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自性为万法之体,无形无相,一切言语名相都无法比拟,犹如毒龙,所行之处,百草不生。虽然如是,若从用上看,万法均收摄于其中,无一法不是它的现行。所以,只抓住个“不是”犹落两边。故如琰禅师道:“且喜没交涉。”]慧洪禅师又道:“入水见长人。”如琰禅师于是大喝一声。慧洪禅师悟道后,初应忠献之邀请,住崇报寺,后又移住石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你若欲得生死去住脱著自由,即今识取听法底人,无形无相,无根无本,无住处,活泼泼地。应是万种施设,用处只是无处。所以觅著转远,求之转乖,号之为秘密”。道就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若向外驰求,转求转远,若放下驰求心,一念回光,当下即是。]了慧禅师一听,恍然有省,便大声道:“将谓有多少(我以为佛法有多少,原来无多子)!”了慧禅师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言心者,非妄想缘虑之心,乃虚明圆湛广大无相之心也。三世诸佛之所证,证此心也。六道众生之所昧,昧此心也。……但将平日所蕴一切智见扫荡干净,单单提起一句阿弥陀佛,置之怀抱,默然体究,常时鞭时起疑情,这个念佛的毕竟是谁,反复参究,不可作有无卜度,又不得将心待悟。但有微尘许妄念存心,皆为障碍,直须打并。教胸中空荡荡,无一物,而于行住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初礼慧旵禅师,永慈禅师便问:“无相福田衣,甚么人得披?”慧旵禅师没有接话,却从禅床上走下来,打了永慈禅师一掌。永慈禅师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汝作么生掌?”慧旵禅师又打了他一巴掌。永慈禅师道:“一掌不作一掌用,速道!”慧旵禅师再次打了他一巴掌。永慈禅师挨了三掌之后,神情自若,说道“老和尚名不虚播!”说完,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契斌禅师少时从重兴院无相法师落发,久而游方,后投少室凝然了改禅师座下参学。一日,契斌禅师入室,请求法要。了改禅师道“人向达磨未西来时道一句看。”契斌禅师茫然无对,生大疑情。回到寮房,契斌禅师便奋志用功,朝夕不怠,自誓今生定要究明此事。就这样,参学既久,后来有一天,契斌禅师无意间抬头看秦土封上的一棵古槐,终于豁然大悟。于是,契斌禅师便直趋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大休禅师于是谨遵师教,昼夜精勤,后入火场,参加打三(以三天为期之专修),恍然有省,遂作偈云:“法身本无相,法相本来空。值得者消息,处处显家风。”当时,天琦本瑞禅师正在关子岭开法接众,门庭兴盛。大休禅师遂决定前往参礼,请求印证。途中,大休禅师遇天真、月印二位禅客。于是他们三人结伴,一同来到关子岭。天琦禅师一见他们三人,便问:“你三人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意谓清净法身,无形无相,为万物之本,非六根六尘六大之所能收摄。此话头既出,宗门中多有人提唱。如,圆悟克勤禅师曾上堂举——有僧问云门祖师:“如何是清净法身?”云门祖师道:“六不收”。圆悟禅师举完后,但提倡道:“只道得一半。若问道林,只对他道,一不立。”并作颂云:“一不立,六不收,突然那更有踪由。无限青山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意谓清净法身,无形无相,为万物之本,非六根六尘六大之所能收摄。此话头既出,宗门中多有人提唱。如,圆悟克勤禅师曾上堂举——有僧问云门祖师:“如何是清净法身?”云门祖师道:“六不收”。圆悟禅师举完后,但提倡道:“只道得一半。若问道林,只对他道,一不立。”并作颂云:“一不立,六不收,突然那更有踪由。无限青山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相满虚空,有形没踪迹。曾为佛祖师,尝作乾坤则。龟毛拂子清风生,兔角杖头明月出。”宗书禅师闻偈,便道:“子无(不要)勦(chao)说(抄袭别人的言论),更须自入悟门。”常润禅师道:“尚不借缘,从何门入?”宗书禅师道:“既不借缘,何为至此?”常润禅师道:“因不借缘,所以至此。”宗书禅师道:“就不借缘一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自性无形无相,虽觌面相逢,要且难睹,非言语之所能诠。又如何能以语言分付?这一问可谓绵中藏针。]圆修禅师道:“你试道看。”通际禅师便礼拜。圆修禅师道:“也当不得。”通际禅师一听,便转身退出。过了几天,圆修禅师见到通际禅师,便问:“只如百丈于马祖喝下,得个甚么?”[该公案的具体内容,参见“百丈怀海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O莫认无形无相之一物。O莫认自己一灵之真性为眼见耳闻。O莫以苦行为解脱。O莫以烧身燃臂礼佛求忏为功课。O莫散淡去、活泼去,逢人则歌舞欢乐,吟咏笑谈,或横行街市,以为了事。O见与法身之理相应,见尽大地光皎皎地,不可坐住著。O与法身之理相应,莫休歇去、沉寂去。O与法身之理相应,莫认眼前隐隐有一物。O与法身之理相应,见光,见华,见种种异相,莫作圣解。O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有这样的开示: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建议5、希望能多登载一些能够帮助大众快速提升无相念佛定力的文献或者视频,因为大部分人还是很难以成就此法,感恩善知识,随喜赞叹!答:如发现会里有新公开的相关文献或者视频,本站会上线的。会里关于念佛的资料已有很多了,况且也并不是资料越多,人就能成就,比如《大藏经》一直在那放着,也没见多少人成就。除了看资料,还需要导师和亲教师的亲自教导,所以,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惟觉法师开示六祖坛经忏悔品第六“无相颂: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云:《忽然悟到大乘这念心,通通忏悔了,这才是真正的忏悔。悟到哪一念大乘心呢?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不想过去、现在、未来,不打瞌睡,这念心清楚明白,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大乘心。安住在这个地方,所有一切罪通通灭得干干净净,就是禅宗祖师所说“千年暗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不能依余方便施设之无相念佛法门而修者,欲求一切动静之中皆能如是长时保持晴明清净者,著实不易。这僧以为自己修得如是境界时,便是已经证悟,是故上来参问,欲冀印证。不料宝寿和尚却答云:“即使是青天从来不起一念而绝点清明,亦须吃我宝寿痛棒。”此因清明境界乃是意识心境界,不离六尘境界,并非实相境界故。实相境界虽不离于清明境界,然亦不即清明境界,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说者,俱名坏法谤佛之地狱人也!若人亲悟自心如来藏,现见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之种种运作现象,现见阿赖耶识心体离言、离说、离身根执著、离六尘分别、离一切世间事分别、离烦恼、离生死、离善法、离恶法、离断灭、离恒常、不住涅槃、不住生死、离愚痴、离智慧、离无明、离觉明、离世间法、离出世间法、离流转法、离出离法……一切皆离,唯取众生无明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沙弥依样葫芦,妄竖一指,使禅落于无知的形相,而俱胝禅师的一剪,剪断他的形相,从有形到无形,从有相到无相,以此会归于禅心,因此沙弥也能契入了。》(佛光《大机大用》页54、55)平实云:星云法师于此一段话中,已然显露其落处了也!如其所言:“一有思想分别,则离禅更远。”已经明说星云----佛光禅师----之明心“悟处”,亦是离念灵知心,不离第六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骄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作是语已。五体投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