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四中,佛有一段话说:你们在这个地方行善布施、对人有恩,修学各种功德,能够不犯我所制定的各种禁戏、能够修忍辱行,能够修学以心禅定,能够修学般若智慧,互相辗转教化,这样努力修行而斋戒一日一夜的话,胜过在无量清净佛国修一百年。请问:在极乐世界修行是不是很慢?是很慢。因为在莲花里面要住很久,花开见佛以后还不能了了分明,闻法证果需要的时 三摩地

2018-07-20

例如往生极乐世界以后,还是要随佛修学般若智慧。般若就是禅,体究念佛也就是般若禅,因此修净土法门的人,不应该执着佛的名号、佛的形象,而应该以佛的名号功德及庄严像功德,转求实相智慧。在《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下,佛云: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供养三宝,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因为阿弥陀佛的法身纯净,犹如虚空无形无相,无去无来,不应该执 三摩地

2018-07-20

但是从这个平凡与实在之中却显现出无比的智慧,显现出真实的解脱,显现出究竟的涅槃,这才是禅。可是这样子讲的话,禅到底又是什么?从名相来说,禅就是般若智慧。但是禅除了明心开悟以外呢,还有重关的眼见佛性。这个见性,见得分明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很强烈的觉受,是有境界的,当下会感受到很强烈的解脱的觉受。但是见性,有人只见得片段,也有人一念相应见得一剎那之后就消 三摩地

2018-07-20

然于秽土行菩萨道也有积极的一面,秽土逆境多,有利于修布施、持戒、忍辱等福德资粮,故《佛说无量寿经》载,佛告弥勒言:汝等于是(娑婆世界)广植德本,布恩施慧,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发之恶。是故于娑婆世界精进修积福慧资粮,开悟以后再求上品 三摩地

2018-07-20

诸根智慧,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宣扬演说一切经典。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一念之顷,无不周遍。济诸剧难,诸闲不闲。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而随意自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众生。演慈辩 三摩地

2018-07-20

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 三摩地

2018-07-20

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 三摩地

2018-07-20

其佛身光,及智慧明,照无量无边。相德佛者,北方去此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不可动,佛名相德,今现在说法。其佛福德高显,犹如幢相。无忧德者,东南方去此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月明,佛号无忧德,今现在说法。其佛神德,令诸天人无有忧愁。宝施佛者,西南方去此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众相,佛号宝施,今现在说法。其佛以诸无漏根、力、觉、道等宝 三摩地

2018-07-20

智慧,名曰贤光。神足精勤,名曰大化。尔时魔王,名曰无胜。有提婆达多,名曰寂静。阿弥陀佛,与丘六万人俱。“若有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乱,精勤修习念佛三昧。知彼如来,常恒住于安乐世界,忆念相续,勿令断绝。受持读诵此鼓音声王大陀罗尼,十日十夜,六时专念。五体投地,礼敬彼佛。坚固正念,悉除散乱。若能令心念念不绝,十日之中, 三摩地

2018-07-20

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种,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三十七愿刹中菩萨,受持经法,必得辩才智慧。第三十八愿刹中菩萨,辩才智慧,不可限量。第三十九愿刹中菩萨,得金刚那罗延力〖那罗延,天上力士之名〗,身皆紫磨金色,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第四十愿我刹清净,照见十方无量世界。菩萨欲于宝树中,见十方一切佛刹,即时应现。第四十一愿刹中菩萨,虽少功德者,皆知见道场树。[按]此段乃一经之要旨,重在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三摩地

2018-07-20

从此一失人身,何时更当解脱?所以有智慧人,将欲度生,先求见佛。果能一心不乱,念佛往生,业已为金刚不坏之身,然后可行随类度生之愿。譬如救溺,须自乘舟筏,方能引人出水。若徒从井救人,未有不与之俱溺者。非阙慈悲也,正善用其慈悲也。第二疑问: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何乃舍此求彼,欲生西方?经云:“心净则佛土净,欲求净土,当先净心。”何乃不求 三摩地

