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禅宗是什么以及要如何修?简单的说,禅宗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直接透过参禅去亲证般若;而般若就是智慧,是实证万法本源的智慧。想要亲证般若也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参禅——在静虑中参究。而参禅的证悟,它标的只有一个,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无二亦无三。凡是所证不是如来藏妙心,那就不是亲证般若,就不是禅宗的明心,就不是开悟般若禅的人。所以,从实修实证来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于诸众生常起大悲了一切法悉皆如幻,知诸世间悉皆如梦,观一切佛现差别身悉皆如影,知所说法音声语言悉皆如响,现见诸法生成住持悉皆如化,善能积集最胜行愿,普遍智慧,清净,善巧随顺,究竟寂静,善入总持种智境界,具足无畏诸三昧力,勇猛精进遍修诸行,住法界际,获明智眼,到一切法无所住处,修习无边智慧行海,到智波罗蜜究竟彼岸,得般若波罗蜜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法是要让自己更加解脱与有智慧,更加安乐!除了修福德也要修智慧,而心性的福德就是因为有修定力降伏五盖,或是转依如来藏的无我清净自性,或是用二乘解脱道的修法让心性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无我。而大乘的修法就是开悟明心并且转依如来藏。《瑜伽师地论》卷51:「缘真如境胜道方能转依故。」(CBETA,T30,no.1579,p.581,c10-11)以下关于转依如来藏的法语都是平实导师的在书中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会因嫉妒心或慢心而造口业轻忽贤圣,那也是让自己未来世不顺利的原因,而往世如果布施作的少,那即使智慧和心地修得好!也可能会「罗汉托空钵」;那如果布施做得好,但不持戒或性障重,就可能会「大象挂璎珞」。因此福德的三大关键就是布施和修定以及除性障!这我们以前也有在部落格中说明过!由上述这些原因,我们可以推测一位菩萨如果此世过得不顺利,有可能是因为往世布施作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有的菩萨假设看到证悟的菩萨缺点,也不能因此心生嫌弃!因为平实导师也说过,我们不能用入地的圣位菩萨的标准来看待证悟菩萨,因为证悟的菩萨如果没修到三果,难免他还是有贪嗔痴,二果只是薄贪嗔痴!因此我们不论是已悟或未悟,面对证悟菩萨有过失时,要当作没看到!如果跟他是好朋友的话可以私下跟他讲,譬如有的证悟菩萨太处处留情!你可以私下跟他讲不要这样,他也会听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解深密经》的中,世尊已经强调菩萨六度的六波罗蜜多,就必定得依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那、智慧的次第来修习。也就是说,修习第五度禅那的目的,正是为了获得第六度般若中道实相的出世间智慧。这当然不是以修证四禅八定、次第禅观为修证内涵的外道凡夫们所能获致。他们所证的四禅八定境界,是不离色界、无色界的世间境界,本来就与中道实相的出世间智慧无涉,想要以四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样去参究,有朝一日必定一念相应找到如来藏,般若智慧就开始生起。——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19集禅净双修在佛法上能成立吗? (原标题:参禅究竟是怎样的过程?)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样全部都成就了,一般而言,是可以使人成为慧解脱阿罗汉,一定会具足发起初禅,但是智慧却绝对不是阿罗汉所能想象。所以,真正懂得禅宗的人,都不会小看禅宗的开悟明心,因为这是入道的基础。不管哪一个宗派,只要真的在大乘佛法中入道了,都是跟禅宗的破初参相应。因为大乘法的入道,就是发起般若的中道实相智慧,最主要的是要实证,要证真如,而真如是以如来藏为体来说。偏 | 三摩地 2018-07-23 |
|
禅宗的参禅也是一样,一定要自己真参实究,加上有正确的禅法知见,就这样子突然间找到了,而且有智慧确认是正确的,是没有错误的,这时就称为开悟明心实证般若。所以,般若的难悟难证,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般若的见道,是一念相应而悟入的,不是经由思惟而渐渐增加出来的。有人依凭学术观点来理解佛法,就批评禅宗那个法都没有一个次第,一悟就说那就是了,然后禅宗的禅师就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二)悟之实质所谓开悟,是说在参究的过程当中,不离定力而一念相应,生起了智慧。这个智慧能断三缚结、五下分结乃至五上分结,而与定力相应,所以得到禅悦及解脱正受。从破初参悟得真如,到重关眼见佛性,乃至牢关会末后句,及体验牢关参禅事毕,皆是一念相应慧,也都或多或少与定力相应。所以所谓的悟,我们可以把它定义如下:藉由定力参详而了知有情生命最初与最后的根源, | 三摩地 2018-07-23 |
