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里的虚空喻指当人的自性,自性无形无相,不可捉摸,犹如虚空。但是,它跟虚空不一样的地方是,它具有灵觉之作用,非是死寂之顽空。自性虽然不即是眼耳等见闻觉知,但是欲识自性,却不可脱离见闻觉知。若离开当下之见闻觉知,向外驰求所谓的自性,则永无到家之日。(原标题:29.石鞏慧藏禅师悟道因缘) admin

2018-07-20

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若舍烦恼入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庞居士的女儿灵照,修行也非常好。父女俩还经常一起斗机锋。有一天,庞居士问灵照:“古人道,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如何会?”灵照回答说:“老老大大,作这个语话!”庞居士问:“你作么生?”灵照道:“明 三摩地

2018-07-20

”大颠禅师道:“无本物(心性本空,无形无相)。”石头和尚道:“汝亦无物。”大颠禅师道:“既无物,即真物。”石头和尚道:“真物不可得,汝心见量,意旨如此,也大须护持(真物了不可得。你已经现量照见此意旨,当好好保持它)。”大颠禅师开悟后,即返回潮州灵山,开法化众,一时学者云集。曾有上堂法语云:“夫学道人 三摩地

2018-07-20

祖师西来传法的目的,就是要人明白自己的心性,此心性无形无相,不可言说。动念即乖,开口即错。会与不会,全没交涉。与不会没交涉,似乎可以理解,为什么与会也没交涉?振朗未见石头前,正是死于此地;石头和尚一句“我更不会”却将他救过来了,亦在此地。振朗禅师悟道后,即回长沙兴国寺住山接众。时人称之为“小朗”,以区别其同门师兄招提慧朗。  三摩地

2018-07-20

敕谥无相大师之号。 (原标题:60云岩昙晟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有僧问:“如何是法身?”夹山禅师道:“法身无相。”那僧又问:“如何是法眼?”夹山禅师道:“法眼无瑕。”当时道吾禅师亦随众听讲。当他听了夹山禅师的这些答话时,不觉失笑。夹山禅师于是下座,恭敬地请问道吾禅师:“某甲适来祇对(回答)这僧话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道吾禅师道:“和尚一 三摩地

2018-07-20

所谓“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最末两句则说明了证悟之后随缘任运、透脱生死的大自在境界。 (原标题:73张拙秀才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你要我离,离个什么呢?]道悟禅师又问:“如何明得?”[既然连定慧都没有,那么,又通过何种途径来证得自性呢?]石头和尚道:“汝还撮得虚空么?”[自性如虚空,无形无相,如何把捉?]道悟禅师一听,觉得因缘不契,便道:“恁么则不从,今日去也!”[你若这样讲,我即不肯。我现在就离开这里!]石头和尚于是问道:“未审汝早晚从那 三摩地

2018-07-20

何故如此?为法身无相,触目皆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一时彻底会取好!诸上座,出家儿合作么生?此是本有之理,未为分外。识心达本源,故名为沙门。若识心皎皎地,实无丝毫障碍。上座久立,珍重!”德韶国师示寂于开宝五月(972)六月,春秋八十二岁。 (原标题:120天台德韶国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警玄禅师初礼鼎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梁山缘观禅师,便问:“如何是无相道场?”梁山和尚指着墙壁上的观音像,说道:“这个是吴处士画。”警玄禅师正要开口插话,梁山和尚急忙问道:“这个是有相底,那个是无相底?”警玄禅师一听,当下有省,便礼拜。梁山和尚道:“何不道取一句?”警玄禅师道:“道即不辞,恐上纸笔。” 三摩地

2018-07-20

”[这里的“此人”指自性、实相、第一义谛,它无形无相,不可以用心意识来认取,亦不可以用语言来描画。故审承禅师道:“六根不具,七识不全。”]大阳禅师担心审承禅师此答仍有可能是言语知见,故继续勘验道:“你教伊出来,我要见伊。”审承禅师道:“适来别无左右祇对和尚(刚才左右没有别人回答和尚)。”大阳禅师道:&ldqu 三摩地