2018-07-20

西归直指卷三如如居士劝修行文理障更甚于欲先要知三世之说又要明因果之理孔子必定说过三世勿以短命自待不可隘其见闻藏经不可不读奘法师善于启发当于肉躯生厌离心大孝人不愿入胎大贵人须知自惭蚕茧喻簖篮喻马喻野狐喻归咎冥王扑灯蛾窗内蝇调马四法眼药有愿必遂为僧者必宜修净土高僧亦当修净土不可甘心作鬼九类皆当往生念佛无枉用之力人间胜事无如念佛启信杂说以净土之说,劝大智 三摩地

2018-07-20

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心性是一,迷悟天渊。静言思之,岂不可耻?譬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视同瓦砾,不加爱重。是故宜应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如珠被濯,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可谓不孤佛化,不负己灵。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 三摩地

2018-07-20

枣柏现生证圣,神通智慧,不可思议,定是华严会上菩萨示现。所有言说,当无错谬。答枣柏虽菩萨示现。以经未全来,不能预断,故作此说。按枣柏造论,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论成之后,随即入灭。历五十余年,至德宗贞元十一年,南天竺乌茶国王,方进普贤行愿品四十卷之梵文。至十四年,始译毕流通。其前之三十九卷,即八十华严之入法界品,而文义加详。彼第八十,善财承普贤威神之力 三摩地

2018-07-20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由迷真逐妄,背觉合尘,全体转为烦恼恶业。因兹久经长劫,轮回生死,如来愍之,为说诸法。令其返妄归真,背尘合觉。使彼烦恼恶业,全体复成智慧德相。从此尽未来际,安住寂光。犹如结水成冰,融冰成水。体本不异,用实天殊。然众生根有大小,迷有浅深。各随机宜,令彼得益。所说法门,浩若恒沙。就中求其至圆至顿,最妙最玄, 三摩地

2018-07-20

智慧以成烦恼,即常住而为生灭。经尘点劫,莫之能反。幸遇如来所说大乘显密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即彼客作贱人,原是长者真子。人天六道,不是自己住处。实报寂光,乃为本有家乡。回思从无始来,未闻佛说。虽则具此心性,无端枉受轮回。真堪痛哭流涕,声震大千。心片片裂,肠寸寸断矣。此恩此德,过彼天地父母,奚啻百千万倍。纵粉身碎骨,曷能报答。唯有依教修行, 三摩地

2018-07-20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千万劫受轮回。不存宝界华池想,争得刀山剑树摧。但自净心生极乐,此中贤圣许追陪。佛袈裟下失人身,重得人身有几人?万行不如修白业,一心何苦恋红尘。法王立誓丘山重,迷子思归涕泪频。若解反观观自性,抛来掷去总家珍。娑婆生者极愚痴,众苦萦缠不解思。在世更无清净业,临终哪有出离时。百千经里殷勤劝,万亿人中一二知。珍重大仙金色臂,早来携我入莲池 三摩地

2018-07-20

及困时,即暂得苦策勤,晚眠早起,日日如健,神情变利,智慧日日增。若不行依,即名放逸不信之人。罪复不灭,万事不成,何况病苦?亦不得往生。第二口业,不得饮酒食肉,及五辛、糟醋、酒酵、麨面、乳酪、酥密、粳糯、世间上味饭食。如是等食,纵逢大饥,宁当忍饥即死,更不再食。杀盗淫妄语、嫉妒语、瞋恚语、我慢语、欺凌语、怨恨语、疑谤语、求财语、两舌语、说他人长短斗乱 三摩地

2018-07-20

吾以是观之,智慧者易生,能断疑故;禅定者易生,不散乱故;持戒者易生,远诸染故;布施者易生,不我有故;忍辱者易生,不瞋恚故;精进者易生,不退转故;不造善不作恶者易生,念纯一故;诸恶已作,业报已现者易生,实惭惧故。虽有众善,若无诚信心、无深心、无回向发愿心者,则不得上上品生矣。噫!弥陀甚易持,净土甚易往。众生不能持,不能往,佛如众生何?夫造恶业入苦趣,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