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所谓“一切种智”就是指第八识如来藏所蕴藏的一切种子,了知如来藏所含藏一切种子的智慧,就叫作一切种智。修学一切种智而还没有圆满者,譬如初地到等觉菩萨所修就称之为“道种智”。简单的说,一切种智就是指“一切种子之智慧”。种子又叫作界,也叫作功能差别。如来藏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具有三种能变之功德,能够变现五阴世间以及能够辗转出 | admin 2018-07-21 |
|
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慈悲以及智慧。所以,我们在究竟成佛之前,都应该时时要记着念佛而不间断。有许多佛弟子觉得,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净念相继非常的困难。在这方面,正觉同修会的平实导师所倡导的无相念佛,有非常详细的修学次第,很容易就可以上手,而且能够让修学的人具备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何等为信根?若圣于如来发菩提心所得净信心,是名信根;何等为精进根?于如来发菩提心所起精进方便,是名精进根;何等念根?于如来初发菩提心所起念根;何等为定根?于如来初发菩提心所起三昧,是名定根;何等为慧根?于如来初发菩提心所起智慧,是名慧根。(《杂阿含经》卷26)所以从上面世尊的开示,我们知道,这五根都是要让我们依于如来藏心,而去努力培植对佛菩提具足正信 | 三摩地 2018-07-21 |
|
总之,这都是因为在十信位的修学之中,所累积的善根以及福德智慧的种子已经成熟了,所以遇到各种的因缘,都有可能会发起菩提心的。如果过去世已经曾经发过菩提心,这一世再一次的发心,那么就叫作增发菩提心。就是因为众生的心性本来是不固定的,所以有时候会去当天人,有时候当人,有时候又堕落三恶道,有时又去当阿修罗;所以说,众生的心性基本上是不固定的。同样的道理,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来探讨信到底有哪些?举例来讲,我们看有人说,我相信这个,我相信那个,甚至有的人说我不信,我什么都不信!可是我们来研究看看,我什么都不信的话,那到底他有没有相信呢?有智慧的人一听,一想:那他也有相信!虽然他什么都不信,可是他还是有相信!他相信什么呢?他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见解,相信自己的抉择。显然他一样有相信,只是他自己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慈悲以及智慧。所以,我们在究竟成佛之前,都应该时时要记着念佛而不间断。有许多佛觉得,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净念相继非常的困难。在这方面,我会的善知识所倡导的无相念佛,有非常详细的修学次第,很容易就可以上手,而且能够让修学的人具备动中定的功夫 | 三摩地 2018-07-21 |
|
菩萨依于四种法要或是所谓的四预流支,而证得三乘菩提——趣向三乘菩提的初果;就是在证得初果之前,您所要汇集的身、口、意业的福德智慧资粮。说:在我们成为优婆塞之后,因为要亲近善友,所以我们出至——也就是要离开自己的家——到寺庙、到僧人所聚集的地方,到了以后,要亲近这些比丘,也就是僧宝;亲近了以后,要向这些僧宝咨问寻求法的义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慈悲以及智慧。所以,我们在究竟成佛之前,都应该时时要记着念佛而不间断。有许多佛觉得,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净念相继非常的困难。在这方面,正觉同修会的平实导师所倡导的无相念佛,有非常详细的修学次第,很容易就可以上手,而且能够让修学的人具备动中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世尊能够有四智圆明的道理,就是说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所能够认识的非常有限,因为我们的智慧都不够;佛陀有四智圆明的意思就是说佛陀对于这个世界,对于我们这个生命的现象跟所能够达到的境界祂能够完全了知。因为佛陀有这个四智圆明,所以我们应该要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个净土法门还有这个极乐世界的存在,那我们就应该要来相信。很多人都认为说佛陀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但其实这些都是他们自己想像出来的,这不但违背法界的现实,也完全背离佛陀的圣教,是完全经不起检验的,只能欺骗没有简择智慧的盲目信徒罢了。像这样说如来藏也是生灭无常、缘起性空的人,事实上都不是真正信受因果的人,也不可能是真正信受三宝的人。因为,如果一切法都是生灭无常,没有不生灭的根本因的话,那么所造作的善业,也就可能随时会散坏掉,或者是在别人身上来实现 | 三摩地 2018-07-21 |
|
