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谓择灭无为是指行者以虚空无为为基础,而继续进修出世间法;由于无漏法之修学,产生了简择的智慧,因此就有了抉择力,而得以灭除种种导致分段生死之杂染;从此能以择灭无为之无漏智,而使烦恼障种子在现行时得以加以灭除;由于这种灭除烦恼障现行之无漏性,是依抉择力而产生,所以就立名为择灭无为。这显示出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中的择灭无为种子已经开始生长了。如果依解脱果来 三摩地

2018-07-21

他们认为,生命与非生命物质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生命并非起源于一次偶然的化学变化,生命是被某种有智慧的东西设计创造出来的,并因此提出了智慧设计论。这次聚会被做成视频——《智慧设计论——揭开生命的奥秘》,内容很震撼人心。与会的生物学家尼尔逊说:当我看到这些分子机器以及细胞这个难以置信的复杂过程,我想问的是:‘在这些事物后面是 三摩地

2018-07-21

在这儿就请问各位:那这样子讲起来,究竟是我们的心法正确?还是孩子的心法正确?也就是我们觉得摇滚音乐很吵,而孩子却觉得很好听,谁的感觉是正确的?是的,大家都很有智慧,并没有谁正确、谁错误的问题。每一个人各自用自己的意识去作出判断,当我们还是年轻人的时候,我们也觉得那样的音乐是很好听的;可是等到上了年纪,又有了不同的想法之后,那么我们的想法不见得正确,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择灭无为是指行者以虚空无为为基础,而继续进修出世间法;由于无漏法之修学,产生了简择的智慧,因此就有了抉择力,而得以灭除种种导致分段生死之杂染;从此能以择灭无为之无漏智,而使烦恼障种子在现行时得以加以灭除;由于这种灭除烦恼障现行之无漏性,是依抉择力而产生,所以就立名为择灭无为。这显示出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中的择灭无为种子已经开始生长了。如果依解脱果来 三摩地

2018-07-21

换句话说,我们经常说三界相应于贪瞋痴,又特别讲说四空定相应于痴,这样子的没有意识清楚地与外界的沟通,当然他的智慧没办法增长,他也没有办法布施,他也没有持戒可言。他的修行因为不相应三乘菩提,因为不以断身见、我见为根本,所以他的修行,这一世就是现前当下,他在非想非非想天;可是很不幸地,当在非想非非想天这一个十万大劫过去之后,他终究要堕落到人间,而成为飞 三摩地

2018-07-21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些自性是不可以讲的,讲了以后密意就泄露了,这要你们自己去体验,才能够发起胜妙的智慧。阿赖耶识有这种“本来”性,有这种“自性”性,然后还说他是“清净”性,因为他从无始以来离见闻觉知,所以绝不会起贪厌与瞋的心行。当你看见一朵花儿好漂亮,就多看了一会儿,但是你看、他不看;你看见一坨狗屎,觉得丑恶死了,所以不 三摩地

2018-07-21

就是因为有这样子的一个这个中道观,所以能够发起般若中观空有不二的这样子的一个智慧。那也必须要有这样子的大乘唯识,才能够大乘一切种智的修学。如果没有唯识妙义,那大乘菩萨悟了如来藏以后,所要修学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法呢?如果没有唯识含藏一切种子,让我们修断一切染污习气,乃至于修断习气种子随眠,乃至于成就一切种智到佛地究竟,那这样子悟后不是就是已经成佛了吗? 三摩地

2018-07-21

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莫但闻觉,作知足想。」】《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里面也这么说:【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熏;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着名字者,不见『我』真实。心为工 三摩地

2018-07-21

一切种智是指有关八识心王的一切种子的功能差别的智慧,一切种智的修证过程,是在触证如来藏的基础上,循序修学,通过三贤位之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初地起所修种智——唯识百法明门、千法明门、万法明门……的修学,最后断尽变易生死而成佛道。佛地真如唯带旧种,究竟清净,故成佛后不受熏习。菩提道依一切种智别于通教之外建立五十二阶位:十信心:即信 三摩地

2018-07-21

七住菩萨证悟第八识之后,方能现起中观智慧,住于中道观行之境。然中观并非大乘佛法修行的顶点,中观乃般若的总相智、别相智所含摄,此后尚需进修唯识种智。七位菩萨证悟自心藏识,起中道观行以后,复于内门广修六度万行而起胜解与胜行,复进修十行、十回向位,熏修三转唯识经已,发起少分道种智,如此才能进入初地。菩萨入地后,进入修道位,始修地上菩萨应修之唯识种智,初地 三摩地

