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想想看:观世音菩萨是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再来,早在无量劫以前就已经明心见性了,还要如《心经》开示,再一次参禅去证悟明心吗?还需要于亲证后现前观察祂本来就自在吗?根本不需要嘛!因为观世音菩萨早已经在不可思议劫以前找到本来就自在的真心,祂随时随地可以现前观察自己及别别有情本来就自在的真心,不需要再一次以身作则去参禅、去现观,不是吗?如果不知道此中道理,而 三摩地

2018-07-22

佛子若能证验种智,证验八识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深入现观诸法无我,双观诸法空相及空性实相,发起一切种智之少分智慧,名为道种智;斯则名为初地菩萨,非二乘愚人及凡夫异生所知,亦非明心见性而不学种智之禅宗祖师所知;唯有证悟如来藏后,随真善知识修学一切种智者,方能发起道种智而入初地,方知初地道种智之智慧。-----平实导师《楞伽经 三摩地

2018-07-22

于讲堂之中,导师毫无架子端人,令人如沐春风;即使禅三时节,说是禅师作略,怎么感觉只有「老婆心切」,令「我」甚自惶恐,深怕不能破参,辜负师恩;唉!若真不破参,真不知如何谢罪自处!如是导师风范,深可景仰,导师尚且时时愿意有人,更有大菩萨可以为之开演甚深法义,乐意礼拜顶礼以为师,这哪里是一般人可以作得到的!当初即使是出来敷演圣教,也是希望正法永续,虽然不 三摩地

2018-07-22

无论你依照那一个方法,都可以达到「明心见性,转迷成智。」的觉悟境界。例如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大师,他是一个不识字的和尚,但却能指出五祖门下的第一大弟子神秀所写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尚未得道,批评他只是登门而未入室;而托人写下了(他不识字)那千古不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 三摩地

2018-07-22

而禅宗和教门的结合还是在后来的诸师的说法,这些并非是原来禅宗要传承的明心见性破牢观的三关,往后在实证上面,还有诸地的满心位的观行需要自己亲证,需要明眼人教导如何在地上次第进修,如是直至佛地,这确实不是禅宗祖师说法的原意,因为这要回到经教来,和原先「不立文字」的「禅」,这当然是大异其趣,也无法说大乘心地法门和禅宗两者就是相同的。比较合乎史实的说法:禅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不论能否达到这些目标,到老的时候,才发现人终究还是会死,所以开始追求安身立命之道,于是走入了佛法修行想要悟道解脱、明心见性。如果这一生不想要悟道解脱,只想要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那还是要有基本当人的福报,而这些福报,在佛法中而言,是摄属于次法的福德之中;有了次法的基础才能实现世间有为诸法。次法概略来说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福德之基础,这些福德基 三摩地

2018-07-22

除非到有一天,能够依止三宝修学,而且明心见性之后,才能够如实现观到这些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而这一切问题的根源推究起来,就是因为凡夫的心中有无始无明以及一念无明的缘故。而在有情众生觉悟这个道理之前,大多不会觉得自己依因缘所生的六识心是虚妄不实的;也不会觉得自己所追求的五欲六尘境界,只是虚妄不实的影像;所以就会觉得人生在世就是要宝爱自己,能够了别境界的 三摩地

2018-07-22

除非到有一天,能够依止三宝修学,而且明心见性之后,才能够如实现观到这些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而这一切问题的根源推究起来,就是因为凡夫的心中有无始无明以及一念无明的缘故。而在有情众生觉悟这个道理之前,大多不会觉得自己依因缘所生的六识心是虚妄不实的;也不会觉得自己所追求的五欲六尘境界,只是虚妄不实的影像;所以就会觉得人生在世就是要宝爱自己,能够了别境界的 三摩地

2018-07-22

期待自己能够早日破参明心见性,进入佛菩提道内门修行。不仅能蒸蒸日上帮助自己成为有智慧的修行人,也能有更多的善巧方便能力帮助别人开启智慧之门。是的!我将这样过完今生与来生-积极从事利乐众生志业与持续在佛菩提道路精进修行直至成佛。 (原标题:我就这样过了一生吗?) 三摩地

2018-07-22

各位菩萨,相信大家都知道,菩萨如果要成佛的话,就必须要行菩萨道,要行菩萨道,就必须要先求明心见性,唯有明心见性之后,才能渐次的修行而成就佛道。也就是说,在漫长的修道成佛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许多善缘的帮助,才能减少修道过程中的障碍,也才能渐次的圆成佛菩提道的修证。菩萨为了使成佛之道得以顺利的进行,减除修道过程中的障碍,因此,每一位菩萨都应该要勤修十善 三摩地

