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所以有智慧的人知道贫穷的真实义,能够如实地按照佛陀的教导来修行布施,最重要是要来去除贫穷的因,也就是悭与贪的烦恼。因为菩萨一世一世的行菩萨道,不能让自己堕在贫穷中受苦,不能堕在贫穷这个过失里面。因此,佛陀就教导菩萨不应该悭贪。 (原标题:疑于福田,是名贫穷)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中,佛陀告诉我们说:有智慧的人常常这样来思惟着,世间的财物都是无常、都会毁坏的,只是属于这一世五蕴身的受用而已;要让这一世的财物,能够随着我的五蕴身这一世受用,乃至后世的五蕴身能够受用,这样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布施。因为在布施的时候,将自己的世间财物布施给众生,让众生得到利益,这样的利益的果报是在未来世;菩萨道未来世有另一个新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有智慧的人在这样子广行布施的过程,如何来布施内财来解脱于内我所呢?佛陀有这样的开示:【善男子!施者先当自试其心,以外物施;知心调已,次施内物。因是二施获得二法:一者永离诸有、二者得正解脱。善男子!如人远行,身荷重担,疲苦劳极,舍之则乐;行施之人见来求者,舍财与之,心生喜乐亦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佛陀告诉我们:布施的人也就是经常学习布施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有智慧的人布施的时候,还有什么样的解脱智慧呢?佛陀继续这样开示着:【观于二事:一者以不坚财易于坚财、二者终不随顺悭吝之心。何以故?如是财物,我若终没,不随我去,是故应当自手施与;我今不应随施生恼,应当随施生于欢喜。】《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中,佛陀告诉我们,有智慧的人在布施的时候,观察着这些世间的财物,包括这个外财、内财都是无常,都是会毁坏,都是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一段我们就先来说,佛陀为我们开示:有智慧的人他在布施,以及他为什么行布施,他具有的解脱智慧是什么?第一个、调伏自心,在调伏自心方面,最重要是什么呢?最重要就是说,我们在菩萨道上修学,不像二乘人,专门去除五阴十八界出生的因,然后来去除我见、我执。菩萨他是在自己的五阴十八界现行、烦恼现行的过程,对众生行布施、来行菩萨道。可是不能永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一段佛陀继续这样开示:有智慧的人布施的时候,看见有人来乞求,心里非常欢喜,为什么呢?祂说:就好像家里失火了,财物就要被火烧掉了,可是能够从失火的住宅里面,把财物救出来一样那么欢喜。为何要这样譬喻呢?因为在三界中生死,所受用的财物,它是随着一期生死而消耗殆尽;这个三界的生死就好像火宅一样,这些财物随着生死而消耗殆尽,就没有办法再继续受用。可是为什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们先来看这一段:佛陀说有智慧的人进行布施,他是为了自己与他人的利益的;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他人的利益是有哪些呢?下面就告诉我们了。有智慧的人他能够知道,这一切的财物宝物都是无常,都不是坚固不坏的,都不能带到未来世去,随着一世的果报的受用,在生死中就消耗殆尽了,所以他对这个财物,不会因为这个无常的东西而生起悭吝想,因为菩萨所依止的不是无常的法,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上品施主他就是有智慧的布施者,有智慧的人布施行善,一向是拿自己如法所得的财物来布施。为了破除悭吝的烦恼,他将所喜爱的财物布施出去,有智慧的来通过布施,让受施者得到利益;同时也破除了自己的悭贪,不再被悭与贪所系缚,而有解脱的功德受用。关于这个部分,我们要来为大家略说一下:菩萨是如何在思惟着这些事情,他布施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来让自己得到解脱的功德受用?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有智慧的人观察世间财物都不坚固,如果自己一生所要用的已经足够了,剩余的就用来换取未来世所要的坚固法财;因为这个坚固财能带到未来世去,还会伴随著不坚固的世间财在后世让我们使用以及具足行道资粮。在这个故事里面,主要也凸显了菩萨的大悲心与大愿心,因此能够不顾自己的安危而行慈悲救济,拔除众生的苦难;因为他已经设定了成就佛道、救护众生的明确目标,并且不畏 | 三摩地 2018-07-23 |
|
而世间就如同失火的屋宅之家,有智慧的人,明白认识到这样的形势状况,在火还没有烧到此处时,就急著把财物搬出去;后来屋宅虽然烧尽了,但财物都还在,然后才再重修屋宅。爱好布施的人也是如此,因为知道我们这个色身是危脆的,财物是无常的;修福的时候就如同在火灾中把财物搬出去,后世受到快乐就如同这个人重新整修屋宅一样,财物依旧存在而搬回屋里去。而愚痴的人就只知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施主如果能像前面所说的有智慧的人这样来观察,像佛陀所说的这样来布施,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位施主能够具足修行布施波罗蜜。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讲这一段经义之前,曾经在《优婆塞戒经》卷2当中,讲过四种波罗蜜的差别:第一种是有布施而没有波罗蜜,第二种是有波罗蜜而不是布施,第三种是既有布施也有波罗蜜,第四种则是既不是布施也不是波罗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哪些事情呢?