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某些教派的邪见很多,有时又妄说明点就是根本识阿赖耶,死时由明点聚于一处,然后由某一处出离色身,这些都是邪见,不是佛法。佛法所说死亡时的舍身者,是那去后来先作主公的本心如来藏,而不是中阴身灵魂。《大圆满三自解脱论》谬言:【濒死时,以地融于水故觉身重而无力,与其同时、色融于声故眼视不明;其后水融于火故摄……。】事实上,死亡之后四大各个分解离 | admin 2020-02-21 |
![]() |
话说回头,关于亲证识阴的苦圣谛,关于确实了知识阴的苦集,而现证识阴的苦集圣谛;关于确实了知识阴之苦的灭除境界,而真实亲证识阴的苦灭圣谛;关于了知灭除识阴之苦的种种方法,而亲证识阴的苦灭道圣谛;这都是由识阴自己来作正确的熏习、思惟以及现观识阴的苦、集、灭、道四谛,都必须由意识心自己来作,不是由意根或者真心本识如来藏来作,经过意识的思惟与观行的结果,我 | admin 2020-02-21 |
![]() |
其中必须特别强调的是,这六界是以识界为中心,由这个识界-本识-也就是阿含经中所说的入胎识----如来藏阿赖耶识的功能为根本,才能有五阴,也才能有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组成或出生,而成为世间的有情生命。由识界入胎识如来藏进入母胎中,具有造色功能的如来藏,摄取母血中的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制造了色身五根;并且在色身中留出了空缺处,这就是空界,让食物、血液、内分 | admin 2020-02-21 |
![]() |
另外一种死亡的过程,是属于造善业及断我见,或证得本识眞如的修行人。冷触的位置恰好相反,是从脚底开始舍身,而从脚底首先生起冷触,然后往上到心脏;此时意识仍然存在的时间会比较长,属于正知舍寿,不同于造恶业的人。这一类人只看见未来世的美好境界等他前往,并无四大分离或肢解的痛苦。造恶业的人由头部先舍身,恶境现前,而且死亡不久就无意识存在了;短暂的意识存在期 | admin 2020-02-21 |
![]() |
以上就证明了本际的存在,而生死的本际其实就是入胎识,这个常住的本际,才有可能是被熏习而持受种子的心,不可能是夜夜都会断灭的意识心,能执持受熏的种子,正因为有这个本识存在,所以才会有无量劫的生死继续不断。所以说,生死的本际就是本识----入胎识如来藏。又如阿含部的《央掘魔罗经》卷1说:【住!住!央掘魔!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输汝慧剑税;我住于实际,而汝 | admin 2020-02-21 |
![]() |
从平实导师《阿含正义》这套书的副标题----唯识学探源,亦表示在《阿含经》中佛世尊早就有开示过唯识的法义,而我们这几次节目中所要探讨的内容,也都是必须基于有本识如来藏心的基础下才能成立,而事实上本识是一切佛法的核心。 所谓六尘就是指色、声、香、味、触、法,而。我们都知道五尘分别对应至五识,为五识所了别,而事实上包括法尘及五尘上的细相都是需要靠意识来 | admin 2020-02-21 |
![]() |
而如果是愚痴不明正理的人呢?他的知见颠倒、拨无因果,而且执着于断见或者常见等,则可以修学因缘观来作为对治;也就是观察思惟十因缘、十二因缘是依于本识而三世相续、不断不常,这样以正观来破除愚昧颠倒之心。如果是一个我见、我慢深重的人,则可以修学界分别观;也就是观察众生,都是由虚妄不实的五阴十八界等和合而成,如果能够如实现观的话,就可以破除深重的我见执着。 | admin 2020-02-21 |
![]() |
必须等到不属于识阴所摄的这个第八识出生了中阴身以后,才会再有识阴六识在中阴身生起,所以这个本识当然不是指识阴中的意识。这部经中所说的如来,也不是指称以五阴示现的如来,而是真我常住的第八识自心如来,才会不断地反复质问:五阴与如来是同、是异,是不同、是不异,是和合为一、是不和合为一,是分离二处、是同在一处。所以阿含部的诸经中所说的识,有时是指第八识,有 | admin 2020-02-21 |
![]() |
进入无余涅槃之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还有这个本识独存于极寂静的境界当中。又譬如,佛在初转法轮也谈到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的这个我,也就是无余涅槃的本际,都是指同一个心,只是用不同的名字来说明而已。又譬如,佛在初转法轮也谈到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这个如也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世间的任何一个法,不论是色法还是心法,都不能离开祂;世间所有的 | admin 2020-02-20 |
![]() |
(《大宝积经》卷57)也就是说,纵使经过了一百劫那么长久的时间,所曾造的业种仍然会完整地收藏在本识如来藏当中,而不会销亡的;当因缘际会的时候,该受的果报还是要自受,而无法逃离的。这是因为一切有情众生的本源如来藏本不生灭,自无始劫前一直到尽未来际,永远都是这样的体性,而不会稍稍改变;所以,所有的业种也都不会随意消失的。而且,在本识如来藏众多的体性当中, | admin 2020-02-20 |
![]() |
