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若身行恶行,口吐恶语,意生恶念,身三、口四、意三诸有恶行,已作、当作,或能以贪欲故所造,或能以瞋恚所造,或能以愚痴所造,或能以豪族故所造,或能因恶知识所造,或能今身、后身、无数身,或能不识佛、不识法,或能斗乱比丘僧,或能杀害父母诸尊师长,我今自忏悔,不自覆藏,依戒、依法成其戒行,受八关如来斋法。“‘云何为八关斋法?持心如真人,尽形寿不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长跪合掌,三说三叩首》8、(维那白)教受斋戒法第一,如诸佛尽形寿不杀生,○○○一日一夜不杀生;第二,如诸佛尽形寿不偷盗,○○○一日一夜不偷盗;第三,如诸佛尽形寿不淫欲,○○○一日一夜不淫欲;第四,如诸佛尽形寿不妄语,○○○一日一夜不妄语;第五,如诸佛尽形寿不饮酒,○○○一日一夜不饮酒;第六,如诸佛尽形寿不著香花鬘,不香涂身,○○○一日一夜不著香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八关斋法?一者、不杀生,二者、不与不取,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过时食,七者、不处高广之床,八者、远离作倡伎乐、香华涂身。是谓,比丘,名为贤圣八关斋法。”是时,彼优波离白佛言:“云何修行八关斋法?”世尊告曰:“于是,优波离,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往诣沙门若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居士妇!云何名为圣八支斋?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彼于杀生净除其心。我亦尽形寿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我今于杀生净除其心。我以此支,于阿罗诃等同无异。是故说斋。“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尽形寿不杀生。亦不教人杀生。无怨恨心当怀惭愧。有慈心愍一切众生。我字某名某。为阿罗汉所教。自今日始随意所欲不复杀生。无怨恨心常怀惭愧。有慈心愍一切众生。犹如阿罗汉。尽形寿不盗好施。亦不教人盗。常乐闲处。如是我字某名某。为阿罗汉所教。随意所欲不复盗窃。常怀惠施乐闲居处。犹如阿罗汉。尽形寿不习不净行。常修梵行清净无秽而自娱乐。如是我字某名某。为阿罗汉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行。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非时食。七不花鬘庄严其身及歌舞戏等。八不坐卧高广大床我今舍离如是等事。誓愿不舍清净禁戒八种功德。二三重复作如是说。又言。我持戒行庄严其心令心喜悦。广修一切相应胜行。求成佛果究竟。又说伽陀曰我发无二最上心为诸众生不请友胜菩提行善所行成佛世间广利益愿我乘是善业故此世不久成正觉说法饶益于世间解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无有杀意慈念众生。不得贼害蠕动之类。不加刀杖。念欲安利莫复为杀。如清淨戒以一心习。第二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贪取意思念布施。当欢喜与自手与。洁淨与恭敬与。不望与却悭贪意。如清淨戒以一心习。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心不贪色。如清淨戒以一心习。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妄语意思念至诚安定徐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远离杀害有情命根。由彼业力。今获斯果。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手指纤长网缦为相。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偷盗他人财物。由彼业力。今获斯果。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具足色力诸根圆满。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女人欲染之事。由彼业力。今获斯果。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出广长舌自覆其面。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妄语诡诳于人。由彼业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彼于杀生净除其心。我亦尽形寿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蜫虫。我今于杀生净除其心。我以此支于阿罗诃等同无异。是故说斋。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不与取.断不与取。与而后取。乐于与取。常好布施。心乐放舍。欢喜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注:一称一拜八关戒斋仪规:求戒者跪念:我___(姓名)从现在起,一日一夜受八关戒斋:不杀、不盗、不妄语、不淫欲、不饮酒、不非时食、不歌舞伎乐、不涂香抹粉、不坐卧高广大床。注:三称八关戒斋、三拜。