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即每一个生命都有八个识,也就是眼睛的眼识,耳朵的耳识及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除了这六个识之外,第七识末那识,也就是意根,还有第八识,叫作阿赖耶识,或者叫作如来藏。一切有情,都具有这八个识!可是一般人只知道前六个识。(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对于第七识跟第八识,知道甚少,佛法就是要了知探讨这八个识。有人会问:我们不是被造物主创造的吗?但信奉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就是说在探讨我们有情,每一个生命都有八个识,也就是要有眼睛的眼识,同样还有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除了前面这六识之外,还会有第七识末那识,也就是意根,还有第八识,叫作如来藏,或者叫作阿赖耶识!也就是说我们有情,就是具有这八个识,可是一般人都只知道六个识。也就是说都只是知道眼、耳、鼻、舌、身、意,可是对于这个第七识跟第八识,都不了知,那我们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意根在大乘佛法里又叫第七识末那识。六识中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六识能见闻觉知却不做主,处处做主的是意根。能见闻觉知的六识再加上处处做主的意根,就是凡夫众生所谓的我。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十八界的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十八界中只有意根可以去到未来世,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有一生。而意根却不是自然而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时再来学禅,已经知道前六识是所生法,而意根(第七识末那识)当阿罗汉舍报的时候,还是可以灭掉,也是应该要灭掉的;那么,十八界全部灭尽以后,唯一剩下的当然就只是最究竟的第八识如来藏罗!这时候您就会知道及确定自己是想要进入佛法的内门中修行,而不是想要进入声闻法的内门中修行。那时您会这样子想:我想要开悟实相般若时所证的标的,当然就是如来藏了,也就是第八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简单来说,法执是指有情因所知障而没有实证唯识种智,无法现观蕴处界诸法皆自心藏识所生所显,便以为外法实有,或者认为实有外法能被觉知心意识、思量心末那识所触受,是名法执。人我执,即是事障,破一念无明即是破人我执。法我执,即是理障,破无始无明即是破法执。阿罗汉、辟支佛断尽我执,然不能破法执。菩萨于初地能断分别法执,于七地断我执,俱生法执要到佛地证得一切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以无相拜佛为例,学佛人若依于无相忆佛、拜佛,一开始身体的动作会较硬、心识也粗,或起念能够有少分摄心,但是攀缘外境的声响一起,或者是末那识悄悄地冒出一个又一个念来,意识会依着习性自然地进入妄想纷飞中,可能要飞个五分钟、十分钟才发现,这时就再提一下忆佛念,专注在忆佛的净念当中;这样来来去去,渐渐地就舍离了对五尘的攀缘,而能够收摄心识安住在忆佛的念上。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发觉这种如理作意之思惟有自我心理暗示之效,也即末那识之遍计所执性被意识所说服,而从根本去改善气动与头疼之烦恼。走笔至此,末学不得不由衷地赞叹萧导师之善巧方便之睿智与仍坚守岗位之各亲教师(须自备广大福藏以便承担末法众生之业力)。但愿十方诸佛菩萨能加被他们,令正法久住。阿弥陀佛!(原标题:无相忆念拜佛是修观行的最佳基本动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果能够顺利入胎,中阴身就会消失了,只剩下入胎识——如来藏和意根--末那识住在受精卵当中。要有入胎识一直安住在受精卵之中,受精卵才会正常地分裂成长,逐渐圆满具足诸根而出胎。如果受胎的因缘不具足,如来藏离开而不安住在受精卵之中的话,那么受精卵就没有办法继续成长,而会立刻就坏死了。以上我们简略地把投生的正确道理说明了。从弥勒菩萨的开示,我们可 | admin 2018-07-20 |
![]() |
