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严格来说,在定中所出现的一切觉观境界都可以称作定境,比较典型的如一念不生、身体的轻安、暖、清凉、痒、麻,未到地定过暗时的不触五尘,初禅天身发时的触乐,二禅中的无觉无观等等都属于定境。佛门之中修学禅定,所追求的是定力,不是定境。修定修得好不好,是否得法,关键在于是否能住心一处,不散乱不攀援,然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地深细再深细,不断增强定力。定境的获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四禅前之未到地定中,息脉俱断,后入四禅,念、欲心所俱断,不念不欲三禅乐,寂然安住。八定者,合四禅四空定,故名八定。四空定者,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此四空定,以离色界境界,证者舍寿入无色界,故名无色定。佛子于四禅中,若思证超无色界而出三界,便舍四禅,入无色界。初入无色定时即名空无边处,此处但觉微细之了知心无边广大;外道不知,便 | 三摩地 2018-07-23 |
|
接下去的未到地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他当然也都没有。真正的无想定,是证得第四禅以后才能证得的,而第四禅要依第三禅才能证得,下至初禅要依未到地定才能证得,不是没有未到地定的人能证得初禅的,也不是没有第三禅的人能证得第四禅的,更不是没有第四禅的人能证得无想定的,当然更不是在初禅前的未到地定证得以前就能证得无想定的。但南老师为什么会那样解释呢?都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个时候,我真的是很苦恼!修得有觉有观(初禅)之后,要先经过无觉有观三昧(二禅前的未到地定),在无觉有观三昧之中安住到很熟练之后,才能转入无觉无观三昧(二禅)。可是你如果没有努力去断烦恼的话,当你在无觉有观三昧中安住很久之后,才刚刚转入二禅不久,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又生起那种没有语言的一念妄想,你又离开二禅等至了,想安住也没办法。所以真的是很困扰。后来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再深入修习则入未到地定:浅定中一心不乱,犹知五尘;深定中唯住一心,不触五尘,类似无觉无观三昧,然因不具二禅功德故,不名无觉无观三昧。四禅八定归类为三种三昧:有觉有观三昧,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有觉有观三昧之前即是未到地定,以未到初禅地故名。若人修得未到地定后,能修伏性障五盖,则必忽然发起初禅。初禅善根发之正受有二种:一者刹那间遍身发,二者运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没有真善知识指导的情况下,穷尽一生精力去苦修禅定而极难具足四禅及四空定,反不如轻松的修学智慧来求断我见;我见断除以后,加修未到地定,同时下定决心来断除欲界贪爱,自然就会发起了初禅,五种下分结即得断除,成为心解脱的三果人;这时只要再对五上分结深入了知,藉由观行而将我慢等法断除,立时成为慧解脱阿罗汉,不必须穷尽一世苦修四禅八定而仍无法证得初果解脱,仍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平实导师对我们开示,他在书中写着:断我见一定要有未到地定的功夫。因此许多菩萨也更加积极于无相拜佛定力的修学,就有菩萨问:“能不能用九住心,来作无相拜佛的入手处呢?”其实是可以的!因为每一个人在修定的时候,会依于他的习气、会依于他的心念,而有不同相应的法则。我们今天就以弥勒菩萨所开示的九住心来看:如何依着这个九住心,来调我们无相拜佛的忆念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外道错误的以为,我意识只要是相应于定境法尘,或者是相应于欲界的欲界定、或者相应于未到地定、相应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相应于四空定;外道以为我离开这些语言、文字、声音、影像,我就是证得解脱、证得涅槃了。外道茫然无知于意识本身的存在,本身的错误地以意识所相应的禅定的境界为涅槃,这就是最大的,他没有办法出离解脱生死的原因。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四禅八定的第一步就是修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里,会有各种境界。比如触,未到地定里面的触,出现的时候,有二支功德:第一支一心,第二支乐(此乐劣陋,难比初禅)。在未到地中还有觉明、轻安、清凉,但这个不是初禅。在未到定中,有触皆伪,都不真实。不要把未到地定里面的轻安、清凉,那些触觉,误会是初禅的境界。初禅有八种的触,这八种触出现的时候,每一种触,都有五支功 | 三摩地 2018-07-23 |
|
当一个人的觉知心进入了欲界定当中,然后他在欲界定当中舍弃了觉知,当他舍弃了觉知以后,就进入了未到地定当中。那么未到地定当中虽然是触而不分别,但是因为还有个意根在运作,所以仍然不是无境界、无所得法。还有,一个人从欲界定进入了未到地定当中,所以他是有入,当他出定的时候就有出,所以第五种未到地定的境界,它仍然不是真心所处的境界。当一个人练到了未到地定以后 | 三摩地 2018-07-23 |
|
