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数算计喻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或如牛迹中水比四大海水。百分不及一。广说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如是于诸不了义经。闻已信解广说乃至。以其修相发起加行所获功德。比此所说了义经教。闻已信解所集功德。广说乃至以其修相发起加行所集功德。百分不及一。广说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说是语已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于是解深密法门中。当何名此教。我当云何奉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残害凶恶杀害无度。死人尸骸罗列其前髑髅为器盛人血髓。手探肠肚粪血沾污。或以人肠交络身体。诤食死人斗诤牵掣。如是恶鬼魑魅魍魉充满城中。王见是已如金翅鸟欲取龙时。即入鬼中呾叱鬼言何以故是。以偈问曰何故以人肠交络汝身体手捉髑髅器盛满血髓脑生为恶疫病常断人命根啖食人血肉用自充饱足诸鬼即时以偈答曰我是夜行鬼法食人髓肉肪膏及五藏尽皆所甘嗜汝民今灾患实是我所作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欲化彼令不杀生。酒家乃至旃陀罗像。亦复如是。见有博弈戏笑之处。悉现其像为断贫穷。现畜妻息奴婢仆从。而其内心常修梵行。虽服宝饰心常清净。示现服食甘美众膳。内常法喜以自充润。入诸淫舍为化欲恶诸不善者。博士卜噬鸟鹫之身。乃至一切畜生杂类。亦复现入一切形残身不具足。为欲宣说身过患故。乃至九十五种邪道。随示其像破彼见故。示现自身四百四病。为治众生内外病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乃至毒蛇视能杀人蜣螂蝮蝎及十六种行恶业者。一切来集。陀那婆神阿修罗等。悉舍恶念皆生慈心。如父如母如姊如妹。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慈心相向亦复如是。除一阐提。尔时三千大千世界。以佛神力故地皆柔软。无有丘墟土沙砾石荆棘毒草。众宝庄严犹如西方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时大众悉见十方如微尘等诸佛世界。如于明镜自观己身。见诸佛土亦复如是。尔时如来面门所出五色光明。其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杀害众生。方道咒术。旃陀罗子无根二根及不定根身根不具。如是等辈如来悉听出家为道。是名魔说。佛先听食五种牛味及以油蜜。憍奢耶衣革屣等物。除是之外。若有说言听着摩诃楞伽。一切种子悉听贮畜。草木之属皆有寿命。佛说是已便入涅槃。若有经律作是说者。当知即是魔之所说。我亦不听常翘一脚。若为法故听行住坐卧。又亦不听服毒断食五热炙身。系缚手足杀害众生方道咒术。珂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畜生众生互相杀害共相残食。遇斯光已恚心悉灭。是光明中亦说如来秘密之藏。言诸众生皆有佛性。众生闻已即便命终生人天中。当尔之时畜生亦尽除谤正法。是一一花各有一佛。圆光一寻金色晃曜。微妙端严最上无比。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是诸世尊。或有坐者。或有行者。或有卧者。或有住者。或有震雷音者。或澍雨者。或放电光。或复兴风。或出烟焰身如火聚。或复示现七宝诸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接下来再继续比对,比对灭尽定跟无想定,就是非想非非想天的禅定,为什么?因为非想非非想天的这个无想定呢,其实也跟死亡接近,可是它跟灭尽定来比,它就没那么接近了,因为它还有觉知心存在,还有六识心的存在,可是灭尽定呢?它是六识灭了,所以想知灭了,而且连意根的五遍行中的受想心所都灭了,这个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子去作对比?其实就在说明,进入灭尽定的声闻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元朝时起之皇帝既都崇尚双身法的受乐时离念灵知心,误认此一意识心为真实心,何能忍受真悟之师公开破斥离念灵知心?由是缘故,对于古今诸师破斥离念灵知之典籍,都极为厌恶;同理,堕入离念灵知心之错悟禅师们,本已不满真悟之师破邪显正,既见皇帝崇尚双身法中的离念灵知心,心中觉有皇朝势力依靠,便对五家纲宗公开大表不满,大力诬蔑五家纲宗,故有止贵死坐冷禅:寒灰枯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说业报差别经》言: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一者,以杀业故,令诸外报,大地碱卤,药草无力;二者,以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三者,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四者,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五者,两舌业故,感外大地,高下不平,峻崖险谷,株杌槎菜;六者,恶口业故,感生外报,瓦石沙砾,粗涩恶物,不可触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要到树林里面要仰杀、扑杀你们这些鸟类,这些飞行的这些族类!他立下这样的恶誓愿以后,一口气暂时发泄了,终于能够慢慢的再静下心来,而终于让他慢慢的又修回去非想非非想定,在他那一世死前,还是保持著非想非非想定。