问:发疯与梦境的差别为何?以佛法而观,两者起因差异何在?此两者看来均涉及似带质境、独影境及因明三量中的非量,其中梦境似仅与独影意识有关,而发疯则再加上末那识之妄执,这个正确吗?(摘自正觉电子报第12期般若信箱问九)答:发疯是意识基于不如理作意的思想,所产生的自以为是的行为,但是却与如理作意的大众思想完全不同,所以名为发疯。其中当然也有轻重的差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直到破参后,在主三老师一问一答中更加厘清脉络:听法的心是耳识,清清楚楚的心是意识,处处作主的心是末那识,皆是妄心。唉!实在错得离谱,第八识阿赖耶识才是真心。还记得中台山精舍法师喜欢讲八识:“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家里把帐开。”并加以解释,当时钦佩他有学问,仰慕得很。直至明心后才知道:研究经典,依文解义皆是意识思维,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原来众生平等,他们之所以有差别,只是因为个个业力与慧力不同,可怜的槟榔西施被自己处处作主的末那识掌控,这么冷的天气还决定穿这么少;挨冷受冻,还在为路人多看两眼而高兴。所以说,证得如来藏,依止祂,就可以做到停止在“触”而不起贪,不被境界所转。……………。(此段文字省略)记得禅三要解三前,在作蒙山施食时,当唱颂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正式拜愿时,维那沉稳缓慢悲柔的嗓音一起腔,又引发了我的情绪,莫名的悲从中来,眼泪夺眶而出,咽喉鼻道梗塞,全身抽搐,忍住尽量不哭出声;等到大殿里灯光全暗,又听到监香老师要我们大声哭出来,把末那识的染污种子显发、转化,才开始不顾一切地放声大哭。顿时哭泣声此起彼落的,护三菩萨不时一一递上面纸,让我们拭泪、擤鼻,又收走污秽的面纸。记得在登坛受三坛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界一界越观越细,顽强的末那识慢慢的相信这一切真的是虚妄的,色身连很细微的部分也可以放松,看到末那不再那么执著色身,虽然我只在每周上课时才拜佛(我这顽劣的学生,让亲教师担很多心,破参后还劳老师特别叮咛:见性这关不能不拜佛啊!)但拜佛的状况也因此进步不少。接下来,便常可现观末那的起心动念、贪著执取,意识常会觉得末那很好笑,却也常觉无可奈何,自己真的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二月中旬,一日于拜佛正要起身时,突然起了一念:难道□□□□□□□□就是第八识?再深入思惟,第六意识须“意、法为缘而生”,第七末那识(意根)更须依附于第八识才有作用,第六、第七识都是心法,没有□□□□□□□的功能。而第八识有种子流注,能生万法,应该是第八识□□□。再深入想:□□的各种粗细运作,□□□□如:□□、□□的运作,应该也是第八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中阴之身已无末那经由接触法尘所生之灵知意识心,仅余末那识作主,然末那识不能思惟分别观照,须依末那附生之微细意识做简单之观察,非如生时能做思惟分析,故中阴身之末那皆依生前之习气种子而行,由一念无明烦恼而引其受生。故一切灵媒乩童皆曰︰「死人憨直。」无意识,不能思惟分析,秉其生前习性而为故。近年每有佛门外道说言︰「悟后应另有一个清净所依,否则死后要到哪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们人有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可以去分别世间、认识世间。这八识比作田地,在八识田中可以生长各种的植物、稻谷米麦。另外,“识”又比作海,识海无边,在八识的大海里面也藏了各种的东西。“巨海茫茫性海清”,就是大海茫茫,但是我们八识的性海、自性的海,应该是清净的。“何分江渠与沟坑”,管你所谓百川汇归大海,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复次,惟觉法师于此依他起性之前六识上,复加“处处作主”之性,是则于依他起性上更增遍计执性,违远三乘涅槃,云何广大生徒不知其谬?一味盲从?三转法轮诸经说能处处作主之心,乃因能“恒审思量”故有处处作主之用;并说处处作主之心名为意根末那识-众生无量劫来一向认定之我-俱生我执即因此心而有。此心恒内执阿赖耶为我所,恒外执见闻觉知心为我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然而如是心者仍是妄心,莫道一念不生,莫道念佛一心不乱都只是妄心,乃至学人而进入世间禅定之最高境界之非想非非想定中时,仍是妄心也!云何可将欲界中不离五尘之觉知心说之为悟?乃至阿罗汉坐入灭尽定中,灭却意识心,唯余末那识之时,仍非证得真心,仍未开悟明心,何况之一念不生,或念佛之净念相继,都只是欲界中不离五尘之粗浅定境,都还是意识觉知心之极粗心境界,如何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七识末那识,能去执持世间一切影事,令人烦恼,不得自由自在,皆是第七识。到第八识,亦谓之阿赖那识,亦谓之含藏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这僧知教意,故将来问赵州道:“初生孩子,还具六识也无?”初生孩儿,虽具六识眼能见耳能闻,然未曾分别六尘,好恶长短,是非得失,他恁么时总不知。学道之人要复如婴孩,荣辱功名,逆情顺境,都动他不得,眼见色与盲等,耳闻 | 三摩地 2018-07-19 |
![]() |
错会者不少○第七末那识转平等性智楞伽云。末那者。此云染污意。恒审思量。故亦名传送识。佛与大惠谓。广说有八。略说有二。内现识计为我属赖耶。外分别事识计为我属前六识。真即识实性。亦属赖耶净分。故有粗细者。谓三细六粗。粗细二识者。皆依无明住地而起。以根本无明。动彼静心。而起细识。依此细识。转起粗心。以无明为本。依无明为因。生三细不相应心。依境界为缘。生三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