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为以前写的时候文辞太简略,而且时空背景的不同,所以现在没有人能读懂,那我们会内有些人可以读懂,是因为经过将近三十年的修学,然后平常我们也带进很多《成唯识论》的法来作说明,也加上实证的关系,所以这百分之一的人可以读懂大约三分之一,这算是相当不容易的。 当年《成唯识论》窥基大师注解的时候,文辞也是太简略,那是不得不然,因为当年纸张、笔、墨等等,它 admin

2021-03-26

  这第二个安乐行,好像就是不许批评别人?可是我还要说明的是,我在目前也不想要破斥外道,为什么不破斥呢?因为现在的时空背景是要讲求宗教和谐,我如果一天到晚指著道教骂:“你们道教不究竟,只不过是欲界境界,如何、如何、如何。”那道教信徒一听到佛教时会怎样想?一定是反感与抵制。那如果你一天到晚说:“你们一神教如何如何、如何如何。”那一神教 admin

2020-06-20

  ”是告诉你说,五蕴虽然是空相,十八界虽然是空相,但五蕴十八界其实不异于如来藏,因为五蕴本来就是如来藏中的一部分,怎么可以说这不是如来藏呢?这是告诉大家说,你从有入空以后,接着要再从空入假,就是从空性妙法莲华心的境界转入五蕴十八界来看待五蕴的自己,说五蕴等不异于空性心如来藏,但这时空性心如来藏所生的五蕴等已经是假有,不是真实有。悟前是真实有,爱 admin

2020-06-20

  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支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 admin

2020-06-14

  身心统一、内外统一、时空统一︰在欲界定中舍弃觉知,便入此境界。皆在未到地定中,是定非悟。6.初禅善根发︰于未到地定中,忽发起身乐而入初禅,亦是定境非悟。此定有四种不同︰进分、护分、达分、退分。从头部发起者,十有九人退失此定。7.虚空粉碎︰此亦初禅中之定境觉受,不久即失,非是证悟。修定者应舍身乐,续修二禅。8.大地平沉︰仍属初禅定境,已接近二禅前之末到地定 admin

2020-06-08

世俗人眼中的不公平,乃至是非对错,都只局限在一生一世这个有限的时空来评断,如果跳脱这个时空的藩篱,从过去无量生以来因果关系的角度加以观察,则观感势必有所不同。不只在我承办的案件中,有这样深刻的体验,其他日常接触的人事物,也莫不如是。像外表几乎无法分辨的同卵双胞胎兄弟,他们生长环境亦复完全相同,可是个性、喜好乃至人生际遇却完全不同;另外每一个人都会或 admin

2020-02-21

所以,庄子的《逍遥游》,其实就是不受时间的限制,而能够在时空中逍遥自在地自由移动、自由旅行。这个旅行的这个状况,很显然地,如果我们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这样子自在地在里面移动的话,跟我们从刚才讲的不受环境的限制、不作环境的奴才,而能够在环境中能够洒脱自在,其实他的解脱的这个状况是非常非常相似的。所以,我们回头来看看:像这类型的所谓的在时空环境中能够维 admin

2020-02-21

但是以现在的时空环境来看,这是存在著不少的问题!因为除了远洋、近洋的渔船所捞捕的鱼虾等水生动物之外,现在可以捕捉的野生禽兽已经很少了,所以已经极少人用架网、设陷阱来从事野生禽兽的猎捕行业。绝大部分的禽兽例如鸡、鸭、猪、鱼、牛、羊等等,都是以现代化的养殖方式所畜养长大的。而且,如果把这些被畜养而几乎完全失去了自行求生本能的禽畜,或者把从国外引进的一些 admin

2020-02-20

但是以现在的时空环境来看,这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为除了远洋、近洋的渔船所捞捕的鱼虾等水生动物之外,现在可以捕捉的野生禽兽已经很少了,所以已经极少人用架网、设陷阱来从事野生禽兽的猎捕行业。绝大部分的禽兽例如鸡、鸭、猪、鱼、牛、羊等等,都是以现代化的养殖方式所畜养长大的。而且,如果把这些被畜养而几乎完全失去了自行求生本能的禽畜,或者把从国外引进的一些 admin

2020-02-20

】(《优婆塞戒经》卷六)又譬如射箭这个事相也是念念变异,当我们把箭射出去,从射出去的那一刹那,一直到箭落地的那刹那,这中间有无量刹那的变异,都不是常住法,都在不断地变异箭的位置跟时空;虽然箭的处所是念念灭的,但是因为身业有射箭的动作,加上箭是四大微尘所造成的,所以箭能到达色身所达不到的处所,因此那一箭就可能把远处的一只野生动物射死了。但是我们不可以 admin

