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还有圣弟子必须因佛善教导,依于无名相法,依于无境界无所得之清净法界,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所显之真实性与如如性,努力在于我们身行、口行、意行上不放逸,圆满成道,对于身行的杀、盗、淫也能时时观照;口的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的一一对治;意的贪、瞋、痴断除,起心动念的杂染,这些染业皆需精进不放逸地依持清净戒来清除。菩萨戒又称为千佛大戒,此戒能帮助我们在修学佛 | admin 2020-02-19 |
![]() |
所以者何?将来之世,人民悖乱,贵恶贱善,放逸情意;臣欲害君,子杀二亲,弟子危师;不念弘德、乳养之恩,欲令其没。独见奉事,嫉妒其师犹如怨家,罪莫大焉。所以者何?弟子后世,在前阳供,在后欲攻,心不与同。师出天下,宣传道化;度脱一切,反憎恶之;罪中之罪,不可为喻。后世德人,时时有耳;天下树多,香树希有,香草少生;少少山地,出金宝耳。好人行德,亦复如是;恶 | admin 2020-02-19 |
![]() |
” 弊宿外道说:“如果真如你所说的行善可以生天,那么请你现在用刀自杀来求生天;如果你贪生怕死,就表示没有来世。”童女迦叶就说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富人,他死后留下了两个妻子,大老婆生了几个儿子,小老婆刚刚才怀孕。要分财产的时候,大老婆认为小老婆没有小孩,所以财产要全部归大老婆所有;小老婆认为如果能等她生产,有男孩就能够得到财 | admin 2020-02-19 |
![]() |
《识蕴真义》这一本书,正是因为安慧师徒误解佛所说五蕴法,更将出生万法的真实心如来藏摄属在根尘触才出现的识蕴中,认为阿赖耶识也和识蕴一样,是有生有灭的法;如此违背佛语经教之意,不仅自己邪见害己修行不果,也误导了信受其法与追随其修学之人----杀人一命只害一世,邪见误人却是无量世。导师有鉴于此,不得不针对安慧论师所造《大乘广五蕴论》中重大错误处加以提出并略 | admin 2020-02-18 |
![]() |
而在佛门当中,我们知道:如果有受三归依,那么就会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来护佑,如果受持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每一戒各有五位护法神来守护,因此三归与五戒合起来,就有六十一位护法神,守护着我们,加上修十善业,有上百上千的天神护佑着。如果我们是真实地信受大乘法教,依教奉行,甚至很虔诚地、很恭敬地受持菩萨戒,那更为无量诸佛、护法龙天所护念。这 | admin 2020-02-18 |
![]() |
有二比丘犯婬杀,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销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法中王、最高胜,恒沙如来同共证;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ōu),一切圣贤如电拂(fú)。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日可冷、月 | admin 2020-02-18 |
![]() |
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景德传灯录》卷5)这是禅宗的一则公案是说:唐朝开元年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这个道一叫做马祖道一。马祖道一其实是中国禅宗很有名的祖师,在他的座下也有很有名的祖师:譬如百丈怀海禅师、南泉普愿禅师、大珠慧海禅师,还有庞蕴居士,事实上他们都是在马祖道一的座下开悟。所以说, | admin 2020-02-18 |
![]() |
[19]唯多罗那他尊者后期因势力丕变,觉囊派信众被杀害甚多,但下手者对于多罗那他颇有忌惮,最后挟持他到蒙古,多罗那他因而舍报在蒙古。再过十数年后,达赖喇嘛五世强迫觉囊派信众改信黄教,于是真正的觉囊派消失;而现存的觉囊派是当年西藏达赖喇嘛统治下的宗教样板,并非是真实佛法大兴时期的觉囊派。[19]因为生命的结构是永远不变的,一定都要有第八识如来藏,然后由第八识 | admin 2020-02-18 |
![]() |
但是无余依涅槃也不是修来的,阿罗汉他只是把自己灭掉而已,就好像是一样;有情众生的,只是杀掉这一世的身体,而定性声闻阿罗汉舍寿后的无余依涅槃,则是把自己永远灭掉,完全消除自己未来世再投胎六道轮回的可能性。因此这位已入无余依涅槃的定性声闻阿罗汉,以后就再也不会有意识觉知心的我,也不会有处处作主的第七识意根存在,也就永远不会在这三界中出现了,这个就是阿罗 | admin 2020-02-18 |
![]() |
如果你说禅坐是为了要成佛,那就是杀佛了;执意要在禅坐中成佛,这不是佛法的道理。当时的马祖似懂非懂,又问说:那么本识之心有成或坏吗?怀让回答:若以成、坏、聚、散来成佛道的话,这连见道都不是了。牛车是指我们的蕴处界身,而牛指的是能出生蕴处界的本识。车子不前进了,问题是在于拉车的牛,否则无论我们怎么打车子,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所以说,轮回的主体不是六识, | admin 2020-02-18 |
![]() |
