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什么叫念佛、忆佛、有相念佛三昧、无相念佛三昧、实相念佛三昧,修学次第为何,如何净念相继?2.如何在行来去止间,言语交谈间,仍有动中定力?3.如何离苦得乐?如何改转命运?如何了生脱死?4.佛法如何闻、思、修、证?5.烦恼结使有那些,如何伏断?6.佛弟子为何要断我见,如何断?7.为何断三缚结,永不入恶道?8.那些作意观行可离欲贪?9.什么是我,为何有我,什么是无我,为 admin

2020-02-18

我们先来看这个三三昧的意思:三三昧包括空三昧、无相三昧,还有无愿三昧。三三昧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在《长阿含经》卷10中的开示:云何三法趣向涅槃?谓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虽然有无量的百千三昧,但是三三昧是趣向涅槃解脱,这里面三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因此佛世尊特别要把它标示出来,而施设这个三三昧,目的是让修学者容易掌握重点。以上我们大致了 admin

2020-02-18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七:【须菩提!深奥处者,空是其义: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染、寂灭、离、如、法性、实际、涅槃。】(《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七)前面没有讲到涅槃,但是空有涅槃的意思。空指的是如来藏,但是空是很深奥的,所以空有什么?有无相,因为如来藏有无相的意涵;空指的是无作,也就是如来藏有无作的意涵;乃至于说空有法性、实际, admin

2020-02-18

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佛法中,有以世界悉檀故实,有以各各为人悉檀故实,有以对治悉檀故实,有以第一义悉檀故实。】(《大智度论》卷一)龙树菩萨说,世尊为了宣演第一义悉檀的法相,所以为众生演说《般若波罗蜜经》,四悉檀包括了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函盖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真实不虚;而 admin

2020-02-18

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佛法中,有以世界悉檀故实,有以各各为人悉檀故实,有以对治悉檀故实,有以第一义悉檀故实。】(《大智度论》卷1)龙树菩萨以上的说明,说了世尊是为了宣说开演第一义悉檀的法相,所以为众生演说了《般若波罗蜜经》。四悉檀包含了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函盖了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 admin

2020-02-18

可见外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离开外相,而找到那个无相的实相心,只要找到真实心如来藏了,那您就是大丈夫,哪还有女相存在呢?因此说,如果还不断在男相女相上打转者,那他就一定是在佛法中尚未有任何实证的人。为什么我们这么说呢?因为如果从小乘法的见道来说,初果圣者就一定是断我见、断三缚结者,把色受想行识等五蕴都否定了,难道还会执着男相还是女相吗?如果依 admin

2020-02-18

读者若欲深入了解实修之法者,应当另于《阿含正义》、《识蕴真义》、《心经密意》与《宗门正眼》等公案拈提诸书,及于《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禅─悟前与悟后》……等书中所说之方法论,依于修学次第付诸实修;或于平实未来另造余书之中阅读、思惟、观行、取证,初入手之要门则是先修学基本定力,静坐中修得坚固之未到地定,或是依无相念佛行门修得动中未到地定力 admin

2019-11-22

 (注7)中译注:『色身(formbodies)』,指与无形无相之佛法身相对之有形色之佛报化身。 (注8)中译注:《如来藏经》,汉译本今传两种,一是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名为《大方等如来藏经》;另一是唐不空译,名为《大方广如来藏经》。西藏译本为释迦光与智军所译,题为」phagspadebzhingshegspa」isnyingposhesbyabathegpachenpo」imdo,对译为梵文,名为ārya-tathā 三摩地

2019-11-22

 本来”开悟转依”是指,彻底下决心向”无形无相,无生无死,不嗔不恼,无欲无求,能生万法”的如来藏学习,释惟护偷换成了法律概念,这很明显地说明他完全退转,他还真是转依成功了“有求的意识心”,转依到豪车美女上也不是不可能啊! 据可靠爆料:释惟护是社会人,曾经的中-功带头人,参与当地矿产争夺,劣迹不少,有案底。这么一 admin

2019-09-09

 《念佛三昧修学次第》赞叹念佛圆通法门: 念佛圆通法门可以从初信位一直修学到妙觉位:在《楞严经》中,总共有二十五种圆通法门,第二十四种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里面开宗明义:“大势至菩萨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从座而起,顶礼佛足……”,为什么讲五十二菩萨?意即从初信位开始,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些菩萨跟 admin

