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所谓如如,就是指真心如来藏,祂不仅无形无相,而且于六尘诸法如如不动。如果想要亲证于六尘都如如不动的第八识如来藏,应该不即、不离蕴处界及诸法等法,于一切法当中去参究;也就是要建立蕴处界及诸法等法本来虚妄的正确知见,以及最主要的是肯将虚妄的意识心死却,参究时才不会落入见闻觉知的范畴中;如此才能外于见闻觉知运作的范围,去寻觅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如来藏; | admin 2020-07-27 |
|
亦有改认[冥性]—无念无相之灵知心,认为此心本有,不从缘生,籍四大极微,成就人之五根及见闻觉知;不出数论外道二十五冥谛之范畴。错误佛子所执此二外道见,与一神教之梵天不生灭论,及四大极微派之唯物论,合称四大类外道。六十二见及九十六种外道皆由此四大类外道而演生。前述四大外道之前二类所犯过失,末学已于《正法眼藏—护法集》之附录中预先破斥,期望诸多 | admin 2020-07-23 |
|
另外,平实导师在当时也有将《无相念佛》这本书的书稿面呈给祂的师父,想提供给禅寺作为接引学人之用,期望禅寺中的学人能够因此成就无相念佛这个功夫;如果能够得到大受用,也就不会随便离开禅寺了。然而师父总是藉词推拖,并没有出版的意愿。所以这些书稿在那座禅寺当中三进三出,最后被遗置在禅寺当中的知客处十几天,几乎被丢到字纸篓当中。后来因为某位法师发现,在翻阅之 | admin 2020-07-15 |
|
正觉教团吩咐在家学人应先照顾好家庭、克尽本分,自当筹量时间再至道场作义工;在家时一样可精勤锻炼无相拜佛忆佛的功夫,不失精进。已然如此,若还有人质疑正觉教团要人出钱卖命时,不如先来看看正觉义工都作了些什么:1、长期发放破密文宣,令大众警觉密教之危害,免造男女双修恶业而下地狱。2、无分寒暑摆设书摊发放佛法结缘书,令众生屏弃外道恶见,免于下堕三涂。3、每年 | admin 2020-07-12 |
|
经典中告诉我们说:真如佛性的体性乃是无相而不离相,是空而又是有,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当你无法亲见自性弥陀之前,空是空、有是有,不见的人看到经典中说空,就以为是一切法空——断灭了以后什么统统都没有的空,这是断灭的空,以为一切灭掉、一切变成了虚空,就是经典中所说的空性。其实这个空不是真如所说的空,这个空其实叫作顽空、断灭的空、恶取的空,这样就 | admin 2020-07-06 |
|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三从这里我们知道,念佛求生极乐净土者,应该要知道:阿弥陀佛的法身纯净犹如虚空、无形无相、无来无去,不应该执著于祂的名号、名相、音声相、身相来做分别,否则的话,就无法获得上品上生!同一经卷里面也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大乘无量寿庄严 | admin 2020-07-06 |
|
深解第一义的知见,又在功夫上面能够用功,能够转进,不离形相而有这个动中的功夫,进而能够去除掉这个有文字相、声音相,然后能够纯然在无相念佛、纯然忆佛的这个念的上面能够用功。透过这样子在定的知见、在慧的知见、第一义的知见,这样累积这些资粮,而能够进入到体究念佛的状况下,而能够实际地去参究到底什么是无量寿佛、念佛是谁?这样如同禅门的这样参禅,去实证这个部 | admin 2020-07-06 |
|
就算您下一世因为要在娑婆世界护持正法、护持释迦世尊的正法而暂时不去极乐,但是在未来的无量世的菩萨道的某个位阶,您还是可以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护佑而得以游历诸佛世界次第受记获得百千三昧!因此我们于此世能够修学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乃至体究念佛,最后达到实相念佛的阶段而发愿求生极乐国土上品上生,那就是要能够在于此世舍寿前能够力努力的在体究念佛上面用功,最后因 | admin 2020-07-06 |
|
譬如有人修习无相念佛之法成功者,觉知心常处于净念相继境界中而不起世俗法上之妄念,却能继续忆念所忆所念之佛或大菩萨,则知一念不生之觉知心是与念心所相应者,当知依佛菩萨圣教所说即是意识心也。又如有人修习念佛法门,打佛七之静坐无声时,正处于一念不生之定境中,然而却无妨提起净念忆佛念佛,保持自己对佛菩萨之忆念,当知能念之觉知心即是意识心;又如有人正在静坐而 | admin 2020-07-06 |
|
”此说外境内心,有无相等,若无一此,余一亦无。当知与本论所说:“心境二法,胜义俱无,名言俱有,于二谛中,俱不可分有无之别。”义理相同。故无外境唯有内识,非是龙猛菩萨所许。既离意识不许异体阿赖耶识,则所言阿赖耶者,是总于内心明了分,特于意识立为阿赖耶。(注6)注5、般若经中说第八识是“不念心”。注6、宗喀巴疏,法尊法师译,《入中 | admin 2020-07-02 |
|
