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真的从胜义谛上讲,盗淫妄都是佛法,可是我们能弘扬盗淫妄吗?我们现在都是在世俗谛层面讨论问题。不能将胜义谛与世俗谛混淆。所以,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而另一方面,人天道善法虽然不是佛法,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佛法的辅助。印光法师身处民国的特殊时期,他针对当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危机情况,弘扬《太上感应篇》等劝善书籍,让暂时无法接受佛法的苦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五逆罪,这是极重之罪,罪在无间地狱;而五逆就是父、母、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对父母亲,即使只是起一念恶心都不应当有,更何况以身口造作恶业?就如同故事中的婆罗门女,因为起了瞋恚之心,而且口出恶言,因此而导致五百世中,生生都受生于鹿的胎腹之中的果报。因此对于身为菩萨道的修行人,若不能孝养父母,而说能有多好的修证,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做 三摩地

2018-07-22

是义不然,何以故?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不可中得;一切可、不可者无量无边,戒之果报亦复如是无量无边。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人恭敬守 三摩地

2018-07-22

到底谁是命运的真正主宰?因果报应的规律,已经明白告诉我们:人类命运的真正主宰,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你今世心怀恶毒,害生命,就注定自己下一世短寿或多病;你今世具慈悲心,不生命,就已经注定自己下一世健康长寿;你今世想尽方法阻碍他人的利益,就注定自己下一世运程多滞;你今世傲慢自高,卑视他人,就注定自己下一世卑贱的命运;你今世心怀悭吝,不肯施济贫病,就 三摩地

2018-07-22

如何让家人接受不生没学佛前,自己心狠手辣,不知道还过多少众生,以满足自己和家人的口欲。现在想起还深深的惭愧,学佛后知道了轮回,于因果深信不疑。终于有一天在父亲生病而因年数已高不能手术时,我在地藏菩萨像前发愿:从今以后不再生,不再吃众生肉,吃他们的肉,如吃我父母的肉,如吃我兄弟姊妹的肉,如我同类的肉。愿以此功德回向给今生的父亲,愿他色身康泰,无 三摩地

2018-07-22

古往今来,什么样的角色我们没有做过,连妓女我们都当过,说不定还当的很高兴呢!也曾在畜生道中当过鸡,才几个月尚未长大就被人家抓去砍,因为众生喜欢吃食嫩肉,…经历过这些惨痛,成佛之后就会告诉众生。」何劳我们为佛陀的泄底而不好意思呢?那倒不必了!因为佛陀以清净无比的身教、言教广度众生而福慧、感得「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微妙殊胜容貌,已经修得「天 三摩地

2018-07-22

真心无念,真心远离了净与不净,错误的人如何刻意说真心是清净呢?对于未悟的人要说,真心又是没有念头,既然真心无有念头,您这个妄心,现下这个心怎么去感觉另外一个无念的心,您怎么去找祂呢?这点何不说说看啊?所以善知识才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果没有善巧方便,以及正确知见,以及发起菩提心,以及福慧庄严,乃至多少定力相随,诸佛菩萨如何施作佛事,令大众开悟 三摩地

2018-07-22

前言:未法常有修学佛法者,对酒戒之认识甚少,又被外道不如法之言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所误导,或被嗜酒之藏密所误导,认为以酒供佛菩萨是甘露,认为只要以无分别心去喝酒,即不犯戒,并批评那些显宗严持酒戒之人,是小乘小根器,如是外道藏密,大肆饮酒、噉肉、生贪味,正是佛于《法灭尽经》预记说:【吾涅盘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 三摩地

2018-07-22

5、好行生事、常造作诸多恶事。6、此人短命不得长寿。7、见善难发菩提之心。8、综观以上,这种人注定在死后再堕回三恶道中去。从畜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1、此人神智闇钝,作人处事是愚蠢,又少智慧,无分寸,懈怠又懒惰。2、多贪多食,不挑粗细(什么肮脏都吃,还洋洋得意无所谓).3、个性是又拗又捩,讲话很唐突(率性鲁莽)。4、此人是身强力壮,常当负重(身强体状像条牛,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说这个想,思惟,感受,这些都是意识心的功能,为何一定要抹意识心的功能,难道只因为佛陀说这个是妄心吗?4.由于这个想,就是这个知,我们才有办法了知这个周遭的世界,这个知有什么错呢?5.即使这个意识心是这样的生灭法,并不妨碍我们可以使用它来寻找真心啊?这个意识心就是如是的体性,当它进入定境中的时候,就不容易知道什么叫作真心。所以禅师不用打坐来作开示, 三摩地

