好保存,所以因果定律才能成立。那为什么经中又说念一声佛号,能消八十劫的业呢?未受报之前,业种既然完好地被第八识保存,那它就不应被佛号消除才对。2.另外,杀人犯念佛号,能将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原标题:宿世因缘果报) 三摩地

2018-07-22

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很明显地讲的是说,即便是经过了百劫(在佛教里面劫就是表示很长的时间的意思),那么百劫的时间的话,百劫之前所作的业报是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经过多久的时间,过去所作的业是没有所谓的业会消失的道理;一旦到因缘会遇的时候,就会呈现果报。所以,《大宝积经》在这里,正是使用 三摩地

2018-07-22

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很明显地讲的是说,即便是经过了百劫(在佛教里面劫就是表示很长的时间的意思),那么百劫的时间的话,百劫之前所作的业报是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经过多久的时间,过去所作的业是没有所谓的业会消失的道理;一旦到因缘会遇的时候,就会呈现果报。所以,《大宝积经》在这里,正是使用 三摩地

2018-07-22

如《大宝积经》卷57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陀在经中说:纵使经过了百千劫4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还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我们仍将要承受自己过去所造之业的果报;这就是佛法中常说: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我们死亡的时候,自己的身体(色身)和意识都会死亡消灭,但我们所造的业不亡,仍然存在于我们永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佛陀在《大宝积经》中,就有开示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因为菩萨很清楚这个道理,因此在平常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会恭谨戒慎,守护自己的身口意行,不会随意造作恶业。纵使有恶报现前的时候,心中都很清楚这是从前所造恶业而有的果报;既然是之前所造的恶因,而一时还无法消除,所以现在因缘成熟了,果报在劫难逃,因此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58条/3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