世尊接着开示说:【复有三事:一者明信因果、二者亲近善友、三者不贪着财。信因果者复有二事:一者从他闻法、二者内自思惟。亲近善友复有二事:一者深信、二者智慧。不贪着财复有二事:一观无常、二不自在。】(《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三件事情:第一是明信因果。明就是很清楚知道因缘果报的道理,而且很相信布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优婆塞戒经》卷五)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在遇到这三件事情的时候,都不会产生后悔心的。所以布施了以后,如果遇到这三种境界出现,不论是前三件事或是后三件事,都能够不后悔的话,那就真的是个有智慧的人啊!即使因此受到家人的呵责,他也就随他们去,自己还是不因此而动摇心志,布施还是照作不误;能够像这样,就称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啊! (原标题:如何欢喜布施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此,有智慧的人,即使有任何点点滴滴的福德可以培植,都应该努力去做、去这样的福德,犹如贫穷夫妻少物能施,所以才有无量福德来庄严其身。从佛的开示可以得知,布施有下面九点殊胜的果报:第一、布施给真正的出家人,果报无量无边。当时的贫穷夫妻,因为布施一钱、一瓶水及明镜的关系,使得往后九十一个大劫世世端正、身体金色。这告诉大众,真正的出家人乃是福田,布施给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陀在这段中提到,有智慧的人都能具足这五种方法来行布施,因为这五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的果报更加殊胜。第一、要至心施。也就是我们要以至诚心来布施,如果心不甘情不愿的,那果报就无法殊胜;若能以至诚心布施,那果报就会很大。第二、要亲手施。布施不要透过别人;透过别人布施,那将来这个福报的实现也要经由他人之手,无法随意自在地使用;譬如有的人很有钱,可是没办法随意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优婆塞戒经》卷五)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在遇到这三件事情的时候,都不会产生后悔心的。所以布施了以后,如果遇到这三种境界出现,不论是前三件事或是后三件事,都能够不后悔的话,那就真的是个有智慧的人啊!即使因此受到家人的呵责,他也就随他们去,自己还是不因此而动摇心志,布施还是照作不误;能够像这样,就称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啊!除此之外,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 | 三摩地 2018-07-23 |
|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常常思惟: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定会乐于修忍辱行,而他的容貌也一定是欢欢喜喜、快快乐乐的,任何人见了他都欢喜,并且喜欢和他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这样就可以摄受众生,也同时可以摄受自己未来的佛国净土。更进一步来说,当众生无理辱骂我们时,我们冷眼旁观,看对方像不像是一个正在发狂的愚痴人呢?当他气得跳脚大声吆喝时,真的就跟疯子一样,你就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譬如,如果有人用恶口骂过来,菩萨也不会用恶口骂回去;因为如果同样用恶口骂回去,那就失去菩萨的格调;有智慧的人,不会用互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何况世间人的骂有两种:一种是真骂,一种是假骂。真骂是说我真的作错事了,确实该骂,那就接受吧!接受了就不会生起瞋心。如果别人骂的是假话、诬赖的话,那与我无关,又何必生气呢?如果因此而生气,就和他一样在造口业,甚至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常常思惟: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定会乐于修忍辱行,而他的容貌也一定是欢欢喜喜、快快乐乐的,任何人见了他都欢喜,并且喜欢和他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这样就可以摄受众生,也同时可以摄受自己未来的佛国净土。更进一步来说,当众生无理辱骂我们时,我们冷眼旁观,看对方像不像是一个正在发狂的愚痴人呢?当他气得跳脚大声吆喝时,真的就跟疯子一样,你就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常常思惟: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定会乐于修忍辱行,而他的容貌也一定是欢欢喜喜、快快乐乐的,任何人见了他都欢喜,并且喜欢和他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这样就可以摄受众生,也同时可以摄受自己未来的佛国净土。更进一步来说,当众生无理辱骂我们时,我们冷眼旁观,看对方像不像是一个正在发狂的愚痴人呢?当他气得跳脚大声吆喝时,真的就跟疯子一样,你就当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