可是因为诸位在会里面一步一步熏习上来,从无相念佛、看话头等定力功夫的建立,到基础知见的熏习,然后又读了许多我的书,终于每周二来听经时,就可以听得懂、信得及,愿意留下来继续修学。所以一般人第一次来听我讲经,以前若没读过我的书,也没有无相念佛的功夫或禅定的功夫,又没有了义法上的正知见,当他们第一次来听我讲经时,心里一定很烦恼。可是诸位不会,这表示什么? | admin 2020-06-20 |
|
说禅定、说静虑,那是凡夫菩萨们所应该修的,所以破参前教你要作无相念佛的功夫,要作看话头的功夫,但是不急著告诉你证悟之目标是第八识真如,要你去作功夫制心一处,把心猿意马收束好、调教好了,然后才能安于正法中来实修。可是当你这些功夫完成而实证“此经”以后,懂得“受持此经”,也懂得“若自书、若教人书”,接著这个第五度就是要教你 | admin 2020-06-20 |
|
是故,佛于《悲华经》卷7中说:若有众生入邪见山,闻佛说法,即解诸法甚深空门;若有众生诸觉覆心,闻佛说法,即得深解无相法门;若有众生诸不净愿覆蔽其心,闻佛说法,即得深解无作法门。-----阿含正义(一)【共130集】第46集外道神我梵我(三)佛的大意是说,众生界有三个真实如之法,与如来藏不异、无有差别:第一即是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显示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 | admin 2020-06-16 |
|
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 | admin 2020-06-14 |
|
偏袒右肩,头面作礼,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所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佛告舍利弗:汝见何利,叹言希有:如来所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在静处每作是念:‘世尊乃于无名相法以名相说,无语言法以语言说。’思惟是事,生希有心。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是事希有,第一希有,谓是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 | admin 2020-06-14 |
|
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盘证。又今我等年已朽迈,于佛教化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世尊!我等 | admin 2020-06-14 |
|
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应入行处及亲近处:常离国王及国王子、大臣官长凶险戏者,及旃陀罗外道梵志;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贪著小乘三藏学者,破戒比丘名字罗汉,及比丘尼好戏 | admin 2020-06-14 |
|
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大众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三千学士时坐听者,闻佛自诵,心心顶戴,喜跃受持。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心地法门品中、十无尽戒法品竟,千百亿释迦亦如是说;从摩醯(xī)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下住处说法品,为一切菩萨、不可说大众受持、读诵、解说其义亦如是;千百亿世界莲华藏世界 | admin 2020-06-14 |
|
却后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曰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议。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 admin 2020-06-14 |
|
![]() |
html结缘书:无相念佛http://www.sanmodi.cn/mobile/book/15.html念佛三昧修学次第http://www.sanmodi.cn/mobile/book/16.html正法眼藏-护法集http://www.sanmodi.cn/mobile/book/17.html平实书笺http://www.sanmodi.cn/mobile/book/18.html邪见与佛法http://www.sanmodi.cn/mobile/book/47.html甘露法雨http://www.sanmodi.cn/mobile/book/33.html我与无我http://www.sanmodi | 三摩地 2020-06-10 |