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破参明心之人,每将眼见有情真如运作之性,误认为眼见佛性,便将初参明心与重关见性混为一谭,以此求余印证。然眼见佛性实非如此,若如是破参明心即是见性者,则见性之人于定力退失后不应丧失眼见佛性境界,而明心者之观见有情真如体性境界永不丧失,迥异见性者之因于定力丧失而不见佛性;亦不应于回复定力后,复得眼见佛性,是故重关见性迥异破参明心,两关非一,不可混 | admin 2018-07-21 |
![]() |
破参明心之人,每将眼见有情真如运作之性,误认为眼见佛性,便将初参明心与重关见性混为一谭,以此求余印证。然眼见佛性实非如此,若如是破参明心即是见性者,则见性之人于定力退失后不应丧失眼见佛性境界,而明心者之观见有情真如体性境界永不丧失,迥异见性者之因于定力丧失而不见佛性;亦不应于回复定力后,复得眼见佛性,是故重关见性迥异破参明心,两关非一,不可混为一谭 | admin 2018-07-21 |
![]() |
现在先说今天的精神讲话:方才发到诸位手上的影印本,是从《大乘入楞伽经》影印下来的,其中有些地方用笔圈了起来,这就是今天精神讲话的主题---明心与初地---的主旨所在。有人说:“老师!你为什么要讲成唯识论呢?它那么啰嗦!”又有人说:“老师!你不要讲那么多法相,明心与见性就好了。”但是诸位要知道:这些法相的验证非常重要,能让我们由人无我的 | admin 2018-07-21 |
![]() |
所以,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远比明心与见性更重要;明心于见性的重要是为整体佛教,为全体众生而说的;因为如果能明心、见性,渐渐发起道种智,就能护持正法,不让任何人破坏,所以是为全体众生考量,也为整体佛教考量的。但是若从每一个人自身的切身利害来考量,我告诉你: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使人流转生死的最主要烦恼――我见――诸位去禅三之前可得好好观行,先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就像是平实开示如来藏真心离见闻觉知;如是帮助大众明心而证得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以后,却又引导同修们眼见佛性;见性以后,便以摇手示之,问伊看见了没有?又指花儿、山河大地,问伊看见了没有?又令于五尘中观之,问伊看见了没有?若道是明心与见性完全相同,则平实指示在山河大地事物下观看佛性,岂非等于在山河大地上欲求眼见如来藏?岂可得之?是故,大慧所言见否?闻否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就像是平实开示如来藏真心离见闻觉知;如是帮助大众明心而证得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以后,却又引导同修们眼见佛性;见性以后,便以摇手示之,问伊看见了没有?又指花儿、山河大地,问伊看见了没有?又令于五尘中观之,问伊看见了没有?若道是明心与见性完全相同,则平实指示在山河大地事物下观看佛性,岂非等于在山河大地上欲求眼见如来藏?岂可得之?是故,大慧所言见否?闻否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平实导师《明心与初地》续讲(原标题:三贤位之十回向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菩萨种性的义理与内涵,在《明心与初地》当中已开示许多,这个乃是十行位性种性菩萨的主修:「发起菩萨性、伏除异生性、具足十长养」,也就是「长养菩萨应该有的圣性」,亦即在完成习种性的修习,远离习种性的凡夫习气与熏习进修上地该有的知见以后,离开了习种性,进入性种性的十行位当中;十行位的性种性菩萨,「性」乃是重点,也就是得要发起「菩萨性」,你的身口意「行」得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远比明心与见性更重要;明心与见性的重要是为整体佛教,为全体众生而说的;因为如果能明心、见性,渐渐发起道种智,就能护持正法,不让任何人破坏,所以是为全体众生考虑,也为整体佛教考虑的。但是若从每一个人自身的切身利害来考虑,我告诉你: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使人流转生死的最主要烦恼——我见——诸位去禅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远比明心与见性更重要;明心与见性的重要是为整体佛教,为全体众生而说的;因为如果能明心、见性,渐渐发起道种智,就能护持正法,不让任何人破坏,所以是为全体众生考虑,也为整体佛教考虑的。但是若从每一个人自身的切身利害来考虑,我告诉你: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使人流转生死的最主要烦恼——我见——诸位去禅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远比明心与见性更重要;明心与见性的重要是为整体佛教,为全体众生而说的;因为如果能明心、见性,渐渐发起道种智,就能护持正法,不让任何人破坏,所以是为全体众生考虑,也为整体佛教考虑的。