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后来菩萨又陆续重译了《维摩诘所说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华经》、《诸法无行经》等经。就以《维摩诘所说经》来说,鸠摩罗什菩萨重译时,将经文中的种种名相,例如:旧译的“无求”改译为“直心”,旧译的“善性”改译为“深心”,旧译的“弘其道意”改译为“菩提心”,旧译的“分流法化&rdqu admin

2018-07-22

一个人如果有言无行,就好像拿着膏药贴在自己的眼睛上,自己遮盖了自己,这个只能叫作小人之智。如果一个人呢,他的言行一致,就如同日月光明,这才是大人之智。菩萨们行布施波罗蜜、行佛法就应该如此。从这样的两段本生故事里面,各位想到了什么?首先,学佛是要学很多很多才会有成就吗?佛说过八万四千种法门,意思是指无量法门。我们是要把这八万四千种法门都学尽了,才会有 三摩地

2018-07-22

九地满心位证得种类生无行作意生身。十地,主修一切种智——智波罗蜜多。十地把九地之前所修的一切福德、一切的功德来作回向,回向的结果,就在色究竟天宫完成了一个大宝莲花王宝殿。十地坐上宝殿里的宝座而放光照耀十方佛世界时,十方诸佛就发动十方世界所有的十地菩萨,带着他们各自的九地以下菩萨眷属,来到这个宝殿里,然后十方诸佛同时伸手放光遥灌十地菩萨以及 三摩地

2018-07-22

无行出故。又无福德故。又因不除离恶业故。故于中生。复说。此道于欲界中最为下劣。名曰非道。因是事故。故说。地狱名泥犁耶。如婆沙论中。名不自在。谓彼罪人为狱卒阿傍之所拘制不得自在。故名地狱。亦名不可爱乐。故名地狱。又地者底也。谓下底。万物之中地最在下。故名为底也。狱者局也。谓拘局不得自在。故名地狱。又名泥黎者梵音。此名无有。谓彼狱中无有义利。故名无有 三摩地

2018-07-22

当他提出问题之后,世尊就跟他解释:“‘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名色的名是受想行识,识蕴之中共有七个识,七个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及意根;这七个识在入无余涅槃时,和五色根及六尘一起全部灭尽,十八界就全部灭尽了,这样一来,名与色也就全部灭尽了;但是名与色全部灭尽之后,并不是断灭空,还有入涅槃前的名色所缘的‘识’独存不灭,它离见闻 三摩地

2018-07-22

我的心中本无行欲之心,只是回应你而共行淫事,于床上横陈行事时无心领受,所以味如嚼蜡;命终之后出生于超越欲界四天事物而能自行变化的境界中,像这一类人名为乐变化天。没有欲界世间之心,只是如同世间人一般行于淫事,于淫行的事情中互相交合时,心境是清楚而不迷恋地超越的;命终之后普遍地可以出离及超越能变化天及不能变化天的境界,像这样的一类人名为他化自在天。阿难 三摩地

2018-07-22

第二种人是有波罗蜜——有到达解脱的彼岸——但是他不名为施,乃至不名持戒、不名忍辱、不名般若;也就是说他有波罗蜜而无行施、持戒……等等。第三种人是有布施也有波罗蜜,有持戒也有波罗蜜,乃至有般若也有波罗蜜,这就是菩萨。第四种人是没有布施也没有波罗蜜|没有到彼岸;或者有持戒而没有到彼岸,乃至有般若而没有到彼岸,共有四种差别 三摩地

2018-07-22

一个人如果有言无行,就好像拿着膏药贴在自己的眼睛上,自己遮盖了自己,这个只能叫作小人之智。如果一个人呢,他的言行一致,就如同日月光明,这才是大人之智。菩萨们行布施波罗蜜、行佛法就应该如此。从这样的两段本生故事里面,各位想到了什么?首先,学佛是要学很多很多才会有成就吗?佛说过八万四千种法门,意思是指无量法门。我们是要把这八万四千种法门都学尽了,才会有 三摩地

2018-07-22

无行无相无有恼热,无念过诸念,无心过诸心,无向无背,无缚无解,无妄无妄法,无痴无痴法无有痴网,无名无言,无说无不说,无尽无不尽,无行无行相,无道无道果,无离过诸离,无思惟无杂糅,不取不舍,无得不可得,除诸谛除贪恚痴,非实非虚妄,非常非无常,非明非不明,非闇非照不在心,无有性性本空,能降伏魔,降伏烦恼,降伏五阴,降伏十二入,降伏十八界,降伏说有五阴者 三摩地

2018-07-21

世尊等无心无作无行。何义故。如来法身为诸众生出大光明。及出无量应化镜像。而诸声闻辟支佛等解脱之身无如是相。佛言。文殊师利。等无心无作。譬如日月摩尼珠等。为诸众生出大光明及种种物。而水琉璃颇梨珠等无心无作。不出一切光明等物。何以故。依大众生住持力故。依诸众生增上业故。文殊师利。譬如善巧练治珠宝能出影像。余不善者不出光明。文殊师利。诸佛如来亦复如是。依 三摩地