地狱众生因为业报的缘故,恒常受种种痛苦,因为其中的苦有重、有轻,从极重的苦受来说较轻的苦受为无苦;但是不论他所受的苦的轻重,都没有醒来离苦的时候,只有极重的痛苦没有办法承受而死亡的时候,可以短暂地离苦;然而果报未尽的缘故,本识中流注业种现行的时候,业风吹起又再活转过来,继续承受种种身觉及心理上的苦痛。这是阿含诸经中开示世界悉檀时,佛陀所说的事 | admin 2020-02-19 |
![]() |
假使是佛门中专门诽谤本识如来藏正法的道场,或狡言诡辩说他们也是以如来藏正法为修证标的,吸引您前去修学;但他们所证的如来藏就是缘起性空,认为如来藏只是方便说,并无如来藏第八识心可以实证;这一类场所,不论是法师、居士住持的场所,一样是无道可言,同样是破法者,而且是谤菩萨藏的一阐提人;您若加以护持,非但没有行施的功德,反而是帮助他们共同破坏最胜妙的佛法, | admin 2020-02-19 |
![]() |
既然这些法教皆是佛亲口所说,却又互相矛盾……” 另外,世尊明明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中说“如来藏根本识是第一法宝”,因此能够出生一切法的如来藏,才是诸法根本、诸法之王,所以,如来藏根本心才是名符其实的法王。达赖喇嘛在他的书中则说:“至于我的立场,则是驳斥根本识的存在。” 另外,世尊在《杂阿含经》中 | admin 2020-02-19 |
![]() |
】这段经文中说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识,这前一句缘识有名色是在说明:名(受想行识等四阴)以及色阴都是入胎识所生的,是入胎识出生了名色等五阴;由此可知入胎识绝对不是意识,意识为名中的识阴所摄故,而且意识不能入胎,前世的意识在入胎时就永断了;入胎识也不是指第七识意根,意根虽然能入胎,但是没有大种性自性,无法摄取四大来制造色身;只有根本识第八识才具有大种性 | admin 2020-02-18 |
![]() |
可是二乘圣人虽然信受却不能现观因缘法的真实缘起——十因缘法中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根本识,所以二乘圣人对于五根与意根是从何处生起而能够存在的?内六入的六尘(含定境法尘)又为何能够生起及存在?藉意根与法尘为缘而出生的意识,又是从哪里生起的?出生意识的根本识在哪里?……等这些问题,都不是二乘圣人所能真实了知及现观的,因为他们只能看见 | admin 2020-02-18 |
![]() |
依前所述,可以清楚的了知:五阴不是常住法,都没有真实自在的体性,所以说五阴都是虚妄性的;而且五阴都只能存在一世而已,不能去到未来世,往生到未来世时,已经不是这一世的同一个觉知心、同一个五阴,已经又是另外一个人了!因此,有情必然都有各自能贯通三世及出生五阴的持种心——根本识如来藏,才能成就三世生死的流转及业果的酬偿,这就是《优婆塞戒经》中所 | admin 2020-02-18 |
![]() |
关于本识,《杂阿含经》卷5中说:【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有外道出家名仙尼,来诣佛所,恭敬问讯,于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先一日时,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遮罗迦、若出家,集于希有讲堂,如是义称:‘富兰那迦叶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遶。其中有极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其所往生处。复有末迦梨瞿舍利子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 | admin 2020-02-18 |
![]() |
这个入胎识,正是初转的阿含部经典所说的识、如、真如、入胎识、如来藏、涅槃实际、涅槃本际,正是古今真正理解阿含的学者所说而不能实证的本识、不可说我,也就是第二转的般若系经典,譬如《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金刚经》、《心经》中所说的心、无住心、不念心、非心心、无心相心了;当然就是第三转诸经所说的如来藏、阿赖耶识、心、所知依、无始时来界、异熟识、 | admin 2020-02-18 |
![]() |
[18]云何言佛法密意失传是佛教之大隐忧?谓佛法中之第八根本识,即是佛法之密意;此如来藏法,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而此第八根本识之密意,往往因於难修丶难证丶难信,故常有失传之时;要待世尊或观世音菩萨之慈悯,派遣菩萨受生人间,方得延续法脉。若无人发愿受生人间,或不肯应命而来,则人间了义正法便告失传。了义正法若失传者,则佛教之外道化丶世俗化丶法义浅化丶道次第 | admin 2020-02-18 |
![]() |
今天我们来探讨命根与本识这个主题。首先建立正确的观念寿暖识三,说为命根,再进一步由寿、暖、识三法中之识,说这个识就是如来藏本识,这样修习阿含解脱道时,才不会唐捐其功。什么叫作寿、暖与识呢?《中阿含经》卷58说:【复问曰:贤圣!有几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法乐比丘尼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云何为三?一者寿,二者暖,三者识;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