但是若从每一个人自身的切身利害来考虑,我告诉你: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使人流转生死的最主要烦恼——我见——诸位去禅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明心与眼见佛性后记 (原标题:成就四智圆明、无住处涅盘而成究竟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 甲、佛菩提道之宗通宗通有二:明心与见性。明心者,证得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不一不异、非俱非不俱、非有非无之真实心——如来藏也。由已亲证如来藏故,渐生般若慧,亲证中道实相观,非诸错悟凡夫及定性二乘愚人所能臆测其般若慧也。(摘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通与说通》,页30,正智出版社。)见性之宗通者乃谓眼见佛性,如是证量极难描摩 | admin 2018-07-21 |
![]() |
譬如,如何是大乘的见道、明心?禅宗的明心与大乘的见道有什么关系„„等?这些都是理论架构;这部分,平实已经写了很多的书,大家去读过就可以渐渐的了解。了解了以后要用什么方法去实修呢?那就是方法论的部分了!这个部分,平实是以《无相念佛、禅─悟前与悟后、公案拈提》等书来作解说,所以平实也已经在方法论层面写了许多的书籍加以解说了。第二点、法的理论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如果杀心不除,多行杀业,未来世难免会有五阴被杀的果报现行,甚至于互相欺凌,互相食啖,互相遮障,导致无法顺利的学佛,何况是要求成佛之道明心与见性的菩萨呢!因此我们说,一个想要真修菩萨大道的人,都应该要慈心不杀,要护念有情众生,这样才能免除未来世的不可爱异熟果报。-----《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二》第19集<福德资粮概说>张正圜老师(原标题:慈心不杀对修道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真如的参究是在另一个方向,明心与见性,这两个法的方向是颠倒的,所以要具足修证这个法,非常的困难;要有善知识指导的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它是两个相反的方向,所以要具足修证确实很难。那这样了解了吗?想要锻练这个看话头的功夫,就是要先修无相念佛,可是修无相念佛的功夫必须每天礼佛,在礼佛当中去锻炼它,这是最好的方法。还有没有问题?再来算是最后一个问题好了!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观经》里也说得很清楚,起了大心就可以获得上品上生,何况是明心与见性的人,当然可以上品上生;所以我们都应该求上品上生。也许有人会请问:获得上品上生的人,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有很多好处,三品九生、九品往生中的上品上生人,去到极乐世界就立即见佛闻法,闻法之后就可立即证得无生法忍,表示至少已入初地了,这真是太便宜了。释迦佛毫无私心,总是教我们证悟以后赶快去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九九六年某月,佛陀慈悲的加持,终于降临后学身上,邮差先生送来《慈云杂志》,信手翻开,赫然是公案拈提--禅门摩尼宝聚,尽谈开悟“明心见性”,并指出一般参禅人的错误知见,譬如“明心与见性的混淆不清”。(编按:当时只连载数月,后因慈云杂志方面别有异见,萧老师亦拟印行单行本,故数月之后便停止登载。)当时心中马上浮起一个强烈的念头:一定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恰好导师又提到“○○○○”,以前在《明心与初地》书中看到这个经中所说的譬喻,始终想不通;藉由今日的实地操演,使我豁然开解。感恩啊!每次用餐完毕,大众一定要回到禅堂集合礼佛,互相问讯后才解散;从第二天早斋后,导师都不忘按顺序指派男女众各二人去厨房帮忙洗碗。当导师问我:“你应该不用洗碗吧!”我笑了笑。所以,我的机会就让给别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教界一大堆人,努力布施供养,一出手几百万、几千万,一辈子做志工;或不畏艰难,辛苦参学,法师、居士盲目的互相误导,却连个常见与断见、涅槃与生死、真如与佛性、明心与见性……都难解难分。自己也曾这么辛酸过,回顾往昔,审观今日,半夜里感动的爬起来顶礼膜拜,都不足以表达这种感恩与喜悦的心情。想起以前在密宗修学,花费不少时间与金钱,难怪说“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