2018-07-21

无行无不行。无心无心法。无业无果报。无苦无乐得入是处。是性平等。是性无异相。是性远离。是性随从。是性广大。是性无我所。是性无高下。是性真实。是性无尽。是性常住。是性明净。阿难。云何是性是诸圣性。一切圣法缘此得成。一切圣人依因此性而得显现。故我说之为诸圣性。阿难。我今说如来性。过恒沙数一切如来不共真实。从此法出而得显现名如来界。信乐正说深味爱重。一切 三摩地

2018-07-21

无受无行不住不作。无味无杂非是有为。非业非果非行非灭非心非数不可思议。常不可思议无识离心亦不离心。其心平等无有亦有。无有去来而亦去来。不破不坏不断不绝。不出不灭非主亦主。非有非无非觉非观。非字非不字。非定非不定。不可见了了见。无处亦处。无宅亦宅。无闇无明。无有寂静。而亦寂静。是无所有不受不施。清净无垢。无诤断诤。住无住处。不取不堕。非法非非法。非福 三摩地

2018-07-21

妙相庄严圣种类身:此谓九地菩萨之庄严报身也,亦名种类生无行作意生身,简称变化身,能随意变化不同种类之有情身相而度众生;此是九地菩萨至究竟佛地所皆有之出世间果报。戒定直往之地上菩萨及戒慧直往之三地满心菩萨有二种法身:法性身及应化法身,此是出世间果报。法性身者,以法性藏识为本体,集藏第一义谛实相般若慧法,应缘能雨水,普润众生,以能集藏故名为身,是名法身 三摩地

2018-07-21

此二十四法悉堕行阴,若无行阴即无此二十四法,故名行法。四所显示故者;此谓无为法略有六种(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悉依四法之所显示。四法谓前述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相应法、色十一法、心不相应行二十四法,由如是四类法和合,方显六种无为法,缺一不可。譬如虚空无为,此谓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即是一切有情之自心藏识所显体性 三摩地

2018-07-21

】《说无垢称经菩萨行品第十一》云:【云何菩萨不住无为?谓诸菩萨虽行于空,而于其空不乐作证;虽行无相,而于无相不乐作证;虽行无愿,而于无愿不乐作证;虽行无作,而于无作不乐作证;虽观诸行皆悉无常,而于善根心无厌足;虽观世间一切皆苦,而于生死故意受生;虽乐观察内无有我,而不毕竟厌舍自身;虽乐观察外无有情,而常化导、心无厌倦;虽观涅盘毕竟寂静,而不毕竟堕于 三摩地

2018-07-21

此二十四法悉堕行阴,若无行阴即无此二十四法,故名行法。四所显示故者;此谓无为法略有六种(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悉依四法之所显示。四法谓前述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相应法、色十一法、心不相应行二十四法,由如是四类法和合,方显六种无为法,缺一不可。譬如虚空无为,此谓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即是一切有情之自心藏识所显体性 三摩地

2018-07-21

然行蕴不实,若无身口意行即无行蕴,若无三种受之了别即无行蕴,若无三种受的不断领受即无行蕴,若无六识现行即无行蕴,若无第八识所造成的色身及内外五尘境即无行蕴,因此行蕴的存在必定显示其它四蕴也同时存在;行蕴是由色、识、受、想四蕴和合而显示出来的,本身并无实质;犹如芭蕉,看似实有,其心并无骨干,如果一层一层剥开,终究无实有,因此佛说「行如芭蕉」。反观证严 三摩地

2018-07-21

及有他人自己、朋友同伴、师长,修行苦行,节身断食;持戒、破戒;有行、无行;和尚阿阇黎教导称说,听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业,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八者大愿∶若有众生,广造诸恶,堕于地狱,无有出期,经无量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生于五趣,先作畜生,将命还于前生;负物作驼驴猪狗、牛羊象马、奴婢仆从,偿他宿债,累劫赔命,还他偷盗,无有休息。我于五道,从 三摩地

2018-07-21

何以故?阿罗汉于一切无行怖畏想住,如人执剑欲来害己,是故阿罗汉无究竟乐。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众生无依彼彼恐怖,以恐怖故则求归依。如阿罗汉有怖畏,以怖畏故依于如来。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有怖畏,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有余梵行不成故,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不度彼故,当有所断;以不断故,去涅槃界远。何以故?唯有如来应正等觉得般涅 三摩地

2018-07-21

何以故?阿罗汉于一切无行怖畏想住,如人执剑欲来害己,是故阿罗汉无究竟乐。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众生无依彼彼恐怖,以恐怖故则求归依。如阿罗汉有怖畏,以怖畏故依于如来。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有怖畏,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有余梵行不成故,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不度彼故,当有所断;以不断故,去涅槃界远。何以故?唯有如来应正等觉得般涅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65条/4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