2018-07-20

如今认地、水、火、风为自己,岂不是妄想执着,唤什么作自己?只你思惟分别底是妄想,见闻觉知底是妄想,直须歇得到空空无相,湛湛绝缘,普与法界虚空合,个(这)时是你本身。若恁么时,明白见得彻,如虚空不可挂针相似,那时生相已离,有什么死相。所以道,生灭二元离,是名常真实。” (原标题:177天童正觉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如“五祖问僧:倩女离魂,哪个是真的?”此公案的目的是要学人证悟,自性超越真妄善恶等二边之见,远离分别,触目即真,一真一切真,所谓“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就是这个意思。佛鉴禅师举完此公案,便问怀深禅师:“倩女离魂,那个是真的?”怀深禅师于是便反复参究该话头,不久即 三摩地

2018-07-20

行伟禅师平时接众,特别强调:自性虽无形无相,不可以用语言描述,亦不可以用思维拟凑,但是它一刻也不曾离开过当人的现前一念,因此学人要于日常应用处着眼,第一不得分别取舍。请看他的数则上堂法语--1.上堂:“大众会么?古今事掩不得,日用事藏不得,既藏掩不得,则日用现前。且问诸人,现前事作么生?参。”2.上堂:“道不在声色而不离声色。凡一语一 三摩地

2018-07-20

世尊曰:“吾有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后来有一天,道旻禅师陪侍泐潭和尚经行,泐潭和尚把拄杖架在肩上,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问道:“会么?”道旻禅师正要开口答话,泐潭和尚拿起拄杖便打。过了一会儿,泐潭和尚又拈起一茎草,拿给道旻禅师看,并问道:“是甚么?”道旻禅师又想开口拟 三摩地

2018-07-20

”这两则法语,其主旨与前面所举示众法语是一样的,都强调自性虽无形无相,却本自具足,所谓“遍界不曾藏,通身无影像”。见闻觉知处,语默动止处,花开花谢、云卷云舒处,无不见自性在放光动地。一切现成,说一个修字,已是多余。虽然如是,“人从汴州来,不得东京信”,却也是众生的现实。 (原标题:252开福道宁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自性无形无相,不可拟思言说,状如铁牛,把捉不得。虽然如是,若不得其活用,亦是堕坑落堑,犹在生死岸头,算不得自在解脱。活用在何处?在万象森然处,在见闻觉知处。然而要在无心方可契入。绍隆禅师示寂于绍兴丙辰年(1136)。 (原标题:259虎丘绍隆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机转位,意指超越于迷悟二边,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盘,归无所得,无住无相,活泼自在。机不离位,就是机守位,意思是说,尚执着于悟道之相,没有真正透脱,故云堕在毒海。]慧远禅师于是随声大喝。克勤禅师便用拄杖敲着禅床,说道:“吃得棒也未?”慧远禅师又大喝一声。克勤禅师于是连喝两声。慧远禅师便礼拜。克勤禅师见他已彻,大喜,遂予印可。从此以后,慧远禅师 三摩地

2018-07-20

”举完之后,圆悟禅师便问:“那(哪)里是文彩已彰处?”[自性虽无形无相,无可描摹拟议,但是吾人的举手投足、日用应缘处,无不是自性在现行起用,一切都是它已彰的文彩,除此之外,何处更觅它文彩?]安民禅师一听,心中忽然生起大的疑情。于是便告香(学者焚香,请师家升座说法之仪式)入室请益。圆悟禅师问:“座主讲何经?”安民禅师道:&ldqu 三摩地

2018-07-20

宗门中常用它来比喻自性无相无住,超越对待。]咸杰禅师道:“千闻不如一见。”致柔禅师于是打了咸杰禅师一拳。咸杰禅师便捉住致柔禅师的拳头,厉声喝道:“者(这)小鬼子,见个什么,胡打乱打?”致柔禅师道:“更要吃一拳在!”咸杰禅师于是向致柔禅师连挥两拳,说道:“打者(这)无地头汉!”就在这个当下,致柔禅师豁然大悟。致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