2019-09-06

那我们说:“退而求其次吧,无相念佛的功夫就好了,你们有没有?”“没有。”我们就说:“只要把忆佛的净念舍了,就变成离念灵知了。那这个离念灵知,我们把忆佛的净念舍了,可以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半天、一天离念,那你们作不作得到?”他们读到我这个说法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吭声了,后来突然间又振振有词起来:“欸!我们讲的离念 admin

2019-09-02

 (注7)中译注:“色身(formbodies)”,指与无形无相之佛法身相对之有形色之佛报化身。 (注8)中译注:《如来藏经》,汉译本今传两种,一是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名为《大方等如来藏经》;另一是唐不空译,名为《大方广如来藏经》。西藏译本为释迦光与智军所译,题为’phagspadebzhingshegspa’isnyingposhesbyabathegpachenpo’imdo,对 admin

2019-09-02

读者若欲深入了解实修之法者,应当另于《阿含正义》、《识蕴真义》、《心经密意》与《宗门正眼》等公案拈提诸书,及于《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禅─悟前与悟后》……等书中所说之方法论,依于修学次第付诸实修;或于平实未来另造余书之中阅读、思惟、观行、取证,初入手之要门则是先修学基本定力,静坐中修得坚固之未到地定,或是依无相念佛行门修得动中未到地定力 admin

2019-09-02

   学过《金刚经》的人都知道《金刚经》是无相境界,是顿悟法门,岂是一伪经会集本所能相比的(净空自己也说过“净宗是着相修行的”,当然,他是冒借净土宗。)!   《金刚经》是为哪类人说的呢?“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 admin

2019-07-30

佛陀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有开示说,七住位菩萨在实证了“一相无相,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的如来藏之后,才会发起般若智慧。而且一定要经历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以及十地等菩萨道的五十二个阶位,才能够圆满成就佛道。佛陀并且还特别叮咛说:【善男子!十方法界一切如来,皆依此门而得成佛;若言越此得成佛者,是魔所说,非是佛说。是故汝等应如 admin

2019-07-19

”一相无相分第九“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 三摩地

2019-07-18

此心是有情众生生命之最初与最后的根源,证得这个无形无相人人本有的真实心,便能如实了知此心不是妄想、分别、思惟、觉观的心,不是能听能知的心,也不是一念不生时还能观照分别的心;而且能够时时刻刻观照此心,确定此心是真实不灭的本来面目,也是《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心;也能够现观此心藉缘能生万法,与蕴处界及一切万法非一非异,现前领受阿赖耶 admin

2019-06-19

多识喇嘛《破魔金刚箭雨论》vs《邪箭呓语》正元居士著释智诚《般若锋兮金刚焰》vs《假锋虚焰金刚乘》释正安法师著索达吉喇嘛《破除邪说论》vs《真假邪说》正安居士著佛门善知识其他著作:《宗通与说通》、《阿含正义》、《禅 悟前与悟后》、《佛法概论 三乘菩提概说》、《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无相念佛》、《禅净圆融》、《楞严经讲记》、《金刚经宗通》、《法华经 admin

2019-06-19

所以动中定力修得很好的人,在路上行走时,虽然一直都离念而无任何妄想,或者一直保持无相念佛的忆佛净念相继不断、或一直看话头,但仍然可以了知路上的状况,绝不会失去了知性,绝不会全无分别地跌入水沟,或撞上路灯、车子;了知之时即已分别完成故。既然已经现观而证实了,当然知道离念灵知心及离念时的知觉性都不可能是常住不灭的真心、实相心;阿含圣教中已经说这是识阴及 admin

2019-04-24

所言一相即是无相。是人修此无相解故。速证一切智。终不退转。外道。从阿修罗终生人间者。彼应依善知识与烦恼魔战。何者是烦恼魔。所谓憍慢。是时彼人应当观察。何者是慢。是其谁慢。谁受是慢。谁以此慢起烦恼使。谁舍此慢。是人如是推求之时。无慢可得。亦不见有人摄受慢者。彼人如是观察义故。无慢可得。无起慢者。与慢相应境界。亦不可得。亦不见有人能舍慢者。如是观已无一 admin

2019-04-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