可是佛已经预先预记他了,目前那一个欝头蓝弗,还处于非想非非想天,处于意识没有完全现起的状况。严格来讲,他的意识并不像在色界天可以以禅悦为食,他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无余依涅槃也没是修来的,他只是把自己杀掉了,等于自杀一样:自杀只是杀一辈子,无余涅槃是永远把自己杀了,永远断了生机,以后不再有意识觉知心和意根作主的心的“我”出现了。无为统统是依什么而建立的?择灭无为也好,非择灭无为也好,统统一样,统统是依附于自心藏识的涅槃而建立的。七转识在第八识的门面上混来混去,结果变成轮转生死;然后你在修行的过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亦云:【尔时文殊师利语央掘魔罗言:「如来藏者有何义?若一切众生悉有如来藏者,一切众生皆当作佛,一切众生皆当杀、盗、邪淫、妄语、饮酒等不善业迹。何以故?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此是指成佛之性,非谓眼见佛性所说之佛性),当一时得度。若有佛性者,当作逆罪及一阐提。若有我者我界,当度一切有;是故世间无有『我』,无有『界』;一切法无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也是从理体上来讲的,不能以为通过杀生、邪淫也能解脱。故读经须要解经,理解的真实义理,不能望文生义。(2)一切法空是不了义的说法如上文所述,一切法空,或者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是佛第二转法轮所说法,是不了义的说法,其中隐含密义需要进一步解说出来,故佛陀第三次转法轮时才将一切法空的密义——有不空之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揭示出来。(3)第八识法身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也是从理体上来讲的,不能以为通过杀生、邪淫也能解脱。故读经须要解经,理解的真实义理,不能望文生义。(2)一切法空是不了义的说法如上文所述,一切法空,或者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是佛第二转法轮所说法,是不了义的说法,其中隐含密义需要进一步解说出来,故佛陀第三次转法轮时才将一切法空的密义——有不空之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揭示出来。(3)第八识法身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虽然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者属于极重的五逆罪,但是因众生都有佛性(成佛之性)的关系,所以在受完五逆罪报后,经由无量劫的修学佛法熏习转变,最后仍然可以成佛。但是造下五逆罪者,在无间地狱需要长劫受苦,等到罪报受尽后仍然需要辗转受生于饿鬼道及畜生道接受此恶业的余报,才能重新出生于人间。在得人身之后仍有可能因为习性的关系,再度犯下五逆恶业而轮回不已,应当在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受持菩萨戒,首要的是要有戒体,要由真实有戒体的善知识来传授,经过师师相授就有了戒体!因为菩萨戒师能够受持清净的戒行,所以能够教导菩萨戒子,来学习清净戒行!而在学习戒行中,主要是要以不损害、不恼乱来饶益有情,例如不贪众生肉,不于众生生起杀念;不贪他人资财,不于他人资财生起偷盗之念!这个除了对于资财生起偷盗之念,还有一个层次,就是说有的人知道开悟是一个 | admin 2018-07-21 |
![]() |
丁、识阴的苦集由于识阴六识心都必须以五色根为缘才能在人间出生及存在,那么识阴六识就一定不可避免的会与人间的种种六尘接触,一定会被六尘中的许多境界吸引而产生执著;譬如对六尘的执著与贪爱,譬如对五阴所拥有的世间财产、名声、眷属……等,产生了执著,坠入我所的执著中,这是最粗浅的识阴苦集;为何说这是识阴苦集呢?因为这些都是识阴相应的法相,是识阴 | admin 2018-07-21 |
![]() |
居士更举六祖当初被追杀的公案,以为这件事情就是按照坛经上所说,「不思善,不思恶」,这样可以会去,而且以为这就是「密意」,如果是这样,后代禅师为什么不照著作,不照着施作方便,更要隐覆密意作什么?甚至有人临终,还是不肯泄漏密意,以致断绝他的子孙呢?为什么呢?要知道,这坛经上当然是漏写了这个「明说密意」的那一段,可是这个「明说密意」的因缘,一定也是相当的 | admin 2018-07-21 |
![]() |
其它譬如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等都很重要,不可以忽略,但是特别以孝养父母公婆和奉事师长为必要的条件。《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佛云:“师开导人耳目,智慧明达度脱人,令得善合泥洹之道,常当孝慈于佛父母,常当念师恩;常念不绝、即得道疾。”佛言:“天下有佛者 | admin 2018-07-21 |
![]() |
隋代慧远法师《大乘义章·卷第十二·五戒义》说:“言五戒者,所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不饮酒,是其五戒也。此五能防,故名为‘戒’。前三防身,次一防口,后之一种通防身、口,护前四故。”这就是说,五戒的功能是防止过失。显而易见,防止了过失只能使一个人成为没有过失的人,但并不能使之成为善人或菩萨,因为他毕竟没有做利益他人 | admin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