2018-07-22

回头来说,在台湾之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随学者,对《广论》修学次第,涉入还不很深,尚不知其次第之颠倒;且未研习奢摩他及毗钵奢那二章的双身法邪见;又未入金刚乘实地修学双身法,对藏密之邪教、邪法仍然懵懵懂懂,还不构成如阿闍世王所犯之重罪;但是邪见恶业种子已经种下,此邪法即使现在不修,若不尽速回头,将来缘熟一定会修!因此,应趁现在即将进入藏密之际,如同 三摩地

2018-07-22

回头来说,在台湾之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随学者,对《广论》修学次第,涉入还不很深,尚不知其次第之颠倒;且未研习奢摩他及毗钵奢那二章的双身法邪见;又未入金刚乘实地修学双身法,对藏密之邪教、邪法仍然懵懵懂懂,还不构成如阿闍世王所犯之重罪;但是邪见恶业种子已经种下,此邪法即使现在不修,若不尽速回头,将来缘熟一定会修!因此,应趁现在即将进入藏密之际,如同 三摩地

2018-07-22

回头来说,在台湾之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随学者,对《广论》修学次第,涉入还不很深,尚不知其次第之颠倒;且未研习奢摩他及毗钵奢那二章的双身法邪见;又未入金刚乘实地修学双身法,对藏密之邪教、邪法仍然懵懵懂懂,还不构成如阿闍世王所犯之重罪;但是邪见恶业种子已经种下,此邪法即使现在不修,若不尽速回头,将来缘熟一定会修!因此,应趁现在即将进入藏密之际,如同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没有过去生、没有未来生,所以他认为:如果今生放弃享乐来修行,若万一不能明心见性,那放弃一切享乐来吃苦修行不是太冤枉了吗?就会产生这样的怀疑。而这样的怀疑,即是断灭论者。这是心里面怀疑有没有过去生、未来生的人,所会产生的必然现象。我们说,一切有情众生必定有过去生、有未来生。如果没有过去生,那么从世间有人类开始,就应当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庄严、一样的 三摩地

2018-07-22

回头来说,在台湾之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随学者,对《广论》修学次第,涉入还不很深,尚不知其次第之颠倒;且未研习奢摩他及毗钵奢那二章的双身法邪见;又未入金刚乘实地修学双身法,对藏密之邪教、邪法仍然懵懵懂懂,还不构成如阿阇世王所犯之重罪;但是邪见恶业种子已经种下,此邪法即使现在不修,若不尽速回头,将来缘熟一定会修!因此,应趁现在即将进入藏密之际,如同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没有过去生、没有未来生,所以他认为:如果今生放弃享乐来修行,若万一不能明心见性,那放弃一切享乐来吃苦修行不是太冤枉了吗?就会产生这样的怀疑。而这样的怀疑,即是断灭论者。这是心里面怀疑有没有过去生、未来生的人,所会产生的必然现象。我们说,一切有情众生必定有过去生、有未来生。如果没有过去生,那么从世间有人类开始,就应当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庄严、一样的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想明心见性,应断我见,熏习佛法的正知见,具备定力功夫,修集福德资粮;还有性障烦恼要轻微,慧力要够。佛陀智慧给我们留下方法,大善知识慈悲在前面给我们指路,我们只要如实的去做,分解目标,制定计划,坚持到底,就一定会福慧增长、道业增上。学会分解目标是一个好办法,一个有远大目标的人应该学会这门学问;不善于把远大的目标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可能我们就无法抵达 三摩地

2018-07-22

各位菩萨,我们都知道,大乘菩萨的入道之门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之后,才能进入大乘佛法的修道之门,也才能开始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然而在求明心见性之前,除了必须建立正确的佛法与禅法修证知见以外,还要锻炼参禅所应该具备的功夫,以及具有简择真正善知识的能力,并且还要培植福德筹集见道资粮。也许有人会问说:要求大乘见道明心见性,为什么一定要培植福德资粮呢?各位菩 三摩地

2018-07-22

诸位已明心见性或尚未明心见性的人,若已受过菩萨戒也可以为人传戒。如果有人要来求戒的话,我们那个时候就成为菩萨法师,应当先为对方解说,诵读菩萨戒的戒相,以及三聚净戒的精神,让这个人心开意解,产生了喜欢受菩萨戒的心,然后我们才为他传菩萨戒。所谓菩萨法师,甚至夫妇、父母、师长、兄弟、姊妹等六亲也可以互相为菩萨法师为对方传戒。所以,传菩萨戒不必一定要比丘或 三摩地

2018-07-22

布施给初果人就已如此了,若是施给向斯陀含(即将进入二果)的人,也是无量报;乃至菩萨明心见性、诸地,一直到成佛的各个阶位贤圣,布施给他们都是无量报。佛很具体把布施的上妙果报对大家说明了。如果布施以后,心中生悔,就不能比照这样的福报。所以大家以往在其它地方的布施,都要用欢喜心来看待,都别再起后侮的心了。布施后是一定会具体回报的,也是确实可以观察的:若有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