依数息法可以修到欲界定、未到地定等,依念佛法、看话头也同样可以修到欲界定和未到地定。在欲界定和未到地定中,会出现种种定境,比如轻安,在定中感觉到身体十分轻松,头脑空灵清明,很是舒适。此外,有人会出现身体某些部位或全身发热、发冷、发麻、发痒,或者有些针刺般的疼痛;有人会有身体飘飘然像要升腾起来或要融化的感觉;有人会觉得身体向外膨胀,甚至胀得很大,有些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只要严格按照这六妙门精进去修,欲界定和未到地定定力很快就能成就。首先,在持身不动的状态中,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开始数呼吸,呼吸一次数一个数字,从一数到十,然后再从一开始数,如此重复。在数的过程中,呼吸要自然,如果发现有呼吸加重或有意无意控制时间、力度和节奏的情形,要回复自然呼吸。大多数人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散乱攀援的习气比较重,无法数到十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1、禅定修习的次第禅定修行的境界次第,最粗浅的层次为欲界定,其次为初禅前的未到地定,之后依次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总称为四禅;再之后依次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总称为四空定。阿罗汉在非想非非想定中,舍去受、想二种心所,便可进入灭受想定,也叫灭尽定,借此定力,阿罗汉可随时入无余涅盘,出离三界而得声闻解脱。上述四禅四空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但是,有一些人,修定很多年,也很用功,定力却无法有很大的进步,一直无法进入未到地定。这其中的原因,往往是他的烦恼习气太重了,障碍了定力的增长。如果一个人的烦恼习气重,虽然看上去在修定,其实心中却在不断地东攀援西攀援,无法做到住心一处。因为他牵挂多,放不下。一会儿想到孩子如何如何,一会儿想到工作如何如何,一会儿想到张三借我的钱很多年了,怎么还不还?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依欲界定所修出的神通,不如依未到地定所修的神通;依未到地定所修的神通不如依初禅所修的神通……,以此类推,依四禅所修的神通,是仅有欲界定、未到地定神通者所无法臆测的。如前文所述,佛门修行者修学禅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定力,不是为了获得定境,当然也不是为了获得神通。非但如此,过早地获得神通,可能会导致修行者迷恋神通境界而误入歧途,或与鬼神结缘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有关四禅八定的修证资粮条件与转折要领,平实导师十余年前曾开示过《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关于初禅的实证原理与境界,也已在《优婆塞戒经讲记》中讲过了,您可以参考;将来等正觉寺盖好后,因缘成熟便会重讲《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教导大众修习禅定应该要有的注意事项与转进法要,因为禅定的实证,除了未到地定的实修方法以外,最重要的乃是五盖性障的伏除;在自己性障未除前, | 三摩地 2018-07-23 |
|
目录一、学佛者修习定力的重要性1、禅宗修行不离定力2、净土宗修行不离定力3、大心菩萨成佛度众生不离定力4、小乘修行不离定力二、禅定基本知见1、什么是禅定?2、定力与定境的区别3、禅宗之禅与禅定的关系4、动中定与静中定5、禅定通外道6、修定与修除烦恼习气之间的关系7、定力与神通的关系8、日常生活中的用心专注与修定不同三、禅定修行的次第1、禅定修习的次第2、禅定次第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为什么会有四种未到禅?因为初襌前有未到地定,二禅、三禅、四禅前也都有未到地定,这四种未到禅地的定境都是未到禅。可是证得四种未到地定及四种禅定(从初禅到四禅),为什么称为根本四禅?为什么不是外道四禅?因为见道后证得的初禅到第四禅都与见道的见地相应,有见地相应才能称为根本禅,若没有见地相应,就是外道禅。同样是四禅,但是意境不同,心境不同。明心者证得禅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未修此四加行来确定能取心与所取境皆归属于空性心如来藏,或修此四加行而心中未得决定,或修此之时仍未具备深厚未到地定定力以致未能降伏性障者,纵使善知识慈悲助其证得真如,亦将无法运转其真如智慧而成为干慧,不具有真见道之实质,即是对真如法性及其智慧都无法运转者,不能称为证转真如者,即不是大乘教中真实开悟之人。在进入大乘佛菩提道中求证真如之前,必须先修得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而这种常见有很多种外相,举例来说:有一种是什么执持空明觉知的心,作为常住不灭者;另外一种是执持没有思惟妄想的灵知心,来作为常住不灭者;还有一种是执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作为常住不灭者(那这已经又落在意识,又加上末那的执持了);乃至还有另外一种是执持没有分别的明觉心,把祂当作常住不灭者(这可能是因为打坐而不起语言文字妄想,他就误会说,这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