2020-02-19

又比方说,你如果再看一般人对真言的解释,真言----他们对于真言的解释就是功效真实超越时空而不变。这个部分,如果你把它紧扣在它是宣说佛法义理的话,那的确是可以承认。可是,一般人对于真言这部分的功效,恐怕还是都落在求什么、求什么的立场上,所以也显然是会扭曲了原来陀罗尼的原意。再来看关于密语的部分,许多人就说密语是佛菩萨为了利益度化众生,将祂的无量劫修行的 admin

2020-02-19

萧导师说地上菩萨才有能力判教,我本人非常认同,因为只有达到初地境界,才能完全明白佛法完整的时空模型。 判教,就是对佛法的修证节点,修证路线和修证目标进行总结。判教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佛法的基础之上,没有全面了解,总结就会有偏颇。就好像证严法师说自己天天做好事,心里每天都快快乐乐的,这就是初地的境界了,幼儿园小朋友解红楼梦的感觉,不是吗? 关于 admin

2019-09-09

深究其原由,肇因诸大法师自身亦不知三乘菩提皆依如来藏阿赖耶识方得建立,更不知一切有情宇宙时空亦依如来藏方得生住异灭所致。 如是无知于《佛藏经》所说之无名相法如来藏,于佛法中无丝毫证德,而求名闻利养,广作营运以成就世间大名声时,所说诸法同于外道而称为佛法、名为佛说,本质实属谤佛、谤法之破戒比丘,已破菩萨十重戒故,是谤三宝者故;而彼等诸大法师都不醒 admin

2019-03-04

第二种外道的现见涅槃,就是以初禅境界中的觉知心作为涅槃心,作为能够穿越时空的心,这就是第二种的外道现见涅槃。因为他现前看见自己住于初禅的境界中,享受身心之乐,以为这就是涅槃的境界。他想要在舍报的时候以这一种初禅中的境界永远安住下去,称为现前看见涅槃;这也是外道的现见涅槃,这是第二种。那为什么他不能穿越时空呢?因为这也是意识的境界。意识的境界只有一世 admin

2018-12-27

)真正的中道---超意识境界 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出生的五阴,住在时间、空间中,可是这个如来藏心从来不在时空中,也从来不了知时空,这才是真正的超意识境界,这就是菩萨摩诃萨所证的实相法界的境界。而这个金刚心与三界有情的五阴不一不异,衪永远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所以衪是不生不死的心,这才是真正的中道。五阴境界中-意识是识阴所摄-是不可 admin

2018-12-27

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有无相念佛法门就不再疑虑,因为做了就会发现,这种行门功夫有细细密密的特性,又不太受时空因素干扰;只要不是需要百分百专心的情况下,无相念佛功夫都能够随时提起带着;也不用怕念佛时影响别人,更不用害羞念佛时别人投以「微笑」的眼光,算是一种秘密行吧!尤其看过平实导师对这个殊胜的法门分析后,于心中能解,才知道「原来净土摄禅,禅亦不离净土」 三摩地

2018-08-09

空与色、男与女、雄与雌、公与母、物质与意识、身与心、动与静、实与虚、质与能、天与地、大与小、外与内、上与下、表与里等等,凡所有生命均具二元,所有时空物象也均是二元变现的统一。更确切地说,二元分别与时空的存在机理一致。二元归一而太极显现既是哲学,也是万事万物内在运化规律,更是内在双修机理所在,亦谓阴阳平衡。如中医的核心在调理的阴阳平衡,风水调理的核心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法律是会随着时空环境而变化的,当然也不会依照佛律来作考量;而且佛陀也曾经讲过,在祂舍寿之后,重戒不许更改,但是小小戒则可以因时、因地而作修改。而且佛所未制戒,于他方所应行者则当行;佛所已制戒,于他方不得行者即不应行。也就是说,小小戒是可以因应各地方国法、民情的变化来作增删的。所以我们在学戒的时候,应该要依照佛陀制戒的精神来持戒,而不要被戒相给绑 三摩地

2018-07-23

禅宗之所以会有这么一段立雪断臂的典故,是因为以当时的时空背景,要弘传第一义谛了义正法非常艰辛。-----正觉电子报第147期(原标题:安忍的秘诀) 三摩地

2018-07-23

三月十五日,师范禅师将示寂,言笑自若如平时,后应之请,执笔书辞世偈云:来时空索索,去也赤条条。更要问端的,天台有石桥。写完,便掷笔而化。28、福州鼓山皖山正凝禅师。德秀禅师举赵州狗子无佛性之公案诘问他。正凝禅师当时不能应答。退出丈室之后,便发奋用功,日夜参究。半年后,正凝禅师终于有所省悟。德秀禅师笑道:你也得,只是未在。后来听到德秀禅师举德山禅师见龙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   5   6   下一页»   共104条/6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