2018-07-21

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佛言:我法身者,清净无比,种种妙相,无量智慧,无量自在,无量功德,难可思议,一切众生,皆蒙利益,百千万劫,说不能尽。法身摄藏一切诸法,一切诸法不摄法身。《金刚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这是从理体上来讲的,也就是站在第八识的角度来看,蕴处界等一切法皆因第八识而有,从属于第八识,且第八识和蕴处界诸法非一非异,故名一切法皆是佛法。《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一个懂得依自性清净心──阿赖耶识──如理作意的人,一定常对于自身智慧之不足而深感惭愧,且一定会谨遵佛诫,绝不会轻贱般若之体──阿赖耶识,也不敢稍稍轻慢于活我法身慧命之恩师。更不会如2003年退转于阿赖耶识的人,轻贱禅三所发起的般若实相智之功德而说出「般若实相智可以从观看Discovery中获得」之痴话。诚然,对悟后依阿赖耶识「如理作意」的人来说,Discovery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应酬式的微笑」虽然是社交的微笑,不是全然发至内心的微笑,是意识伪装的,但它仍然有助于人际互动的润滑,当我们经常微笑,意根的思心所是会改变的,到最后我们的微笑不但会变成「真正的微笑」,它也会是一个慈悲的微笑,也会是一个智慧的微笑,这是透过意识的「别境慧」所转化而来的。我们应该善用意根的特性来修行,从所谓的「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观之, 三摩地

2018-07-21

而且一般西医熏习西方医学久了以后,往往有职业傲慢,对于佛教的教理不乐信受,关闭了另一扇生命智慧之门。但是,意识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只依头脑的存在而存在?事实并非如此:先回到断灭论来讲,断灭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一直都有修行人在禅定中见到自己或他人的前世;也有人在被深度催眠时,可以回忆过去世的情景,这都证明确有过去世的存在。又从许多事相中,譬如出生 三摩地

2018-07-21

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莫但闻觉,作知足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熏;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着名字者,不见我真实。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疏:《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 三摩地

2018-07-21

根据经中世尊的开示,虽是五逆十恶之人,只要他临命终的时候,因为过去世种过善因,今生能遇到善知识教他忏悔念佛,还是有机会得蒙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愿力以及无尽的智慧,摄受往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因此得脱离三界轮回之苦;然而这样的下品下生者,需于莲花中住十二大劫(极乐世界每日相当于娑婆世界之一大劫)才可出离莲花,然后再继续修学菩萨法道;因此往生极乐世界虽然可 三摩地

2018-07-21

证悟法身,即可现观如来藏不离烦恼而自体清净,这就是有关空性的智慧。再如《金光明最胜王经》(义净三藏译)卷一载,尔时佛告妙幢菩萨及诸大众言:如来了知有情及法体性皆空,离空非有。空性即是真法身故,名为涅槃。《梵网经古迹记》卷上,太贤法师亦如是说:一心者名如来藏,谓众生心似生无生之性寥为一心之海,似生之相流成六道之波。……然色声等唯如梦尘,除 三摩地

2018-07-21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想(由受生想)思(想生 三摩地

2018-07-21

精进的功能义理就是要断除恶业、修集善业,而明心亲证如来藏之功德,正是大善业,不单能够令人断除三缚结成就初果解脱的功德;同时能够令人生起般若实相智慧,非凡夫、声闻罗汉所能够了知和想像,依止此般若实相智慧可进修而成就佛道;也能够依于亲证如来藏的智慧而救度众生一起修行此大乘胜妙法,住持佛陀之而不被佛门凡夫、外道所破坏,由是之故,必须精进求证如来藏之明心功 三摩地

2018-07-21

而二乘圣人所证得二种涅盘之本质,既然仍是大乘法中所证之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仍以本来性净涅盘为体,而此涅盘复是阿赖耶丶异熟识性所显,当知二乘圣人所入无馀涅盘境界,其实仍然是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只是二乘圣人不能证得第八识,是故不能了知何为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是故不能了知无馀涅盘中之实际境界,是故不知法界之实相,不能通达般若智慧,不知菩萨智慧。由是缘故,说阿赖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