|
法身慧命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也不是您师父的;世尊早就说过要依法不依人,假使师父的法义不对,我们就走人,不用依依不舍的留恋下来,因为他是在误导我们法身慧命的修证;我们对他迷上一辈子,结果所学的竟是常见、断见外道法,终究不能解脱,也不能发起般若实相的智慧,这样迷上一生,又有什么用?这并不是说学佛者得要无情,而是说所学之法如有不对,就应该重新寻找真正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天且宥之,子独不容,隘亦甚矣!在建议元主施行教化方面,楚材居士善用佛法的智慧,将佛法与世法圆融起来,提出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主张。楚材居士尊崇三宝,在他的影响下,朝野奉佛者甚多。加上他推行仁政,化解了元朝苛政,造福于一人,真可谓菩萨乘愿再来。元太宗驾崩后,皇后称制,重用奥都剌合蛮。楚材居士屡谏不听,为太后所忌。后卒,春秋五十五岁。38、南宫令于钟英居 | 三摩地 2018-07-23 |
|
从此以后,思聪禅师便智慧大发,凡有酬问,皆应对无滞。但是,于宗门向上一路,仍然不得洒脱。不久,思聪禅师来到香岩山,参加坐夏。在这期间,他用功非常精进,单提一个无字,昼夜不息。一天,他忽然觉得整个身心,如子的四壁突然倒塌了一般,无一法可当情。后隐入光州一处深山里,做悟后保任的工夫,前后达十七年之久,终于大彻大悟。后回汝州香岩,开法接众。38、湖州福源天 | 三摩地 2018-07-23 |
|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持经功德分第十五“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来.应.正等觉,以佛自己智慧光明,眼见一切有情欲、瞋、痴、贪、无明、烦恼。彼善男子、善女人,为于烦恼之所凌没,于胎藏中有俱胝百千诸佛,悉皆如我。如来智眼,观察彼等有佛法体,结跏趺坐寂不动摇,于一切烦恼染污之中,如来法藏本无摇动,诸有趣见所不能染,是故我今作如是言:‘彼等一切如来,如我无异。’善男子!如是如来以佛智眼,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大智慧聚妙寂泥洹。名为如来应供等正觉。善男子。如来如是观众生已。为菩萨摩诃萨净佛智故显现此义。尔时世尊以偈颂曰譬如庵罗果内实不毁坏种之于大地必成大树王如来无漏眼观一切众生身内如来藏如花果中实无明覆佛藏汝等应信知三昧智具足一切无能坏是故我说法开彼如来藏疾成无上道如果成树王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持真金像。行诣他国经由险路惧遭劫夺。裹以弊物令无识者。此人于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一开始念佛很精进,却没有事先建立佛法正知见,以至于没有智慧到彼岸;后来因为种种事相障碍,以及正知见不足等等,退转于念佛法门。这是因为念佛人没有依照世尊的开示次第进行所致。或许有人会觉得很奇怪,真的是如此吗?既然有此疑,后学就举来说明。在经中曾开示如下:【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7遍)无相拜佛10----20分钟(忆佛念佛)回向文愿以修学正法、护持正法、推广如来藏正法之殊胜功德,迴向弟子○○○之累世父母、师长、冤亲债主,得蒙诸佛菩萨加被,早生善处,归命佛法僧三宝,悉发无上菩提心,跟随善知识,修学佛法,早证菩提,早成佛道!兹以修学护持如来藏正法之殊胜功德,诚祈诸佛菩萨护佑弟子○○○法缘具足、无魔障之邪扰、无无明之惑乱、慎护身口意业 | 三摩地 2018-07-23 |
|
总之供佛这个很好修的福德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因为佛是福德和智慧修集最的大福田,也是大报恩田,佛陀对我们每个众生都有无量无边大的恩德,而佛陀在世是很难得的,尽管现在佛陀不在了,但佛塔和佛像还在,法尚未灭尽。我们要趁着佛法还存在时好好供佛,如此跟佛陀在世的功德是一样大的。我们有任何新的清净物品和饮食都要先拿来供佛,如此我们未来世福报就会很好!我们也要教 | 三摩地 2018-07-23 |
|
(正智出版社,2010年10月初版三刷)】总之诸佛的功德太伟大了,福德和智慧,具备一切功德、一切大神通和一切大力,所以大家应当要供佛。我们来学学平实导师是怎么供佛的,平实导师说:如果有人能以这些内涵详细地说出来赞叹如来,这个人就是真正的供养佛。所以我在这里解说如来的功德,也是在供养佛陀;……供佛的意义,一般人观念中总是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中: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