为甚么一睡著时,梦得金宝、见一切如意之事,心中便喜;梦见火焚水溺、及为人所杀,便怕怖慞惶,惊觉来通身汗出?当尔时,心意识尚在,只是睡著,早尔不知下落;况脱却壳漏子,地水火风一时散了,更作得主在?日里底与夜里底,分明作两般,如何敢开大口道:我会禅、会道!要敌他生死!又常自念:禅是有耶?是无耶?若有,我须参教彻去;若无,岂可《传灯录》上一千七百余员尊宿 | admin 2020-02-18 |
![]() |
他就会说没有第八识(因为第八识很不容易实证)、他也可以说杀人不一定有因果啊,因为古代的外道就有这样说,为什么?因为到了未来世不可验证。那也有人会说,你信上帝就得永生,可是生到天堂到底是怎么生呢?说不清楚,可是能不能验证?也没办法验证。因为很难验证,所以很多人就会去扭曲这个律则、这个轨则。所以我们要知道,在佛法中要谈这个法,它一定是怎么样?它是可以实证的。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当一个人想要解脱的时候,他一定会开始行善----他会行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乃至他会做一些善业,可是他就说:你这样做就好了,你这样做就已经是解脱了,你这样做就一定可以成佛了。他就这样说,这样子就叫做天魔外道。所以天魔外道他可能是长得慈眉善目的喔,可能对人家讲话也是温言软语,可是我们要从他所说的道理,从他所要教导众生去做的事情,来判断说他到底是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有人杀生,杀畜生要供养这个上帝,供养天神,其实天神是不吃这些东西的。天神他在天界,他所享受的食物,远远比人间的食物甘美;所以,你用人间的这些食物来供养他,他是不会吃的。所以,你想要得到玉皇大帝、玄天大帝、四天王天天王来眷顾你,你只要行十善业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天神,他都是行十善业而生天的,所以当他知道这个人间有人行十善业,他就会很眷顾于他。因为 | admin 2020-02-18 |
![]() |
”可是我们来看,(他们)名字是叫作“佛”,可是实际内涵是不是佛?佛既然是福德具足圆满,那有没有(像历代达赖喇嘛那样的)“佛”,是活到二十几岁就被人家暗杀的啊?或者是活到一半就夭折而死?并不是这样子,实际的佛是寿量具足,而且佛福德具足圆满。比如来讲:我们出家人,过去世在佛世的时候,佛要入灭的时候,人家问说:“佛!你入灭了 | admin 2020-02-18 |
![]() |
纯善的道理,其实在佛陀与央掘魔罗之间在对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也就是说当央掘魔罗,他为了最后一根指头,要杀他的母亲的时候,佛陀就示现,当时央掘魔罗就追着佛陀说:这位沙门您这么样的庄严,我现在只要一个东西,就是一根指头,我只要一根指头,我的老师跟我说,我的修道就已经圆满了;你停下来!你停下来!你如果要行大布施,你就布施给我一根指头。结果佛陀就对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第一,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要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来请问一下说,这位某甲他的愿力为什么可以这样坚定?乃至说,他念佛的境界为什么可以这样殊胜?为什么?因为他有他基本的世间福,他随他修学的分际,譬如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乃至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部分的福业可以 | admin 2020-02-18 |
![]() |
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于彼;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行其义,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实,展转杀害,强者陵弱,造无量恶故。是故,比丘!于四圣谛当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现在我们就将其经文内容解释如下:我阿难是这么听说的:有一时间,佛陀住在猕猴池侧重阁讲堂。那时,世尊告诉比丘们说:就好像当广大的 | admin 2020-02-18 |
![]() |
受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哪怕只受一戒,因为种种因缘只能够受一个戒,这样也是好的,以后可以次第圆满,最后能够持五戒。等到五戒能够持守一段时日,对于戒法也比较了解了,这时候可以上网或是请善知识的书籍,来看看如何来受菩萨戒,因为菩萨戒才是真正入大乘法门。今天你可以因为众生可怜,或种种因缘来发起菩提心,可是你要安住于菩萨行,就必定 | admin 2020-02-18 |
![]() |
今欲归依佛法僧宝,尽我形寿为优婆塞,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即于佛所,得不坏信,礼佛归家。】(《别译杂阿含经》卷4)经上如来开示说,当如来遇到想修学佛法的众生,不论对方是在家或者是出家、或是三士夫,如来都先为他们说次法;也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凡是想要修证二乘涅槃甚至大乘诸法实相的人,必须先了解布施的因果论、持戒的因果论、修十善业及禅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