师授戒相言:如诸佛尽形寿不杀、不盗、不妄语、不淫欲、不饮酒、不非时食、不歌舞伎乐、不涂香抹粉、不坐卧高广大床,不作倡伎乐故往观听。汝等一日一夜能持否?求戒者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逆罪为: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五罪是三界中最重之罪,所以不因清净的八戒斋就免罪。父母是世间最大的恩德,竟然还可以把他们杀害,当然是世间最重之罪。杀阿罗汉!阿罗汉是色界四天天主、欲界六天天主,都应当供养的圣人,竟然也能起心杀害,当然是世间的最重罪了。出佛身血当然更重了,因为诸佛是人天应供的阿罗汉的师父,功德巍巍,怎能伤害?破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行。四不妄语。饮酒。六不非时食。七不花鬘庄严其身及歌舞戏等。八不坐卧高广大床。我今舍离如是等事。誓愿不舍清净禁戒八种功德。二三重复作如是说。又言。我持戒行庄严其心令心喜悦。广修一切相应胜行。求成佛果究竟。又说伽陀曰我发无二最上心为诸众生不请友胜菩提行善所行成佛世间广利益愿我乘是善业故此世不久成正觉说法饶益于世间解说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王怒,遣人曳出,欲射杀之。箭反向王,数射亦尔,王时大怖,问有何术,乃致如此,夫人对日:惟事如来,归命三尊,朝奉斋法,过中不食,加行八事,饰不近身,必是世尊,哀顾若兹。王乃同往佛所,听佛说法,一切心解。)四、远离恶道如果有人行为举止一向不够检点,现在很害怕自己会堕入三恶道,那么就必须受持此斋戒。《十善戒经》说,持八关斋戒的人,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鬼,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因为受五戒的话,是发起誓愿对于一切的有情都不造作杀盗淫妄等等恶业,所以能够让一切众生都对你远离了五种的怖畏。而在一切的布施当中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此持守了五戒,也就称为是五大施。而且持五戒的人,可以不再入三恶道受长劫的恶报;另外,每受一戒又有五位善神来守护,所以说持五戒的功德非常的大。我们前面提到,菩萨之前在修学人天善法的时候,就已经修学了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因为受五戒的话,是发起誓愿对于一切的有情都不造作杀盗淫妄等等恶业,所以能够让一切众生都对你远离了五种的怖畏。而在一切的布施当中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此持守了五戒,也就称为是五大施。而且持五戒的人,可以不再入三恶道受长劫的恶报;另外,每受一戒又有五位善神来守护,所以说持五戒的功德非常的大。我们前面提到,菩萨之前在修学人天善法的时候,就已经修学了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轨则也有可以不让人解脱的,就是双身法、恶法、杀人这种十恶、十恶业的这种恶业,它一样是轨则,它不可以让人家解脱。我们归依法就是要简择,佛法所教导的就是善法----可以教导我们顺于解脱,而且教导我们的一定是善法,能够是解脱的法。所以如果有人说这个佛法跟其他的宗教是一模一样。因为佛教、教、天主教乃至道教,乃至是儒教,所有的宗教都一样。如果有人这样说----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事实上三归五戒,其中这个五戒----杀盗淫妄酒,这五个戒事实上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受的,因为我们要保得人身,我们一定要持守这个五戒的这个重戒,如果不持守五戒里面的重戒,那一定会沦堕。所以持守三归,在《阿含经》里面有这样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杂阿含经》卷二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就会说没有第八识(因为第八识很不容易实证)、他也可以说杀人不一定有因果啊,因为古代的外道就有这样说,为什么?因为到了未来世不可验证。那也有人会说,你信上帝就得永生,可是生到天堂到底是怎么生呢?说不清楚,可是能不能验证?也没办法验证。因为很难验证,所以很多人就会去扭曲这个律则、这个轨则。所以我们要知道,在佛法中要谈这个法,它一定是怎么样?它是可以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疑问:若未婚的男女朋友中有一人受过邪淫戒(受戒方只是单独求受了邪淫戒和杀生戒),然后二人因为真实的感情在婚前发生淫行,那么未受戒的一方是否如同上述中所说的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受戒的一方是否算犯邪淫戒?如果是,那么该怎么办呢?这样双方求明心见性还有希望吗?2、有的书籍写到:「如果受戒后不能严格持戒而犯戒的话,那么远比不持戒的罪业更大,因此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哑羊僧则是指愚痴、鲁钝,不能够分辨有无违犯杀、盗、淫、妄等根本罪,对于微小罪及忿、恨、覆、谄等小随烦恼不能发露忏悔,也不知依止善知识而安住,不知道要时常亲近多闻聪明的善知识,去恭敬请问什么是善法?什么是不善法?如何作是有罪?如何是无罪?不能够决断善恶默然无语,犹如白羊都要被杀了也不能作一声一样,因而就被称为哑羊僧,当然这也是包括了在家和出家四众都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