常乐修磨,利智慧刀。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善知方便,调伏众生,于大众所,不生恐怖。常教众生,菩提易得,能令闻者,不生怖心,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优婆塞戒经》上佛陀亲自说:善男子!夫菩提者,有四种子:一者不贪财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怜愍众生。善男子!增长如是菩提种子,复有五事:一者于己身中不生轻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个正信的部分,不是愚信,不是迷信,也不是盲信!这个部分讲的是智信!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希望大家要有智慧,要如理作意的思惟之后,把听闻来的教理成为自己的见解,这个就是所谓的要有智慧的成分在里面。可是另外一方面呢,我们也要求大家听闻教法的时候,要没有慢心!因为没有慢心,你才能够至心的信受老师教给你的东西。所以我们佛教里面常常提到佛教修证的这个程式:闻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修学念佛,当我们遭遇到种种恶劣不清净的因缘的时候,就能够远离这些境界,并且增长慈悲以及智慧。所以,我们在究竟成佛之前,都应该时时要记着念佛而不间断。有许多佛觉得,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净念相继非常的困难。在这方面,正觉同修会的平实导师所倡导的无相念佛,有非常详细的修学次第,很容易就可以上手,而且能够让修学的人具备动中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段意思是说:佛法波罗蜜就是般若波罗蜜,所谓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般若波罗蜜就是智慧到彼岸,也就是说,只有佛法才能度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一切众生想要出离生死或究竟成佛,皆非佛法不能得,只有佛法才能度众生解脱,乃至成佛。而所谓度众生,则是指度过五阴十八界的生死境界,而到达无生无死的涅槃境界,也就是波罗蜜的意思。因此说佛法波罗蜜就是般若 | 三摩地 2018-07-21 |
|
最后,因为对如来藏这个熏习以后,心得决定以后,乃至自己能够实证——在七住位实证;能够获得如实的智慧,能够获得什么是实相法的智慧,于顺解脱分、顺抉择分上面都能够发起智慧,能够知道说自己要顺着解脱的路上走,知道说成佛的法道应该抉择什么样的内容。所以说,信本身能让你得到菩提资粮,能让你能够利益自他,让你能够趣向善道,让你能够增长净信,增长清净信 | 三摩地 2018-07-21 |
|
了知众生根性,是比较困难的智慧。我以前就是不先观察众生的根性与因缘,就一心想要把了义而且究竟的妙法传给别人,所以在禅三时统统有奖,也发生了总共三次退转的事件,而且都反咬我一大口,特别是这一次,比以前两次更严重,那真是惨痛的经验。所以我后来就开始观察众生的根性,特别是在禅三小参时,借着你们小参时的专精一心而体会各人的根性与因缘。众生的根性是千差万别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佛就告诉都提:前世多杀生的人,后世寿命就会短;前世多护生的人,后世的寿命就会长;贫穷的人是因为他前世悭贪偷盗的缘故;财富多的人,则是因为他前世多行布施;心中多恶念的人,是因为前世喜欢亲近恶人,熏习了恶法;有善智慧的人,是因为前世多亲近善知识。都提子就说:世尊!这样子我懂了;善士啊!我懂了;世尊!今天我在世尊的面前,我誓愿归依于佛、归依于法、归依于僧 | 三摩地 2018-07-21 |
|
禅宗的参禅也是一样,一定要自己真参实究,加上有正确的禅法知见,就这样子突然间找到了,而且有智慧确认是正确的,是没有错误的,这时就称为开悟明心实证般若。所以,般若的难悟难证,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般若的见道,是一念相应而悟入的,不是经由思惟而渐渐增加出来的。有人依凭学术观点来理解佛法,就批评禅宗那个法都没有一个次第,一悟就说那就是了,然后禅宗的禅师就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段意思是说:佛法波罗蜜就是般若波罗蜜,所谓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般若波罗蜜就是智慧到彼岸,也就是说,只有佛法才能度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一切众生想要出离生死或究竟成佛,皆非佛法不能得,只有佛法才能度众生解脱,乃至成佛。而所谓度众生,则是指度过五阴十八界的生死境界,而到达无生无死的涅槃境界,也就是波罗蜜的意思。因此说佛法波罗蜜就是般若 | 三摩地 2018-07-21 |
|
悟如来藏者乃无境界法、无入出法,乃无所得法,唯是一念相应而证知如来藏本体,智慧因之现起耳。真悟者以一念相应慧,而随时随地皆能体验如来藏之运作,极为具体,绝非虚无缥缈之想像。证如来藏者若是有形像法、有境界法、有定境法,皆是因缘假合所成,故有所得;若有所得即是变易,不久必坏,于五位中不能持续不断,不能自在。有他心通者若无证悟之一念相应慧,亦不知悟者所悟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