2018-07-22

3、畜生道畜生道有情对人类而言,虽有可爱不可爱之分,或有所谓有害、有益之别,但整体而言,它们最主要的特质是苦多於乐的,就如《过去现在因果经》中所记载的,它们不但生得杂丑的外形,也因为身上的骨、肉、筋、角、皮、牙、毛、羽被人类视为「宝物」,而遭捕捉害;或被人类抓来负荷重担,以致饥渴疲累;还有种种穿鼻、钩首、鞭挞、困绑的折磨,或甚至彼此互相伤害,置身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三佛教是慈悲不生的时常在报纸上看到:「菩萨生日,善男信女了一百多头猪公祭祀,表示他们的诚心。」不禁摇头叹息。有时在街头看到观世音菩萨面前,供奉着一条张嘴露齿、吐破毛光的大猪公,也忍不住要苦笑。谁都知道「不生」是佛教基本禁戒,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对于弱小的动物施救放生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再加以残呢?佛教是主张轮回学说的,凡是没有得到「觉悟」的众 三摩地

2018-07-22

人们认为神有掌控万物的生大权,主宰吉凶祸福的能耐,却不知神本身即是世间凡夫,其宗旨不外以劝善为主,并无缜密之思想体系。拜神寻求的是现世的庇佑、消灾,但无法究竟解脱。其他宗教对所认定的神,神与人是主仆关系,永远无法平等。佛则是放下王位、妻儿,寻求真理的修行者,是出世圣人,彻悟宇宙人生真理,证得通达本性的智慧。他主张一切吉凶祸福,皆由人自招,若不在心 三摩地

2018-07-22

对于逆境来说,他一样可以觉得这事情,他可以云淡风清来看待;乃至于说,对于许许多多的事情,让他非常的痛苦,甚至有冤家,乃至于被仇人所死,他一样不会太为介意。为什么?因为他的心知道,这许许多多必定有原因,不至于说是无缘无故就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所以即使他被死,他心里面也不会产生瞋恨,因此就不会随着瞋恨的业,来结下未来永世而难以解脱的纠结。所以我们要说 三摩地

2018-07-22

五戒就是戒、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饮酒。十善分别是在身、口、意三方面,有身三:不、不盗、不淫,口四有: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三有:离贪、离瞋、离痴。然而五戒、十善的奉行,有时候偏重五戒,有时候单行十善,乃至两者兼有。以致其所感得的果报,只在人天之中,或生在人间享受富贵,或生在欲界天享受胜妙五欲之乐;乃至此世有禅定的修证,来世就可以生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往世爱乐生造短命业的人,这一世就不可能享长寿;往世乐于救护众生造长命业的人,这一世将享长寿之果报。甚至于异熟果以外的依报,也是由如来藏的七种性自性而现行,让有情随业受其可爱或不可爱之依报。因此,法界中绝对不会有因果错乱或因果倒置的现象发生,一切有情都是自作自受、自受自作啊!以上所说,不管是异熟果报之正报,或是依报之随业受报,都是由个人之如来藏,依其所执持 三摩地

2018-07-22

就像要敌,先要看清敌人的所在与面貌,才有可能敌,因此,不了知我见内容,则永远在三乘菩提门外摸索,无法证得解脱果,因为您没有如实了知五蕴,则不可能断除对五蕴的贪爱而实证解脱。对于我见内涵弄清楚了,才能真实受用,不以色身为我,进而不以意识心为我,则是证初果了。既然修学佛法首要是在断我见,那么我见又是什么?要探讨我见之前,要先来了解「我」是谁?「我」 三摩地

2018-07-22

在《阿弥陀佛经》里面也说到:佛要往生西方,必须要修集三福净业;三福之中最起码、最基本的就是世间福德,又叫作世福,它是指世俗本来就存在的人伦之道(人间的善法),例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修十善业等等。如果这个基本的福德都没有办法具备,那就代表这一个人他连做一个人的福德都不够。所以佛法之中,孝养父母是最最起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连这一点也做不到, 三摩地

2018-07-22

在菩萨戒中也有许多的戒条,是规定菩萨不得不去摄受众生,否则就是犯戒,像是《瑜伽师地论》的菩萨戒中,甚至不将盗淫放在重戒里面,而是将自赞毁他、故悭、故瞋、谤菩萨列为重戒。这也正是告诉菩萨们必须要善摄受众生,不能毁坏与众生之间的善缘,把这一个当作是最重要的戒律。因为,万法由如来藏生,三界由众生的如来藏所共成,成佛得要在众生的身上才能成就,不是自己一个 三摩地

2018-07-22

有一次,妻子回娘家,娘家的人逼她改嫁,丈夫知道了,不愿意妻子被夺,结果,丈夫了妻子,然后殉情。那利鸯伽!从这件事也可以知道,如果有了爱,就跟着有忧、悲、恼、苦,愁戚、哭泣。那利鸯伽婆罗门将佛陀所说的,带回去禀报波斯匿王,证实了末利皇后的说法。这时,末利皇后更进一步地为国王作了解说:大王!你爱你的儿将毘琉璃吗?爱啊!大王!如果毘琉璃有个三长两短,那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